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既往】年前故乡掠影(散文)

精品 【东篱·既往】年前故乡掠影(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258.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1发表时间:2024-03-01 03:58:33
摘要:年前,一定要找个理由去故乡走一走,哪怕是匆匆经过,浮光掠影,不怕儿童相见不相识,我会告诉他们,那时我如他一般大。我只为一个影像,像一只燕子,在故乡的天空飞过。

一定要找个理由去故乡走一走,哪怕是匆匆经过,浮光掠影,不怕儿童相见不相识,我会告诉他们,那时我如他一般大。我只为一个影像,像一只燕子,在故乡的天空飞过。我是一只燕子,是不是一个理由?
   喜欢春天的我,生怕春天太短,年前,是早早的春,我如一枚燕子,巡飞到故乡的空中,去啄一喙春泥,掠过一袭身影。
  
   一
   从沟曲家跃上我们村东的小砚山半腰,故乡的全貌,几乎无遗地展现在我的面前。
   今年年前最大的一场雪,给了半岛最南部我的家乡。苍灰色的山,突然就像开满了花,白花花,点点簇簇,黑白相间,如镂刻一般,我不知用“梨花胜雪”形容,还是拿“雪落梨花”来描摹,若不是还寒冷,真的想提篮去遍野捡拾梨花了。不知过年的爆竹红能不能盖过这雪如梨花的景象?我老家,今年是鞭炮开禁的年份,允许我这样去想。
   这是一个静雅的封面,不妖艳,而内敛。我知道,打开就是一幅朴素的画。有人说,乌镇就是江南的封面。大自然殷勤地给我的家乡设计封面,是纯粹的童话集封面设计。这个封面,一下子把尘嚣摁住,尽管雪日已过,但仍有雪飘之美。
   风景还藏在砚山之后。路边一块牌子曰“砚山公园”。我是可以想象它的大小,足有三里方圆。如大元宝一样的大砚山,环山皆梯田,上帝的指纹,无需蘸上印泥,黑白的纹络,打破了所有公园的平面印象,此时,只能带给我夏盛秋荣的想象,那些蓝莓,正卧伏在上帝的指纹里。记得离家去外面上学,是一个秋末,母亲正在砚山半坡的地里切地瓜干,那时我帮母亲把雪白的地瓜干撒在地埂上,如今雪如地瓜干,也学着我把山岚撒上斑驳的白,只是不用等一个合适的黄昏去收取那片诗意的白色。
   砚山南,曾经是一片幅度很宽的湿地,养着稻花香,稻谷盛期,蛙声吵着其下的桥涵,淙淙的流水入了桥涵就成了音乐,所以,我向来以故乡的名字“南桥”为最诗意的名字。据说,半岛尖儿上的这片湿地的稻米,赛得过盘锦大米。此时,春迟迟,稻田还氤氲在薄薄的冬气里。沉寂似乎并非因为季节,生怕我沉浸在稻花盛期而不想离开。
   路标指向“砚山湖”,曾经的水库,变成了湖泊,湖在砚山之东,过去我们称“砚山水库”,劳动间隙,脱衣洗澡,把欢乐都存在水库里。如今,向湖而生,应该是有游船几叶,水阁几幢,水鸟群群……故乡之变,只能用现代的思维去设想,把蓝图交给故乡人,一定会换一个时髦的模样。
  
   二
   如果不是踏进故乡的土地,这些美好的变化,无论是想象还是实变,都不能发生。父母和亲人,都从这片土地走逝了,原本不想回来,但我还是按照每年的惯例,找一个借口,走一走故乡。我跟姐的女儿说,我想吃南桥的馒头,奉承了一下,说娣儿蒸的大馒头有多好吃,而且,我还提及她的土地就是砚山半坡,就用那里的小麦。娣儿说舅舅能吃出那块麦地的麦香?没有答案,我只能反诘一句“你吃不出?”
   从南街到北街,五十几年变得面目全非,但方向不变,乡愁依然能找到老家的方位和味道。从刘家庙东侧转弯,到东河西岸那片三角地,从村东的水井边经过,到了那棵老枣树下,在东溪的漫水沟底起伏一下,爬一个小上坡,碾压一下那个镶嵌在北街中央的大石碾,迎着智叔的房头,把车停泊在老家宽敞的门前地,一声刹车,就唤出了娣儿。
   如果是走在外村这样的土路,我一准会抱怨起来,坑坑洼洼,曲曲折折,颠颠簸簸,上上下下,故乡的路,仿佛就像五线谱,起伏颠簸都是音乐,好像一首词,长短入韵,若是步行,一定口中吟哦,摇头晃脑。
   在老家,不难找到惊喜和亲切。开始只是我回老家的一个感觉,这感觉很快就被证实。
   房西一对妇女见我停车,分手后,一位大姐向我匆遽走来,围巾系在腰间,手里攥着一把枣儿,大年前在蒸大饽饽的架势,她轻声试探地问“可是怀儿”?我的确叫不出辈分,张口结舌,只能以微笑来表示我的不解。“我是你德义嫂……”还是一个陌生的不能再陌生的名词。“你去上学那年春,我嫁到南桥。”她显然是原谅了我在这个节点上的模糊记忆。
   未带礼物,也跟着德义嫂进屋,隔着我老屋两个门,是洪珠叔的二儿子,德义哥在家“养脚”(干活时脚扭伤了),从窗户看我进来,忙爬起,脸上也马上挂上了笑。
   他老得和我印象里的洪珠叔是一个版本。他却认不得我,端详了好半天,一个劲地说“胖了胖了”。这是亲切的客套。这个词我喜欢,患病之后,我几次照镜子,都不敢说一个“胖”字,尽管是五十年前和现在相比,我更相信这是客观的评价。
  
   三
   他打开一个封闭的盒子,掏出胶东特产大花生,这份礼待还是沿袭了北街人的传统,冬天花生,这是要谈点如花开的好事。这个乡俗我依旧记得。
   焕章,焕文,焕曜,焕然,是德义哥儿侄的名字,四兄弟都在村南并排一溜儿别墅(独体二层楼)住着,德义哥四兄弟在计划生育年代后辈单传,全都是大货车司机,跑长途,过年还未归来。他们不是游子,“未归”在他的口中并不是一个断肠惊心的词儿。
   我只能摇摇头,这些名字,让我喜欢,但一个也不认得,连模样都想不出。他们哥四个分别是“仁义礼智”,代表着传统文化,而后代的取名更富诗意,德义哥说,他们都是吃技术饭,像我。名字不代表什么,都没有拿起笔杆子写文章,也没有焕发出诗意什么的。我说,跟上时代的步子就好。值得德义哥炫耀的是“焕然”上过职业学院,刘家也出过大学生。德义哥一个劲地说,后辈子赶上了好时代,有了出息。
   我说,生活“焕然一新”,比什么都好。他说,这是龙年他收到的最好的四个字。他说,真像春联的横批。我知道,他在想今年的春联该怎么写。
   我对他的记忆,全停在一台12马力的拖拉机上。某年某月某日,他正在西泊地里收割玉米,洪珠叔一瘸一拐地吆喝他,学拖拉机驾驶吗?然后小声贴耳说,照顾我这个残废军人的指标。就这样,他买了一条羊肚毛巾,走进了县城驾驶培训班。现在儿子们开汽车,全是他的基因在使劲。
   莫怪我不能给“义婶”(称呼我母亲)多捎拉几趟粮草,我们有纪律。五十年前的内疚,还在牵挂着。
   他跟我谈起存款利息太低。这是关于经济的话题,我大致明白,这是拉动消费的举措。他说,74岁了,养老嘛,希望存款的利息养着后面的日子。
   不过他不喜欢“养”字,春夏秋,在砚山公园打理花草,冬闲则去“老头队”聊天喝茶,生怕哪一天真正要待在家里养老了。
  
   四
   德义嫂始终插不上话,得了德义哥喝口茶的档口,便跟我聊起了邻居。
   她嫁给德义哥,我母亲曾夸她“北街的媳妇,属德义的好,一身的利索劲……”这话在她心中一直记了五十年,学我母亲的腔调那么逼真。
   一句好话使人三冬暖,我母亲的话在德义嫂的心中暖了半世纪。我发现自己是来邻居家捡起母亲留下的恩惠。
   林松夫妻跑到港城石岛去当市民了。过年要来老房子蒸一锅大饽饽,带走老屋的味道。
   六母的老屋还在,门搭扣儿挂着不上锁,儿子们时常会来老屋瞧瞧,只为和六母还在原地说说话。
   国良哥随大学毕业的儿子到了省城,并不关心老屋了,但德义嫂要拍几次视频发过去,以慰乡愁。
   德仁哥住进镇上的养老院,一个月要跑回家看一次,不然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耐不住他的念叨。
   和平哥已经住进村西的楼群里,老房子还种着蔬菜,每天回院子,一待大半天。
   小我一岁的“炼钢弟”,在家忙着带徒弟,传授苫海草房的技艺,最近确定的几处海草房民俗村,忙着改造,他成了“房下客”,指挥徒弟们骑着海草房,不上房子挣钱还多。
   德义哥说,还是守着自己亲手盖起的石头房舒服,东奔西跑,不如在家的好。
   归宿,不再是一个悲情和担心的词语。要把这些老邻居凑在北街,那只能微信相约了,“北街”微信群的名字,依然温暖着从北街走出去的人。
   柳永词曰:“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当时离开的时候,就说了,没有机会再和你见面。哪知如今,聚散情依依,说什么“无由再逢伊面”。有乡愁在,聚散的人,都在彼此的心里。
  
   五
   想让我的时光再回到童年少年时,时光可以雕刻一处崭新模样,但不忍磨损曾经的印象。
   北街的路,一直延伸到我上学的学堂,路上没有了野草野花,但前园的那株楸树还在,我们上学时,曾借口抓一只蝉,爬墙抱树滑到先智叔的后园,掐一枚草莓,摘一朵西红柿,捎带一根黄瓜……
   他从未跟老师告状,把孩子的事当成了欢乐,如今96岁还活着,想从园外吆喝一声,德义嫂说他耳背了。那时不敢喊,生怕惹来他的目光。
   学堂外的那棵树不见了,它可能是被那个上下课的铁铃压坏了吧?不过,我马上就觉得释然了,这里已经变成了“南桥幼儿园”,童声依旧。
   多么想走进去,寻找我曾经的座位,和孩子们一起坐下,来一次真正的“返老还童”的时光。可否,可否?试问教书先生。知否,知否,正是红也肥,绿不瘦。时光总是在老者面前表演着,还原着曾经。
   可惜,我只能带着精彩的记忆,在故乡的每一处旧迹前留影,重温记忆。
   岁月无改山水,山水总在蝶变。时光催人老去,老去也有好去处。记忆总在复活,读书的少年,能够回到从前,便是人生的圆满。
   我如一只早春的燕子,掠过曾经的故乡,还未来得及唧唧啾啾,只能带着模糊的影像翩飞,真的怕微雨斜飞燕,模糊了我的眼睛。
  
   2024年3月1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7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下雨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落雪的日子是回乡的日子。今年年前最大的一场雪,给了胶东半岛最南端怀才老师的家乡南桥了。喜欢春天的作者,在这落雪的早春二月,如一枚啄了一喙春泥的燕子,巡飞在故乡的空中。飘飘洒洒,点点簇簇,一笺素白,画出的是故乡的模样。苍灰色的大砚山,就像开满了花。这是一个静雅的封面,黑白相间,内敛而不妖艳,打开就是一幅朴素的画。今年是作者的老家鞭炮开禁的年份,久违的爆竹红、遍野的梨花白,这相映成趣的场面值得期待。风景还藏在砚山之后,环山皆梯田,上帝的指纹,无须蘸上印泥,“砚山公园”黑白的纹路,打破了所有公园平面的印象。落雪为念,岁月成诗,离家求学时母亲在砚山半坡切出的地瓜干,化作了如今满地斑驳的白,只是不用等一个合适的黄昏,去收取那诗意的晶莹。“南桥”,多么诗意的名字!砚山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风水宝地!“砚山湖”,那曾经的水库,储存着儿时的欢乐。如今,已经变成了湖泊。向湖而生,应有游船几叶,水阁几幢,水鸟群群……虽然五十多年过去,父母已逝,物是人非,但还是按照惯例,以想吃“南桥的馒头”为借口,一脚踏进了故乡的土地。从南街到北街,已经面目全非。“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哪怕搞不清辈分,说不准名字,记不清模样。但老家的方位不变,半坡的麦香不变,亲切的乡情乡音不变。水井还是那口水井,枣树还是那棵枣树,东溪还是那个东溪,石碾还是那个石碾。就连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土路的颠簸声,也成了动人的音乐。德义哥用胶东大花生待客,还是演习了北街的传统。莫怪我不给“义婶”多捎拉几趟粮草,我们有纪律,五十年的愧疚还在牵挂着。“北街的媳妇属德义的好”。母亲的话,在德义嫂心中暖了半个世纪。“守着自己亲手盖的石头房子舒服,东奔西走不如在家好”。归宿,不再是一个悲情的词语。“北街”微信群的名字依然温暖着北街走出去的人。岁月催人老,时光雕刻着故乡崭新的模样。乡愁在,乡情就在。绿不瘦,红也肥,聚散情依依。时光总在老者面前表演,还原着曾经。再也回不到年少时光,那曾经住过的老屋,有过多少童年的往事。带着精彩的记忆,在故乡的每一处旧迹留影,乡愁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本篇是怀才老师故乡系列的又一力作。作品以新年大雪为背景,以回乡的所见所闻所思为线索,以深情的语言,生动的细节,重温了一段美好的记忆。美文佳作,倾情推荐。【东篱编辑:雪胎梅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301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3-01 04:36:55
  下雨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落雪的日子是回乡的日子。在这落雪的早春二月,怀才老师像一只啄了一喙春泥的燕子,在年前故乡的天空掠过,带着精彩的记忆,在故乡的每一处旧迹留影,重温了少年时期的美好记忆。虽然半个世纪过去了,故乡已面目全非。但乡愁在,乡情就在。绿不瘦,红也肥,聚散情依依。归来仍是少年,便是人生的圆满。怀才老师故乡系列的又一力作。作品那浓浓的诗意,淡淡的乡愁,暖暖的记忆,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大美之作,倾情推荐。点赞、问候、敬茶!阳春三月的第一声祝福,必须送给始终对梅骨关爱有加、不离不弃的怀才老师。祝怀才老师笔健文丰,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切安好!邀握,春祺!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01 07:32:50
  读了两遍梅骨老师的编按,感觉还是梅骨老师知我,写得那么煽情,真合乎我内心所想。这次回老家看看的事本想在年前发,未安排上。回家所见,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但见到了曾经的乡亲,了解了他们的状况,觉得应该记下来,我是想写出时代的影子的,例如德义哥的儿子和侄子,还有门口的那些邻居的现状,让我很慰藉。非常感谢梅骨老师的美评。留言中说跟梅骨老师不离不弃,是真的,但感谢的话重了。一直如此,但愿人长久,千里也朋友。期待梅骨老师的佳作,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3-01 08:07:48
  这篇年前回乡散文味道极好,老师把自己比做早春的燕子,扣题扣得严丝合缝,掠影,燕子掠过,美在瞬间,美在永恒。这文如同一组散文诗,读着不累,却使人醉,语气轻松,像到邻居家串门、闲聊,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乡情,如此,稀释了乡愁。“一声刹车,就唤出了娣儿。”我回味着这句话,如同吃一块压缩饼干,同时满足味蕾和胃口。一次平常的返乡,成就一篇美文,感佩老师功力,炉火纯青,值得我好好学习。拜读老师佳作,祝新春好,身体棒,写作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01 08:21:08
  每一次读韩老师给怀才的小文留墨,总是感觉那么特别,亲切,朴实,一言击中要害,说到心窝了。谢谢韩老师的美评!百多里,踩几脚油门就到了,但每次心情都不是很轻快的,不知为何。年前我只一个理由回老家的村看看,感觉组词轻松了,像一只燕子,故乡应该是夜盼着燕子归。韩老师说得对,美在瞬间,美在永恒。一个人就一个去捕捉这样的瞬间,给自己一些愉悦。邻居那么热情,人家认出了我,我的眼力不行,还在琢磨到底跟我用什么亲切的关系,乡愁啊,有时候不是欢快就接纳的。“一声刹车,就唤出了娣儿。”这个句子是写真,我也没有告诉外甥女到底什么时间回,她可能和我这个舅舅有心灵感应吧。回味起来,每个回乡细节都是生动的。功底谈不上,就是注意搜集这些,在心中加工了一下。生怕没有看点,想想,看点是什么,就是感动了自己的,别人也一定欣赏。自我感觉良好,就不怕文字丑了。听到德义哥 的侄子儿子的一串名字,我颇有感慨。不认识,好像他们个个都真行。时代不一样,造就的年轻人也不一样。我真切感受到这一点了。谢谢韩老师在这个空间和怀才交流。遥握,问候春祺,期待韩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01 10:29:16
  读着怀才老师的文,仿佛跟着一起村前屋后走了一遭,串了一次门,心里亲切、温暖、舒坦。回故乡,不需要理由,想去就去,想看就看,那怕挨着一块石头坐着也舒服,微风正好,阳光不燥。读此文就是这种感觉!遥握问候怀才老师,谨祝春祺!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01 10:33:33
  从得到的消息看,湘莉老师是经常回家的,所以,对故乡那么熟悉,我都不敢回,生怕受不了。回故乡,不需要理由,想去就去,想看就看,那怕挨着一块石头坐着也舒服,微风正好,阳光不燥。以后读你这段话,记住这个过程,就那样,动不动就跑故乡。不过,我真的需要理由,父母不在,一定要去看看谁,儿时的伙伴,有时候隔膜了。哪怕哪天小伙伴来了神经,一个电话打来,我也欣然。回去要留下点什么,我留下记行吧。那些亲情乡情,的确是一种不易得的温暖,我喜欢。谢谢湘莉老师的美评,遥握,期待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5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3-01 11:07:28
  故乡有什么,让人每每倍感惊喜和亲切?怀才老师的美文做了很好的诠释。故乡是一份乡愁,是一份根植于内心的情感。这些情感早已随着曾经与之朝夕共处的脚步,渗进家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家长里短中……老师的文章取材寻常琐事,却凝固成浓浓的乡情,一山一水一人一物总关情!读来深有触动,引发共鸣。遥握,新春快乐!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01 11:15:50
  非常感谢郑老师的美评。故乡有什么,让人每每倍感惊喜和亲切?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很触及我,的确,故乡有什么?对于乡愁,哪怕故乡就剩下一些荒凉,还是有温度的荒凉。这种感情,并非要获得什么,哪怕在街上走一走,看一看,都可以满足。觉得真没有课写的,但感情却不允许放下笔,那些家长里短的往事,多么有趣,亲切得很,比吃一顿饭还丰盛。所以,哪怕没有理由回去,也要找一个理由,理由都不牵强。小文俗浅了,凑合看吧。遥握,问候春祺,期待郑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6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3-01 11:13:41
  春天来了,怀才老师如归乡的春燕独自徘徊在故乡,看不够家乡的山水,亲不够故乡的父老乡亲。雪是梅花的魂,田,是山地的指纹。湖泊,游船,水鸟,连同脚下每一方土地,都是诗的故乡,是魂牵梦绕的地方。逝去的人,连同逝去的时光,都似一场清梦。那般美好却又迷离,似乎从未离去。五十岁之后,更觉故乡是灵魂相依的地方。怀才又一深情佳作,赏阅拜读,问候老师安康!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01 11:20:53
  谢谢本真老师的精彩点评。正如本真老师所言,故乡总是亲切的,从来不会拒绝和抛弃一个故乡人,哪怕离开的时间足够长,回去了还是感觉温暖如春。雪,田,湖泊,游船,水鸟,土地,构成的诗境,才是最接近我们生活的诗,我也这么看,记忆的东西需要抚摸那些曾经的记忆,如果不会做梦了,我们睡觉可能踏实,但却少了一些东西,于是,我还是觉得做梦好,故乡就是我们的梦境。每次回去,我都顾不得和乡邻说说话,这次一说就拉开了话匣子,真好。遥握,问候春祺,期待本真老师的作品,谨祝编创快乐!
7 楼        文友:简柔        2024-03-01 11:25:56
  怀才老师很幸福,可以经常回故乡走走。你的故乡是朴素的,也是优美的,故乡是游子心中最美的存在。梨花胜雪,流光溢彩呀,一场雪,呈现着的是冷,是素白,却也是一种斑斓和温暖,让归乡有了缠绵意味和万千诗意。雪如地瓜干,那么朴实,又那么惊艳,把母亲的勤劳不动声色地展现。你的故乡是清幽的,清幽是当今乡村的常态,也是热闹的,因为坚守的,离开的,都把滚烫的情感奉献给了故乡,这份情感让故乡永远不会空寂,不会清冷。一篇温暖游子乡愁的美文,一篇撩拨人心的佳作。愿你的每一天过得像春天。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01 12:07:39
  谢谢简柔老师的那么雅致精彩的点评。也是,能够动不动就跑一趟故乡,够幸福的了。多数人一辈子只能遥望故乡,我是个看重归属的人,可能这一代人就是这样,我工作的时候,没有自由职业这个词,一定要找到一个单位,这种所谓也决定了我的行动吧。梨花胜雪,这是在故乡的外围看到的,想到的,放在别处,也美,但少了美的底色吧,母亲撒晒地瓜干的情景,不知不觉出现,故乡,才是怀念母亲最好的地方。简柔老师说的“清幽”这个词很准确,的确,街上没有几个人,有人经过,邻居就指着说这是谁谁,我想起名字,却回忆不起故事了。我的头脑需要腾空,再装下他们的故事。太哥的体格最棒,89岁了,还去南街捡破烂,邻居告诉我,还骑着自行车,为了锻炼。故乡是生动的,没有卑贱一说,有的是朴素纯粹,他们的心中不装那些条条框框。真的美。遥握,问候春祺,期待简柔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8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3-01 12:22:12
  怀才老师这篇文章切入点非常高妙,今年不同于往年,立春在年前,老师把回乡与春和年相融和,就有了特别的韵味了。怀才老师把自己比作一只轻盈的燕子,这个“掠”字用的非常精妙,读这篇美文的第一部分就醉了,意象纷呈,美感凸显,诗意翩跹。这篇文章乡愁漫漶,非常温暖,非常感人,也非常温馨。文章写的非常精彩,让人回味无穷,非常喜欢!佩服老师精美卓绝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盛赞才情!拜读学习,大赞特赞!问好怀才老师,遥祝春琪!吉祥如意!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01 12:26:28
  谢谢如菊老师的美评。我把自己比喻为燕子,是出自外甥女之口的启发,她说老舅就像个燕子,到时候就飞回老家,其实,有几年,我是空白的,她的意思我知道,希望我常常回去,别当候鸟,应该是一只家雀。所见的那些人和事,只在一上午,心中暖暖的,觉得回去是值得的,温暖了心情。不过,更想老家了。老了还有一个故乡,多大的恩赐啊。如菊老师身在国外,这种情绪更强烈的,我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味,所以,好在还有文学,可以帮你走进故乡。遥握,期待你的佳作,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
9 楼        文友:简柔        2024-03-01 12:56:43
  此文恰似小溪流过山涧,每一个细节都流淌着怀才老师质朴而深沉的情感。又似雪落大地,无声中自有力量。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01 14:39:15
  谢谢简柔老师的再度留墨。始终喜欢简柔文章的风格,所以,自然受到你的散文影响。但愿读者喜欢。也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特别期待简柔老师的佳作,三月春萌,恰适合简柔老师的文笔表现。祝你春好!
10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3-01 16:47:25
  这是一篇散发着浓浓乡愁的文字,作者如早春的燕子翩然飞到故乡,是下雪的日子,作者想象故乡应落成一幅朴素的画,不知炮仗红是否盖过“梨花白”?这样的行文,美感跳跃而出,自带诗的节奏,词的韵律,也让读者的心在早春的旋律中婆娑起舞。作者回到故乡,那些相识或似曾相识抑或陌生的面孔,都给了作者温暖与热情,都让作者情怀荡漾,如一池桃花水。故乡是质朴的,是素白的,是热烈的,田园风光美得清澈,乡人的生活走向了富有与幸福,那份笑容里藏着善良与美好。本文构思奇特,情感澎湃,想象恣肆,行文畅达,语言丰盈闪烁,引人入胜,启人遐思。很有画面感、感人肺腑的散文,盛赞才情,问候怀才老师,春祺心怡!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01 16:56:50
  谢谢罗老师的美评。的确是淡淡的乡愁,乡愁并不为了什么,是固有的情感表达,一旦遇到故乡,一定会激起波澜的。未见故乡,只在外围,便有了诗意的想法,这种情感,可能每一个游子都会有,我在给一个文友的回复里说,我的外甥女说我就像一个燕子,可能我就的候鸟吧,并非是常驻故乡。所以外甥女的话有些抱怨。是啊,罗老师说得对,心如一池桃花水,在和乡邻闲聊时,就波光潋滟,很美的感觉。一直想写故乡的现今,可总是匆匆,不能把握住那些生动,只能浮光掠影,写出自己的感受吧。谬赞了。谢谢。遥握,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