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看海有瘾(散文)

精品 【东篱】看海有瘾(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557.6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50发表时间:2024-08-29 09:01:52
摘要:我的家门口就被一幅海的画围起来了,海,不会一览无余,不是一次性的欣赏品。我看海有瘾,千里海岸线,任意截一段,都是新鲜的。这次我推出蜊江风景,我最上瘾的一段海。


   吸烟上瘾,饮酒上瘾。这是尼古丁、酒精刺激神经而导致的依赖。看风景也上瘾,这是审美的需要。我对看海上瘾。
   烟卷一根接一根,吞云吐雾,才过瘾;美酒一盅接一盅,推杯换盏,才有滋味。这看海,那么方便吗?
   方便得很,很解瘾。我生活在黄海西岸,有着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一千里,一天截一段来看,过过瘾,需要多少时间啊。就是看过一遍,后面的海风景又变了,还可以重看,我守着过瘾的资源,不愁的。
   跟内陆的朋友说起,他们有的一辈子未看过海,特羡慕,也想过瘾,但怕过了一次看海的瘾,瘾一旦发作,就受不了。我深深理解,不敢怂恿他们来看海了。我只好安慰他们去看山,学学杨万里,融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过过看山跑山的瘾也不错。
   海,成了我的财富。于是,爱海看海的感情更强烈了。有时候,我们站在财富的堆上,并未觉得自己那么富有,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和价值。内陆的朋友就认为我有海比他们富有。
  
   二
   离家十里是黄海一个海湾,叫蜊江。多少年前,我觉得“蜊江”的名字那么土,云南的丽江,广西的漓江,多美的“Li”声啊!如果说丽江漓江是风景中的“茅台”,那我家乡的“蜊江”也是地道的老白干啊,喝惯了也上瘾。
   老家人,这些年就致力于打造“蜊江”牌子。
   很多的海域,都被承包开发,成为专属海洋养殖作业区,但这里,还是因这个“蜊”字而被保留下来,辟为看海赶海亲海旅游区。
   参差的海岸,黑色的礁石,永远蹲坐着,看着海潮,迎来送往,海水总有回报,将牡蛎寄生在礁石上,滋生出蛤蜊,散布在海沙中。潮水退却,附着在礁石上的牡蛎,就像白亮的星星垂落,被赶海的女人敲掉了牡蛎壳儿,白花花的样子,更像是长在礁石上的花,不必在乎季节,花开四季。
   这里被留出来,作为游客体验赶海乐趣的地方,损失了很大的经济收益,但给游客带来一种亲海体验。海潮退却,红红绿绿的赶海人,铺满了一片浅滩,敲牡蛎的,挖蛤蜊的,捡箭虫(毛颚动物)的,扒开鹅卵石搜海螺的,独坐探海的岩礁抛竿垂钓退潮鱼的,他们都是来过瘾的,并非为了一顿海鲜,而是为了一次赶海休闲的过瘾。更有什么也不去获取的,就是踏海滩,和浅海的浪玩耍,他们就是想让那双脚过过海浪濯足的瘾,脚不会思考,但脚会有美好的体验,也有记忆。
  
   三
   赶海人,玩海的人,都进入了我的镜头,我也来过瘾,看看这样的“海况”,感受着“人海”的风景。这样的过瘾,需要忍着冲动。毕竟我是这片海的主人,礼让游客,先过瘾,我有这个觉悟的。这种自豪感,比钻进海里过瘾。我始终记着我一个朋友说的话——生活在有海的地方的人是幸福的。是的,过瘾是幸福的最高形式,常常被人羡慕,也过瘾啊,这种心理的满足,比获得一袋海鲜更有滋味。
   坐在礁石上,转头看蜊江的山,葱绿的植被回应着湛蓝的海水,人在蓝和绿的氛围里,无论穿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蓝和绿都会殷勤地陪衬。旅游是一种瘾,在于真正做了一回自己,所以,没有人能戒掉旅行的瘾。因此,我们总能理解那些人挤人的场景,带着几分羡慕。
   找一处视觉好的地方,看蜊江山的海草房,从绿色中闪出的苍白,就像一个个饱经沧桑的老者,和沧海桑田絮语,有时候很冲动,想跳起来去摸摸老者的胡须,最喜欢老者能一声呵斥,腼腆地收回手,一阵羞赧。想象是审美的最高级过瘾。再次去看,海草房就成了白色的雪屋童话,装满了怎样的故事,只能任由去猜了,过了一次穿越还童的瘾。海在我观赏的时候也顽皮,推波助澜,也想向我索要蜊江山景。海沉静了,我告诉海,蜊江山景映在海的画幅里。海总是和岸边的风景互动着,从不挑剔,甘愿做着风景的背景。我就像一个读海的童话的孩子,也上瘾,赀货拮据,不然,我就买下这段蜊江海。我这样衡量价值本身就是错的,看着好的,看着上瘾的,还有怎样的办法能够满足这种占有欲?
   兴奋,是被海浪激起的。抱起波浪砸向岸边,坐不住了。身后就是环山的红色塑胶跑道,换上跑步鞋,自己下一个起跑的口令。站住,回头看看,自己在红色玉带的一端,就像被玉带抛起,甩出去很远。浪花还在鼓掌,海涛还在欢歌,一切都是给自己的鼓励。太自我了,自我是过瘾的内核,我就遇到路边的小朋友鼓掌,好像他们最懂得什么是过瘾,耐不住了,也相随我,来一次冲刺,生命的挑战力量,是一个人最大的瘾性。
  
   四
   不必担心风景会因一个“海”字而固定不变。海就像一杯酒,端起一杯又是一个滋味。日落时分最好。我喜欢的是夕阳和海面告别的那一瞬。“半江瑟瑟半江红”,就是这样,也是半江蓝蓝,半江红,这样的切割,太魔幻。粼粼的海波,款款的夕阳光线,此时好像彼此都懂得对方,那种呼应,让我不知道怎样选择倾向于哪一方。为什么要选择呢?在风景里,不必站队,没有立场,只需要一颗喜欢的心。海风来看夕阳回归,天上的云朵也低垂想吻着风景。天天如此反复,如果没有瘾,它们一定也怕重复的。不能从每一次这样的相似风景里,读到不同,就不会让看景的瘾留住。就像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次都是进层,自然就爱上了读书。书虫,不是一个贬义词,哪怕是称为“书呆子”,也有可取的地方,肯定读书的瘾吧。
   如果把一种瘾硬塞给我们,我们往往会拒绝的,感觉出目的性太强。生活给我们常常挤压出很多的烦恼,烦恼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特性,有人说,还是靠自我修养来消弭烦恼吧。有多少人找得到呢。但海是烦恼的治愈师,不必特意看海,只需和海一起坐着,一些不开心的事就会被海水稀释了。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说,“在海上人并不孤独”。所以,在我的意识里,凡是喜欢在海边坐一会的人,都没有烦恼,渐渐地,成为一种瘾,不必有烦恼才想起海,海是一个可靠的心理师。
   极目,会看到船只入港,有船只扬帆出海,理想与归来的逻辑,在这里演绎着。海明威说,人不抱着希望是很傻的。海的对岸在哪里?必须有这个想法,于是看海人就有了变成一只船的愿望,每一次这样想,都会生出一些愿景。即使不去想得很远,眼光集中在浅海的鹅卵石,也有一种赏玩珍珠的美感。走进玉器店,我们会缩手缩脚,生怕碰坏了那些珍玩,而在海边,赤脚逗着鹅卵石,痒痒的感觉,是亲密接触,是久违的爽滑,会上瘾的,可以捡起一块,任意地抚摸,石头温润脉脉,不言语,却让人有着想听石头说话的欲望,慢慢地,懂得了石头,和石头说话更上瘾,石头懂得我们的语言,心事的吐露,何必非要有一个人呢。
  
   五
   我们从不会抱怨大海没有细节,风景会千篇一律。
   从海水里的一块石头底下爬进爬出的那只小小的海蟹,是不是昨天的那只?它也有固定的家?
   什么时间,青青的海苔爬上了礁石,滋生了一面隐约的绿色?它们是从深海来的吗?或许是礁石唤来建设风景?
   那个五角海星又爬上了沙滩,可怎么没有看见前几天那个孩子捡起往海中扔呢?
   那片堆满鹅卵石的海滩,今天有没有一块我中意的石头呢?为何那个孩子并不提篮赶海,而是捡拾他喜欢的鹅卵石呢?
   那个漂浮,那根海带,是从哪个海水养殖场飘来?是告诉主人应该收获了吗?
   我突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喜欢对大海提出诸多问题的少年,这些问题,我自己都回答不了。面对这段海,真正把感情融入其间,会有太多的疑问产生。我安慰自己,一个人对风景有了关注,没有什么问题是愚蠢的。有瘾,并不等于就懂得上瘾的事物,而是可以生出太多的兴趣。
   不要发愁没有细节,没有故事,只要看海不停止我们的想法,我们永远不会感到看海会腻烦,有人说,喜欢看海是有一种执念,多少歌曲都喜欢唱“想带你去海边”,这不是上瘾了吗?我听说,那些玄幻的游戏,被人玩一气就厌倦了,而有一款“打鱼游戏”,让很多游戏玩家玩得上瘾。我觉得一定是海对于玩家有着太多的魅力。我还听说,男女谈恋爱,都已经对那句“我爱你”不感冒了,而喜欢说“想和你一起看海”,尽管含蓄,却表白了我会像大海一样包容你的心怀,是更深沉的爱。
   是的,大海是包容的,这是看海的最大理由。一个懂得包容的人,一定喜欢生活,生活会让一个人真正上瘾的。
   多少水,来自山谷河流,大海都包容下来,从不拒绝点滴。真正懂得海的人,一定会被海的风度感染,海有着人格的魅力,和有人格魅力的人相处,能不喜欢,能不贪恋上瘾?
   我知道,云南的丽江的“丽”起源于元朝设置的“丽江路”而得名,丽,也是美丽的意思。而广西的漓江,因为“湘漓分流”,一水“分离而去”,故名。我家乡的蜊江,可能因为蛤蜊之多而得名。尽管无法与丽江漓江这样的大牌相比,但不失独特的风景,名字更民俗化,百姓更有着亲海的体验。
   蛤蜊属于贝类,蜊江吸引很多游客,最近,蜊江推出了“蜊江拾贝”的主题。蜊江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被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踏上蜊江的海边,诗海拾贝,史海拾贝,这样的文化名词,就会因名儿想起。
   去蜊江拾贝吧,打捞大海的赐予,博取精粹,蜊江会带给人不一样的美感。
   在荣成的千里海岸线上,我对蜊江最上瘾,掬一抔蜊江水,我都有把酒问海的诗意。
   我发现,我走溜腿了,出门就愿朝着海的方向去,上瘾的事,也是一种坚持,坚持就会得到一种境界。坚持看海,就懂得了海,就觉得对着海上瘾,是多么值得。就像相信爱一样,相信海。海是我们难得的可沉静亦可活泼的朋友,与这样的朋友处,很上瘾。
   我不能不思考我为何对蜊江海那么上瘾。年轻时,工作忙,也会趁着周末投入这片海。坐一块礁石,举竿垂钓;探身礁石缝隙,寻几枚海螺;撒下蟹笼,静待螃蟹“入瓮”。或许,这些和海的交往,培养了感情吧;或者我生于海边,天生就对海有一种执念。如今的蜊江海看见我,少年变老者,更加垂怜于我,垂怜一个对海上瘾的人。
  
   2024年8月29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9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生活中,吸烟上瘾,饮酒上瘾,那是尼古丁与酒精对神经的刺激所引发的依赖。然而,看风景也能上瘾,这源于内心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就像作者,对看海情有独钟,深深沉醉其中。对于内陆的朋友而言,海是遥远而神秘的存在,他们虽心向往之,却又担心看海的瘾一旦被勾起,难以承受那份渴望与思念。于是,作者只能安慰他们去看山,去领略“万山圈子里”的美妙。离家十里的黄海海湾——蜊江,曾经被作者认为名字土气。但后来发现,它就如地道的老白干,虽不比丽江、漓江那般声名远扬,却有着独特的韵味,让人喝惯了便会上瘾。在这片海边,赶海人与玩海的人皆成了作者镜头中的风景,而作者作为海的主人,选择礼让游客先过瘾,这份觉悟彰显着他对这片海的深沉热爱。能够生活在有海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不仅来自于海景,更来自于内心的满足与自豪。海的风景并非一成不变,日落时分尤其令人陶醉。夕阳与海面告别时,半蓝半红的奇妙切割,粼粼海波与款款夕阳光线的相互呼应,让人沉醉其中,难以抉择。正如读书,反复品味方能领悟真谛。若不能从相似的风景中读出不同,看景的瘾便难以持久。大海以其包容之态,成为人们看海的最大理由。一个懂得包容的人,必然热爱生活,而美好的生活也会让人深深上瘾。云南丽江因元朝的“丽江路”得名,寓意美丽;广西漓江因“湘漓分流”而有其名。家乡的蜊江,或许只因蛤蜊众多,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独特的存在,让百姓能亲身体验大海的魅力。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一同感受这份对海的痴迷与眷恋,去探寻海的包容与神秘,也去思考生活的美好与真谛。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热爱的风景中,找到那份让心灵上瘾的幸福。怀才老师的文字很美,读起来是一种享受,把看海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好文值得推荐品读,祝怀才老师创作开心愉快,顺祝秋祺!【东篱编辑:滴善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29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8-29 17:45:04
  我也看过海,连云港的海、青岛的海、三亚的海,但我只是傻傻地看,未留下任何文字痕迹。怀才老师是生活的有心人,看海过瘾,像孩童般好奇玩闹,怀着少年的激情活力,涌动诗人的浪漫情怀,看海上浪花朵朵,与涛声一唱一和,躺沙滩上享受海风的抚摸,拾贝壳,赏海边各种小生灵。大自然有不绝的风景,大海有无尽的奇观。人观海,入了风景,风景入了心,便是上瘾!爱大海爱到骨子里,写海文写得天人合一,不知今夕何夕,太美了!文笔曼妙,趣味盎然,引人入胜。盛赞构思和行文,问候怀才老师,秋安大吉!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17:54:15
  江苏,也是还的故乡,鱼米之乡,我很喜欢江苏。连云港的海我看了一眼,盐城的海和湿地我也进去过。有海就有了生机。罗老师看海,海装在心中发酵,一定会有海文推出的。无论多大年龄,到了海边,都是孩子,海会焕发一个人的童心。静听花开的声音,是一个文学谎言,但在海边是真实的。躺在沙滩,浪花开放的声音是听得见的。即使感觉累了,不必下海,在海边看,那些镜头都是很美的,特别是看到那些人一个劲地挖,一定是遇到了蛤蜊群,兴奋之情看不到溢于言表,可以从动作上辨知。生活总是要爱着点什么,自然给了我大海,那就爱大海吧。不今夕是何夕?五月初三夜过去了,剩下那个八月十五的夜在等待着我们。谢谢罗老师的精美留墨。提前祝愿罗老师中秋节快乐。遥握,期待佳作。
12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8-29 19:06:26
  我喜欢山,更喜欢海,可偏偏生于内陆,第一次爬的山是连云港的花果山,第一次看的海也是连云港的海(应该也属于黄海吧)。说实话,我很失望,海水不是我期待的蔚蓝色,看起来像咖啡色,也不清澈,很浑浊。不过,踢踏在大沙湾的海滨栈道上,看青山、大海、礁石下的朵朵浪花,听悬索桥下惊涛拍岸,还是非常惬意的。威海的海岸据说是我国最美的八大海岸线之一,刚刚忍不住在抖音短视频上搜索了那香海和成山头,沦陷了。想象了一下怀才老师“坐一块礁石,举竿垂钓,寻一枚海螺,静待螃蟹入翁”的场景,诗意满满,浪漫满满,过瘾得很哪!我相信,视野的大小影响着格局的高度。有生之年,一定要多爬爬山,看看海,听海的声音。幻想着能像怀才老师那样“眼有星辰大海,胸有丘壑万千”。点赞、问候,敬茶!雪胎梅骨拜读学习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19:21:52
  谢谢梅骨老师的精彩留墨。与你每次隔屏传字,都有一股暖流往返着。我可以专业地告诉你,连云港的海也不是像你认为的那样浑浊,一般地说,距海岸近处,漱玉集浅海,加上海浪的激荡,会是浑浊的样子,并非是污染。蜊江的海,下面是钙质的,是较硬的石结构,所以就是浅海也清澈。威海是干净而有特色的海,我开车去那香海或成山头,也就半小时的样子,没有事,我就跑那,最近那香海很火,那里有一艘搁浅的船,叫布鲁威斯号,全国来的人,一夏据说50万,你想想看,这是怎样的盛况。垂钓横亘过瘾,现在老了,这个爱好搁置了,曾经的时光,我拿来回忆,也不错,一旦想垂钓我就半小时到了。不必豪华鱼竿渔具,折一竹竿,或者棉槐条子,系住一根线,挂上鱼钩就可以垂钓,一定有收获的。格局是后天形成的,有时候谁都容易走进牛角尖,但很多人进去就出来了,因为懂得那里不是我们待的地方。来吧,到我老家看海。遥握!期待你的佳作,一定啊!
1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8-29 19:07:34
  我就羡慕老师,可以每天都过看海的瘾,真是太幸福了。 我没见过真正的大海,如老师所说,我可以看大山,虽没有看海的感觉,毕竟是各有千秋。老师将对海的感情,对海的依恋,对海的痴迷,对海的崇拜,在文中表达得淋漓尽致。美文佳作,点赞学习,祝福老师!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19:36:23
  大自然,地缘,给了我们不一样的东西,我们都必须热爱着,冷淡了,山色也不美。我这里有山有水,空气也好,和别人的环境一比,马上就有了比别人好的感觉。你守着一片片翠色的山,绿色的湖,也是山水风光。都值得热爱。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和交流,我们总是在风景的最近处。遥握,问候秋祺。
14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4-08-29 20:16:15
  老师看海就能写出这么一篇美文,我在秦皇岛离海边也就十来里地,虽不天天去,但看海的次数一年也有几次,但我也只是看看海浪沙滩,也没看出什么,也没想过什么,没留下任何东西。可能是没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会思考的头脑。下没再去海边也留心看看,跟老师学学。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20:22:06
  秦皇岛的海,更有历史的深度,淡墨老师看海,一直在胸中装着海,但待时机,一发而汹涌。其实,把风景安装上心情和感情,一定都是别样的美。试试,很期待淡墨老师笔下的秦皇岛的海。遥握,期待淡墨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15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8-29 21:23:53
  看海有瘾~
   海,是一种令人着迷的存在,它广阔无垠,深邃莫测。每一次凝视,都仿佛能窥见宇宙的秘密。海面波光粼粼,像是无数星辰坠落其间,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海风轻轻拂过,带来的是远方的消息,咸咸的,带着自由的味道。海浪拍打着岸边,那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坚持,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坚韧。在海边,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让人无法移开目光。看海,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它教会我们包容与宽广,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海,是自然的诗,是生命的情书,让人看上瘾,无法自拔。好文章我也喜欢大海,问好老师写作愉快!秋祺!
回复1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21:35:24
  珠海的海更是别致,我在珠海的海里做过船看澳门,在渔女像前看过,风景都在海中,连那个山上公园也是以海为背景,非常美观。蓝色老师还没有来得及写珠海的海吧?期待着。遥握!
16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8-29 21:38:32
  哈哈您等着吧!我也喜欢辽阔的大海。字写了一下,不知道文件夹里的东西跑哪去了。晕s了
回复1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8-29 21:54:29
  好的,很期待,珠海的九州码头我20年前到过,不知现在如何,那个口岸因为建设了港珠澳大桥,现在有了怎样的布局。遥握!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