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投奔大地(散文)

精品 【东篱】投奔大地(散文)


作者:岚亮 进士,11341.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14发表时间:2023-11-22 12:16:49

【东篱】投奔大地(散文) 离开故乡,是为了理想的诗和远方;投奔大地,是为了永远的远方和诗。
   ——题记
  
   一
   今年小暑过后的第三日,我回到了故乡。父亲生前的堂兄加知好玉堂叔走了,我特地从城里赶到舟浦为他送行。将老人家送上山后,发小豺狗说,住下吧,狗亮,不要老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我说,老屋都没了,还有什么好住的呢。他说,住我家呀,明朝我带你到山上转转。我说,山还是那些山,有什么好转的。不一样了,不一样了,他喃喃道。突然,他拍着大腿说,对了,你不是喜欢菌吗,明朝我就带你捉菌去。他的话像吸石,就这样,我留了下来。
   晚饭后,我和豺狗坐在路廊槛的美人靠上抽烟闲聊。
   远远地,就看见暮色苍茫的五龙桥上过来了两团影子。一大一小,一前一后。大的走在前面,不疾不徐,颤颤悠悠,一起一伏,是牛吗?
   过了一会儿,便闻“卜哒卜哒”的声音由远及近,紧接着,影子就在昏黄的路灯下露出了真身:圆肚如鼓,V字型的脸,头低着,可见毛发稀疏的脊背,角如弯月,腿壮似柱,眼珠暗蓝,隐在茸密的睫毛下,一眨,光芒就闪露了出来——还真是一头牛,一头水牛,目前舟浦硕果仅存的一头大水牛。
   牛从眼前闷不吭声地过去了,尾巴仍在视线里晃荡。赶牛的人,也在晃荡。他叫牧牛娒,也是我的发小。八一年,家里盖房,他到岩山扛做门梁的石条,下山的时候脚下被柴头根绊了一跤,粗糙的石条砸在左腿,废了,从此他走路就老是一头高一头低地摇摆着,失去了平衡。其实,他今年六十有四,早已过了“娒”的年龄,应该叫“牧牛佬”了,但我们还是叫他牧牛娒。当然,他叫我还是狗亮,叫豺狗还是豺狗,发小就是这样的土。我很喜欢和珍惜这种土,视其若长在乡愁里的一种弥久的诗意和浪漫。牧牛娒看到我,停下,说,狗亮,咋没回去?我说,牧牛娒,不回了,明朝跟豺狗去捉菌。他说,想菌吃了,好呀。继而拍了拍挂在腰间的竹篓:等会儿到我家,我请你们吃油麻菌,下午刚捉来的。什么叫发小?这就是发小,发小就得像牧牛娒一样,捉个菌,也忘不了发小,这样的发小,才是真正的发小。
   牧牛娒的家,住在养牛店。
   沉在记忆深处的养牛店,一点也不像店。两间两层的黑瓦房,四周砌着高高的鹅卵石的墙,是碉堡顶上盖瓦片的造型。右侧是那一条清幽的石头路,人好过,牛经过便显窄,打个喷嚏,肚皮便会触到两边的墙,仿佛一鼓气,就会把墙挤塌了似的。屋檐下的墙壁上挖了一个洞,炊烟一缕缕飘出,好比从墙洞里面爬出来的一条条青蛇,升到空中扭来扭去,开成一朵朵灰色的花,遇风便谢,谢了又开。门前的风光无限好。门槛外,是青石板路,路下便是柳溪的溪滩和流水了。溪的上面,横跨着一座单孔的石拱桥。桥几多岁?与大清朝的乾隆皇帝同龄,桥缝上的野藤杂草长得比和珅的马屁辫子还要长,风一吹,就得瑟得摇头晃脑的。
   继续介绍养牛店。此店虽非店,却比真正的店还要繁琐。靠向养牛店的桥头,斜立着一棵大枫树,三百多岁了,树上长有柚子似的绿薜荔,六月做成凉腐,添一滴薄荷油,透心的凉。桥那头的溪坎上,有垂柳、白梨、红桃,还有一棵在南方罕见的枣树。柳荫下是座庞然老屋,叫水碓院,住着五六户人家,院内有池塘,有水碓,有榨坊,木轮铁轴的大水车,经年“咿咿呀呀”地转个不停。牛呢?养在屋后的茅草棚里,也叫牛栏,牛多时,清一色住牛,牛少了,居无定所的羊群便趁虚而入。大枫树下,是溪滩,小小的一块,两领竹簟般大,养牛店的牛,不管是公的母的,大的小的,每天都会聚在那里喝水。那地方,既用来赏牛、卖牛,也用来杀牛,既是牛市,又是牛的刑场,直接的刽子手,是村里的屠夫曹操胡,而帮凶,则是它们的主人。
   现在,水还是柳溪水,树还是那些树,桥还是古老的桥,只是青石板路不见了,改成了水泥路。与记忆不相符的,还有养牛店的房子,石头墙变成了砖墙,泥地铺了花岗岩,房子从二层长到了三层,一长溜的牛棚只剩下了一斗油毛毡,其余的都成了菜地,一年四季,菜花烂漫,蜂飞蝶舞。此外,就是养牛店的主人更新换代了,从原来的“老水牛”变成了现在的牧牛娒。
   养牛店,是组成故乡树的一片小叶子,也是舟浦的一个缩影。来到养牛店,就相当于来到江南的乡村,置身于乡村的江南。
  
   二
   牧牛娒变得越来越不实诚了,说是只吃油麻菌的,结果摆了一大桌。油麻菌当然是有的,青菜瓜果也是必须的,其他的,就令人意外得吐舌头了。一只兔子,汤是用牛奶株煮的,喝了黄苔尽消,祛风利湿,很香,温润,是纯正的故乡味道。两碟西班牙火腿片和意大利的萨拉米,便显得多余了,仿佛是一个蓑笠翁穿了双锃亮锃亮的尖头高跟鞋,格格不入。酒是葡萄酒,牧牛娒只晓得这酒是他女儿仙芝从国外捎回来的,不识货。但我认得牌子,是意大利的玛嘎雅,价格不菲,一瓶就得五百块钱。我说,喝什么葡萄酒呀?牧牛娒问,那喝啥呢?豺狗说,狗亮就喜欢喝咱们自酿的缸面清,你给他烫一壶,我就喝这个玛什么雅了。
   刚开喝,雨就来了,打在门窗上,哗哗作响,炒豆一样。蒸腾的暑气,立马被湿风浇得不留一丝火星。我问自己,为什么就下雨了呢?牧牛娒说,怕你热呗。豺狗朝他“嗤”了一声:为你省电呗。
   大笑。哈哈大笑。
   我们一边喝,一边聊,说的全是牛话。从前,舟浦多牛,全村不下三十头。现在就剩下了一头,少得不能再少,减得不能再减。牧牛娒说,够了,一头牛足够了,现在还有几个人去种田呢。从前,舟浦是一个庞大的古村落,人丁逾千,炊烟缭绕,如飘荡在大森林上空的淡雾浓云。现在,人烟逐年减少,只剩下一百多个白发神仙了。牧牛娒说,舟浦的人,就像村庄里的牛,过去,牛多,人也多;过去,牛有老牛、壮牛和小牛犊,人有老人、后生和娒儿鸟,现在,牛只剩下了一头老牛,人也只剩下一些像我这样的老家伙了。我说,至少还有一条老豺狗。豺狗说,另外,还有一条时常会回家看看的流浪狗。
   大笑。哈哈大笑。
   牧牛娒没有上过一天的学,牧了一辈子的牛,最多时,一人牧过八头,三头黄的,五头青的,五头大的,三头小的。他的父亲,也就是养牛店的老主人王大元,是个标本式农民。他肩宽背厚,力大无穷,擅长贩牛,人称老水牛。大元公膝下六子一女,比养牛店鼎盛时期的牛仅少一头,与大宋天波府的杨家兄妹并起并坐。舟浦人称孩子为娒儿,大元公给娒儿取名字不愿伤脑筋,干脆就逐次呼之为大娒、二娒、三娒……老七是个囡儿家种,绿叶丛中一点红,特别亮眼,遂予以特别的爱,取了个乳名儿叫小凤。牧牛娒排行老六,原来叫六娒,相当于杨家将的杨六郎。他生性木讷,不善言辞,是个闷葫芦,到九岁了,还懒在家里死活就是不去读书,偏偏喜欢牧牛。大元公求之不得,遂因势利导,说,你很有可能是牛郎转世,既然与牛有缘,就去牧牛吧。六娒接过竹簛、草刀、蓑衣、箬笠、牛绳,从此天天去牧牛,与牛一起浪迹山林,牛在哪里,人就在哪里。唯一的区别是,牛走过的路,要比他走过的路长,一到山上,牛去吃草了,他或躺在树下做梦,或坐在岩坦上望着天空发呆,至于牛们向往的芒草诗和花远方,那是牛的事,让牛自己去寻觅。
   长到十七岁,他把牛群流放到山坳里,任它们吃白雾喝露水,自个爬上高高的水云峰顶睡觉去。说睡觉是假的,眯着的眼睛暗开一条缝,尚能看得见头顶上的白云,和远天灿烂的霞。他是牛郎,开始想织女了。他寻思着,勤劳的织女一定就住在彩霞的里面,而那些一缕缕斑斓的云霞,就是她美丽的衣裳,他很想用悠长的目光扯下一缕来,捎回家当枕头垫,好做梦。
   这一年,养牛店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大事。先是在福建做篾的二哥,突然领回了一个貌似天仙的嫂子。一家人,就二哥上过小学,长得也最英俊,被父母视为顶梁柱。但是,一满十八岁,他就跟着村里的篾匠王大巧到福建做篾去了。说是去赚钱,实际是出去赚媳妇了。养牛店虽然养得了牛,却养不起人,牛可以到山上吃草,人不可以,要吃粮。养牛店太穷了,穷得像水泡做的灯光壳,风一吹就只见灯蕊不见灯油的,只有脑瘫的女子才愿意嫁给养牛店。二哥是个聪明人,明白“诗和远方”是相伴相依的,为了“诗”,他只能到远方去了。果然,他在遥远的武夷山找到了自己的诗意伴侣。五年后,那个女人跟着一个富家子弟私奔了,二哥梦游了一场,又重新回到荒凉之地。他找到的,仅是诗的外壳,不是一颗芬芳的诗心,真正的诗花,即使是开放在寂寞的山谷里,也是永不凋谢的。当然,这是后话,当时谁能想到呢。
   紧接着,便是三娒、四娒、五娒的不辞而别,擅自离家。他们也许是受到了二哥的启发,他们也有自己的诗和远方,他们不甘就一辈子留在家里种田、砍柴,打着光棍与大地为伍,遂毅然路迢迢,水长长,过了一村又一村地走四方去了。到了盛夏,大娒居然也失踪了。大娒有手艺,会编火笼、谷斗、簸箕,却患有严重的肺病。他喘起气来像铁匠拉风箱似的,“唏呼唏呼”,上气不接下气,终日耷着白纸脸,弓着虾公腰,眨着绿豆眼,一副随时要赴奈何桥下喝九泉的样子。他三十好几了,仍然单着,像一只病蜂,受不了鲜花的剌激,便置死地而后生,可能也到远方寻“诗”去了。
   牧牛娒受到感染,不想再去牧牛,就对母亲北山婆说,妈,我也要去学做篾。北山婆大惊,说,我的娒啊,算妈求求你了,你要是再出去,家里咋办呢,这样吧,阿妈过几日就带你相亲去。牧牛娒说,哪的,谁呀?北山婆说,你外婆家的,叫山香,比你大三岁,相貌很生好的。十日后,牧牛娒和北山婆上了北山,同行的还有媒婆田三嫂和他的妹妹小凤。此时他才知道,他与山香是对亲——山香有一个哥哥,比小凤大十三岁,尚未婚娶,山香家同意把山香许配给牧牛娒,前提是小凤必须要嫁给山香的大哥,两家相互换亲。
   两年后,山香成了牧牛娒的媳妇。那一年,我刚初中毕业。我读高二的时候,牧牛娒当爸了,生了一个囡儿,叫我取名字。我琢磨了一下,说,就叫王仙芝吧。牧牛娒说,咋有个香呢,她妈就叫山香呀。我说,此仙非彼香,是仙草的仙。他说,仙草好,好养牛。我说,你就只晓得养牛。他说,除了养牛,我还能干啥?我说,你就知足了吧,齐天大圣孙悟空不也就是只会养马嘛。他笑了,说,好在我养的是牛,如果是养猪,我岂不成了猪八戒。
  
   三
   早晨,有雾,白里掺着灰色,淡淡的,像羊群一样,在山上缓缓游荡。豺狗、牧牛娒和我,踏着雾的羊毛,人手一篓,到山上捉菌。
   这是一片让我留恋而又心酸的山野。峰峦叠嶂,一层层,一圈圈地环绕在盆地的四周,如波浪绵延。放眼望去,没有一座山是兀自独立的,它们紧密相连,长得体硕腰壮,葱郁丰满,横看成岭侧成峰,惟顶部崔嵬凸起,嶙峋峻拔,千姿百态,难以名状,仿佛是被凝固了的史前巨兽在日夜窃窃私语。舟浦的山,色青,林密,狂犷而不粗野,天生大气,秀气,灵气。这些山林,是大地奉献给舟浦的永恒春色,也是永远生长在游子心头的思乡林。我的足迹曾在林间开过花,汗水曾在树上结过果,是童谣从梦境里消失的地方,又是梦境里遗失童话屡屡回归的绿荫之地。我离开它们已经四十多年了,如今,我携着追求了大半辈子的诗和远方,扑倒在它清新的怀抱里。
   山路弯弯,迤逦而行,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死人塆。
   死人塆是一个幽深的山塆。它的名字不一般,其实很一般,就一条窄窄的流水,两爿密密的松树林而已。它处在盆地北面边缘两座山峦的凹陷里,僻远,寂寥。据说,早年那里老是死人,饿死的,病死的,也有屈死的,所以才落了一个如此瘆人的恶名。而在我的记忆里,死人塆并非是恐怖之地,倒是儿时的快乐天堂。那里,溪流淙淙,青草萋萋,山花烂漫,松涛滚滚,还有一片迷人的桑树林。小时候,我们时常往那里钻,春日有桑枣可摘,夏季有野菌可采,秋天有溪蟹可诱,就连大雪天也有青草可割,胜似仙苑。
   从小到大,死人的事只遇到过一次。那年我十岁,夏天的时候,沉寂的死人塆突然流出了一段顺口溜:青蓬蓬,蓬蓬青,死人塆出了个白妖精。就这么两句,没有下文,让人听了如坠云雾,大人听了嗤之一笑,却把村里的娒儿吓得半死。究竟是怎么回事?枫叶一飘落就有了答案。白妖精原来是水尾的碧婶。在舟浦,碧婶不是凡人,是仙女。她梨园出身,演小花旦的,身段曼妙,声音娇柔,长得水灵,皮肤晒不黑,特白,比雪还白,白得隐约可见血液在毛丝血管里汩汩地流。她男人王木匠,长年累月在外地做木工。村里有个绰号叫秧地鸭的闲人,欲吃天鹅肉,三番五次图谋不轨。某日,秧地鸭暗中跟踪她到死人塆,竟发现她在草丛里与村里的头面人物老威头撕扯一团,秧地鸭妒火烧赤了眼,顺口溜便破口而出。老威头的婆娘辣椒婶听到流言,便无休无止地跟碧婶撒泼闹腾,碧婶一气之下,在一个寒星颤栗的夜晚跑到死人塆,用一根草绳了结了自己的人生。

共 11622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题记的文字,作者曾第一时间留在了我的《回故乡》的点评里,很喜欢。和作者交流,他说,又要出发了,出发去寻找另一个诗和远方。我问他能不能出发前留下你的文章,他说必须的,必须《投奔大地》。洋洋洒洒万字,他说,大地之广袤,容得下。要送玉堂叔,作者回故乡。遇到豺狗,相邀住下。在路廊槛的美人靠那,遇到了两团影子,原来是一头牛和牛主牧牛娒。牧牛娒的人生,虽无所谓的诗意,但在养牛店却是诗意的存在。我们向往的诗意,不是光怪陆离,而是有着山清水秀的风景。牧牛娒的宴请,十分丰盛,那瓶红酒,来自异国他乡,还有并非属于山区的外国菜肴。吃饭雨来,诗意满满。吃饭聊天,说“牛话”,曾经一代人的往事,那么憋屈,为了媳妇,为了诗和远方,走南闯北。捉菌山塆,将曾经失去的诗意,重新找回来。但那个山塆并无诗意,有的是一段悲情故事。故事,成为碧婶的生命终结,成为王木匠一生的痛。山塆里有作者曾经的土地,那些树,历历在目,如今被人盗伐。无法追究,只能理解,那些树能够成柱做梁,也算有了最好的归宿。山野的生活,总不是一辈子的圣地,于是母亲有机会就灌输“读书吧,走出去”的信念,作者也终于走出去了,去当兵,去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捉菌野餐,走进了水云寺,遇见了牧牛娒的二哥,他也在寻找诗和远方之后,回到了故乡大地。玉堂叔的儿子大贵,又是一番相留。遇到乌皮,又勾起一段精彩的故事。大贵的相邀,确有用意,原来是要交待作者山林那些树木的去向,大贵要赔偿,作者找到合适的借口,并安排了捐助的去向,造福敬老院。人生,最美的理想就是找到诗和远方,曾经的诗和远方,已经划上了句号,而另一个诗和远方是回故乡,回归亲爱的大地。这是一个轮回式的“诗和远方”,这个创意,符合作者对人生的理解,特别新颖也很深刻。一生,怎样度过,我们曾有太多的想法,都无外乎走出去,但走出去的,一定要回来,回来不是落叶归根,而是重新投奔大地,扑进温暖的诗和远方的怀抱。如果没有这些回故乡相遇一个个发小和老乡,诗和远方在哪,还真的是茫然无知。作者笔下的诗和远方,是对曾经的怀念,对重回关系的温暖,遇见乡亲的美好。文章并非空洞地诠释“诗和远方”,而是以充沛的情节、人物、故事来描述,古今相接,过往成为诗意的铺垫,如今成为诗意的吟哦。使用地方色彩浓重的方言俗语,文章温度十分,读感亲切。一个个画面,是对诗意的最好注释;一个个人物,就想诗意的存在,他们的身上写满了诗意的故事,那么沉厚,那么具有人性之美,超出了一般的诗意理解。投奔大地吧,大地是诗意的温床,故乡是游子的另一个远方。【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123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22 12:22:37
  诗和远方,是高晓松作词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力的一个精彩短语,一直被人称颂。什么是诗和远方呢?或许,未曾到过的地方,不曾遇到的生活,就是诗和远方。一个游子,闯荡多年,寻求了无数个诗和远方,但还是不能释然。一次回故乡,遇到了发小和乡亲,想到了往事,有了年老相伴捉菌去的行动,对诗和远方有了顿悟。把人生的轮回,形成诗意的解,远方不远,诗意当下。多么美妙,又多么深刻!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纷呈,佳作连连。遥握,问候冬暖,谨祝笔健!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6:45:29
  今天中午十一点多投的稿,不到两点文章就发出来了,一万多字啊,如此效率,大哥实乃神人。更难得是编按唯美,解读深合我意,让我感叹。投奔大地是万物和生命的必然选择,此事没商量,而故乡的大地是最深厚,最温暖,最宽容的。有人说,我要是投奔大海呢?一样,大海下面是泥土。此文还显匆促,幸在美按添彩。大哥辛苦了,不胜感激。遥祝冬暖,创作大丰!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22 12:25:36
  诗意不失,远方不远——投奔大地吧,那里不乏诗意,可以安放我们的远方理想。岚亮老师的生活,始终奔波在诗和远方的格局里,令人羡慕。听说明天又要出发了,继续追寻诗和远方,谨祝一路顺风,衣袖飘飞,人如船帆……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6:52:41
  是的,明天又要去远行。今年到外面走了很多次,本来想不再外出了。是四叶的一个闺蜜,在重庆经商,多次相邀了,故有此行。深谢大哥的祝福!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22 12:35:01
  曾经放下的,曾经丢失的,曾经被漠视的,当返回到故乡,于是就有了新鲜度,这就是诗和远方。怀着一颗温暖的心,所遇皆诗意,诗意就是从这样的生活里提炼出来的。岚亮老师的创作,对我们的写作有了足够多的启迪。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6:59:28
  这世上,最深沉的爱,莫过于父母;最深沉的大地,莫过于故乡的厚土。每次回故乡,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往事随风,又历历在目,哀老的变成鲜活,细小的变成庞大,狭窄的变成辽阔,就连笑话有时也会变成真理。故乡,需要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投奔,永远的投奔。再谢兄长。
4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3-11-22 13:43:17
  故乡的风土人情,很有味道,回老家熟人之间也是叫小名,很亲切,名字很土却包含情谊,聊天都是家长里短,养牛、娶老婆、出去闯荡,回故乡,回到心中的诗和远方,其实他们就在老师的心中。拜读老师佳作,温馨平静。遥握,问好岚亮老师。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4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7:04:24
  欣然花开老师好!十分感谢你的到来,留下美评,给予鼓励。故乡情,美好如诗,悠长如远方,就如同你的《麦香》,芬芳了时光。遥握!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11-22 14:48:58
  读了老师的回乡散文,心情复杂,如今回到故乡,物是人非。所幸老师还看到一些旧日朋友,豺狗、牧牛娒、乌皮等等,我回到家乡,竟然见不到几个童年伙伴。老师的文,语言特色鲜明,环境描写细腻鲜活,最令我感慨的是,这是一篇散文,却有着小说的魅力,自家林地被盗伐,最后才交代了伐木者,其间还表达了浓浓的乡情,既吸引人又非常感人。大作很棒,大赞特赞,拜读学习,祝冬暖,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7:13:51
  韩格拉图老师好!故乡是文学的摇篮和挖掘不尽的巨矿。我曾写过很多篇故乡人,故乡事,故乡情,大部分都是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写的,格调有点淡淡的的忧伤。游子总是这样,往往失意寂寞了,才会想起可以依靠的故乡。这篇文学叙事我还是用心的,用了一些舟浦的土话,是为了增强一些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多谢雅评,遥握!
6 楼        文友:夕泠        2023-11-22 15:31:21
  岚亮老师的散文《投奔大地》,寓意深刻,魅力无限。语言幽默,笔力雄厚,情感洒脱。看到最后,让人心绪翻涌。懂者自懂,什么是诗和远方。拜读,点赞,佩服。
回复6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7:21:19
  夕泠老师好!此文有点长,想不到你居然读了,让人感动。说实话,当下看文的人甚少,特别是稍长一点的,读的人更少。非常欣赏你的那句话,懂者自懂。因此,对读者,我皆视为知音,所表达的,唯有感谢。祝福老师!
7 楼        文友:代启权        2023-11-22 15:48:40
  读了岚亮老师这篇作品,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所写的长篇小说《大地》,也让我想起曾经读过中国著名作家湖南作协主席王跃文老师的中篇小说《漫水》,认真作以比较后发现,岚亮老师这篇作品可以与上面我所读过的两篇作品相媲美。在各种场景的描述上有异出同功之美。
   本文语言简洁,岚亮老师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叙述方式,完美地诠释了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文景观、故乡的风土人情。文章内容充实,言之有物,人情世故描述得生动活泼,同时让我钦佩的是岚亮老师在文中把母亲比作大地的语句,我认为非常贴切。
   拜读学习岚亮老师的宏篇大作,向岚亮老师问好,远握,祝冬日吉祥!
感谢丰富多彩的生活,感谢美好的大自然,感谢在心中珍藏!
回复7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7:29:45
  代老师好!咱俩有个特点,就是写文都有那么一点长,没办法,谁叫每当回首,往事就如烟,连绵不断呢。老师是个饱学之人,说来惭愧,我在乡下长大,阅读量十分有限,好在当年有好几个阿公挺会讲古,再者就是那些唱词人,他们隔三差五的到村里来唱鼓词,学到了一些东西。十分感谢代老师对拙作的认可。遥祝冬暖,创作大丰!
8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11-22 16:42:56
  “离开故乡,是为了理想的诗和远方;投奔大地,是为了永远的远方和诗。”只看亮哥这篇文的题记,就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说的太经典了!亮哥这篇满怀着深情的大美之作,不仅带给我们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来自故乡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也带给我们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亮哥与发小与乡亲的深厚情感、以及温暖中透射出的人性之美,令人动容,文章内容厚重,语言精美精粹,文采飞扬,洋洋洒洒一万多字,铺排有序,情节生动,浑然一体,彰显了亮哥深厚的文学功底,读完,令人酣畅淋漓,感慨万千,回味无穷。写的太精彩了!拜读学习,大赞特赞!问好亮哥,遥祝幸福快乐!旅途愉快!
回复8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7:39:34
  琳达妹子好!此刻,月亮出来了,是半轮的月,就挂在我的窗前。望着那一弯白玉的船,读着你的留言,是温暖的。我的故乡舟浦,是一个庞大的古村落,以前房舍俨然,路巷密布,人丁兴旺,是一个山青水秀,人丁兴旺的地方。这些年,尽管变得年轻,但日趋萧条,每次回到故乡,我的心情都是惆怅的,因而我的故乡情一直都是淡淡的哀愁。这次回故乡,有了全新的感受,它是诗意的,青春的,希望的,令人留恋的。深谢你的雅评,遥祝冬暖!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11-22 18:03:54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远离故土的游子,心始终漂浮着,哪怕在外面风光无限,但始终没有伸进泥土,没有归属感,只有回到故土,才感受到大地无私深沉的爱心中才踏实。儿时的伙伴是最真挚的,儿时的称呼是最亲切的。回到故土,走山林,捉菌子,曾经的牛棚今日的别墅,从中找记忆,慰情怀。又是一篇美文佳作,点赞学习,问候老师,祝福!
回复9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3 06:38:28
  红花草老师好,十分感谢你的雅评,祝你万事如意!
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11-22 20:11:51
  此篇文章不得了,如读故事会,如看连环画,丰厚、醇美、朴素、清新。感情真挚,口语表达自然,在娓娓的讲述之中蕴涵着深深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可以说,此文是掏出“心灵”来写家乡的人和事,幽默平淡中见深长,读罢,余味长留,不舍掩卷。所谓美文绝品,我想不外如是吧!此处点100个赞!遥握问候,谨祝冬暖一切都好!
回复10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3 06:39:31
  老妹子好!飞机即将起飞,谢谢你的雅评和鼓励,祝快乐幸福!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