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青春】父亲的糁子碗(散文)
【编者按】作者的父亲喜欢喝糁子茶,每次都将碗舔得干净,孩子们就会埋怨父亲干嘛这样节俭。父亲却郑重其事地讲起过去年代挨过的饥饿。早年因为天灾,粮食基本绝产,乡亲们都是吃糠咽菜挨日子,那时候,日子过得及其艰辛,一家人没饭吃,大人还好说,小孩子怎么受得了,因此经常会听见小孩子饿得直哭。那时候的日子,那也不叫个日子,只能叫活受罪。那时候,路边经常能看见饿死的人。家里的日子实在没法过了,为了给家里节约粮食,只能带着幼小的孩子到大山里逃荒。人们能吃的野菜都挖光了,连树皮都被人吃光了。野菜没有了,树皮没有了,乔山一带的匪患却成了灾。那都是一些活不下去的悍民啸聚山林,落草为寇。他们时不时地骚扰乡里,逼迫村民交出粮食,不交粮食就用火烧人。邻居九爷的哥哥就是被土匪活活烧死的,九爷也被烧得落下了残疾。天灾加上人祸,真是雪上加霜,能在那个年代生存下来本身就是个奇迹。如今,好日子就像泡在蜜罐里,人们不能忘了本,父亲讲起救命的糁子故事,让大家十分受益,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好日子,不忘初心。勤俭节约是中国民族的美德,不忘历史,牢记使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一段过去的苦难岁月,给读者带来深深的思索。力荐共赏!【丁香编辑:社长娇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8010403】
11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12-24 11:09:52
深受教育,好好珍惜现在的好日子,那个年代的人太不容易了。
回复11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2-24 11:33:55
谢谢老师的留评,生活在如今幸福年代的我们更应珍惜,不忘过去,继往开来。遥祝冬安。
回复12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2-24 11:34:47
感谢老师的点评,我代表自己的老父亲感谢您,遥祝老师冬安。
回复13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2-24 11:36:20
感谢老师的鼓励,让我们一起节约粮食,珍惜生活。
1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4 13:07:22
不等我看完这篇文章,我就泪流满面,禁不住哭出声来。我在三年困难时期,才刚刚十岁,也经历过与文中相似的遭遇,差一点被活活饿死。现在能吃饱了,但是,不能一饱忘百饥,要珍惜粮食,千万不要忘记过去!
作者功力不凡,写得很感人,拜读学习了。
作者功力不凡,写得很感人,拜读学习了。
回复14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2-24 17:09:22
感谢老师的赞誉,遥祝老师冬安。
15 楼 文友:闰土 2017-12-24 15:59:49
拜读完乔山人老师大作,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深为老父亲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感动,特别是拾馍渣、舔碗等细节,领人动容,心里发酸,眼圈发红。作者描写细腻,手法新颖,能引起读者共鸣。
回复15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2-24 17:08:09
谢谢老师的赞誉,顺致老师创作愉快,身体健康。
16 楼 文友:闰土 2017-12-24 16:06:32
在那个贫困潦倒的年代,人们因生活所迫,常常饿的两眼发昏。乔山人老师把那个年代写的扣人心弦,回味无穷,特别是老父亲用姐姐嫁妆两次进山换粮食,更是把故事推向高潮,好文,闰土点赞学习了。
回复16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2-24 17:06:12
谢谢闰土老师的精美点评,山人惭愧,写的没有老师说的那么好,我要向老师学习,力争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回复17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2-25 08:59:00
谢谢老师的留评与祝福,遥祝老师冬安。
回复18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2-25 09:00:15
再次感谢老师的点评,山人当不断努力,力争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回复19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2-25 20:39:04
谢谢老师留评,遥祝老师冬安。
20 楼 文友:江山娇 2017-12-26 10:03:50
老一辈的辛酸苦辣都在碗里。
回复20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2-28 10:50:36
感谢老师精美的总结,老师说的非常对,这碗就是老一辈人对生活的态度,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