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难忘“人之初”(散文)
一
提到“人之初”,就让我想起刚入学时的情景——不管古人如何认定,我把“人之初”界定在一个人刚入校门的初始,因为那是一个人智慧之旅的开始。我觉得,作为灵长类动物,人的智慧之旅应是高于生理之旅。前者,使我们成为地球的主宰,统治着世间万物循道而行。而智慧的获取,多是后天“习”之而得。学校,便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在那里,智慧插上翅膀,载着人类由出发之地,飞向烟波浩渺的远方!因此,让我记忆深刻,恍如昨日的“人之初”,是从迈进学校大门开始的。
其实,人的生理之旅的起点,也是令人难忘的——
那是我的记忆之门刚被开启的时候。清晨,我挺着胖墩墩的身体,蹒跚在母亲身后,迈出家门,朝队上的麦场走去。火辣辣的太阳,把万道金丝撒在已经光秃的麦田里,洒在脚下通向麦场的土路上,也洒在母亲瘦弱的身上。她那条紫色白花的头巾,在阳光的辉映下格外耀眼。我看见路上的两条车辙好奇,刚想把小脚踏入深沟中,母亲一把拽住我的胳膊,拉到车辙的一侧……
在辙印消失的一头,是宽阔的麦场。几大垛麦秸的中央,有一片光滑平整的地方,上面堆着两大堆山丘般的麦粒。队上的大爷爷,二奶奶,和五婶一干人等已开始了忙碌。母亲把我拉到场边的一棵大柳树下,放下手中的蒲团,叮嘱手拿木枪的我:“不要乱跑,待在这里。饿了,那里有吃的。”她指了指刚才放在地上的一个竹篮子,里面盛有几块红薯和一瓶水,说完,奔向麦场。
我目送着母亲的背影,她很快汇入了一团繁忙的人群之中,抄起场上的扫帚,清扫着麦堆里的杂质和麦皮。大爷爷手持木锨,扬起一锨鍁麦粒向空中飘洒,又簌簌地落下。落在已经隆起的麦堆上,也落在母亲头上紫白的头巾上,但她手中的扫帚依然摆动……
我怔怔地看了一会儿,回转身,将目光投向不远处一块长满青苗的玉米地。只见一只蜻蜓在舞动着身姿,翩然飞翔在青苗上空。稍顷,许是累了的缘故,它停落在一个叶片上不动。我举起手中的木枪,瞄准,啪——随着我喊出的声音,小精灵定是听到了动静,便扇扇翅膀飞走了。哗——一阵骤起的蝉鸣,似在给我送来掌声。我兴高采烈,拍着小手,舞之,蹈之,欢呼着眼前这个新奇的世界……
“人之初”的启蒙,是从一方晒麦的场地开始的,好玩的风景就是那片玉米地,还有那只让我想瞄准打下来的蜻蜓。和城里的孩子不一样,我没有多少玩具,只有那把木制的手枪。我始终觉得,这样的时光也丰满,一个农村娃,再装得多了,也装不下,也没有多少可称得上的风景。但我没有遗忘这些,我的“人之初”也精彩。孙子曾问,为什么老奶奶不领着出去看看迪士尼呢?我说,迪士尼没有开门,爷爷起得太早。
二
不知是最初闯入我心灵的这个世界,给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从而激发了我对其探索的激情,还是在去学校的路上,父亲的一番谆谆之语,凝成的一支助力剂,给我体内注入了永久的能量,使我对学习的热情保持至今——
那番话是在送我上学的路上说的,其声殷切,语重心长:“孩子,咱家祖辈都没有上学的福分,爸爸大字也没学几个,工作起来很费劲。你赶上了好年代,一定要好好学习。有了文化,才会干成事。”我似懂非懂,只是知道,他的话不会错。他就像托付重任,感觉有点压抑。几年之后,我终于真正理解了父亲话里的真正含义。
父亲是从解放战争退伍的老兵,自幼家境贫寒,根本没有上学的条件。退伍后,在一家工厂当车间领导,自此,深深体会到没有文化到苦恼。工作所迫,上了几天扫盲班,认识了几个大字。即便如此,在工作中写材料看报刊,依然异常吃力,只好寻求车间工作人员的协助。他在对我说那番话时,眉头微蹙。我知道,那是他为难时的表情。我把父亲的话装进心底。
带着父亲交给的开启“人之初”大门的钥匙,和对新世界探求的欲望,我迈上小学一年级神圣的殿堂。
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坐在了中间前二排的位置,我感受到“人之初”这仪式的庄严和盛大!一张陈旧,刻满刀痕的木桌上,放着我的新书包。在一位面色和蔼,声音顿挫女教师的一声“同学们好”的问候中,这仪式便开始了!我在桌上正襟危坐,双手背后,看着面前的一切。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从那一刻起,我就踏进了“人之初”的门槛,开始授业解惑的老师,则成为把我带入知识通道的第一人!
虽然没有对入学仪式的明确认知,但是自那天起,我就以一个学子的姿态,坐在了课堂上,带着一份虔诚,带着一份敬畏,开启了求索之旅。我欣赏着像输入电波时,老师讲课的魅力之音;饱览着新世界的图景,徐徐打开后的斑斓万象……
朗朗的读书声,带着柔美和温度,在我的心弦上,展示着它的千般魅力——“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筋波”。回旋在唇齿间的白鹅,成为我记忆的长河里一道美丽的涟漪。
“a,o,e,y,u,……”那一串拼音字母,像一个个音符,扣动了我空白的心弦;又如排列有序的密码,拱卫在知识宝库的门前。
我在专注地欣赏着那些美妙的音符,跟随老师的脚步,去往幽深的知识通道里探求!我陶醉其中,乐而忘返!没有料到,此一淘醉,竟成终生!由于阴差阳错,未能相遇高考;在忙碌紧张的工厂里,却敲开了大学的门扉——我的而立之年,我用参加自学考试的方式,拿到了鲜红的学历证书!
或许就是对学习的专注吧,开学没多久,我就被选为班长,开始了一种别样的担当。直到四年后文革开始,我才在小将们的呐喊声中,自动卸任……
三
当班长的感觉真好!上课铃声响起,全班同学端坐于自己的课桌。老师端着教案在门口出现的时候,我便高喊一声“起立”,全班同学刷地起身;待老师把教案放在讲桌上,环视全班,微微颔首,我便发布下一道指令“坐下”,全班同学倏然而坐。整个过程不过十秒钟,却如一汪潮水,听命于我的指令,瞬间涨落。好神奇!我体会到一鸟入林,百鸟静声的力量,有一种飘然的感觉,悄然而生……然而,没过多久,我的飘然便被一盆冷水。浇回原处。
那次的起因,是因一件小事而起,却让我差一点迷失方向。老师布置的作业中,有一道拼音题。我拼了半天,也没把两个音节组合成功。看到同学顺子已经做完,便想拿过来参考一下,没想到,他立马把作业本塞进书包,让我讨了个没趣。我立时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身为班长,却有人如此不屑,岂不是叫板吗?我立即涨红了脸,朝着他大吼起来,并且还推搡了他。事情的结局自然是顺子告了我的状,我因此受到老师的一顿严剋。
在班主任孟老师的办公室,我领教了她的严厉。平时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她,那天突然变了脸色,让我第一次领教了她的另一面。“德友同学,你知道吗?为什么让你来做班长?一句话,是要你为同学们服务的,不是让你用来谋私利的!顺子同学没有错,是你太把自己高居同学之上了。醒醒吧,同学!危险哪……”老师的这盆冷水,霎时把我发热的头脑降温。
其实,班长的职责除了上课时的口令外,还要帮助老师收发作业,布置好每周值日,协助老师做好班务活动等。以前,我把这些当成一种炫耀的资本,近而趾高气扬傲气十足。老师批评后,我才懂得,还有一种叫做服务和奉献的人生境界!
敬爱的老师,是您,把我从出发时的一条斜出的小路上拉回,清除了我心壁上的污垢,为我铸成一种被称为高尚的品德!请接受学生对您的一份深深的敬意!
事后,我虽同样履行着班长职责,却在内心深处有了不同的内容。工作的主动性,得到提高。
班里的小强同学,有段时间经常迟到,学习成绩也滑向末尾,我便去他家了解情况。原来,这都是他的懒惰造成的。早晨不起床,父母要下地干活,没人叫他,这就给了他懒散的机会,作业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我就在早起上学时提前出门,转个弯去他家与他结伴。对他的功课,我也予以关注,不解的课文给他讲解……慢慢地,他成绩渐渐追了上来,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提高。
教室的卫生每天安排值日生,有时恰逢值日的同学请假或生病,我就代替来做。一颗为同学服务的心,就这样嵌进心灵深处,并且延伸到了十几年后在工厂,为工友们服务。
那是一次寻常又非同寻常的服务,看似简单——为工友们义务理发。我把一颗服务之心凝于推剪之上,每天坚持业余时间,为工友们修理长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算后来做了部门领导,也一直不辍。从到工厂伊始,直至企业破产,屈指一算,已长达三十五年!犹如一场长长的马拉松比赛,发令枪响,就笃守信念,坚持始终!有时工作劳累一天,疲惫不堪,手臂酸痛,理发推剪在手上,重如铁锭。但看着工友们一头蓬乱的头发,在我的手上,摇身变成了精神抖擞,干净利落的帅哥,我便生出一股愉悦之情,身上的疲倦也消弥了许多……
如今,我已走过漫漫人生之路,从开始整装出发,已渐入终点……但那段镌刻入心的“人之初”,却依旧记忆如昨,陪伴至今!我感念出发时,有亲人师长,为我铺路,扶我登程,辨明方向,才让我脚下的路风景无限。那领衔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的醒世箴言,一如空谷之音,言犹在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总会给这段警言注入特别的内容,走过来,才懂得“人之初”,人之初,不是幼稚的托辞,而是自我提高的警语。
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