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花语】关中麦客(散文)
【编者按】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回忆起自己曾经当麦客的往事,和割麦子的场景。由于麦子成熟时间的差异,一些以收割麦子为职业的农民,换取收入。这些农民体力较好、割麦子技术过硬、勤奋肯干,被称为麦客。麦客的存在,缓解了关中道里夏收时节,面临的时间紧、任务重与人手不足的困境。因地区成熟差异性,从东边的潼关到西部的宝鸡,麦子逐渐成熟,麦客中一部分人是晚熟区麦客们由北向南,由南返北,像候鸟一样迁徙游走,一路收麦一路走,等麦客走到自家门前,自家的麦子也熟了;另一部分是早熟区的农民,等自家收割完,前往相对晚熟区收割。他们成群结队,其中兄弟、父子、夫妻同行,到产麦区,寻人雇佣,替人割麦,用汗水换取微薄的收入,补贴家庭短缺或寻找生路,人们称他们为"麦客"。麦客至少在明清时的中国地方志中就有记载。"文革"十年里麦客销声匿迹,直到家庭承包制实行后麦客又首先新出现在关中农村。当麦客的年代有过欣喜,和辛劳,为了生计跟随着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一路追逐着成熟的麦子,一路收割,一直忙到小麦收割完毕。 那个年代,关中麦客,天天在坚持,天天苦受煎熬,关中道麦子收完需要要二十多天,麦客们,就像迁徙的候鸟一样,坚持二十多天。麦客的劳动,换来微薄的收入,给孩子媳妇买过夏衣服,给家里购买添置农具,准备自己收麦的开销。回想往事,今夕对比,感叹生活带来的千般滋味。麦客们是一群能吃苦,对家庭有担当的人。他们勤劳,朴实,是顶天立地的男人,更是一群让人尊敬的人!倾情推荐!共赏美文!【丁香编辑:社长娇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50709】
1 楼 文友:娇娇 2017-05-06 09:12:02
自立生活经历好丰富,像候鸟一样当过麦客,跟随着麦子的成熟,一路用小镰刀收割小麦。麦客,是一群能吃苦,甘于奉献的好男人,本篇故事朴实,写意厚重!问好自立!祝周末愉快!

3 楼 文友:娇娇 2017-05-06 09:13:40
当麦客下场割麦子挣钱,是一份很辛苦很累人活路。当麦客有流不尽的汗水,吃不完的苦头,受不尽的风寒,常天干活,麦客的腰部都要折成九十度,关中的五月六月,气温特别高,整个关中道,就像一个大火炉,蒸烤兼顾,晕倒是经常的事,腰疼腿痛更不待说。吃不好饭,晚上露天睡在街道,或者公路旁,或者麦子打碾场,蚊虫叮咬,睡不好觉,休息不好是困惑麦客的主要问题。每当夜幕降临,一边吃着晚饭,一边数着掌柜的发的薪水,心里别提多高兴,美滋滋的,很是暇意,却也同时在琢磨着自己今晚的睡处和床在那个屋檐下,在那个街道里,对于麦客来说,这些都是小事。虽然艰苦,能给家里赚来夏收的费用,又能浪游一番夏日的八百里秦川,当然是最大的欣慰。

6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5-06 09:17:24
当麦客下场割麦子挣钱,是一份很辛苦很累人活路。当麦客有流不尽的汗水,吃不完的苦头,受不尽的风寒,常天干活,麦客的腰部都要折成九十度,关中的五月六月,气温特别高,整个关中道,就像一个大火炉,蒸烤兼顾,晕倒是经常的事,腰疼腿痛更不待说。吃不好饭,晚上露天睡在街道,或者公路旁,或者麦子打碾场,蚊虫叮咬,睡不好觉,休息不好是困惑麦客的主要问题。每当夜幕降临,一边吃着晚饭,一边数着掌柜的发的薪水,心里别提多高兴,美滋滋的,很是暇意,却也同时在琢磨着自己今晚的睡处和床在那个屋檐下,在那个街道里,对于麦客来说,这些都是小事。虽然艰苦,能给家里赚来夏收的费用,又能浪游一番夏日的八百里秦川,当然是最大的欣慰。
闻杰
7 楼 文友:娇娇 2017-05-06 09:21:19
成文说的很对啊,如今看不到麦客了,新的麦客依旧像候鸟一样从南到北,一路追随着金色的麦田,那就是联合收割机,经常看见江苏的联合收割机,浩浩荡荡一路向北,又一次看见马路上停靠着十多台收割机,他们都来到了黑龙江,可能还要去漠河,当中苏边界去收割小麦。

8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05-06 09:24:52
这篇文章好有新意。麦客词句第一次听说。文中往事很感人,麦客,很辛苦,像候鸟一样迁徙,哪里有麦子哪里就是劳动的战场,向麦克们致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05-06 09:25:15
当麦客下场割麦子挣钱,是一份很辛苦很累人活路。当麦客有流不尽的汗水,吃不完的苦头,受不尽的风寒,常天干活,麦客的腰部都要折成九十度,关中的五月六月,气温特别高,整个关中道,就像一个大火炉,蒸烤兼顾,晕倒是经常的事,腰疼腿痛更不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