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青春】父亲的糁子碗(散文)
【编者按】作者的父亲喜欢喝糁子茶,每次都将碗舔得干净,孩子们就会埋怨父亲干嘛这样节俭。父亲却郑重其事地讲起过去年代挨过的饥饿。早年因为天灾,粮食基本绝产,乡亲们都是吃糠咽菜挨日子,那时候,日子过得及其艰辛,一家人没饭吃,大人还好说,小孩子怎么受得了,因此经常会听见小孩子饿得直哭。那时候的日子,那也不叫个日子,只能叫活受罪。那时候,路边经常能看见饿死的人。家里的日子实在没法过了,为了给家里节约粮食,只能带着幼小的孩子到大山里逃荒。人们能吃的野菜都挖光了,连树皮都被人吃光了。野菜没有了,树皮没有了,乔山一带的匪患却成了灾。那都是一些活不下去的悍民啸聚山林,落草为寇。他们时不时地骚扰乡里,逼迫村民交出粮食,不交粮食就用火烧人。邻居九爷的哥哥就是被土匪活活烧死的,九爷也被烧得落下了残疾。天灾加上人祸,真是雪上加霜,能在那个年代生存下来本身就是个奇迹。如今,好日子就像泡在蜜罐里,人们不能忘了本,父亲讲起救命的糁子故事,让大家十分受益,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好日子,不忘初心。勤俭节约是中国民族的美德,不忘历史,牢记使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一段过去的苦难岁月,给读者带来深深的思索。力荐共赏!【丁香编辑:社长娇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8010403】
21 楼 文友:一蓑烟雨独为客 2017-12-26 12:03:27
老师的这篇粮食的故事,绝不在王愿坚的那篇之下,字里行间似有晶莹的泪光,似有低低的哭泣,似有血与泪的控诉,让人有锥心蚀骨的痛,也有死里逃生的欣喜。粮食,只有挨过饿的人才知道它的价值,才知道该如何爱惜。老父亲不是不爱吃饺子馒头烙饼面条,不是不喜欢面包蛋糕麻花,他只吃玉米糁,是不想忘却那段岁月,那段历史。我们后来者也应该牢记那些曾经,如此才会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才会更加努力明天的梦想。欣赏老师佳作。
妙处难与君说
回复21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2-28 10:48:58
感谢老师精美的点评,老师延伸了拙作的内涵,为拙作增色不少,非常感谢老师深情饱满剖析与赞誉,遥祝老师冬安,致茶。
回复22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2-28 10:51:09
感谢老师的点赞,遥祝老师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