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难忘“人之初”(散文)

精品 【东篱】难忘“人之初”(散文)


作者:郑德友 秀才,1264.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23发表时间:2024-07-20 09:56:20
摘要:人走得再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作者讲述了自己小时候跟着大人在前往队里麦场的往事,讲述了自己上小学时担任班长的故事,也讲述了自己在工厂里为工友服务的事,虽然那些事都很小,但都深刻的印刻在了作者脑海里,因为那是人生的“人之初”,读起来也饶有兴趣。


   提到“人之初”,就让我想起刚入学时的情景——不管古人如何认定,我把“人之初”界定在一个人刚入校门的初始,因为那是一个人智慧之旅的开始。我觉得,作为灵长类动物,人的智慧之旅应是高于生理之旅。前者,使我们成为地球的主宰,统治着世间万物循道而行。而智慧的获取,多是后天“习”之而得。学校,便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在那里,智慧插上翅膀,载着人类由出发之地,飞向烟波浩渺的远方!因此,让我记忆深刻,恍如昨日的“人之初”,是从迈进学校大门开始的。
   其实,人的生理之旅的起点,也是令人难忘的——
   那是我的记忆之门刚被开启的时候。清晨,我挺着胖墩墩的身体,蹒跚在母亲身后,迈出家门,朝队上的麦场走去。火辣辣的太阳,把万道金丝撒在已经光秃的麦田里,洒在脚下通向麦场的土路上,也洒在母亲瘦弱的身上。她那条紫色白花的头巾,在阳光的辉映下格外耀眼。我看见路上的两条车辙好奇,刚想把小脚踏入深沟中,母亲一把拽住我的胳膊,拉到车辙的一侧……
   在辙印消失的一头,是宽阔的麦场。几大垛麦秸的中央,有一片光滑平整的地方,上面堆着两大堆山丘般的麦粒。队上的大爷爷,二奶奶,和五婶一干人等已开始了忙碌。母亲把我拉到场边的一棵大柳树下,放下手中的蒲团,叮嘱手拿木枪的我:“不要乱跑,待在这里。饿了,那里有吃的。”她指了指刚才放在地上的一个竹篮子,里面盛有几块红薯和一瓶水,说完,奔向麦场。
   我目送着母亲的背影,她很快汇入了一团繁忙的人群之中,抄起场上的扫帚,清扫着麦堆里的杂质和麦皮。大爷爷手持木锨,扬起一锨鍁麦粒向空中飘洒,又簌簌地落下。落在已经隆起的麦堆上,也落在母亲头上紫白的头巾上,但她手中的扫帚依然摆动……
   我怔怔地看了一会儿,回转身,将目光投向不远处一块长满青苗的玉米地。只见一只蜻蜓在舞动着身姿,翩然飞翔在青苗上空。稍顷,许是累了的缘故,它停落在一个叶片上不动。我举起手中的木枪,瞄准,啪——随着我喊出的声音,小精灵定是听到了动静,便扇扇翅膀飞走了。哗——一阵骤起的蝉鸣,似在给我送来掌声。我兴高采烈,拍着小手,舞之,蹈之,欢呼着眼前这个新奇的世界……
   “人之初”的启蒙,是从一方晒麦的场地开始的,好玩的风景就是那片玉米地,还有那只让我想瞄准打下来的蜻蜓。和城里的孩子不一样,我没有多少玩具,只有那把木制的手枪。我始终觉得,这样的时光也丰满,一个农村娃,再装得多了,也装不下,也没有多少可称得上的风景。但我没有遗忘这些,我的“人之初”也精彩。孙子曾问,为什么老奶奶不领着出去看看迪士尼呢?我说,迪士尼没有开门,爷爷起得太早。
  
   二
   不知是最初闯入我心灵的这个世界,给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从而激发了我对其探索的激情,还是在去学校的路上,父亲的一番谆谆之语,凝成的一支助力剂,给我体内注入了永久的能量,使我对学习的热情保持至今——
   那番话是在送我上学的路上说的,其声殷切,语重心长:“孩子,咱家祖辈都没有上学的福分,爸爸大字也没学几个,工作起来很费劲。你赶上了好年代,一定要好好学习。有了文化,才会干成事。”我似懂非懂,只是知道,他的话不会错。他就像托付重任,感觉有点压抑。几年之后,我终于真正理解了父亲话里的真正含义。
   父亲是从解放战争退伍的老兵,自幼家境贫寒,根本没有上学的条件。退伍后,在一家工厂当车间领导,自此,深深体会到没有文化到苦恼。工作所迫,上了几天扫盲班,认识了几个大字。即便如此,在工作中写材料看报刊,依然异常吃力,只好寻求车间工作人员的协助。他在对我说那番话时,眉头微蹙。我知道,那是他为难时的表情。我把父亲的话装进心底。
   带着父亲交给的开启“人之初”大门的钥匙,和对新世界探求的欲望,我迈上小学一年级神圣的殿堂。
   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坐在了中间前二排的位置,我感受到“人之初”这仪式的庄严和盛大!一张陈旧,刻满刀痕的木桌上,放着我的新书包。在一位面色和蔼,声音顿挫女教师的一声“同学们好”的问候中,这仪式便开始了!我在桌上正襟危坐,双手背后,看着面前的一切。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从那一刻起,我就踏进了“人之初”的门槛,开始授业解惑的老师,则成为把我带入知识通道的第一人!
   虽然没有对入学仪式的明确认知,但是自那天起,我就以一个学子的姿态,坐在了课堂上,带着一份虔诚,带着一份敬畏,开启了求索之旅。我欣赏着像输入电波时,老师讲课的魅力之音;饱览着新世界的图景,徐徐打开后的斑斓万象……
   朗朗的读书声,带着柔美和温度,在我的心弦上,展示着它的千般魅力——“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筋波”。回旋在唇齿间的白鹅,成为我记忆的长河里一道美丽的涟漪。
   “a,o,e,y,u,……”那一串拼音字母,像一个个音符,扣动了我空白的心弦;又如排列有序的密码,拱卫在知识宝库的门前。
   我在专注地欣赏着那些美妙的音符,跟随老师的脚步,去往幽深的知识通道里探求!我陶醉其中,乐而忘返!没有料到,此一淘醉,竟成终生!由于阴差阳错,未能相遇高考;在忙碌紧张的工厂里,却敲开了大学的门扉——我的而立之年,我用参加自学考试的方式,拿到了鲜红的学历证书!
   或许就是对学习的专注吧,开学没多久,我就被选为班长,开始了一种别样的担当。直到四年后文革开始,我才在小将们的呐喊声中,自动卸任……
  
   三
   当班长的感觉真好!上课铃声响起,全班同学端坐于自己的课桌。老师端着教案在门口出现的时候,我便高喊一声“起立”,全班同学刷地起身;待老师把教案放在讲桌上,环视全班,微微颔首,我便发布下一道指令“坐下”,全班同学倏然而坐。整个过程不过十秒钟,却如一汪潮水,听命于我的指令,瞬间涨落。好神奇!我体会到一鸟入林,百鸟静声的力量,有一种飘然的感觉,悄然而生……然而,没过多久,我的飘然便被一盆冷水。浇回原处。
   那次的起因,是因一件小事而起,却让我差一点迷失方向。老师布置的作业中,有一道拼音题。我拼了半天,也没把两个音节组合成功。看到同学顺子已经做完,便想拿过来参考一下,没想到,他立马把作业本塞进书包,让我讨了个没趣。我立时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身为班长,却有人如此不屑,岂不是叫板吗?我立即涨红了脸,朝着他大吼起来,并且还推搡了他。事情的结局自然是顺子告了我的状,我因此受到老师的一顿严剋。
   在班主任孟老师的办公室,我领教了她的严厉。平时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她,那天突然变了脸色,让我第一次领教了她的另一面。“德友同学,你知道吗?为什么让你来做班长?一句话,是要你为同学们服务的,不是让你用来谋私利的!顺子同学没有错,是你太把自己高居同学之上了。醒醒吧,同学!危险哪……”老师的这盆冷水,霎时把我发热的头脑降温。
   其实,班长的职责除了上课时的口令外,还要帮助老师收发作业,布置好每周值日,协助老师做好班务活动等。以前,我把这些当成一种炫耀的资本,近而趾高气扬傲气十足。老师批评后,我才懂得,还有一种叫做服务和奉献的人生境界!
   敬爱的老师,是您,把我从出发时的一条斜出的小路上拉回,清除了我心壁上的污垢,为我铸成一种被称为高尚的品德!请接受学生对您的一份深深的敬意!
   事后,我虽同样履行着班长职责,却在内心深处有了不同的内容。工作的主动性,得到提高。
   班里的小强同学,有段时间经常迟到,学习成绩也滑向末尾,我便去他家了解情况。原来,这都是他的懒惰造成的。早晨不起床,父母要下地干活,没人叫他,这就给了他懒散的机会,作业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我就在早起上学时提前出门,转个弯去他家与他结伴。对他的功课,我也予以关注,不解的课文给他讲解……慢慢地,他成绩渐渐追了上来,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提高。
   教室的卫生每天安排值日生,有时恰逢值日的同学请假或生病,我就代替来做。一颗为同学服务的心,就这样嵌进心灵深处,并且延伸到了十几年后在工厂,为工友们服务。
   那是一次寻常又非同寻常的服务,看似简单——为工友们义务理发。我把一颗服务之心凝于推剪之上,每天坚持业余时间,为工友们修理长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算后来做了部门领导,也一直不辍。从到工厂伊始,直至企业破产,屈指一算,已长达三十五年!犹如一场长长的马拉松比赛,发令枪响,就笃守信念,坚持始终!有时工作劳累一天,疲惫不堪,手臂酸痛,理发推剪在手上,重如铁锭。但看着工友们一头蓬乱的头发,在我的手上,摇身变成了精神抖擞,干净利落的帅哥,我便生出一股愉悦之情,身上的疲倦也消弥了许多……
   如今,我已走过漫漫人生之路,从开始整装出发,已渐入终点……但那段镌刻入心的“人之初”,却依旧记忆如昨,陪伴至今!我感念出发时,有亲人师长,为我铺路,扶我登程,辨明方向,才让我脚下的路风景无限。那领衔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的醒世箴言,一如空谷之音,言犹在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总会给这段警言注入特别的内容,走过来,才懂得“人之初”,人之初,不是幼稚的托辞,而是自我提高的警语。
  
   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6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提到“人之初”,就让作者想起刚入学时的情景。作者先是讲述了未上小学前,跟在大人后面前往队里麦场的事,虽然是极其普通,也非常平凡的一个回忆,但是那时的一些小细节却深深的刻在了作者的脑海里,生活就是这样,近段时间发生的事,我们不一定记得住,但是那些非常久远的事,却在记忆里越来越清晰。作者的父亲给作者开启了人之初大门的钥匙,在那个大家文化都不高的年代,父辈对子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父亲总是想自己子女将来更有出息,而不是踏入邪路。在明亮的教室里,我更加感受到人之初的庄严与盛大,对于那些最初老师教育的知识,作者更是记忆犹新。作者那时候是班长,可是却犯了一件小错误,在老师的批评下,才明白自己所犯的错误。后来了解到班里的小强学习成绩滑坡的原因,帮助同学共同成长,自己成就感爆棚。后来到了工厂,利用业务时间为大家理发,不仅仅得到工友的夸奖,自己也生出了愉悦之感。回望人生的人之初,我们都会感慨万千,同时那些记忆都会深刻的印在自己的脑海里,成为自己甜蜜的回忆。祝创作愉快。【东篱编辑:鲲鹏一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2000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4-07-20 09:59:53
  人之初于我们很久远了,但是印象却很深刻。我也时常会想起儿时的一些趣事,大约真的是越老越念旧吧。
回复1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7-20 10:53:19
  感谢一飞老师为拙文所做的精彩编按和美评!辛苦了老师!不知怎么,人越到暮年,越会有很多幼时场景萦绕在心间,愉悦着你的神经,甚至让你寝食难安,只好一吐为快!问候老师,祝夏安,笔丰!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7-20 10:54:57
  这篇散文以“人之初”为引,将读者带入作者的回忆之旅。作者未入学时在麦场的平凡经历,虽普通却深刻于心,揭示了久远记忆的独特魅力。文中父亲对子女的期望与影响令人感慨,在文化匮乏的年代,父辈的引领至关重要。而校园中的经历,如当班长犯错后的领悟,帮助同学进步时的成就感,都充满了成长的滋味。到工厂后的业余理发,展现出作者的善良与热心。回望人生之初,种种回忆甜蜜而珍贵。作者以真实的情感,让我们明白:人之初的经历,无论大小,都是人生画卷上的重要一笔,永远熠熠生辉。祝郑老师夏安!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7-20 15:01:54
  老眼昏花。给总编的回复到了3楼,抱歉。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20 11:27:48
  人之初,如果定位在出生,可能只能通过父母的回忆来表达,我赞同郑老师把人之初定在上学的那一时段。童趣,也是人生的动力,童年,难有什么大事,但小事也是成长的音符,写出来,就是最好的纪念。奠定自己的人生基调,之后才有“性本善”的精神。每个人的童年,都不能一样,不一定有繁华,但一定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童年的底色,郑老师的文章,表达深刻,情绪激昂,抓住了人之初的精彩。你说的理发,我也有这个手艺,而且是从一个校长的头上开始的,只是到了我患病,才不再为别人理发,但我至今还自己给自己理发,谁说这个功夫就是为他人服务的。我给人理发也得到快乐,乐而为之。理发是一种审美,不是简单的手艺,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审美境界。包括为人服务的善良。怀才抱器拜读。问候郑老师夏安!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7-20 15:00:12
  多谢善斋总编百忙中的关注美评!老师解析到位,提点精炼,总能给人以鼓励和自信。从今天开始,按怀才社长的要求。咱们就精简点评回复吧。多给自己文章一点思考时间。祝夏日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7-20 15:06:46
  感谢怀才老师的润色美评!我是觉得结尾好似乎少了一笔,一时未能补足,幸得老师的周到细致。没想到,老师也有理发机技艺,而且显然要比我高超的多——给自己理发,需要特殊技巧,另外非常赞同老师关于点评回复的意见,就从今天开始。精简我们的交流。祝夏日清凉。
4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7-20 11:43:33
  读了老师的文章很感动,遗憾的是我上学以后真没有这么纯朴得近乎清澈的思想了。或许在父辈那里曾经拥有过吧。真正的一股清流。姐姐们读书赶上文化大革命,书都读不好,更别说思想了。我觉得您赶上好时候,遇到了那么好的老师,或许老师和您都是一股清流吧,孜孜不倦流淌在这个世界里,所以您的文章花格外美,草格外香。酝酿出的思想都是清甜的,给人美好的启迪。点赞祝福老师!
回复4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7-20 15:08:58
  感谢本真老师的美评!老师颇多溢美之词,权做鼓励鞭策!祝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20 12:25:38
  这篇“人之初”别开生面,不是从出生这一刻说起,而是从进校门开始。对呀,从第一天走进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让学生逐渐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做人做事都应该有分寸。老师的文章很耐读,让人思考,让人回味。问候老师,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5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7-20 15:14:37
  感谢红花老师一如既往的关注美评!算是古义新解吧。为了表达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感悟,知识和教育在少年心中的分量。祝老师文丰笔健,夏日愉快。
6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7-20 13:08:05
  “人之初,性本善。”真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那份纯净而善良的初心。郑老师这篇回忆性文章,漫溢着温馨,饱含着温情,很有感染力。对“人之初”的解读很深刻,发人深思。拜读老师的佳作,大赞!问好郑老师,遥祝幸福快乐!吉祥如意!
回复6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7-20 15:16:20
  深陷如菊老师百忙中美评。今天有点儿事,您的大作未及阅读,感谢老师的鼓励。祝夏日愉快。精彩纷呈。
7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07-20 13:08:25
  人之初,就像一张白纸,最容易着色,近红者赤,近墨者黑,关键在于教育。这教育不单单在学校单位,家庭的教育也很重要。郑老师以自己的经历,叙述了自己,很有启发意义,拜读学习了!
回复7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7-20 15:18:25
  深谢小溪老师美评!不错,非常赞同老师观点,小时候孩子没有是非观念。需要大人和老师的正确引导。这样方能一路坦途,祝老师体健夏安。
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7-20 13:40:22
  郑老师还会剪头发呀,了不得!那个用木手枪打蜻蜓的画面很美,一下子把读者带入到童真童趣中。小班长很神气,很负责,象个领导样子。哈哈,点赞!遥握祝安,期待精彩纷呈!
回复8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7-20 15:22:58
  深谢湘莉老师百忙中关注美评!是啊,理发这门手艺,在中学时。就已经掌握。在工厂发挥了大作用。那些年,不知道修剪了多少呢?哈哈,多谢老师鼓励!恭祝夏日清凉。
9 楼        文友:佳华        2024-07-20 14:01:15
  人之初的确很重要,就像万丈高楼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民间也有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也是千百年形成的对人之初的认识。
回复9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7-20 15:26:31
  深谢佳华老师百忙中美评!真的是这样,人的教育,就要从小时候开始,才能筑牢基础。小文也暗含了这方面提示。夏日愉快!
10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7-20 14:55:21
  老师文中的两个细节,真实感人,一个是用木枪打蜻蜓,一个当班长后和顺子的摩擦,好像也在我身上发生过。人之初,单纯就是快乐,老师的单纯在这两个环节体现得淋漓尽致。好文章,拜读学习了,遥握,夏安!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0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7-20 15:32:35
  深谢韩老师一直以来的支持,感谢美评!是啊,人之初的纯真与善良都是共通的。古人在这方面概括的非常到位,后天的走向就不知去向何处了。祝老师体健文丰,夏日愉快。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