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奇】临沂有糁(散文)

精品 【东篱·奇】临沂有糁(散文)


作者:房顶月亮 秀才,192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26发表时间:2022-11-30 07:47:43
摘要:临沂有糁。临沂的糁,滋养着千万临沂人。一碗热辣的糁,开启了临沂人崭新的一天。


   近几年,逐渐减少在外面吃饭的次数。一方面,外面的菜,油多盐多;另一方面,店里鸡鸭鱼肉做的味道,也吃不出新鲜。但是,隔三差五的,是要去外面糁馆,吃上一碗糁,以解饥腹空荒。
   糁,在字典上有两个读音,一个是sǎn,意思是米饭粒儿。另一个是“shēn”,意思是谷类磨成的碎粒。但在临沂方言中,它读“sá”音,临沂的糁,多用牛骨经十几小时,碳火熬制而成,香辣可口,肥而不腻。
   喝糁有四大讲究,即热辣香肥。一碗热糁汤,配以油条,烧饼,油饼,馓子,是最美好的早餐享受。糁,不仅美味营养,而且还有祛风驱寒,开胃,利尿,止呕等功效。
   糁,这种相传来自古西域回族的早餐,在临沂家喻户晓,遍布大街小巷,相隔不过几里地,必有一个糁馆。2013年,糁,被山东省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这寻常百姓的吃食,也有不同寻常的意味。
   糁的历史悠久,《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糁”的记载。《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
   可见,在很久以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它的前世。传承,无论岁月怎样过滤扬弃,临沂人都会守住自己的所爱。
  
   二
   第一次喝糁,是二十多年前初来临沂。
   下车,到了我们租住的城中村的村头。早春的清晨,天气微寒。路边一个早餐店,人们挤挤挨挨却异常火热。有坐着吃的,有从门口进进出出的,还有一大圈围着大锅,等着出锅的热油条。从门里出来的,手里端着个特大碗,说它大,是碗口要比家里的大两三圈。碗里是一种黑不黑、黄不黄的浓稠的汤,上面浮着肉片,漂着香菜。肉片淡红,香菜清绿,煞是好看。老公说,这是临沂的传统名吃,叫“糁”。“糁”?一个古色古香的字,仿佛一下子就去往了那迢远的古代。第一次听说,第一次相见,这模样让我很是喜欢。只见店铺里面的大灶台上,一口超级大锅,直径足有一米多,一个女人围着围裙,正麻利地从锅里用一个大饭勺盛出一勺糁汤,刚好一大碗,根据食客的要求,放上多少不等的牛肉片。牛肉事先煮熟,切好,薄得像纸片,我不禁惊叹这刀功的绝高。有的也不要肉,就磕上一个鸡蛋,洒上胡椒粉,放上香菜茉,淋上两滴香油,几滴醋。那只手灵巧熟练,魔幻般地上下翻飞。我又一次看呆了。她这哪里是在盛饭,分明就是在指点案上江山!有咸味,有牛肉的鲜,有胡椒的麻辣,有香菜的香,淡淡的醋香,一碗口味醇厚的糁汤就诞生了。这是它与普通粥的区别,更是临沂人的最爱,所以,临沂的街头巷尾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糁馆。那些排着长长队伍等候的人则是糁馆必不可缺的风景,不然,临沂是萧条的,就像少了馕,就不是大美的新疆。
   我们也要了两碗,用勺子抿一口,哇!咸,香,辣,酸,多么厚重的味道!这完全颠覆了我对早餐的认知。早餐,要么奶白的豆浆,要么金黄的小米粥,要么咸糊豆,要么豆腐脑,再配上油条,肉夹馍,茶叶蛋,煎饼。它们或香,或甜的,或鲜,口味单一。哪有一碗饭里这么多味道?让人不能不热爱生活,不期待每一个早晨的光临。
   还是用事实说话吧。一根香脆的油条,或者一把酥脆的馓子,泡到热乎乎的糁汤里,立刻软糯,吸收糁汤的厚重,融合它们自身的香味,吃一口,唇齿留香,人间天堂,三日不忘!我和儿子喝得都特别带劲,不顾抬头,一口一口,呼呼啦啦,热气氤氲,凉意全无。
   越来越喜欢这种味道,它像极了临沂人,临沂人的勤劳质朴厚道,都在这碗糁里体现出来。也像极了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情。虽然我是地地道道的临沂人,但从小长在几十公里外的乡下,对于这座城,还是陌生的。我也不喜欢,它完全没有青岛的靚丽,也没有青岛的时尚。年轻的女孩子都不知道化个精致的妆容去上班,几乎都是素面朝天。她们这跟碗里的糁汤差不多,没有好看的颜色,却能支撑一座城市的骨骼。
   因为一道美食,从此爱上一座城。我相信了这样的生活逻辑了。我就被一碗“糁”征服得五体投地了。
  
   三
   我们租了七年的房子,就在那家老孙糁馆吃了七年的糁。糁,真正融入了我的生活。几天不去吃一回,心里就惦记,胃里就觉得少了什么。
   后来,老孙搬走了。对于小店,处久了像朋友,老朋友走了,所以好长时间没喝上糁,心里空落落的。
   一个星期天,老公带我们去比较有名的朝阳糁馆。那里更是人满为患,要排很长的队才能吃到一碗热气腾腾的糁。任何一种喜欢的东西都不可能唾手可得。轻易得来的,不能够体现其价值,也容易被忘却。我坚持排队等候着。
   再后来,临沂各处的糁馆基本上都吃过了,但有一家最有名的于家糁馆,一直没时间去吃。它离我们家比较远,平时儿子上学来不及。
   一次拉一个外地小伙,他说,半夜三点他就起来去喝于家糁。我问为什么起这么早。他说为了喝第一锅汤。真是难为他了,其实也不用起那么早。那一口足够大的锅,足以盛下临沂附近人一早的食欲,没有什么先后之分。但这愈发让我对这家糁馆神往起来。无奈,儿子学业一直紧张,一直没有时间去成。
   于家糁馆是临沂最负盛名的糁馆,兄弟三人30年前从农村来到临沂,开了这家店。30年沧桑巨变,马路平整,高楼临立,临沂从一个土气的小城变成了一个光鲜的现代化城市。糁馆还是两间低矮的老瓦房。人们早已习惯了这份朴实,几十年来,人气不断。每天早上,排队的人都蔚为壮观,星期六星期天要曲曲折折转几个弯,有人端着小锅,或提着保温桶,穿着睡衣排到马路中央翘首以待。路边的车也停得密密麻麻满满当当,人和车占去了马路的大部分,这地方是每走必堵,每天必堵。那些吃完了的食客,过着马路,擦着嘴巴,一脸的满足。看这样子比吃什么佛跳墙都要中意一万倍。所以,要吃到美味,还是要做一点牺牲,因为这家糁馆一般在早八点就不营业了。
   糁,作为早餐,只在早上出现。很多外地人因为工作等原因,早上喝不到,中午还在找。一次一个外地乘客,要坐下午的飞机回程,因为第一次来临沂,前几天一直忙,没时间喝一顿鼎鼎大名的糁,有点不甘心。我告诉他,这个时间糁馆都关门了,他不死心,一圈下来,终于给他找了一家全天都开的糁馆,了了他一桩心事。
   看来,美食,是不能辜负的。
   不能辜负的还有自己的胃。终于,夏天的一次,我们决定早起,一家人去尝尝这家惦记了好多年的于家糁。为一份情结吧,像追星。五点钟起床,十分钟到达,糁馆已经有不少人了。依旧排队,每人一碗,几根油条。可能因为老人来自农村,口味重,有点咸,但是色泽油亮,果然好糁。我们都只喝了几口。
   终于和这家的糁打了照面,自此之后,再不惦记,再无遗憾。
   其实,遗憾也有。“庐山烟雨浙江潮,不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有时,留点念想,比看见真实,更有韵味,“念念不忘”,是值得用一生珍藏的。糁汤若烟雨,朦胧多情,总是满足着我的向往。
  
   四
   但是,这不影响其他食客对这家糁馆的喜爱,临沂人还是喜欢它的正宗。外地乘客,我也首推那家糁馆。而且从无数次对乘客热情的推荐中,我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像蘸了糖。有乘客问道,是不是那糁馆是我们家亲戚开的,为何这么卖力推销做广告?我不怕误解,告诉他们,尝尝便知,值不值得。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不知不觉间,我像依恋糁汤一样,对这座没有多少感觉的城市,便深深地依恋着,热爱着,不自觉地喜欢着。特别当听到外地人说喜欢临沂,喜欢临沂人的诚实厚道淳朴的时候,作为临沂人,特别高兴。
   多年以后,糁跟我密不可分。多年以后,我也完全融入了这座城市。
   每当有外地人问我,临沂有什么特色小吃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脱口而出“糁”。
   他们的反应如出一辙:瞪大眼睛,努力想象,那个“糁”是什么样子?我就跟他们讲解这个糁字的读音,写法,做法,吃法。这勾起他们的强烈的好奇心,于是,第二天早上,小城的街市上,就会多几个喝糁的客人。
   每次跟乘客讲解的时候,那些散落在不同地段,大小不一的糁馆会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那一刻,我终于知道,我与这座城,已经骨肉相连。
   还有一次,一位来自冰岛的小伙,像个大学生,普通话说得竟比我的都好,他说喜欢临沂。我真诚地说了句“谢谢!”坐在后面跟他差不多同龄的男生,看来是翻译或同学,是我们当地人,一言不发只管笑。更神奇的是,这位远隔重洋来自北极的男生,竟然懂得鲁菜!一位资深的美食家!我惊叹佩服之余,更加有了一份自豪感。那天早上,带他们去了于家糁馆,相信这位可爱的小伙子,一定会爱上这道由我们临沂人制作的美食的。
   如今,科技发达了,糁,也被制成真空包装,带往任何地方。我在超市里见过包装好的糁。听说回家打开,热水一冲就能喝。虽然包装好的糁汤,不能够与碳火上原汁原味的糁汤相媲美,但是,对于那些经过临沂的外地人,走的时候带几袋,回去给亲人品尝,那香气四溢的糁汤,不仅圆了他们夫贤子孝的梦,还带着临沂人的热情和淳厚,让“临沂”这两个字飞遍大江南北。
  
   五
   临沂有糁。
   一碗热气腾腾的糁汤,一间热气腾腾的屋子,就是冬日里的温暖相依。
   从老家来的李姐,丈夫病体,不能行动。多年来靠她打理一家糁馆支撑生活。每次走到她的店门前的路上,看到那男人,穿着厚厚的棉衣,坐在门口的凳子上,一动不动,泥塑一般。李姐说,每天她开开门就把丈夫搀来,坐在门口。闲时再喂他吃饭。店里就李姐一个人忙里忙外,多年的操劳让她过早地衰老,脸上的皱纹,像一碗冷却的糁汤里的皱褶。很心疼她,但我也身不由己,每次都匆匆而过,只能投去一股温暖的眼光,希望可以暖到他们一家。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碗糁的味道。经过文火慢炖,经过风雨熬煎,日日年年,苦辣酸甜,熬到最后,只留浓香醇厚。人生百般滋味于一碗,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早晨,临窗细啜,暖意顿生。
   临沂有糁。临沂的糁,滋养着千万临沂人。一碗热辣的糁,唤醒了一座城市的早晨,开启了临沂人崭新的一天。
   向人介绍临沂的早晨,我劝先喝一碗糁,一个“糁”字,会叫醒临沂的每一天。
  

共 40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北京有烤鸭,南京有板鸭,陕西有羊肉泡馍,天津有狗不理,临沂有的是“糁”。读完作者的这篇写美食的散文,我愿意用这样的联想和类比来理解临沂的美食。我无意排斥天下的另一些美食,只是想说,一地美食,必然有故事,且听作者去说临沂的“糁”故事吧。“糁”,是古代传递给临沂人的最美饮食,岁月更迭,时光过滤,临沂人始终守着自己的所爱。这已经超越了美食本身。作者初往临沂,被做“糁”的一幕陶醉了,不顾排队多长,都要吃一碗“糁”。因为一个人可以爱上一座城;同样,因为一道美食,可以甘愿被一座城征服。租房七年,或许因为别的原因,而无搬迁的想法,但其中肯定有那道临沂的“糁”的温暖拴住了作者一家。因为“糁”,临沂的早晨出现了排队的风景,就是那些外地人,也都想吃一碗临沂的“糁”,记住临沂的温暖。融入一座城,却是因为一碗“糁”,作者也成了这道美食的推销员,代言人。时代的发展不会淘汰美食,只会让美食更加精致,于是出现的真空包装的“糁”。临沂“糁”,也养活了普通的人家,那个李姐,靠着一碗“糁”,搭理着全家的日子,生活的艰难,被一道“糁”汤给化解了。如果我们走进临沂这座城,一定不要错过临沂的早晨,因为一道美食,临沂就醒来了。文笔朴实,情感充沛,故事温暖,一碗“糁”,就是一腔情。文章具有诱人的力量,每一个前往临沂的人,读过这篇散文,就一定不会错过临沂最有味道的早晨。作者以自身经历来写临沂的美食,透着一股热爱城市的乡愁温情,能够将那些片段化的故事点滴穿起来,的确需要穿针引线的针脚功夫,显然,在这方面作者是高手巧工。文章语言清新,富有磁性,极有表现力,显示了不俗的语言功底。如果说,我写过临沂的《持一枝湖笔朝圣琅琊》,是去看看临沂的历史,那么作者的这篇写临沂城市美食的文章,就是一道现代烟火气息浓厚的大餐,尽管写的是小吃,可小吃不小,足以让我们爱上临沂。精美佳作,推介赏读,感受宜人美食的地道口味吧。【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201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30 07:50:49
  那次往王羲之故居,可能是目的性太强,就根本没有走街串巷找美食,错过就是20几年啊,月亮老师笔下的临沂的“糁”,真的是好诱人啊,我虽未吃过,但看了本文,口腔生津,口欲难挡了。感谢投稿东篱,不断呈现精彩美文,遥握,问候冬祺,谨祝编创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1-30 14:10:35
  怀才老师下午好!感谢老师对小文的解读,精准地说出了我的心里话,甚是欣慰。住在临沂二十年了,越来越觉得离不开它了。所谓日久他乡即故乡吧。但一直不敢下笔,也不知如何下笔。编辑老师的《持一枝湖笔朝圣琅琊》,我才感到自己是那么爱这座城市。一篇文章有了情感依托,脉络也就清晰明朗。于是糁,成就了这篇文章。老师的乡愁一说非常契合我的思绪。一个好的编辑不但用词精准还要有捕捉作者思想的能力,怀才老师无疑是最好的!再谢老师精心润色!辛苦付出!东篱最敬业最辛苦付出最多的领路人,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问候老师!寒冬来临,保暖保重!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30 07:57:13
  月亮老师笔下的临沂的“糁”,是不是就像那个小豆腐脑?馋了,真的,我直言不讳。李姐靠着“糁”支撑了一个快要坍塌的家,“糁”的意义就不仅仅是美食了,还是一份实打实的产业啊。佩服作者的眼光,关注那些底层的生活,提取了美,表现了大美的临沂。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1-30 14:24:58
  不知老师说的“小豆腐脑”是什么样的?临沂有两种豆腐脑。一种本地的卤水豆腐脑,没有任何添加,它的味道就是鲜,就煎饼,吃小咸菜,特别清淡,这两年很受人们青睐。另一种叫西安豆腐脑,用石膏点的,特别滑嫩,要加韭花酱油醋辣椒油蒜末香菜,通常配肉夹馍。它们都是素的,我们的“糁”,应该属“荤”吧,因为用牛骨熬的,比较稠,颜色也深,放牛肉,胡椒,醋,香菜。咸,鲜,辣,酸,香。冬天可以防感冒。欢迎老师再来琅琊,带你去感受正宗糁的味道。月亮随时恭候老师大驾光临!大美临沂欢迎您!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2-11-30 09:29:37
  所谓小吃,其本质就是地道的生活。把一个地方小吃,写得如此透彻,差不多也就参透了生活。可惜,多次去临沂,别说吃一碗糁,看都没看过。咳,这就是所谓官的不自在,少了一味人间烟火气。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3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1-30 14:32:26
  朱老师下午好!我建议啊,下次你来个微服私访,也来体验一下民间烟火,别老去吃那奢侈的大包子,也尝尝这让临沂人着迷让外地人牵魂的当地小吃,相信会让你心满意足且念念难忘的。欢迎朱老师再来临沂,月亮愿尽地主之谊陪你去喝糁!问候老师!祝福老师!冬日吉祥!
4 楼        文友:枫桦        2022-11-30 09:36:54
  玉米糁子,比小馇子还要细小些的米粒,做稀饭吃,是不错的。月亮老师的美食回忆,充满了无限的乡情。文字简朴,生动感人,家乡的味道让人终生难忘!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1-30 14:35:58
  枫桦老师下午好!老师说的是用玉米碴子熬的粥,我们这儿也有很细碎的那种玉米碴子,清香。这跟我们这的牛肉糁完全不一样。这是我们这儿的地方小吃。如果有时间老师来临沂,可以去尝尝。问候老师!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1-30 09:47:08
  现代城市的发展,城与城间已经没有太大差别了,走在临沂的街头和走在北上广毫无二致,唯有地方美食才可以对城市做出区分。看了枫桦老师的留言,才知是玉米碴子,小小的颗粒,美味飘香。一个朴素的题材,写的有滋有味,相当精彩。拜读学习,祝工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1-30 14:41:05
  韩老师下午好!哈哈,韩老师你让枫桦老师带偏了,玉米碴子跟糁完全不是一回事。玉米碴子是东北特产,糁是临沂小吃。玉米碴子单一,糁是牛骨熬汤再配以佐料调和,口味厚重。欢迎老师来临沂品尝。问候老师!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30 11:16:26
  临沂人叫这个美食是“糁”,胶东半岛人叫这个东西是“大碴子”。母亲在世时,喜欢在石磨上拉几圈,用罗把细面罗下,大碴子入锅,好香。我吃胜过敖汉小米,胜过山西忻州小米。可能是乡愁吧。最近钟情于小米,但还是想大碴子。
怀才抱器
回复6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1-30 14:45:35
  怀才老师理解错了啊,这不是用小米或玉米熬的粥,是用牛骨,还要碳火,燃气都不行,十几个小时熬出来的。是山东唯一。要不能选为非遗呢!你还是亲自来一趟吧,俺掰扯累了。
7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2-11-30 13:01:16
  如果不查字典,我还不认识这个“糁”字,读了这篇散文才知道,“糁”是山东的一个名吃。这糁在上海我没看见过,只知道有糊辣汤,好像是安徽人爱吃。不过,糁和糊辣汤差不多,都是羹类的食品。月亮的这篇有关“糁”的散文,内容翔实,细腻而明快,值得一阅和学习。
回复7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1-30 14:50:53
  小溪老师下午好!这个糁字确实少见。外地人根本不知道它的读音写法,而且在临沂它有自己的读音。糁跟胡辣汤口味上可能差不多。谢谢小溪老师鼓励支持!问候老师!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11-30 13:03:07
  糁,第一次听说到这个特色美食,馋得我口水直流,我想了想,是不是和我们这里的煎米茶差不多?口感应该是各有千秋吧,我没去过临沂,读了老师的美文,如果有机会去临沂的话,一定要好好尝一尝。问候老师,祝福老师!
回复8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1-30 14:55:22
  红花草老师下午好!那次读到你的擂茶,把我震撼了。糁制作起来相当麻烦,要使用碳火熬十几小时,但确实好喝。冬天喝还能治感冒。老师说的煎米茶,我也没见识过。等老师写一篇以饱眼福。问候老师冬安!
9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11-30 13:20:14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月亮老师笔下的糁,是临沂的一道特色早餐汤,读月亮老师的这篇文章,感觉是牛或羊的骨头熬煮后加入黑胡椒或白胡椒,再配以香菜和醋,也就是骨头汤,和碴子粥完全不同的,味道更醇厚。如果有机会去临沂,一定品尝一下这浓郁的骨头汤。月亮老师这篇介绍家乡美食的文章写的非常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拜读老师佳作,大赞!问好月亮老师,遥祝冬日安暖!
回复9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1-30 15:00:54
  如菊老师下午好!还是如菊老师聪明,嘿嘿,终于弄清糁的本质了,他们都说是碴子粥,咳咳,也不知我的笔力都跑哪去了?是,这糁汤里内容多,所以口味厚重。暖胃,开胃,下饭,绝对能开启美好的一天!谢谢如菊老师的鼓励和问候!祝福老师天天快乐!幸福美丽!
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11-30 13:24:54
  读着月亮老师的美文,让我口舌生津,恨不能立马吃上一碗临沂的糁。这些年,我一直对吃找不到感觉,每次兴致勃勃地买菜,认真地弄起来,当拿起筷子一尝,顿时失落,因为还是没找到儿时的味道。不知是食材变了,还是嘴刁了?今日拜读月亮老师的美食文,感觉甚好,令我如品佳酿,唇齿留香!遥握问候,谨祝冬暖安好,精彩纷呈!
回复10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1-30 15:07:25
  湘莉老师下午好!看来湘莉老师胃口不太好。马上定机票来临沂吧!临沂的糁,酸辣开胃,热辣香浓,保你下饭。在这住上半年,喝上半年糁,说不定就胃口大开吃胖了呢!我很喜欢喝的,几天不喝就惦记。谢谢湘莉老师的鼓励和温暖问候!天冷了,湘莉要多穿衣服,记得你曾说过手脚冰凉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