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话说收藏新贵乌木

  话说收藏新贵乌木


作者:海滨 童生,898.3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74发表时间:2015-09-26 23:01:38
摘要: 目录         第一回沉木源头巴蜀水土神化千年   第二回芬芳独特个性沉香百业万用   第三回天造地设难得天人合壁无双   第四回用途广泛数魁白雪巴人皆喜   第五回此木价值如何媲美可比黄金   第六回置得好马驰骋备得好鞍方成   第七回小荷芳容渐露老木焕发青春   第八回慧眼识材必准莫使鱼目珠混   第九回发财仍要懂法收藏须得谨慎


   不会真的是宝贝吧?孟先生不敢把木桩继续摆在包间放花盆,吩咐店员将木桩锁进了储藏间。接着,孟先生请来河南博物院、省鉴赏家鉴定。经鉴定,专家孟先生,这根“木桩”是珍稀名贵的千年乌木。
   提起这木桩的来历,孟先生概括为“偶然”。两个月前,孟先生和几个朋友驾车去黄河滩游玩,这根木桩就插在河滩的沙地上。因为木桩上有孔,有个朋友还将渔竿插在上面。
   但是,木桩的怪异形状很快引起了几个朋友的注意。孟先生喜欢收藏一些小东西,朋友们就建议他把这根木桩捎带回去,就当是根雕。
   回来后,孟先生先到一个朋友的木器厂,将木桩枝枝杈杈的部分锯掉,两端截平。随后,这根木桩成了孟先生咖啡店包间内的花盆装饰物。
   “乌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四川独有的东西,被川人誉为“万木之灵”、“木中化石”。2000年12月份,台商卢泓杰在四川成立了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博物馆集挖掘、保护、收藏于一体。目前,卢泓杰收集的乌木已有上千件,曾经有一个日本旅游团出价1200万元要购买他的一根有7369年历史的乌木被拒绝在四川被传为佳话。
   现在,四川人都知道乌木的价值,2006年11月的一天下午,四川邛崃距固驿镇下游17公里的回龙镇莲花村南河采沙场里正一片忙碌。突然,一辆挖掘机一铲斗下去,一截乌黑的炭状物体浮现出来。识货的工人一看当场惊喜地喊了起来:“这是乌木啊!”在场工人立即停下手中活计,操起铁锨小心翼翼地刨起周围的浮土。渐渐地,一棵直径约4米的石化树身中段露了出来。可大家怎么挖,直到日暮,化石头尾始终埋在泥土中。直到第二天上午,工人们才精疲力竭地清理出了整棵乌木。尽管满是泥泞,但乌木遒劲有力浑然天成的灰黑色树身,依然放射出千万年不朽的生命光芒。树身虽然已经碳硅化,但纹路肌理在历经地壳变动江水冲击仍清晰可见。呈现放射状的树根深处,镶嵌了数以万计的贝壳和石化虫体,令人感觉穿越了千万年时空。
   如何处理这棵宝贝,沙石场老板徐某、罗某等人匆匆一合计,决定重金从县城请来两辆吊车及一辆重型货车,将其装运到上游固驿镇水泥厂的宽大货坪停放。老板光雇工人和车辆运输的花费就达8万余元。附近农户告诉记者,近十余年来,南河边相继发掘出了很多类似的乌木,但体形都远较这棵为逊。在乌木左侧树干,一段整齐的断面颇为引人注目。工人说,当时出土树干远不止眼前的20余米,为了装运锯掉了一大截,而这锯掉的一截下落已不得而知。
   2006年8月,成都联合拍卖行举行拍卖活动,对来自雅安、绵阳、成都的百余件乌木根雕作品首次进行公开拍卖,而其中一件名为“神牛”的天然乌木以500万元的起拍价格成为全场身价最高的木头。
   郫县也曾举行过一次乌木作品拍卖会,拍品展示厅里,大大小小的乌木根雕作品整整占据了两个大厅,它们中最大的足有20多立方米,重达近2吨,小的也有1立方米左右,不少作品因为千年自然碳化,因此,能在其树根的部分见到长期镶嵌其中,已经与树木形成一体的石块石粒。展示品中价格最高的一件名为“红运宝座”的作品,整个宝座重约400公斤,其由根部形成的宝座椅背部分就可清楚地看到被树根紧紧缠绕的石头,填充在树根空隙间。据称,这件起价26万的作品原收藏在汉代大儒扬雄故里之内,因其尊贵华丽的造型和吉祥如意的寓意吸引了众多达官贵人和国外友人慕名而至。
   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曾经对一副象棋进行过鉴定,这副象棋,一共32颗棋子,由两种不同的木材制成。双面刻工,正反两面的字体都是楷书,素雅大方,充分表现了原有素材的质感,黑色的棋子黑亮如漆,黄色的棋子上有清晰可见的金丝,黄黑对比相映成趣。经过前中国象棋协会秘书长、象棋特级国际裁判员、从事中国象棋研究工作25年的刘国斌先生鉴定,这副棋子分深色和浅色的两方,深色是乌木,浅色的是金丝楠木。这副棋子是双面雕刻,都有字。根据市场的行情定价三万元。
   中国人爱下象棋,象棋在我国也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木质象棋的出现使得象棋走入民间,这为象棋的发展与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木材易得,刻字方便,因此木材成了制作象棋具的主流。优质硬木如紫檀、黄花梨、红木、乌木等,则被用于制作高档棋具。明代是我国家具工艺,发展的一个高峰,小木作的工艺极为精美讲究,明代硬木象棋的制作工艺达到了我国象棋具制作的高峰。
   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木雕作品的喜爱已经十分广泛,能在客厅、卧室摆放自己喜爱的木雕作品,或者把精美的木雕作品赠送给亲朋好友,也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
   作为木雕材料之一的乌木由于极为稀少,所以又被誉为“东方神木”。用乌木创作的木雕作品,那幽黑透亮的色泽和质地让人看了有种雅致、古朴、厚重的感觉,从乌木的骨子里我们似乎能看到它与众不同的气质和灵魂!
   乌木的使用范围较广,不仅为木雕常用木,而且在家俱、生活用品、木制装饰品等方面均可使用。近年来,乌木的价格从每吨千元已经飙升到每吨近万元甚至数万元。几年市场价值就翻了近20倍!这是极为罕见的,可见乌木的市场前景极为看好。
   多宝格也称什锦格、百宝架,在清代十分流行,与清式扶手椅同被认为是最富有清式风格的家具。顾名思义,多宝格就是可同时陈列多件文玩珍宝的格式柜架,它兼有陈设与贮藏双重功能,但与一般纯为贮藏用的箱、柜、盒等有本质的不同,是可随主人所好陈设与各个空间相适合的艺术品。多宝格的尺寸伸缩性很大,可以大到一列成排,组成山墙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供陈列百件珍玩,也可小到一尺左右,置于几架之上作为摆件。图中这件乌木多宝格为书柜式,其上可陈列古玩,下可摆放书籍,具有多种功能用途。放置书房之中,消去其各种珍宝并置的俗气,格外雅致。多宝格的出现也体现了我国各种艺术品制作的成熟。
   此柜为成对之一,是清中晚期作品。上部高低错落隔出格层,中间置双抽屉,下部为柜格,是清中后期流行的上格下门形式多宝格。多宝格主框架线脚铲地起边线,抽屉、柜门和牙子都有铲地浮雕,图案为拐子龙和八仙。多宝格上部辟出七个空间,两侧方形及长方形空间安装了透雕圈口(已有残缺),中间立墙,锼出正圆,入扇面、冬瓜椿、倭角、上翻云头等不同形状的开光。
   此柜上部两侧方形及长方形空间圈口透雕装饰,为卷草纹,繁密连贯,为欧式风格,柜门八仙浮雕,刀法细腻,神情举止各异,十分精美。整体造型简练,牙子装饰为西方风格、格柜分割错落有致,装饰的优雅结合于造型,具有清式风格意趣。
   多宝格是装饰性家具,造型多种多样,过去一定是有钱有身份的家中的摆设,由此可以推断,其价格不会太低。市场估价:人民币240,000元。
   蒋纪林在乐山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出名与乌木有着深深的缘分。一天,他经过河边时看见河滩上堆积了许多乌黑的木头,最先是出于好奇,蒋纪林便向那些村民了解到,这些木头叫做乌木。开始他只是觉得这些乌木千姿百态、十分独特和好看,并不知道它的价值。等回家后,经过从有关资料上查询,才知道它是一种极其珍贵、不可再生的珍贵木材,它不仅是一种难得的作为木雕饰物的原材料,而且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于是,在当时乌木的价格最多为每立方米800-1000元的市场行情下,他毫不犹豫地把河滩上所有的乌木全收购了,整整装了4卡车,当场就拉走了。
   从此,蒋纪林决定把收集乌木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发展。之后,乌木的价格直线上涨,到今天,似乎已经没有一个确切的价位了,准确地说,乌木已经被视为一种文物,被专家称做“软黄金”的珍贵木材。
   还有一次,蒋纪林在雅安看上了一块7米多长的乌木,卖方说,北京某公司有人已经来看过,并谈好了价钱,只是没有签约,也没有预付订金。蒋纪林听了后便向卖方提出自己愿意买,而且付现款,这对于卖方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最后,蒋纪林花了36万元买过来,当时就用吊车把它装上大卡车,从雅安走高速公路连夜拉往乐山。
   他们的车刚驶入名山县境内时,却没有想到,后面有几辆小车追上来了,其中有一辆警车还鸣着警笛。这几辆小车在高速公路上很快就超过他们的大卡车,并将他们拦截到路边。都停了下来,正在蒋纪林纳闷的时候,先是从小车里出来的林业局的人要检查他的有关手续,当蒋纪林把所有的手续都出示给他们时,这时便有另外几个人向蒋纪林说明情况,他们是要从蒋纪林手里买回原本他们想买的乌木,并愿意多出10万元给蒋纪林,希望他转卖给他们。然而,蒋纪林却不卖,对方再加10万元,蒋纪林还是不卖,直到那几个想买那块乌木的人跟到乐山,最后开出80万元给蒋纪林,他仍然坚持不卖。
   有人不解地问他:“您为啥不卖?转手就尽赚四十多万元钱啊!”
   蒋纪林很认真地说:“没有钱可以努力去赚,而乌木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正是这个蒋纪林耗尽10多年的精力和心血,倾其家中所有积蓄,花费上亿元的巨资,在乐山大佛和峨眉山两个旅游景区之间建造了中国最大规模的乌博苑。乌博苑一共600多件乌木雕刻艺术作品,全是乌木艺术珍品。其中涉足的题材有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儒家文化,还有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蒋纪林感到最满意和自豪的是其中的4件珍宝,即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
   乐山乌博苑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仅馆场面积就达7000多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国尚找不出第二家具有如此大规模的乌木主题博物馆。馆内600多件乌木雕刻艺术品中,陈列在中央大厅的以“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为一组的中国四大名著实为惊世之作,这四件作品光在雕刻上,每件都是80余名工匠花了3年多时间才完成,它创下了中国乌木雕刻之最;乌博苑共收藏的5000多立方米的乌木原材料,皆是乌博苑董事长蒋纪林先生花了10多年的时间在整个乐山地区和雅安地区等岷江流域收集的。这些乌木原材料的形成大多在3000年以上,其中,三棵乌木树干被树立于馆内直达三层楼房,据专家鉴定,光树龄就有850年以上,同位素C14检测形成年代为8000年;另一件自然形成孔雀开屏状的乌木天然艺术品,其形成年代在8700年以前。
   欲知乌木如何收藏,且听下回分解。
  
   第六回
   置得好马驰骋备得好鞍带劲
  
   说道收藏,仿佛才说到正题。搞收藏的人除了要懂得藏品的价值价格外,自然还要有藏品的收藏知识,比如保管条件,适宜或忌讳因素等知识。这里简要地对乌木的收藏做些知识性的介绍。
   乌木是在大自然的物理和化学条件下,历尽几千乃至上万年的岁月被化而形成的,真正的乌木,是在特定的缺氧环境中形成的,因木材本身含有桉脂油等天然防腐剂,才能深埋千万年而不腐。乌木的形成年代和价值,既要凭行家的经验,更要凭碳14同位素等科学手段检测才能确定。这是收藏的必备知识。
   搞收藏,还有一个概念要弄清楚,沿海一带的人把非洲紫檀称作“乌木”,而四川人则把阴沉木称作“乌木”,专指埋藏于地下数千年以上的炭化木。非洲紫檀是一种可再生的活的树种,其生长较慢,成材周期较长,十年树龄的木材仅碗口粗细,所以木材的密度很高,重量相对较重。乌木产于江河的古河床之下,由数千年前的古树炭化而成,是一种似木非木、似石非石的不可再生的材料,重量差异较大。一是因树种不同,重量各不相同。二是因脱水程度不同,重量各不相同。三是因取材的部位不同,重量各不相同。一般树根部位比树干部位的密度大,树干部位比树枝部位的密度大。
   某日,某君到北方某城市出差,顺便去看了一位多年未见面的老同学。老同学喜爱收藏,因此出发前他特意到四川雅安芦山县精心挑选了一尊乌木工艺品,准备作为礼物送给老同学,心想老同学见到礼物肯定会很惊喜。到了目的地见到老同学以后,将自以为很珍贵的礼物送上,不想老同学却说:这么大老远的带个黑木头来干什么?以后想行贿就带点好东西过来行不行?!一听这话,某君差点气晕过去!跑这么远的路特意挑选乌木工艺品在北方同学的眼里只是一个黑木头,晕!!!虽然老同学说的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可见他对乌木的了解确实是一片空白。
   现在确实有许多搞收藏的人没有乌木知识,极少数人是一知半解,多数人是一无所知,很多人把古乌木(阴沉木)与非洲乌木(紫檀木、黑檀木等)混为一谈,笔者就曾见到一位经营木材的老板把乌木当成紫檀卖。
   乌木本质坚硬,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本质已近似紫檀。本文稍后有专章对非洲乌木做介绍,以为读者区分什么是国人所说的乌木,什么是非洲乌木提供借鉴。

共 47148 字 10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7...10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对与乌木相关的诸多问题,都做了具体的剖析,乌木的形成环境和原因、时间,乌木自身的特点,乌木在建设和雕刻艺术中的作用,乌木带来的经济价值,乌木真伪的判断,乌木的收藏,乌木归属的法律问题,等等。引述资料详实,分析论述全面具体,对读者全面了解和认识乌木问题,是很有帮助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9-26 23:05:52
  发表该文,是因为该文对乌木问题的分析揭示剖析得清楚而全面,实在是难得。但是,文章引述了不少的资料,包括新闻事件,一是没有注明出处,二是没有转为朋友本人的表述语言。真的希望朋友再改写一下,特别是要把引述资料的文字改为朋友自己的表述语言,一定需要原文引述的,请注明出处。修改好之后,请把修改文章飞笺给我,我给朋友替换该文。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海滨        2015-09-27 09:54:47
  这篇文章其实是早几年根据许多本人收集掌握的资料写的,意在普及乌木常识,之所以是“话说”,就是避免论文之争,确实没有注意许多引文的出处。根据老师的意见,如果有时间,我一定会再好好的加工成书。谢谢这么快就见之网上,祝中秋、国庆双节快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