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母亲留给我的烟火(散文)

精品 【东篱】母亲留给我的烟火(散文)


作者:房顶月亮 秀才,192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50发表时间:2022-10-22 06:40:41
摘要:母亲没有什么贵重物品留给我。她只留给我两手烟火。

母亲离开我六年了。与母亲有关的记忆,袅袅的,轻轻摇曳着我,荡在我的心里。它们集人间温暖之大成,具体到一个葫芦瓢,一个盖顶,一口锅。这是母亲给我的最温暖的烟火。
  
   一
   我想用小瓢到米袋里掏点米。小瓢是用葫芦做的,跟碗口差不多,小巧轻便,用起来特别顺手。
   两个瓢套在一起,我拿起上面那个,下面稍大些的那个“啪嗒”一声掉下去。垂直距离并不高,但下面是结实的瓷砖灶台,声音很响很脆。我心疼,慌忙拿起看,发现中间似有裂痕。捧在手心再仔细看,是从葫芦本身的纹路裂开的,不深,但明显。旁边也有几条,长短不一,显然,是刚才下落时震开的。平时,它的内瓤都是平滑的,一条条脉络细细的曲曲的,清晰又生动。那是它的生命线,是在母亲的庭院里,在母亲的料理下长出来的,又是在母亲一道道的工序中成为一件至臻的艺术品。母亲不会说什么瑰丽矫情的话,她只知道闺女有了它,就可以自如地掏米掏面,就能把日子过得滋润顺手。
   但是现在,它有了裂痕,我把母亲的爱弄碎了。我不能原谅自己。
   我狠狠打了自己的手好几下!
   那是母亲留给我的,是盛着生活烟火的宝贝。
   母亲在的时候,葫芦瓢年年都有,可是母亲不在了,葫芦长在了我的心头,瓢有了裂痕,我的心比裂痕更疼。我反复地看,那裂痕好像在流泪。我不忍。要拭去。找来针线,我欲缝补。可是,又脆又硬,用了二十多年的老瓢,我该如何去穿针走线?是该从二十多年前开始,还是从小时候开始?是从辛酸开始还是从磨难开始?是从思念开始还是从环顾四周只有母亲留给我的烟火开始?从哪里开始我都要缝合。哪怕它碎成八瓣,我都要缝合。我知道,无论针脚多么细密,都难以让它完好如初,但是只要它在,母亲就在。
  
   二
   母亲生前总是那么不放心我,她惦记我甚过她的两个儿子。小时候,父亲不舍得打我一下,甚至连高声都不曾有过。倒是母亲,每当我在外闯了祸,她总是毫不留情把我打得嚎啕大哭。但是当我结了婚,母亲开始为我操劳,连说句粗话都不了。厨房里大小器具,锅碗瓢盆,她一一为我准备着。
   她在院墙外栽种葫芦。成熟后的葫芦,在锅里煮熟。秋日朗朗的下午,母亲坐在院里的梧桐树下,膝上盖着围裙,右手拿把小刀,左手摁住葫芦,一下一下,轻轻把浅绿色的外皮刮掉。她刮得特别慢,动作特别轻,仿佛怀里抱的是个易碎的瓷娃娃。阳光透过梧桐树枝的缝隙柔和地洒在母亲身上,母亲低头打磨的影子被镀上了一层金光。那些被刮掉的外皮,打着卷儿,一簇一簇,像无数朵盛开的花,落在母亲周围,落在斑驳的树影里。多少年过去了,那个画面一直定格在脑海里,挥之不去,随着时光流逝,愈发鲜明。母亲像一个雕塑大师,葫芦在她的手里,锯条从中间拉开,掏出中间的白瓤,再用钢丝球一点一点,把内里打磨圆滑,空的瓜壳晾干,就成了葫芦瓢。而在母亲手中,这不是一个用来盛米盛面的瓢,模样最好,工艺最好,是她捧给女儿的一颗慈母心。
   这种瓢在农村最常见。以前没钱,家家户户,水瓢面瓢米瓢都用这种瓢。后来有了塑料瓢,白铁瓢,不锈钢瓢,但是母亲依然喜欢做葫芦瓢。她每年栽,每年做。每年选出模样长得最好看的,用起来最拿手的,做好留给我。她总是不嫌麻烦,大大小小,年年做年年留。最小的茶碗口那么大,精致可爱。
   在老家的时候,想母亲了,不管什么季节,早上爬起床来直奔母亲,一刻也不能耽误。回家的心,什么都不能阻挡。后来住到城里,回家的路远了,事也多了,日子也繁了,母亲嘱咐我,没事尽量别回来,过日子要紧。每每拿瓢掏米,想起母亲,赶紧打个电话。听到母亲吃得好睡得好,心稍安。每当节日,马不停蹄往家赶,一双脚落到家乡的地面上,心里就万分的踏实。母亲,好着呢。
   那年,母亲走了。当我又站在厨房,用那瓢掏米时,眼泪流到了米粒里,和米一样的颜色。那一刻我才猛然醒悟,手里的瓢,成了“飘”。我和母亲的连接,瓢上的藤蔓,已经断了。留在手里的只有没有根的瓢了……
   我抓紧,不让它飘走,我日日用着它。有时候,拿起来,会怔一下,瓢里的米面都晃动着母亲的影子。母亲没有离开我。这两个小瓢,那上面有母亲的眼神,母亲的体温,母亲在阳光下给粗壮的葫芦秧浇水,母亲在大门口看着葫芦慢慢长大成熟。也看着我长大,离开家,离开她,越来越远。
   后来,她离开家,离开我,越来越远。
   而葫芦瓢,我走到哪带到哪。
  
   三
   与母亲有关的还有盖顶,是母亲亲手串的。
   盖顶,我也是走到带到哪。它们跟着我跋山涉水,从老家一直到城里的家。
   母亲串的盖顶在村里数得着的好。串盖顶是一项特别难的技术活。串不好,面不平,不好用也不好看。母亲做的,又好看又好用。
   每年秋天,高粱熟了的时候,母亲把高粱穗子下面的莛杆,剥去外面包着的叶,选出粗细均匀、长短相近的捆成一捆一捆,挂在墙上。冬天的夜里,母亲就在灯下,把莛杆抱来,一根根铺在饭桌上,用特大的钢针带着麻绳,把它们串在一起。中间两头各走一趟针脚,就形成一个面。然后再做一个同样的,两个面的莛杆垂直合在一起,再用麻绳串起来。这一步是最难的。针要漂着缝,把针脚藏在莛杆里面才好看。母亲戴着顶针,一针一线,常常弄到半夜。最后用刀把长短不一的边沿切成圆形。冬天的夜晚,时间久了屋子里寒气逼人。可母亲一下都不停歇,一坐就是大半晚上。最后总是我催着,她才停下。串完一个盖顶,她的胳膊会疼好几天。
   我心疼,可她还是串,串了大的串小的,串了粗杆串细杆。她总说,趁着还能做就多串几个。我知道,她想把我一辈子的幸福都用她的手串起来,她看着,她放心。母亲串过大盖顶,直径一米到两米,给我用来盖家里的面缸,麦缸。也有小的,直径四十多公分,包好的饺子放在上面,又透气又环保。她还给邻居亲戚串了无数的盖顶。我现在都能想起,那些拿到盖顶的人脸上漾起的笑。
   可是,谁也不会像我一样,想起母亲就想到母亲给我的那些物件。
   那些年,她年年种高粱,家里已经不吃高粱米了,那些高粱米都喂了鸡。种它就是为了给我串盖顶。年年种年年串。母亲的盖顶,表面顺顺直直,边沿圆圆满满。母亲没有多少学问,她只在村里的识字班里学过很少几个字,但是我知道,母亲是希望我用着她亲手做的小盖顶,把日子过得顺遂圆满。
   母亲的心愿简单又纯朴。
   母亲把她的爱一针一线都缝进了她的盖顶里。她给我串那么多的盖顶,盖缸的盖盆的,像那些留给我的葫芦瓢,用着富裕。她把串好的盖顶缝上干净的白线当挂勾,挂在房梁上。我回家,和那些青菜萝卜一并拿给我。那两个包饺子用的盖顶,仿佛母亲吃准了我们一家三口的饭量。包满一盖顶,我们一家人吃一顿总还有余。
   我们用着母亲串的盖顶,从刚结婚的拮据走到现在,外面什么样的盖顶都有了,也有能力买了,但是,生命中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替换的――那就是爱。
   盖顶跟着我二十多年了。母亲离开我六年了。每年的春节,我都用这两个盖顶包饺子。我知道,母亲看得见,我们一家三口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顺顺利利。只是,团圆的节日里,我只看到盖顶上面,母亲留下的针脚,一趟一趟均匀地串在每根莛杆上。“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现在是睹物犹思亲,无处觅慈母。母亲留下这密密的针脚,我却看不见母亲的面,听不到母亲的声。
   年三十的烟火格外灿烂浓郁,也格外暗然凄怆。
  
   四
   厨房里还有两个铝锅,一个小的,一个大的。大的两边带耳,内带一个箅子,可以蒸馒头。小的可以熬粥。都是母亲在我结婚后给我置办的。现在家里各种锅都有了,但是那两个从母亲手里接过来的锅,我从没闲置过。
   有时候我会故意不开油烟机,让馒头和米饭的香甜,混合着一团一团的热气,在厨房里肆意升腾,弥散。想起小时候,家里缺油少盐缺米少面,但是母亲从来没有哪一顿饭糊弄过。她总是用手头捉襟见肘的侷促做出香气四溢的饭菜。
   热气氤氲,一缕缕,飘忽不散,如梦如幻。恍惚中,它们成了长长的葫芦秧,枝枝蔓蔓,结满了一个个的大葫芦;抬头,团团雾气在房顶回旋,似沉甸甸的高粱穗,在风中轻轻摇曳。
   想像如此神奇,记忆又如此清晰。只因,它们,与母亲有关。
   人间的烟火,味道繁复,我日子里的烟火气总有母亲的味道,这味道不是通过记忆获得的,而是一件件母亲送给我的烟火工具。
  

共 33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关于母子亲情,在《诗经·凯风》中就有过描述,说的是宇宙洪荒,生命浩瀚无垠,但只有母亲和孩子真正分享过彼此的心跳。拜读房顶月亮老师新作《母亲留给我两手烟火》,不禁让我想起了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有便是清慈禧的名言了:“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作者的母亲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识字不多,却是一个深谙世故,至情至理的慈母。也许自己是个女儿身,深知女子在世间的不易,从小便对女儿言传身教。女儿出嫁了,赠三样物件。一是瓜瓢,用熟紫的葫芦瓜做的。二是盖顶,用高梁莛秆串的。三是铝锅,这应该是用钱买的。不是什么贵重物品,都是灶台上的器具,极不起眼,却与日子、烟火紧密相连。女儿亦痴情感恩,岁月悠悠,离乡入城,境换人移,却是始终不弃不舍,多年之后,仍伴左右。真个是:“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此文,是纯朴的,也是灿烂的;是精炼的,也是绵长的;是轻灵的,也是厚重的;是深情的,也是深沉的。《母亲留给我的烟火》,不仅给嫁出去的女儿留下了无声的勤俭持家的寄语,也给作者留下了像炊烟一样悠长的母亲的情与爱。这是一篇从女儿心灵深处迸发出来的歌。深度佳作,倾情荐读。【东篱编辑:岚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022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岚亮        2022-10-22 06:51:50
  母亲留给我两手烟火,也留下了最朴素、最深情的慈母爱。这是房顶月亮老师从心灵深处迸发出来的献给母亲的歌。深度佳作,倾情荐赏。
回复1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0-22 13:03:27
  能得岚亮老师为小小文章编辑润色既高兴又不安。既荣幸又愧疚!老师满腹经纶用诗意编写的按语让小文有了明亮的眼睛。感谢老师辛苦付出!问候老师!祝福老师!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0-22 07:56:09
  两手烟火,富有诗意的标题!一只瓢,一个盖顶,是母亲留下的爱。老师娓娓道来中,叙说了母女情深,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没有过多纠缠于细节,诗性的表达,令人感动。语言简洁并不失内容厚重,美文佳作,拜读学习,祝创丰,秋安!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0-22 13:06:00
  我写文只跟感觉走,缺少铺排。谢谢韩老师的鼓励溢美之词!向韩老师学习!问候老师!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0-22 09:00:19
  写“烟火”,常常易写得缥缈起来,多是落在那些曾经的记忆上,而作者写这个内容,是别有风采。母亲走了,但她送给孩子的那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件还在,那是永远的念想,永远的温暖。不必给记忆加温,每天在使用这些物件,仿佛母亲没有离开。这样的烟火,是新鲜的,生动的。文章富于表现力,那些细节,被作者生动地还原了,仿佛母亲在身边,那些生活场景就是身边。文章表达的情感很细腻,很质感,就像攥着一条毛巾,淅沥地滴着水,情感的力量,在这篇散文里,流淌,弥漫,感染力特别强烈。那些老旧的物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不再使用了,但作者依然不舍,依然在使用,这是一种情感的坚持,本身就是力量。唯美佳作,精彩呈现!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0-22 13:14:18
  感谢怀才老师一遍一遍地指点迷津,一次次地付出修改,才有了文字的厚重和丰盈。月亮受益匪浅。老师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老师是高山,月亮仰望。再谢!问候老师!祝福老师!
4 楼        文友:白玄        2022-10-22 09:14:40
  文章构思巧妙,用一线串珠法连缀成文。文章细致生动地描绘了葫芦瓢、盖顶、铝锅这些母亲为我置办的家什,虽然旧了,破了,我仍然舍不得丢掉,因为这是母亲亲手给我制作和置办的。亲情可贵,乡愁难忘,情感充沛,文笔生辉。好文章,赞一个!
回复4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0-22 13:16:25
  谢谢白玄老师每篇必跟的留评,月亮非常感动!感谢老师对月亮的厚爱和支持!祝福老师!希望读到老师佳作!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10-22 11:09:29
  读着月亮老师的深情之作,湘莉几次泪目。诉说着往事,诉说着不舍,诉说着骨肉深情。字里行间浸透了母女情深,浸透了万般的思念与不舍!遥握问候月亮老师。谨祝生活愉快,一切都好!
回复5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0-22 13:19:52
  那天傍晚在厨房欲掏米做饭,忽然把小瓢摔了,心疼得要命,遂想起母亲想起这些。有时候,记忆会很疼。但东篱有你们,有这么多好的老师,特别很温暖。谢谢湘莉!祝好!
6 楼        文友:郭永涤        2022-10-22 11:46:28
  睹物思亲,母爱永恒。致敬普天下母亲,愿逝者安息,生者永康!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6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0-22 13:21:57
  郭老师来了!月亮感激不尽!给老师敬茶!谢谢老师一直陪伴鼓励。月亮深感荣幸,温暖!深秋天凉,老师保重!祝福老师开心快乐!
7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10-22 12:26:47
  月亮老师这篇文章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母女情深,那瓢和盖顶是母亲留给女儿的烟火工具,睹物思人,那瓢和盖顶是有情感的,也是有温度的。这篇文章语言细腻,情感真挚感人,母亲缝制盖顶的场景细腻生动,复原了曾经的生活场景,画面感很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月亮老师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思念,读到一种痛。拜读老师佳作,给老师点赞!问好月亮老师,遥祝秋琪!万事顺意!
回复7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0-22 13:25:10
  思念有时像潮水会突然从记忆深处决堤而汹汹。那天晚上又这样想起母亲眼泪汪汪。只是力不从心,不能完美地表。谢谢如菊老师一如既往的鼓励和支持!问候老师!秋安!
8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2-10-22 13:04:06
  情节简简单单,干净得犹如一捧泉水,清彻透亮,没有一点杂质。正因为情节简单,没有了过多的赘述,突出了怀念与情感的亮点。一篇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美文,非常好,欣赏学习了。
回复8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0-22 16:36:42
  小溪老师下午好!小溪老师的鼓励如潺潺流水,润泽心间,如甘霖,饮之味甜,品来心暖。谢谢老师!鞠躬致谢!祝老师幸福快乐!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10-22 13:20:10
  催人泪下的亲情美文,母亲留下的物件,是深深的爱,是女儿一辈子也无法割舍的情怀,睹物思人,历历在目的情景犹如眼前。对母亲的思念岂是几件物品几篇文能表达的!感人肺腑的佳作,老师多保重,平安过日子就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秋安!
回复9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0-22 16:40:39
  是啊!父母双亲,一辈子的念想,岂是三言两语能写完的!母亲留给我的东西天天用着,那念想也就天天续着。所以瓢坏了,我心疼!我想它们陪我到老的。谢谢红花草老师暖心留言。问候老师!也祝福老师开心快乐!
10 楼        文友:枫桦        2022-10-22 13:50:51
  文字细腻,充分体现出女性作者的美感,读来美不胜收!非常喜欢对瓢的描写,是文章的关键点!也是亮点!好文!
回复10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0-22 16:42:44
  谢谢枫桦老师到访鼓励!那瓢我日日用着感情深厚,只是没有老师功力深厚,向老师学习!问候老师!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