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看海有瘾(散文)

精品 【东篱】看海有瘾(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557.6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48发表时间:2024-08-29 09:01:52
摘要:我的家门口就被一幅海的画围起来了,海,不会一览无余,不是一次性的欣赏品。我看海有瘾,千里海岸线,任意截一段,都是新鲜的。这次我推出蜊江风景,我最上瘾的一段海。


   吸烟上瘾,饮酒上瘾。这是尼古丁、酒精刺激神经而导致的依赖。看风景也上瘾,这是审美的需要。我对看海上瘾。
   烟卷一根接一根,吞云吐雾,才过瘾;美酒一盅接一盅,推杯换盏,才有滋味。这看海,那么方便吗?
   方便得很,很解瘾。我生活在黄海西岸,有着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一千里,一天截一段来看,过过瘾,需要多少时间啊。就是看过一遍,后面的海风景又变了,还可以重看,我守着过瘾的资源,不愁的。
   跟内陆的朋友说起,他们有的一辈子未看过海,特羡慕,也想过瘾,但怕过了一次看海的瘾,瘾一旦发作,就受不了。我深深理解,不敢怂恿他们来看海了。我只好安慰他们去看山,学学杨万里,融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过过看山跑山的瘾也不错。
   海,成了我的财富。于是,爱海看海的感情更强烈了。有时候,我们站在财富的堆上,并未觉得自己那么富有,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和价值。内陆的朋友就认为我有海比他们富有。
  
   二
   离家十里是黄海一个海湾,叫蜊江。多少年前,我觉得“蜊江”的名字那么土,云南的丽江,广西的漓江,多美的“Li”声啊!如果说丽江漓江是风景中的“茅台”,那我家乡的“蜊江”也是地道的老白干啊,喝惯了也上瘾。
   老家人,这些年就致力于打造“蜊江”牌子。
   很多的海域,都被承包开发,成为专属海洋养殖作业区,但这里,还是因这个“蜊”字而被保留下来,辟为看海赶海亲海旅游区。
   参差的海岸,黑色的礁石,永远蹲坐着,看着海潮,迎来送往,海水总有回报,将牡蛎寄生在礁石上,滋生出蛤蜊,散布在海沙中。潮水退却,附着在礁石上的牡蛎,就像白亮的星星垂落,被赶海的女人敲掉了牡蛎壳儿,白花花的样子,更像是长在礁石上的花,不必在乎季节,花开四季。
   这里被留出来,作为游客体验赶海乐趣的地方,损失了很大的经济收益,但给游客带来一种亲海体验。海潮退却,红红绿绿的赶海人,铺满了一片浅滩,敲牡蛎的,挖蛤蜊的,捡箭虫(毛颚动物)的,扒开鹅卵石搜海螺的,独坐探海的岩礁抛竿垂钓退潮鱼的,他们都是来过瘾的,并非为了一顿海鲜,而是为了一次赶海休闲的过瘾。更有什么也不去获取的,就是踏海滩,和浅海的浪玩耍,他们就是想让那双脚过过海浪濯足的瘾,脚不会思考,但脚会有美好的体验,也有记忆。
  
   三
   赶海人,玩海的人,都进入了我的镜头,我也来过瘾,看看这样的“海况”,感受着“人海”的风景。这样的过瘾,需要忍着冲动。毕竟我是这片海的主人,礼让游客,先过瘾,我有这个觉悟的。这种自豪感,比钻进海里过瘾。我始终记着我一个朋友说的话——生活在有海的地方的人是幸福的。是的,过瘾是幸福的最高形式,常常被人羡慕,也过瘾啊,这种心理的满足,比获得一袋海鲜更有滋味。
   坐在礁石上,转头看蜊江的山,葱绿的植被回应着湛蓝的海水,人在蓝和绿的氛围里,无论穿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蓝和绿都会殷勤地陪衬。旅游是一种瘾,在于真正做了一回自己,所以,没有人能戒掉旅行的瘾。因此,我们总能理解那些人挤人的场景,带着几分羡慕。
   找一处视觉好的地方,看蜊江山的海草房,从绿色中闪出的苍白,就像一个个饱经沧桑的老者,和沧海桑田絮语,有时候很冲动,想跳起来去摸摸老者的胡须,最喜欢老者能一声呵斥,腼腆地收回手,一阵羞赧。想象是审美的最高级过瘾。再次去看,海草房就成了白色的雪屋童话,装满了怎样的故事,只能任由去猜了,过了一次穿越还童的瘾。海在我观赏的时候也顽皮,推波助澜,也想向我索要蜊江山景。海沉静了,我告诉海,蜊江山景映在海的画幅里。海总是和岸边的风景互动着,从不挑剔,甘愿做着风景的背景。我就像一个读海的童话的孩子,也上瘾,赀货拮据,不然,我就买下这段蜊江海。我这样衡量价值本身就是错的,看着好的,看着上瘾的,还有怎样的办法能够满足这种占有欲?
   兴奋,是被海浪激起的。抱起波浪砸向岸边,坐不住了。身后就是环山的红色塑胶跑道,换上跑步鞋,自己下一个起跑的口令。站住,回头看看,自己在红色玉带的一端,就像被玉带抛起,甩出去很远。浪花还在鼓掌,海涛还在欢歌,一切都是给自己的鼓励。太自我了,自我是过瘾的内核,我就遇到路边的小朋友鼓掌,好像他们最懂得什么是过瘾,耐不住了,也相随我,来一次冲刺,生命的挑战力量,是一个人最大的瘾性。
  
   四
   不必担心风景会因一个“海”字而固定不变。海就像一杯酒,端起一杯又是一个滋味。日落时分最好。我喜欢的是夕阳和海面告别的那一瞬。“半江瑟瑟半江红”,就是这样,也是半江蓝蓝,半江红,这样的切割,太魔幻。粼粼的海波,款款的夕阳光线,此时好像彼此都懂得对方,那种呼应,让我不知道怎样选择倾向于哪一方。为什么要选择呢?在风景里,不必站队,没有立场,只需要一颗喜欢的心。海风来看夕阳回归,天上的云朵也低垂想吻着风景。天天如此反复,如果没有瘾,它们一定也怕重复的。不能从每一次这样的相似风景里,读到不同,就不会让看景的瘾留住。就像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次都是进层,自然就爱上了读书。书虫,不是一个贬义词,哪怕是称为“书呆子”,也有可取的地方,肯定读书的瘾吧。
   如果把一种瘾硬塞给我们,我们往往会拒绝的,感觉出目的性太强。生活给我们常常挤压出很多的烦恼,烦恼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特性,有人说,还是靠自我修养来消弭烦恼吧。有多少人找得到呢。但海是烦恼的治愈师,不必特意看海,只需和海一起坐着,一些不开心的事就会被海水稀释了。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说,“在海上人并不孤独”。所以,在我的意识里,凡是喜欢在海边坐一会的人,都没有烦恼,渐渐地,成为一种瘾,不必有烦恼才想起海,海是一个可靠的心理师。
   极目,会看到船只入港,有船只扬帆出海,理想与归来的逻辑,在这里演绎着。海明威说,人不抱着希望是很傻的。海的对岸在哪里?必须有这个想法,于是看海人就有了变成一只船的愿望,每一次这样想,都会生出一些愿景。即使不去想得很远,眼光集中在浅海的鹅卵石,也有一种赏玩珍珠的美感。走进玉器店,我们会缩手缩脚,生怕碰坏了那些珍玩,而在海边,赤脚逗着鹅卵石,痒痒的感觉,是亲密接触,是久违的爽滑,会上瘾的,可以捡起一块,任意地抚摸,石头温润脉脉,不言语,却让人有着想听石头说话的欲望,慢慢地,懂得了石头,和石头说话更上瘾,石头懂得我们的语言,心事的吐露,何必非要有一个人呢。
  
   五
   我们从不会抱怨大海没有细节,风景会千篇一律。
   从海水里的一块石头底下爬进爬出的那只小小的海蟹,是不是昨天的那只?它也有固定的家?
   什么时间,青青的海苔爬上了礁石,滋生了一面隐约的绿色?它们是从深海来的吗?或许是礁石唤来建设风景?
   那个五角海星又爬上了沙滩,可怎么没有看见前几天那个孩子捡起往海中扔呢?
   那片堆满鹅卵石的海滩,今天有没有一块我中意的石头呢?为何那个孩子并不提篮赶海,而是捡拾他喜欢的鹅卵石呢?
   那个漂浮,那根海带,是从哪个海水养殖场飘来?是告诉主人应该收获了吗?
   我突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喜欢对大海提出诸多问题的少年,这些问题,我自己都回答不了。面对这段海,真正把感情融入其间,会有太多的疑问产生。我安慰自己,一个人对风景有了关注,没有什么问题是愚蠢的。有瘾,并不等于就懂得上瘾的事物,而是可以生出太多的兴趣。
   不要发愁没有细节,没有故事,只要看海不停止我们的想法,我们永远不会感到看海会腻烦,有人说,喜欢看海是有一种执念,多少歌曲都喜欢唱“想带你去海边”,这不是上瘾了吗?我听说,那些玄幻的游戏,被人玩一气就厌倦了,而有一款“打鱼游戏”,让很多游戏玩家玩得上瘾。我觉得一定是海对于玩家有着太多的魅力。我还听说,男女谈恋爱,都已经对那句“我爱你”不感冒了,而喜欢说“想和你一起看海”,尽管含蓄,却表白了我会像大海一样包容你的心怀,是更深沉的爱。
   是的,大海是包容的,这是看海的最大理由。一个懂得包容的人,一定喜欢生活,生活会让一个人真正上瘾的。
   多少水,来自山谷河流,大海都包容下来,从不拒绝点滴。真正懂得海的人,一定会被海的风度感染,海有着人格的魅力,和有人格魅力的人相处,能不喜欢,能不贪恋上瘾?
   我知道,云南的丽江的“丽”起源于元朝设置的“丽江路”而得名,丽,也是美丽的意思。而广西的漓江,因为“湘漓分流”,一水“分离而去”,故名。我家乡的蜊江,可能因为蛤蜊之多而得名。尽管无法与丽江漓江这样的大牌相比,但不失独特的风景,名字更民俗化,百姓更有着亲海的体验。
   蛤蜊属于贝类,蜊江吸引很多游客,最近,蜊江推出了“蜊江拾贝”的主题。蜊江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被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踏上蜊江的海边,诗海拾贝,史海拾贝,这样的文化名词,就会因名儿想起。
   去蜊江拾贝吧,打捞大海的赐予,博取精粹,蜊江会带给人不一样的美感。
   在荣成的千里海岸线上,我对蜊江最上瘾,掬一抔蜊江水,我都有把酒问海的诗意。
   我发现,我走溜腿了,出门就愿朝着海的方向去,上瘾的事,也是一种坚持,坚持就会得到一种境界。坚持看海,就懂得了海,就觉得对着海上瘾,是多么值得。就像相信爱一样,相信海。海是我们难得的可沉静亦可活泼的朋友,与这样的朋友处,很上瘾。
   我不能不思考我为何对蜊江海那么上瘾。年轻时,工作忙,也会趁着周末投入这片海。坐一块礁石,举竿垂钓;探身礁石缝隙,寻几枚海螺;撒下蟹笼,静待螃蟹“入瓮”。或许,这些和海的交往,培养了感情吧;或者我生于海边,天生就对海有一种执念。如今的蜊江海看见我,少年变老者,更加垂怜于我,垂怜一个对海上瘾的人。
  
   2024年8月29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9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生活中,吸烟上瘾,饮酒上瘾,那是尼古丁与酒精对神经的刺激所引发的依赖。然而,看风景也能上瘾,这源于内心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就像作者,对看海情有独钟,深深沉醉其中。对于内陆的朋友而言,海是遥远而神秘的存在,他们虽心向往之,却又担心看海的瘾一旦被勾起,难以承受那份渴望与思念。于是,作者只能安慰他们去看山,去领略“万山圈子里”的美妙。离家十里的黄海海湾——蜊江,曾经被作者认为名字土气。但后来发现,它就如地道的老白干,虽不比丽江、漓江那般声名远扬,却有着独特的韵味,让人喝惯了便会上瘾。在这片海边,赶海人与玩海的人皆成了作者镜头中的风景,而作者作为海的主人,选择礼让游客先过瘾,这份觉悟彰显着他对这片海的深沉热爱。能够生活在有海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不仅来自于海景,更来自于内心的满足与自豪。海的风景并非一成不变,日落时分尤其令人陶醉。夕阳与海面告别时,半蓝半红的奇妙切割,粼粼海波与款款夕阳光线的相互呼应,让人沉醉其中,难以抉择。正如读书,反复品味方能领悟真谛。若不能从相似的风景中读出不同,看景的瘾便难以持久。大海以其包容之态,成为人们看海的最大理由。一个懂得包容的人,必然热爱生活,而美好的生活也会让人深深上瘾。云南丽江因元朝的“丽江路”得名,寓意美丽;广西漓江因“湘漓分流”而有其名。家乡的蜊江,或许只因蛤蜊众多,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独特的存在,让百姓能亲身体验大海的魅力。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一同感受这份对海的痴迷与眷恋,去探寻海的包容与神秘,也去思考生活的美好与真谛。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热爱的风景中,找到那份让心灵上瘾的幸福。怀才老师的文字很美,读起来是一种享受,把看海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好文值得推荐品读,祝怀才老师创作开心愉快,顺祝秋祺!【东篱编辑:滴善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29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8-29 09:02:58
  怀才老师这篇散文太精彩!以看海为主题,从海的魅力、独特到其蕴含的生活真谛,将对海的痴迷与眷恋展现得淋漓尽致。文字优美,令人享受,值得品读,祝怀才老师创作顺利、秋日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10:24:01
  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美编美评。出门看风景,没有目的地,就说去看海吧,是不是走溜腿了,上瘾了?我觉得是,还有一个感觉,海是值得去看的,值得相信。海的魅力很大,不仅是波澜壮阔,更有情调,审美在大海面前永远不会有枯竭。这是我的感觉。一辈子数不清看过多少次海,没有给海一个文,忍不住表达一下。希望读者能喜欢。遥握,邀请滴善斋老师有机会来看海,上瘾不要紧,多拍照片。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枫桦        2024-08-29 09:25:53
  第一次看海是在海参崴,那里的港口有大船出入。极目远望,一条大船的海平线上,那里有一座小岛,它们做个比较,竟然船比岛大!还有几次看海是在沿海城市,没有参照物的时候,眼睛很累,一会儿就是一片空茫。大海与草原相比较,都是无限空旷的,只是,草原的地平线有起伏,一直向天边延伸着,让人不能不感叹。老师的文章是一种心灵间的共鸣,与还相守,这些年来,有一种司空见惯的熟悉,如同我眼里的森林。心灵触动是因为融入的加深,读解也随之加深。领悟会随着思想的深入而加强。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10:36:12
  谢谢枫桦老师的精彩留墨。我觉得和你有恨和谐的共鸣,就像你说的看森林,我说的看海。都上瘾。海参崴的海很出名了,也是一段斑斓激荡的痛。看海的感觉有点像魔术,岛子和船只,大和小,都无法确定。会生出很多感慨,不是眼睛撒谎,是时光的流动。我也喜欢草原,海和草原,人生必须投入的地方,我觉得自己无悔。无论心胸多大,都要走草原,看看海,境界是不一样的。枫桦老师说,我司空见惯的熟悉,一点不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出现了这个词,进一步想,可能就是上瘾了吧,司空见惯了海区看,不是上瘾了吗?海有情调,有哲性,无言无语,必须由我们来解读,就像书本放在书架,不抽下翻翻,就不属于我们的。大海,必须临海才发生心灵的碰撞。特别期待枫桦老师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8-29 09:30:37
  去年到青海,今年到内蒙,看足了辽阔的草原!满足了情绪。一篇《看海有瘾》又感染了我,让我向往大海,不知道大海长成什么样子?不知道哪里的海最大,更不知道哪里的海最美?老师笔下的海最大,老师笔下的海最美。老师生活在黄海西岸,有着一千多里的海岸线,难怪看海上瘾,令人羡慕。生活在海边的人,看海上瘾,一个生活在山旮旯里人,看海会是怎样的心境呢,就怕上瘾,因为上了瘾就无法止瘾。哈哈!我终于明白了社长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包容性。看海多了,心和大海一样宽。问好社长,祝秋祺!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10:58:49
  幸运,遇到喜欢草原喜欢海的吴老师。我去草原五六次,从未说草原用什么看的,我喜欢那种蓬勃而又温柔的力量。吴老师没有好好看海吧?来吧,如果不乘船进入大海,只能看到海水吻岸的样子,每一处都不同,你来我陪你看海,一定上瘾。我所在的城市,三面环海,海岸线都是风景,这一点用不着渲染,三天两天看不完。最好的解瘾办法就是多拍照,照片会让人怀旧,昨天的照片,今天就是旧的。像大海一样,这样的话,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包容,包容的人,一定不会为大海的一次飓风,泼上一些污垢而烦恼生气。吴老师在东篱,也很舒心,创作热情被焕发,有着海一样的气度,向你学习。谢谢吴老师的美评,遥握,问候秋祺,期待佳作。
4 楼        文友:简柔        2024-08-29 10:00:35
  我看海也有瘾,几天不看,郁郁寡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心神荡漾,挨着海坐,豁然开朗。怀才老师看海,视野辽阔,洞见丰富,看牡蛎,看赶海人,看海草房,看夕阳,云朵,船只,海蟹等等,无比浪漫,多少意趣,岁月静美,仿佛一个少年归来。此篇海文,描写细腻入骨,泼墨如诗,挥洒如画,妙语如珠,读之欣喜。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11:03:31
  九宫山下也有海,厦门的海更风情。简柔老师的文采和气质,应该是海给与了一部分吧?海是为了我们的心情而海的,我也这样认为。多少事,往海边一放,都被海水吞掉了。我的少年,夜里赶海,白昼赶海,那时不懂得看,时光变了,日子好了,也有烦恼,但更有机会,海边的风景每一次看都是新颖的。所以喜欢看,上瘾了就走,就像有人出门就奔棋牌室,我看海。谢谢简柔老师给这篇小文那么多的赞词,谢谢鼓励。特别期待简柔老师的美文,遥握,问候秋祺!
5 楼        文友:佳华        2024-08-29 11:02:00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壮阔的海,有博大的胸怀。经常看海,面对着海,我想自然而然会受海的感染,会接受海的熏陶。这就像格物致知,看海就是“格物”,老师一定会格出自己的认知。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11:06:32
  谢谢佳华老师精致而富有哲理的点评。格,是探究,大海就是一本书,只那么一页,足够我们读的,它包容了太多,我们可从中求趣,求知,求风格。有人读书不上瘾,看海却上瘾,我也是。哈哈。邀请老乡有机会开胶东半岛看海,过过瘾。期待佳华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8-29 11:51:32
  这个题目很有特点,看海就像抽烟喝酒,会上瘾。所以,老师把家乡的“蜊江”比作老白干,上瘾不上头。看海的理由,就是看海的包容,看海上瘾,就会对生活上瘾,成为热爱生活的人。老师精粹的文笔,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海上风景,看了美文,如同看了大海,上瘾。深情佳作,拜读学习,顺祝秋日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11:57:00
  谢谢韩老师的精彩解读美评。看海无数次,为什么还喜欢?我觉得唯有“上瘾”这个词可解释得了。所以就以“有瘾”来写吧。是的,蜊江的海,不大,一个海湾而已,就像一瓶老白干,看了上瘾。早年我就几乎每个周的周末去钓鱼钓海蟹,以为是海鲜惹得我上瘾,老了,这些爱好放下了,还是喜欢去,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上瘾了。我觉得,生活的最深刻内涵就是包容,也包容着自己,不然,完美主义的旗帜下,飘过一根小草都觉得碍眼了。写这个小文,希望大家看海看山对待生活都上瘾,热爱是最好的力量。遥握,期待韩老师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7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4-08-29 14:04:49
  怀才抱器老师精美之作。让我看上瘾了。顺祝老师秋安!有机会去山东看海,看我心中崇拜之海(您)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15:42:43
  上瘾就来吧,怀才抱器接待你。我陪你看千里海岸线,吃海鲜。我上瘾,估计像廖老师这样有情调的人,一定也上瘾。让我们尤其上瘾吧!期待廖老师的佳作。
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8-29 14:13:39
  怀才老师看海有瘾,我读怀才老师文有瘾。怀才老师文如海般活泼有趣,如海般宽广深沉。不多说了,点赞吧!哦,对了,我到时来赶海,怀才老师可要陪我。哈哈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15:41:02
  谢谢湘莉老师的留墨。我觉得你说还“有趣”这个词很准。的确是这样,趣味不俗,也不重复。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夏天的树叶,也没有一朵相同的浪花。你来吧,带着家人,我们一家陪你们,威海地界,我开车啦你们转,先转千里海岸线。遥握。
9 楼        文友:枫桦        2024-08-29 15:06:51
  老师说上瘾这话,我信!地域不同能培养不同的人!海风与气是薫人的!我去海边最大的收获是被阳光与海风的薰黑!那里的气息是那么的博大!短短几天!让人尝试到海域的风情!其实我也喜欢海!只能匆匆而过!不知道哪一天还会去看海!真想念!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15:25:29
  谢谢枫桦老师的再度留墨。因为我在思考我为何对家乡的海百看不厌,究根结底是上瘾了。所以才以这个主题来写出我的情感。生活在海边的人,尽管有时候也抱怨海捕安分,发脾气,但多数的日子里还是相当温柔的,我曾跟着渔民朋友在海上的“海屋”(养殖鱼类的设施)住过一晚,那晚是摇着睡的,感觉不错。在海边,必须防晒,就是太阳不怎么毒辣,也是会把人晒黑的。短枫桦老师有机会就来荣成,我陪你看千里海岸线。遥握,问安。
10 楼        文友:枫桦        2024-08-29 15:50:04
  今天真真的上瘾了!我记得第一次去海边真的尝了一下海水!一个人的认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看大海!看草原!人生有几多欢乐,几多忧愁?其实都不重要!活着!最难得!人间有多少繁毕!不是去品尝,而是品味!有一颗轻飏的心,对于一个人而言是最难得的!海无边,林无边!有心的广阔,是写作真谛!一生无憾!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16:00:12
  枫桦老师的这段精彩的留墨,是凭着一种深度的堆生活的感悟和热爱说出的,我们有着共鸣。我特别赞赏你对品尝和品味两个词的辨析,样样都品尝,不可能,但我们可以品味,品味才懂得生活。海水很苦,每个沿海的孩子都有过喝海水试试的滋味。一下子就懂得了。我是特别喜欢大风景的,草原大,大海大,天空大,黄河长江大,这些最好要走一走,身在其中才感到自己的存在是多么不易。写作的根本是让自己懂得,有些东西,不通过写作,我们难以认识透彻,每一个写作的题目就是一堂课,自己设计这堂课,自己走进去,这是一种体验。我想枫桦老师也有这个感觉。我常常想,我在森林里是什么?我在草原上,我想自己是什么了,心情好就是一个轻快的音符,就像一只蚂蚁,但不觉得危险。我是这样的感觉。遥握!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