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州圣儒何瑭 ——廉政教育戏
【户部正六品主事刘诚上。
刘:(跪拜)户部正六品主事刘诚有要事禀报户部右侍郎何瑭大人。
何:平身,请讲。
刘:(唱)举荐结果进宫廷,圣上内阁都吃惊。
何瑭清廉少人荐,吕谦昏庸被推崇。
七嘴八舌风浪起,万岁设法把水平。
他说何瑭为官清,勤政廉政手腕硬。
得罪人多受孤立,平调礼部展才能。
内阁不严透了风,我赶紧报喜给大人听。
左侍郎吕谦在户部,暗结朋党,排挤忠良。操纵举荐,欲盖弥彰。破坏廉政,枉法贪赃。激起了廉洁官员的义愤满腔。都察院收到密报之后,派员暗查,件件属实,已奏明圣上。内阁大臣纷纷动本,跪请万岁爷为了江山社稷,杀一儆百,绝不轻放。万岁爷为了平众怒,已经将吕侍郎停职审查,关入牢房。
何:(长吁短叹)唉……
刘:这是可喜可贺的大喜事,大人为何长吁短叹,心情不爽?
何:本官代理户部尚书,户部出了这等丑事,于情于理,主责不容推卸。
刘:谁人犯罪,谁人坐监。大人清廉,何出此言?
何:事实俱在,道理明摆。(手指毛驴)我用毛驴来打比方,话糙理不糙,
你就会立即明明白白。你听呀——
(唱)毛驴本性吃料贪,换驴杀驴也枉然;
想劝毛驴改本性,必定千古惹笑谈。
若给毛驴戴笼嘴,再想偷吃难上难。
现在毛驴偷嘴吃,你说责任该谁担?
刘:大人高风亮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茅塞顿开。下官深受教诲,得益匪浅。(淡出)
【淡入,京城郊外。寒冬。朔风呼啸,漫天雪飘,银装素裹,冰封大道。
【吕侍郎披头散发,衣衫褴褛,在二解差恶语呵斥、几步一棍的押送下,跌跌撞撞地上场。(特写光)
吕:(唱)朔风吹雪花飘冰封大道,到边关去充军路途遥遥。
悔不该贪银两只嫌还少,耍阴谋整清官心肠太刁。
自挖坑自跳坑恶有恶报,到头来众叛离孤身一条。
夫人她肚里话都往外倒,为免刑想立功反戈乱咬。
户部官见墙倒众人都推,我成了大祸首罪责难逃。
按律条判死刑小命难保,要押到菜市口马上开刀。
我若是到来生重新做人,见银钱绝不敢再贪分毫。
多亏了何瑭兄以德报怨,为救我释前嫌概不计较。
救我命大恩德今生难报,待来世变驴马再来效劳。(哭泣)
【何瑭赶来为吕侍郎送行。(特写光)
何:吕年弟呀——
(唱)千树素裹万枝银,朔风吹来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官场谁人不识君。
远行路上多珍重,洗心革面重做人。
但愿边关立军功,将功赎罪求圣恩。
吕:(唱)进牢才知悔和恨,妻离子散险丧身。
身败名裂成笑谈,遗臭万年天下闻。
早守清廉为黎民,哪来绝望铁窗泪。
以身说法当典型,告诫天下当官人。
何:(接唱)天天洗脸去灰尘,日日反省明内心。
廉如清风常拂面,洁似清水常洗身。
廉政原为官员本,廉洁乃是官员魂,
为官应立廉政志,廉政最贵爱民心。
甘守清廉为民众,永保廉洁正自身。
岁月莫从贪里过,春光须向廉前追。
莫怨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
历览古今多少官,贪污腐败遭杀身。
当官要知廉洁早,莫待进牢迟悔恨。
反腐倡廉千秋业,国泰民安万代根。
【解差走上,押送吕侍郎上路。
【何瑭挥手相送。(淡出)
【淡入,何瑭塑像。
像:嘉靖十年(1531年),我五十七岁,告老还乡后,成立"景贤书院",设馆讲学,著书立说,把全身精力放在研究历学、算学、律学和著书教徒上。著有《柏斋集》十一卷、《柏斋先生乐府》一卷、《柏斋三书》三卷、《正德(怀庆府志)》十二卷、《阴阳管见》、《乐律管见》、《医学管见》、《儒学管见》、《兵论》、《治河》、《均瑶、均粮》等书籍,培养出了很多著名人士。居家十二载,严教子孙忠孝节义。何氏子弟,代代都出英才。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九月十三日,我辞世升仙,终年七十岁。二十五年之后的隆庆二年(1568年),朝廷追封我为正二品礼部尚书,谥"文定"。我在临终前,动了动脑筋,想了想办法,把一生求真务实的“廉”字总算是画了个满意的句号。(淡出)
【淡入。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九月十三日。何瑭住室。何瑭临终之前,回光返照,精神很好,依然风趣幽默地托言升仙来安排后事。
【年已古稀的何瑭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来至台前。
何:(唱)日月如梭催人老,年已古稀岁数高。
自古人生谁无死,谁都得要走这一遭。
人到临终有预兆,回光返照精神好。
幸喜说话还清楚,后事安排要趁早。
何瑭一生讲廉洁,作风简朴爱低调。
生怕死后不当家,大操大办太招摇。
怎样死后说了算,何瑭我最后动动脑。
(拄杖碎步慢挪,晃起两肩走场,摇动头脑思索。)
(大笑)啊,哈哈哈……
(接唱)我的头脑还算灵,看我咋样使绝招。
(高喊)老大光祖、老二显宗,恁爹有事,赶快过来!
【内声:来了,来了!何瑭大儿子何光祖(简称大)、二儿子何显宗(简称二)上场。
大、二:(施礼)父亲大人安好。急唤孩儿,有何要事?
何:(唱)恍恍惚惚来梦兆,昨夜老父大限到。
黎明惊醒眼皮跳,叫来俩儿说蹊跷。
大:爹爹呀!有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胡梦颠倒,不说也罢。
二:爹爹呀!古人云:梦兆反解,梦死得生。此乃喜事,说来俺听。
何:我的乖乖儿呀——
(唱)鼓打三更做一梦,躺在玉制棺材中。
锦袍玉带身上穿,黄金白银满登登。
珍珠玛瑙全都有,玉器古玩价连城。
突然来了盗墓贼,掘坟开棺盗个净。
把我剥得赤条条,抛尸荒野浑身冷。
狼狗撕咬露白骨,皮开肉绽钻心疼。
疼得大叫黎明醒,吓得老父直抽风。(夸张连续抽风)
【老大、老二赶紧来到何瑭身边安慰父亲。
大、二:爹爹呀,此乃梦幻,不必介意。
何:虽是梦幻,理应警惕。置之不顾,要出问题。纵然能活百年,老父年已古稀。后事人人难免,应该尽早备齐。千年风俗,极有哲理。越是不怕,越能冲喜。胸怀坦然,神鬼不欺。益寿延年,强身健体。
大、二:就依爹爹之意,如何具体办理?
何:我的后事应以俭办为宜。随身衣裳,就肚干粮。粗布青衣即可,勿放金银玉器。坟墓不可过大,一个土丘足矣。一定奏明皇上,老夫一生对国对民贡献不大,心里感到万分惭愧。万望皇上不可为我死后降旨,再把国家银两耗费。若能如此,则老夫在九泉之下,也可含笑瞑目矣。
大、二:一切全依爹爹。
何:老大呀,你说男儿应以什么立身?
大:为民者勤,为富者仁,为官者廉,以一技而利天下。
何:老二呀,我积攒那点银两,是节余的俸禄,你打算派何用场?
二:父亲一生为国为民着想,那点银两就资助正在扩建的景贤书院,俺兄弟俩分文不取。
何:(唱)俩儿的回答爹欣闻,不枉我教子费尽心。
为父没给你们置房与买地,只攒了五千两俸禄银。
三千银两建书院,两千银两济穷人。
给恁留下四句话,立碑墓前作遗训。
光祖谨慎铺宣纸,显宗挽袖研徽墨。
老夫奋力挥狼毫,要留名句照乾坤。
【何瑭写下“不要钱碑”上那四句话。老大、老二向台下展示何瑭书法墨宝。
大、二:(念)子孙胜似我,要钱做什么?
子孙不胜我,要钱做什么?
何:(接唱)老夫越写越兴奋,世世代代传家训。(继续书写)
【何瑭连续书写,老大、老二陆续配合向台下展示。
大、二:(念)训子格言:见财,莫贪;见光,莫沾;亏心事,莫办;伤天害理事,莫干。何氏家规
立戒十四字:以谦、俭、劳、廉、忠、孝、善七字为立身之本。以骄、奢、逸、贪、赌、佞、凶七字为终身之戒。
恪守十七句:要为民者勤、为富者仁。为官者廉。
要教之以礼仪,育之以勤俭,修之以身心,养之以道德。
要谦恭礼让,不可骄傲;艰苦创业,不可奢华;
努力不懈,不可安逸,以一技而立天下。
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地,中不愧于人。
内声:圣旨下,何瑭长子光祖、次子显宗接旨。(淡出)
【淡入,客厅。二人接旨。
大、二:(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内声: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皇恩浩荡,褒嘉忠良。
何瑭为国为民,堪为官员榜样。
百年之后,恩赐三棺三椁,金顶玉葬。
营造坟墓,划地十亩,拨白银万两。
建冢立庙,终年香火不断,四时祭享。
钦此。
大明 嘉靖二十二年九月十三日之宝
大、二:皇恩浩荡,圣上英明。何瑭长子光祖、次子显宗接旨谢恩。(闪出)
【闪入。何瑭住室。何瑭歪倒在椅子上,双眼紧闭,频频吐气。俩儿子见状,惊慌不已,以为何瑭咽气了,急忙呼唤,号啕大哭。何瑭经千呼万唤假装苏醒过来,睁开眼睛,忍俊不禁,哈哈大笑。俩儿惊问何故?何瑭喜不自胜,娓娓道来。
何:(笑得花样不断)好事呀好事,真正是天大的好事呀!
(唱)皇上圣旨没听完,太白金星把我传。
腾云驾雾上九霄,玉帝面前把驾参。
玉帝说呀—— (模仿)
人间都喊你“何老先儿”,喊声震天惹我烦。
光喊谐音那算啥?纯粹给我办难堪!
要做就做真神仙,我有权叫你入仙班。
封你一个文曲星,强过那人间立庙香不断。
为了全面作审查,因此宣你上宝殿。
查实你当官搞廉政,廉洁奉公是典范。
只是还差一条件,简办后事才圆满。
谁敢不按这样办,就是破坏你成仙!
我忙着磕头正谢恩,就听见俩儿把我喊。
恁两个决不是仵逆儿,一定把老父来成全。
【何瑭朝着两个儿子连连作揖拱手。两个儿子急忙跪下连连磕头表态。
大、二:孩儿对天发誓,爹爹百年后丧葬后事,一切严格遵照爹爹生前安排。
何:这下我就该放心啦!啊,哈哈哈……
【何瑭端坐椅上,仰天大笑,笑得没了气,骤然登仙。
【一声比一声高的喊声 :何瑭成仙了,何瑭成仙了!何瑭成仙了!!(淡出)
【淡入。画外声:何瑭死后,儿子遵其遗嘱,丧事从俭,还请来了石匠,把父亲临终前写的四句话,刻在了石碑上,立在墓前。皇上听了钦差的转奏后,不禁笑道:“何瑭是在假梦嘱薄葬,既然如此,那就依何爱卿之意吧。何瑭一生廉政勤政,廉洁奉公,临终所为更使寡人感动。追封何瑭为礼部尚书,赐爵“文定公”;诏命在何瑭祠前建立“下马碑”,严令过往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凡是过往人等,一律大礼参拜。”
【在合唱声中,背景屏幕连续映出何瑭纪念馆的各处图像,最后定格在何瑭塑像。
合唱声:何瑭一生讲究“廉”,廉洁奉公树典范。
清廉楷模励后人,家训家规代代传。
进祠先来拜“廉”字,出门正气满胸怀。
宁做清官脱靴走,不与奸佞同戴天。
反腐倡廉干实事,廉政勤政永向前。
妙趣横生寓意长,牢记何瑭宣讲“廉”。
【在合唱声中,全体演员上场谢幕。
【全剧终。
2017年6月9日 修改稿
编剧:孙巨才电话:0391——7441238
通信地址:454993
河南省武陟县小董乡小董村
何瑭特别强调廉政的重要性,把廉政看成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他的话直到今天仍然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孙巨才
何瑭是明代中期一位杰出的清廉正直、惠爱百姓的政治思想家。成化十年(1474年)生于河南武陟千秋乡头铺镇(今天的何营村)。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九月十三日,何瑭病故,享年七十岁。何瑭为官一生清正廉洁,称得上两袖清风的表率。先后任开州同知、东昌府同知、工、户、礼三部右侍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职。世世代代清官廉吏数不胜数,何瑭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但像何瑭那样能够上升到哲学的理论高度,提出系统的廉政思想来的,却绝无仅有。我们认真研究何瑭的廉政思想,对于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何瑭廉政思想的逐步形成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廉洁人”。何瑭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家风家训教育。他的母亲谆谆教导他:“何家人穷志不穷,祖祖辈辈传家风。
任凭街前冻饿死,不贪别人一文铜。只有先做廉洁人,长大才能官廉政。何家圣贤数不完,全都青史留美名。吾儿将此当楷模,光耀何家老祖宗。”他本人也立下了洁身自好的誓言:“见财,莫贪;见光,莫沾;亏心事,莫办;伤天害理事,莫干。俯不愧地,仰不愧天。为官若是贪钱财,死后决不把家还。”他从小就有了廉洁自律的坚强信念,一辈子也没有丝毫改变。
第二阶段是“廉政官”。何瑭当官后只享俸禄,不收金钱。顶住了种种诱惑。拒腐蚀,永不沾。不管是金钱美色,还是感情拉拢,到他面前,统统都是白费功夫。何瑭自幼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深知民间百姓的疾苦。官员层层贪腐,民怨沸腾,何瑭立志为民除害,狠拍苍蝇灭虎狼。惩治贪官堵贪源。正德六年(1511年),何瑭奏本要求禁贪墨以清吏治,严纪律以振军威,慎治财以固邦本。朝廷不纳,复又奏本兵语五篇,投内阁亦未采。于是,便以明君者应勤政爱民,慎理朝事的道理和以帝舜纳大禹治邦之道赢得天下太平的故事于经筵之上,冒犯龙颜,直谏皇上。正德皇帝听了,拒谏饰非,数日后,以忤旨之罪,将他贬出京城。他虽然官职不大,但是为了廉政,上敢忤旨直谏皇上、智斗权奸九千岁刘瑾;中敢当面揭发准备提拔重用他的权臣张罗峰的十三条贪腐罪状,下敢横扫一切贪官污吏与牛鬼蛇神。何瑭铁腕反贪,治久病者用毒药,革久弊者用重典,痛惩贪赂官吏。他走到哪里,就把廉政干到了哪里。
第三阶段是“廉政思想”。何瑭廉洁奉公,刚正不阿,勇敢反贪,宁折不弯,与腐败官场格格不入,处处碰壁。为了国家为了黎民,何瑭真心真意反腐败,平民愤伸张正义,反贪墨志坚如钢。不怕反贪得罪人,不怕无人来举荐。不求安稳随大流,不怕丢了好人缘。
纵然粉身又碎骨,也要实实在在反腐败。在复杂的官场环境中,他宁做清官脱靴走,不与奸佞同污流。从嘉靖元年(1522年)——嘉靖九年
(1530年),九年间换了九个职务,嘉靖元年任命为山西提学副使。
嘉靖二年改任浙江提学副使。嘉靖三年任太常寺少卿。嘉靖四年任太常寺正卿。嘉靖五年任南京翰林院学士。嘉靖六年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嘉靖七年任北京工部右侍郎,至京改任户部右侍郎。嘉靖八年改任礼部右侍郎。嘉靖九年改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他到什么地方都干不长,在官场上是个失败者。嘉靖十年(1531年)何瑭五十七岁,年富力强,正是大干事业的黄金时间,最后落了个辞官不做,告老还乡。但是他和孔子比起来,要比孔子好得多。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
到处推销自己,欲求官职而不可得,多次被围困绝粮,累累如丧家之犬。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六十八岁时才得以返回鲁国。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六十九岁时仍有心从政当官,然不被用,只好自行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修订《春秋》。
而何瑭九年换了九个官位,最后还算是体面下台,平安返乡。
有道是,坏事能变好事,磨难能出英雄。孔子厄尔作春秋,何瑭退而创思想。
孔子周游列国,处处碰壁,退而著书立说,创立了儒家之道;
何瑭斗遍官场,屡挫屡战,退而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二元论廉政思想。
何瑭还乡后,成立"景贤书院",设馆讲学,著书立说,把全身精力放在研究历学、算学、律学和著书教徒上。著有《柏斋集》十一卷、《柏斋先生乐府》一卷、《柏斋三书》三卷、《正德(怀庆府志)》 十二卷、《阴阳管见》、《乐律管见》、《医学管见》、《儒学管见》、《兵论》、《治河》、《均瑶、均粮》等书籍。十二年间,他深入研究太极阴阳学说,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成体系,完善了二元论哲学理论。并且痛定思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二元论的理论来回顾、分析、总结、提高自己在官场上屡败屡战的经验教训,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何瑭廉政思想。
何瑭廉政思想适应官场、行之有效、立竿见影。
何瑭廉政思想的实质是:外圆内方,阴阳相济,刚柔融合,对立统一。
何瑭认为,只要存在官场,贪污腐败就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就像对待死亡一样,需要极力对待,不断战胜。稍有疏忽,就会危及政权生命。因此,历朝历代都整治贪污腐败。他详细分析大明朝反贪腐过程,太祖朱元璋铁腕反贪,在全国搞了六次大运动。规定官员贪银六十两以上立即斩首,剥皮实草悬挂官座之旁。三十一年杀死贪官十五万,包括斩驸马,杀功臣,在反贪面前,六亲不认,人人平等,酷刑之下,朝杀暮犯仍然难以肃清。孝宗朱祐樘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大开言路,倡导节约,与民休息,废除苛法,更正律制,制定《问刑条例》,编成《大明会典》,删除了原
《大明律》中多项残暴的法令,对刑罚运用十分慎重。待臣下宽厚仁慈,亲密无间,形同家人。京官夜返家中时,必派铺军执灯传送。明孝宗被称为贤主,是温柔待官的典范。他废除苛法,宽松吏治,推心置腹,规劝臣公。但官员没了严刑峻法的威慑,自然而然肆无忌惮,胆大妄为。明孝宗的慈心善行换来了官场混乱,贪污腐败更加盛行。
何瑭意识到了在反贪做法上偏激不行,宽严皆误,因而提出了阴阳相济,刚柔融合、宽严适度的二元论廉政思想。他认为,在反腐败过程中,运动与持久,人治与法治,教育与严惩,法办与赦免,条文与变通,清廉与养廉,罚钱与判刑,原则与实用,刚直与温情,两个不同的概念作为两元,必须并立,同等重要,两者必须适度,哪个偏废都不中。两者相离则物死,两者结合则物生。精神、物质同样重要,身心二元合成廉明。廉政只讲攻心计,抛开制度万不能。廉政若只靠制度,制度再严有漏洞。求真务实讲良效,二元并重才能搞好廉政。
何瑭把“二元论”通俗地概括为“能硬能软是条龙,只硬不软是条虫。”还把“二元论”形象地比喻成铜钱的“圆”和“方”,认为外圆内方,为人处世,,可以纵横天下,畅通无阻。
外圆即是:为人外在表现就要圆通灵活,精通世故,成熟精明,老练稳重,善于巧妙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内方即是:内心时刻保持平民本色,心中有原则、有道德、
有尺度、有善念,绝不做有违国法家规,世理道德的事情。
外圆内方是人在社会中应当具备的品质,外圆能保证在复杂的
社会中不被欺骗,顺利与各种人打交道;内方又能保证自身人格
特色和优良品质,不受外界不良影响。
刚直不阿,宁折不弯,犯颜直谏,一尘不染。可敬而不可学,
可望而不必攀。教之则误人子弟,学之则害人不浅。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出于众,人必非之。牙硬舌软,牙掉舌存。
阴阳适度,自然规律。历代圣贤警句,时刻铭刻在心。违背圣贤
告诫之言,就会在复杂的官场中难以立足,也是什么事都难以办成的。死守教条,不善变通,沽名钓誉,一事无成。为人处事,要合人情。方圆适度,融会贯通。偏废一者,必坠深坑。
“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事的锦囊。外圆内方,是
有效的处世手段。有方无圆则太刚,太刚易折;有圆无方则太柔,
太柔则瘫。做人方外有圆,不忘原则,灵活应变,洁身自好,处世
练达,就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守不变。
在社会上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中,适宜生存发展,永远保持
本人的高尚情操。这才是则天法地的大智慧,顺天应人的铁规律。
在复杂的官场中,能站稳脚跟是第一位的。应该团结绝大多数,打击极少数。如果与众为敌,到哪里也不会有立足之地,到哪里也干不长,为百姓办事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官场中,干事要循序渐进,瓜熟蒂落,不要头脑发热,急于求成。凡事要动脑筋,用智慧,注重策略战术、讲究方式方法。遇到坏人坏事,要想方设法,战而胜之。绝不可不共戴天,愤而辞职,一走了事,自我丧失为老百姓谋利益的工作岗位与权力机会。若这样做就是“逃兵”,就是对人民的极大犯罪。
在官场上,要善于保护自己。否则,轻则被排挤丢官,重则身败名裂,丢了脑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何瑭廉政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五百年前,何瑭就提出了符合今天世界最新科研成果的“二元论”哲学思想,这个源于中国古代太极阴阳学说的“二元论”哲学思想归纳起来就是变片面为全面,变绝对为相对,变静止为发展。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何瑭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二元论的理论来回顾、分析、总结、提高自己在官场上的经验教训,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何瑭廉政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独具一格,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整个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何瑭在世界哲学史上也处于领先地位,他比笛卡尔提出“二元论”早了一百一十六年。他与西方二元论思想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其显著的特点。西方有人将“二元论”称为对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第五大发明。西方列国把它作为根本思想方法,当成一切行动的指导方针。历史事实表明,这个思想方法是实用的,是成功的,是行之有效的廉政措施,确实是搞好廉政建设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