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那天(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那天(散文)


作者:若水一生 童生,709.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60发表时间:2017-02-10 13:14:25

【一】
   “马河的水啊不停地流淌……”这是1964年下放在江永县马河公社的女知青龙小梅65年写的一篇散文的开头一句。她亦因此而成为当年全国文联大会的代表。其实,马河很小,偶尔还会断流。
   时间飞逝,弹指间几十年过去。每当我想起龙小梅的这篇散文时,脑海里浮现的却是“潇江的水啊不停地流淌……”
  
   【二】
   潇江很美,至少在县城到我们的下放地白水公社这一段很美。每当艳阳高照之时,河面会泛起一片一片炫目的粼光,五彩斑斓中,总有几扁渔舟、几张撒开的渔网显现。潇江的水很清,清得使人陶醉。水深几米处,你还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乳黄色卵石静静地躺卧河底;翠绿的水草,一缕缕,一丝丝,在流动的河水中摆动;时不时地,一些金红色、银白色、乌黑色的鱼儿,在水草中穿行,在卵石上掠过。
   多么美丽的潇江。然而,最丑陋的东西却往往隐藏在美丽之中。
  
   【三】
   1967年8月,离长沙知识青年下放江永3周年差一个月。我们记得,潇江记得,那天,那一刀。
   邻县(道县)已经杀疯了。短短几十天时间,被“贫下中农最高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已有数千人。那些在当年“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保住性命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以及历次运动中被定性为坏分子、右派分子的人,突然间遭受灭顶之灾。一直以来,在“专政”威慑之下不敢乱说乱动的他们,被莫须有屠戮,连带他们的妻室儿女,消亡在道县的山洞河边。
   白水公社是江永县紧挨道县界域的一个公社。血腥味蔓延过来,下放知青都有大难即将临头的危机感,于是,几乎所有的长沙下放知青,采用各种办法,或单行,或结伴,或冒险偷过道县,或绕道避往广西,开始了在文化大革命史上记上一笔的“长沙知青大逃亡”。
   愚昧是可怕的,当愚昧被人唆使,被人挑动,可怕便成为恐怖。为了表现自己坚定的革命性,许多“革命军中马前卒”,将梭镖大刀,将枪口,对准了无辜无力的同胞。
  
   【四】
   白水公社疯了,江河大队也疯了。前一天下午,大队要员从公社革命委员会筹备组领旨,当晚大队“贫下中农法院”成立,以罕见的速度确定了死刑名单,立即抓人。
   当时,江河大队的知青几乎都逃回长沙,仅唐显湘一人仍在,他不是不想逃,父亲早年被镇压,母亲被关进“牛棚”,长沙的家贴上了封条。显湘从来不愿意麻烦别人,谢绝了同队知青的劝说,麻起胆子留在知青小屋。是夜,假若没有去公社领旨的大队长,显湘便成了一缕怨魂。
   德兴癞子(大队支书):“那个‘拉细’也杀了。”(拉细系知识的土话发音)
   立言(大队长):“不行,上面没指示杀知青。知青是政府的人。”
   德兴癞子:“那就下一批。等走了的那些回来一齐杀。”
   就这样,唐显湘躲过一难,但却和我们一起成为第二批的指标。
   清晨,何氏宗族祠堂的气氛压抑,被喇叭召集来的社员无不揣揣。十三个被五花大绑的宗人押解出来,大队“贫下中农法院”宣判的罪行是:“这些人是‘地富反坏右’,是‘地富反坏右’子弟。现在判处死刑。”
   显湘好彩,没有被押上台。但身边虎踞两人,似乎在等待,万一法院念出了唐显湘的名字呢。
   上午的太阳出来了。绑着的人押到了潇江河边。枪响了,人倒了,但是没完。民兵营长满旺手持牛耳尖刀,往栽倒在血泊中的每人胸口补上一刀。社员不会忘记,潇江不会忘记,被枪毙的人中有一个18岁的青年,他是江永县中学的高中生,但他是伪保长的长孙。他没中弹,子弹滑过脑袋,人已吓晕。营长同志检查过后,没发现血迹,便将他的头按入河水。青年呛醒、咳漱,张开眼睛。杂种的刀却剐了下去,直插心脏,半点也未滞涩。
   潇江还是那么美,江面仍是泛起一片片银色的粼光。江水也仍是那么清澈,缓缓流去。只是这一天,它带走了一缕缕的腥红。
  
   【五】
   一个多月后,中央有了关于立即制止乱杀人的通知。逃回长沙的知青回到大队。我们将德兴癞子绑送到了县看守所。两年后,我们大多已各自转点去了其它地方。而德兴癞子回到大队,他并未判刑,只是在看守所煮了两年饭。后来,几个月吧,他又当上了大队支书。
   至于那个下狠手的民兵营长,在听闻‘拉细’回队的消息后,跑进了深山,直到我们离开都没有再见到过。
   人命薄如纸,脆弱到一次强烈的击打便会魂飞魄散的地步。但是,人命并不是草芥,无端端将其剥夺,那就是草菅。这样的荒诞,这样的残忍,也只有在那荒诞的年代,才有它肆意妄为的空间。
   十几年后,胡耀邦总书记说:“1967年7、8、9三个月,全国不少省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是康生、谢富治他们搞起来的。”
   潇江的水啊不停地流淌,它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美丽。那清风掀起的阵阵细浪,是否仍在悄悄地述说着:那天,那一刀。

共 19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那天》是一篇沉重的散文,作者悲伤的话语将一个时代鲜有人知的沉痛娓娓道来,一如潇江的汩汩流水,读来惊悚心伤。散文构思巧妙,布局合理,一句“潇江的水啊不停地流淌”奠定了文章悲伤的基调,美丽的潇江水在作者笔下生动传神,引人神往。一句“最丑陋的东西却往往隐藏在美丽之中”将笔锋一转,把读者带入那段愚昧、盲从、黑暗、血腥的历史,那一年,多少的人心惊胆战、闻风丧胆、奔跑在逃离的路上;那一年,多少人的鲜血将潇江的水染成腥红;那一年,多少颗心在泣血流泪……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在作者的讲述中浮现眼前,将一场场反人类的灾难重现,提醒人们不忘过去,也记住那一代人梦魇般的沉痛经历,更明白愚昧的可怕的,明白当愚昧被人唆使、挑动,可怕便成为恐怖的事实。散文文笔流畅,感情真挚,发人深省。感谢从那个特殊时代走过的作者的分享,让大家记住您,也记住那一年血雨腥风的历史。好文章,力荐赏读!【编辑:异乡的默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2-12 06:26:29
  看望文友,拜读佳作,写得真好,点赞!遥祝文思泉涌,佳作多多哦!
回复11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2-12 08:05:08
  得如风的称赞,如饮了杯醇厚的老酒,心气冲冲。多谢鼓励。
12 楼        文友:雁南        2017-02-12 14:16:22
  疯狂的年代,浑浊的日子,文化大革命,究竟革了谁的命,只有天公最清楚……欣赏文章,回忆历史!
回复12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2-15 21:23:18
  不能忘了历史,这是外交部发言人常常说的话,好吧,让我们记住历史!
13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7-02-16 16:24:43
  《那天》是一篇沉重的散文,作者悲伤的话语将一个时代鲜有人知的沉痛娓娓道来,一如潇江的汩汩流水,读来惊悚心伤。构思巧妙,布局合理,文笔流畅,感情真挚,发人深省。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