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青春】吃水的变迁(散文)
【编者按】上世纪七十年代,没有自来水,农村用水全靠人工开凿的水井,而且有些地方村里的水井很少,用肩膀挑水桶担水,要走一条街很远。作者很小就知道为父母分担家务,为家里提供用水。由于年小力单,兄弟合作,还险险受伤,水桶掉到井里,实在不易,但是用水不容易是普遍问题,直到自家有了水井,并且使用水泵提水,继而用上了太阳能,生活用水更有改善。自来水的普及,更为生活提供了便利,用作者的话说“这都多亏党的好政策”。作品平铺直叙,语言朴实无华,毫不做作,以平常生活用水的变化,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出强国富民的好政策。感谢作者老师,推荐共赏 !【丁香编辑:庄稼】
1 楼 文友:庄稼 2017-10-21 07:42:08
一篇朴实无华的作品,篇幅短小,但是以小搏大,能够反映农村生活的变化,实为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 。如果更深入地加以挖掘描写,作品会更加充实动人,个见 。问好作者老师!
5 楼 文友:娇娇 2017-10-21 07:45:59
当时瘦小的我,担上一担水,桶离地面还不到二十公分,摇摇晃晃的,还要走三百多米才能到家,有时要歇一二次,沉重的木桶压得我呲牙嘴歪。我家那个不大的瓮,一般两担水就装满了,就是排队的时间太长。二爸、六婶、三姨、小虎、燕子……桶挨着桶,排一长行队。有时绞水的人少了,我和弟弟担满了瓮,还另担上一桶水放下 。六桶水用不到两天,除了吃水以外,还要供全家人洗洗涮涮,并且还喂了两头大肥猪,那时肥猪一喂就是一年,所以天天都得担水。
小闰土好勤快,能吃苦,是个好孩子。嘻嘻!
小闰土好勤快,能吃苦,是个好孩子。嘻嘻!

6 楼 文友:娇娇 2017-10-21 07:47:32
寒冷的冬季,冰天雪地,西北风打着呼哨,吹的树枝都在发抖,高压电线也在寒风的吹动下,发出一声声怪叫,井台上结了厚厚一层冰。放学后,我叫上弟弟担上水桶去排队挑水。那天在绞最后一担水时,我和弟弟正往上绞着,突然,脚下一滑,把辘轳顺势扔开了,弟弟被辘轳把打拨到一边,水桶随着辘轳哗哗哗的下了“挂面”。当时我吓的脸色煞白,不知怎么办好,过了好一阵子,我才在惊慌中缓过神来,忙看弟弟,幸好他没啥事,一绞辘轳,井绳松松的,不用说桶是掉到井里了。
好危险啊,冬天打水最害怕了,我都不敢上井台。
好危险啊,冬天打水最害怕了,我都不敢上井台。

7 楼 文友:樱雪 2017-10-21 07:48:14
文章以农村新旧时代吃水的对比对牵引,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陆续提高,通过描写自己儿时和弟弟一块打水的琐碎事以及父亲对孩子的教诲,反映了对应时代的真情。很棒,问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9 楼 文友:樱雪 2017-10-21 07:50:06
文章短小精湛,语言精辟,虽然篇幅短小,但画面充分。生活气息十足,欣赏学习,问好老师,期待更多佳作。老师不亏为西府大地之乡土文学代表人物,佩服佩服,问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