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语】关中麦客(散文)

精品 【丁香花语】关中麦客(散文)


作者:李自立 秀才,281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041发表时间:2017-05-06 09:05:34
摘要:又是一年麦收季节,望着漫无边际的滚滚麦浪,忙碌不停的收割机,思绪,带我回到了八十年代,那个靠人收割的年代,想起了关中的麦客……

【丁香花语】关中麦客(散文)

共 3485 字 1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回忆起自己曾经当麦客的往事,和割麦子的场景。由于麦子成熟时间的差异,一些以收割麦子为职业的农民,换取收入。这些农民体力较好、割麦子技术过硬、勤奋肯干,被称为麦客。麦客的存在,缓解了关中道里夏收时节,面临的时间紧、任务重与人手不足的困境。因地区成熟差异性,从东边的潼关到西部的宝鸡,麦子逐渐成熟,麦客中一部分人是晚熟区麦客们由北向南,由南返北,像候鸟一样迁徙游走,一路收麦一路走,等麦客走到自家门前,自家的麦子也熟了;另一部分是早熟区的农民,等自家收割完,前往相对晚熟区收割。他们成群结队,其中兄弟、父子、夫妻同行,到产麦区,寻人雇佣,替人割麦,用汗水换取微薄的收入,补贴家庭短缺或寻找生路,人们称他们为"麦客"。麦客至少在明清时的中国地方志中就有记载。"文革"十年里麦客销声匿迹,直到家庭承包制实行后麦客又首先新出现在关中农村。当麦客的年代有过欣喜,和辛劳,为了生计跟随着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一路追逐着成熟的麦子,一路收割,一直忙到小麦收割完毕。 那个年代,关中麦客,天天在坚持,天天苦受煎熬,关中道麦子收完需要要二十多天,麦客们,就像迁徙的候鸟一样,坚持二十多天。麦客的劳动,换来微薄的收入,给孩子媳妇买过夏衣服,给家里购买添置农具,准备自己收麦的开销。回想往事,今夕对比,感叹生活带来的千般滋味。麦客们是一群能吃苦,对家庭有担当的人。他们勤劳,朴实,是顶天立地的男人,更是一群让人尊敬的人!倾情推荐!共赏美文!【丁香编辑:社长娇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507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21 楼        文友:忆荒        2017-05-08 22:01:39
  欣赏,恭贺喜摘精品!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22 楼        文友:娇娇        2017-05-09 10:58:59
  感谢各位读者热情跟评支持,作者工作特别忙,我替作者感谢亲们抬爱,谢谢,祝夏安!
娇娇
23 楼        文友:秦戈尔        2017-05-09 21:34:28
  看过一个记录片,最后一个麦客。有感触。
共 23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