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宗教文化历史对鄂东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宗教文化历史对鄂东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随笔)


作者:爱护落花 白丁,1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92发表时间:2021-10-28 09:12:05

武圣宫是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唯一的一座道教宫观,也是黄石市境内现有文字记载中最早出现的道教庙宇①。一千多年来,道、佛两家在武圣宫交替主持,布道传佛,对鄂东地区的乡风民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想就武圣宫的宗教文化历史渊源及其对鄂东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做一点初步的探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铁山武圣宫的宗教文化渊源
   在我国古代史上,“圣人”指知行齐备、至善之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在先秦这一前史阶段,到家的老子、庄子、儒家的孔子、孟子、墨家的墨子等,都是后世公认的圣人。在绵长的前史进程中,圣人也是分范畴的,比方文圣人是孔子,书圣是王羲之,智圣是诸葛亮等。而就武圣来说,被称为武圣的有三人:即姜子牙、关羽、岳飞。
   铁山武圣宫,初建于唐敬宗宝历元年,是唐敬宗用官银所建,系道教武庙。据文字记载,当时建有3座殿和住房等,约500平方米,并在庙周围划有田地10余亩,山场近百亩,归庙管理使用。
   道教产生于中国,“道教不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它不是由某一位教主独自创立的。道教最初兴起则是由几支道派组织,直到南北朝作为与佛教抗衡的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才渐渐被明确标作道教”②。如果说东汉时期由于政治发展的特征道教达到了历史发展的第一次繁盛时期,那么到了唐代时期道教的发展则达到了全盛时期,衡量一个宗教的发展程度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例如宗教人数的多少,宗教场所的建设情况以及宗教群体在当时历史时期的地位如何都是评价其发展程度的标准。纵观唐代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道教的组织力量非常强大,教徒遍布全国,在人数上形成一个激增的趋势,同时在此期间道教的道观不仅建筑宏伟华丽而且数目很多。从典籍编撰角度来分析,此时对于道教文化中道教哲学思想和道教炼丹术的核心原理都进行了细致的编撰,而唐朝不仅多数君主都曾从事炼丹活动,甚至连当时的李白、杜甫、陆游等文人也都有过炼制丹药的经历,且在白居易等人的诗句中也都曾体现了当时的实际炼丹活动。
   唐敬宗李湛于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六月七日出生于东内大明宫之别殿,是唐穆宗李恒的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十二月被册立为皇太子的,这是因为穆宗突然中风而不得不在大臣裴度等人的强烈要求下才做出的决定。
   唐敬宗本人生性喜好大兴土木,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正月即位以后,从春天到寒冬,兴作相继,没有停歇的时候。唐敬宗在位仅有两年时间,为何第一年就选铁山修建武圣宫?原因很简单,铁山冶矿业历史悠久,采冶结合,先铜后铁。新中国成立后,炼铜炉渣亦是漫山遍野,经化验含铁41.08%,含铜0.154%。仅铁门槛西南一处,一次就回收炼铜炉渣16万多吨。这说明,在冶铁之前,有一段漫长的炼铜历史,采铜炼铜规模宏大,其技术水平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铁冶历史,可上溯到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公元221年,孙权徙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市),在境内大兴炉冶,锻制刀剑。当时铁山就是武昌境内的冶炼中心。晋在此设铁官。南北朝宋武帝刘裕,亲驻铁山,建行宫,兴炉冶。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晋王杨广于白雉山西南炼铜钱,开鄂邑铸铜币之端。
   一个冶矿“圣地”,不可能没有冶炼铸造高手。了解道教的人都知道,我国古代许多有关冶炼铸造的高超技术是掌握在道教徒手中的。道教从满足人类渴望得到长久的角度出发,以自身对于自然的认知情况,以求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长生不死的最终目标,在丹药的炼制过程中,促进了我国古代时期化学、冶金、医药、矿石等方面的发展,其冶炼铸造技术获得了极大地提高。
   唐敬宗选址铁山修建武圣宫,比起他“夜狐”等荒唐事来说无疑是“英明”的。事实上,铁山武圣宫建成后,因执政者的推崇,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鄂东地区道教的重要活动场所。
   开元十九年,因唐太宗李世民尊姜太公为武圣,玄宗皇帝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而设置庙宇,并以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历代名将十人从之。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肃宗李亨追封姜太公为武成王,祭典和“文宣王”孔子同。太公尚父庙更名成武成王庙,简称武庙。当时武庙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张良为副祀。包含张良在内的历代名将十人坐像分坐左右。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右列: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每逢军队出师、朝廷命将都要祭告于庙,这便是我国第一任武圣。
   当时关公还不是武圣庙陪祀的武将之一。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武庙增加祭祀古今名将六十四人,关羽首次作为陪祀的武将,入围武庙。铁山武圣宫因官银所建,参照武庙纳姜太公为主祀,设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等十人分左右两列陪祭。
   乾符五年,黄巢王霸元年(公元878年)三月,黄巢号冲天将军,在铁山等地冶炼兵器。当地农民纷入起义军,鄂州刺史崔韶建土团军,与之抵抗。为了打击唐王朝的实力,黄巢采用流动作战的战术。前后转战十二省,往返15000余里,沉重打击了封建地方阶级,瓦解了唐朝反动统治,使唐王朝名存实亡。
  
   二、铁山武圣宫的建筑文化认知
   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铁山武圣宫作为黄石市境内现有记载中最早的道教庙宇,其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蕴含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
   道教的宗教建筑泛称为宫观,作为道教宗教场所的总称,是在历史上逐步形成的。宫观本身既是道教文化的产物,也是道教文化的物化。考其形成和演变的历史,一般认为,早期道教建筑主要是靖(静、静室)和治,另有些道室名庐,治中亦可称为馆。所谓靖或静,系奉道之家所设立的静室,意在与家中其他之处隔离。“奉道之家,靖室是致诚之所。其外别绝,不连他屋。其中清虚,不杂余物。开闭门户,不妄触突。洒扫精肃,常若神居。唯置香炉、香灯、章案、书刀四物而已③。”可见,它最初出现就是为区分圣与凡、道士与一般居民,奉道与俗事的界限而立。至于天师道立治,则为道教公共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天师道教政教合一的领导机构所在地,它的宗教含义更是显而易见。
   道馆大约是南朝的习惯叫法,北朝则开始出现道观的称呼。陈国符先生引《释名》曰:“观者,于上观望也。”又引注曰:“观,观也。周置两观以表宫门。其上可居,登之可以远观,故谓之观。”也有人认为,道士名其建筑为观,与他们重视天文、望气一类观察活动有关。及于唐,供奉地位隆高的尊神之道观,被改称为宫。如我们今天说的铁山武圣宫。它之所以在当时称之为宫,当然是皇帝的特权,这与后来规模较大的庙宇群称呼为宫是不同的。不过其基础仍是道教特有的文化观念。宫观的出现和演变皆以道教特有的宗教观念、文化内涵为依据。在道教徒,则认为道观的设置系从自己信奉的神仙世界中取则而来的,有很强的标志性,其文化含义是不言而喻的。
   任何一种宗教都处于神圣与世俗之间。宗教信仰之花开在美丽缥缈的天国,宗教组织却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尘世。按照唐制,“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铁山武圣宫的道士们,不仅可以通过生产劳动来解决自己的吃饭穿衣问题,还可以弘扬和传播道教信仰。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经济实体,铁山武圣宫在统治者崇道政策的影响下得以兴盛。
   铁山武圣宫的宫观经济是伴随着道教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又为道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社会经济领域的一种特殊现象,它并非只是消极地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对周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民风习俗和文化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铁山武圣宫的荆楚文化关联
   “道教是古代巫术、方术依托道家在汉代形成的,以追求长生不死成为神仙为主要目标的人为的世俗宗教。④”
   在古代楚地的民俗文化中,素有“楚人崇巫”之说。巫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始宗教之一,它在许多方面为道教的最后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巫术奉行的“降神”“事鬼”之术,被后来的道教所仿效。二是巫术仪式为道教构建道场科仪提供了仿效的先例。三是巫术倡导除邪消魔,为人解除疾苦,亦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
   荆楚文化的道教哲学,主要是《老子》和《庄子》,其次是《列子》《文子》等书。先秦与秦汉道家是学术派别,不是宗教教派;《老》《庄》等书是学术著作,不是宗教典籍。唐代尊称《老子》为《道德经》,《庄子》为《南华真经》《列子》为《冲虚真经》《文子》为《通玄真经》,老、庄、列、文皆为道教尊神。
   道教在创立它的思想信仰体系时是“上标老子、次述神仙。”就是说它把道家创始人老子奉为自己的开教祖师,王阜撰《老子圣母碑》说“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铁山武圣宫因统治者的原因,把老子的《道德经》尊为开教的圣典。其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世间的个人可以脱胎换骨,直接超凡入仙,不必等死后灵魂超度。其理论主要讲人与人、人与众物、人与诸神的关系,形成自然宇宙论和神学创世论。劝善成仙精神定了铁山武圣宫论理的主调。自然无为是铁山武圣宫道教伦理的核心准则,如《抱朴子内篇》说:“无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也。”尚中是铁山武圣宫道门中人的伦理方法论。
  
   四、铁山武圣宫的道教文化法术
   在古代中国,道士曾经是技术创造之母。道家五术,亦称玄学五术,即“山、医、命、相、卜”这五类学问。盛唐高道辈出,孙思邈的《千金方》推动了医药学的发展,李淳风的《乙巳占》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成玄英、李荣和王玄览的重玄学说发展了道教理论建设,茅山派宗师司马承祯、吴筠、杜光庭的《坐忘论》《天隐子》《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宗玄先生文集》《道德真经广圣义》等提出的修炼方法成为内丹学先驱,道教学者对教义、修炼、斋醮及科学技术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皆始于道家。早在南北朝,道教就运用雕刻技术制作道书。《洞玄灵宝》所作论述:“一者金简刻文,二者银版篆字,三者平面镌书,四者木上做字。”还有麻醉草药,发明麻沸散的名医华佗,被道教尊为神仙,至今仍被供奉。历史上著名的中医药家,如《肘后方》作者葛洪、《本草集注》作者陶弘景、《千金要方》作者孙思邈、《食疗本草》作者孟诜等,都是道教徒和方术家。
   所谓“山”,即道家修炼法。就是通过服饵、丹法、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以达超脱身心的一种学问。借助于自然界,天体宇宙的能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道家常说的夺天地、改造化。所谓“医”,是利用方药、针灸、推拿,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医实包括所有民族医药。所谓“命”,就是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分析宇宙自然日月对人体的影响,进而改善人命的一种学问。推命所用的主要方法有三种:“紫微斗数”、“子平推命”、“星平会海”(七政四余)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所谓“相”,就是观其形而知其义之法。一般大的分为三大类:一为相天(天相),二为相地(风水),三为相人。以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相的一种方术。所谓“卜”,它包括卜和筮,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种类又可分为“易占”及“三式占”(奇门,太乙,六壬,因占卜时常用特制的等等式盘。)
   铁山武圣宫此时虽然没有为推崇道教的唐宋执政者提供杰出人才,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鄂东南区域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建筑、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伦理道德、社会习俗、民族关系、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至深。
  
   五、铁山武圣宫的祭祀文化改变
   宋朝建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去之。左拾遗知制诰高锡因上疏论王僧辩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乃诏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与锡别加裁定,取功业始终无瑕者。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对武庙的祭祀名单又有调整,共有历代名将七十二人。分成殿上十人及两庑六十二人两组,虽无十哲之名,仍有其实。名单如下:
   主祀:武成王姜太公(无考)。
   配享:留侯张良(河南),陪伴在姜太公旁边。
   配享于殿上:共十人。东侧西向:管仲(安徽)孙武(山东)乐毅(河北)诸葛亮(山东)李绩(山东);西侧东向:田穰苴(山东)范蠡(河南)韩信(江苏)李靖(陕西)郭子仪(陕西)。

共 11402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学习欣赏佳作。记录详细,资料详实,条理分明,对宗教文化历史对鄂东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说得很是透彻,是一篇研究宗教文化和民俗的好文章!鼎力推荐!【编辑:黄金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10-28 09:12:46
  记录详细,资料详实,条理分明,对宗教文化历史对鄂东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说得很是透彻,是一篇研究宗教文化和民俗的好文章!
活到老学到老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