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落花的窗台(小说)
这是一个安静的午后。
文苑今年的两株百年紫荆开得特别灿烂,高大的花枝挂满了整个庭院,稍一抬头,紫色的花海就占满了双眸。
许是闻到了花香,无数只蜜蜂围着树上的紫荆花拼命地采蜜。鸟儿也不甘寂寞,在鲜花与枝丫间欢快鸣叫,来回穿梭。
边上静默的古井,此刻一脸的祥和。这口古井安静地躺在这里,已见证了这院子近两百年的沧桑与风云变幻。
苏蕊一个人,搬了张椅子,依在前庭的一根石柱边,静静地看书。
院子四面环廊,中间是一大块空地,露天长着两株开满紫荆的参天大树。亭台楼阁,曲径清幽,古人当初设计并建造这座院子,想来必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
一人一椅,一花一茶,一屋一树一古井。这样的景致,落入眼里,让人忍不住地想把时光定格!
院子很安静,仿佛不带一丝人间烟火。
有鸟儿飞过。大树上摇摇晃晃落下一片紫色花瓣,正好跌落在苏蕊手里的那本已经有些年月的书——《廊桥遗梦》。
苏蕊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她读大一的时候,那个时候这本书刚刚盛行,苏蕊就自己花钱买了一本。
《廊桥遗梦》讲述的是一个“爱而不得”的故事,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一个内心深处有着浪漫气息的女人弗朗西斯卡,跟着退伍的丈夫移民到美国,在一个很美但保守的小镇过着平静而乏味的生活。一天丈夫带着孩子去参加评选地区最棒的牛的比赛,她独自一人留在家中,于是,她有了4天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光。迷路的摄影家罗伯特在那个炎热的下午走进了她的生活,她主动领他去罗斯曼特桥。一天的“向导”让两个人擦出了爱的火花,罗伯特与弗朗西斯卡在经历了4天刻骨铭心的爱情后,为了不伤害弗朗西斯卡的家庭,在爱情与责任的两难中,他们选择了舍弃,各自回归各自的生活。那次的别离后,两个人一直到死,都没有再见过对方一面。
这本书苏蕊在看过一遍后,就再也没有翻阅。许是这故事太让人难过,所以不忍再看第二遍。
这本书她一直珍藏到毕业。后来因为东奔西跑找工作,就把这本书留在了母亲的家里,一直到出嫁。
前段时间她整理母亲的遗物,就顺便把自己闺阁里的物品也清理了一下,无意中就翻出了这本书。
上次离开的时候因为匆忙,又落在了娘家,这次回来的时间有点长,所以这本书便又被她拿了出来。
其实内心深处,苏蕊很难理解,在那样的相思煎熬下,两个人怎么还可以如此从容面对生活?每天微笑,然后想念,把岁月拉长,在风中,把相思圈成记忆的模样。
每每读到弗朗西斯卡与罗伯特的离别,苏蕊都会觉得非常的难过。
我们总是希望有情人能成眷属,但现实往往无法遂人愿。
据说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写《廊桥遗梦》只用了11天时间,而这本“速成”的小说却迅速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经典。
读者们疯狂地喜爱这本小说,《廊桥遗梦》自1992年问世后,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的版本,畅销全球,卖出总量超过1200万册。
由小说《廊桥遗梦》改编成的同名电影,于1995年在美国上映。上演的时候轰动一时,却一直没有获奖。
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故事本身强烈地冲击到了人们的道德底线。毕竟,再怎么说,婚外情都不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
有一个镜头最是让人刻骨难忘:4天后,丈夫和孩子回来了,一家人一起去超市买生活用品。那天,下着大雨,要走的时候,弗朗西斯卡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转头,向窗外望去。
雨中,两人彼此相望,雨落,无声。眼神的交换,作最后的挽留。然后,直到微笑,心底说,再见了。
此后,永不再见!
这是弗朗西斯卡与罗伯特一生中最后的一次见面。此后的二十多年,两个人再无交集,只是靠着彼此的回忆,度过余生。
认识你我用了一下子,
爱上你我用了一阵子,
忘记你我却用了一辈子……这是弗朗西斯卡的爱情。
在你之前我有无数个女人,在你之后再无别人——这是罗伯特的爱情。
苏蕊已经多年不曾看过这本书,读到伤心处,虽然没有了当初的泪流满面,却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叮玲玲……”身边的手机突然响了,把苏蕊从故事中带回了现实。
“喂,是苏蕊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话筒里传来合作伙伴兴高采烈的声音,“我们明天的画展会有两位大人物到,你知道是谁吗?一位是江城的黎老,另一位居然是北市的郭可染。黎老过来不出奇,因为他离我们很近,但能把北市的郭可染请来,还真是出了我的意料之外。”
苏蕊皱了皱眉:“郭可染是谁啊?看把你高兴的。”
“郭可染与黎老一样,是国家一级美术师。郭可染在国外的知名度很高,他的国画作品被外国很多传媒机构收藏,在国内也享有盛誉。我可是做梦也没想到居然能把他给请来,你知道吗?像我们这样的小县城,这种小规模的画展,开幕式能请到一位国家一级美术师已经很了不起了,现在居然请到了两位,这简直是天大的荣幸啊!”
苏蕊不禁失笑:“既然这位北市郭可染这么难请,你又是走了什么好运请到他的?”
“也是机缘巧合。这位大师上个月才从国外回来,前天他去江城看望黎老,无意中听到黎老说明天要来我们这边,他突然就来了兴趣,说要一起过来参观参观,我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哦,那他们什么时候到?”
“听说是今天下午过来,具体时间还不确定,酒店我已经定好了,我让他们到了就给我电话,我去接他们。另外,文苑的会场搞好了没有?”
“早就搞定了,今天上午他们把所有的布置都重新检查了一遍,已经确定了没有任何问题。我看这几天他们也累得够呛,就让他们都回家休息去了,下午我一个人在文苑值班。一会我再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那辛苦你了,我这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文苑就交给你了,今天晚上走的时候你记得要把门锁好,不能乱了会场的布置。”
“这个你放心,我会的。”
挂了电话,苏蕊正准备把椅子搬回原位,突然看到大门外走进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大约七十来岁,头发已花白,但神采奕奕。
苏蕊快步迎了上来:“老人家您好!不好意思明天才是画展的开幕式,这里今天暂不对外开放。”
老人一双精光闪闪的眼睛打量了一下苏蕊,微微一笑:“不要紧,我就随便看看,不会损坏你这里的东西的。”说完,不等苏蕊回答,径自走了进去。
苏蕊不由得有点急了,连忙跟了上去。
老人家对这里似乎很熟悉,绕过走廊,走近了偏厅,然后对着偏厅里挂着的字画仔细地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微微点头。
看来这位老人是位行家。苏蕊知道,这座院子里那么多的字画,就数挂在这个偏厅里的最贵重,全是大师级的作品。
苏蕊不由对这位老人心生敬意。
看老人气度不凡,没准是这里哪位书画界的泰斗。自己这些年远嫁他乡,极少回来,这里的名人,大多都不认识,可不能怠慢了人家。
“老先生似乎对我们这里的字画很感兴趣?不知老人家如何称呼?”
“鄙人姓郭,我认识你们美协的何会长。”老人回头颔首,神气和善。
“哦,原来是何会长的好友。郭老好,我叫苏蕊,是这里的负责人。老先生请进来喝杯茶吧。”苏蕊连忙把老人迎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虽说明天才是画展的开幕式,但既然是美协的朋友来了,苏蕊自是要招待一下。
苏蕊的办公室就设在偏厅旁边的一间小屋里,因为刚刚才粉刷完毕,里面的设施比较简单,除了一张公桌,就只有一套樟木茶具。
苏蕊请老人坐到茶几前,用随手泡烧了一壶开水,拿出茶叶,便开始泡茶。
茶叶中苏蕊偏爱普洱,所以办公室的茶几上,摆的是她最爱的一套紫砂壶茶具。
温壶、洗茶、泡茶……苏蕊的动作优雅而娴熟。很快,温烫的紫砂壶里便香气氤氲,注入杯中的茶汤,色泽透亮,形如琥珀。
老人伸手拿杯,浅尝了一口,只觉入口回甘,齿间留香,不由赞了一句,好茶!
苏蕊轻笑:“这茶是云南勐海黄金映象茶业的旗下产品,他们的普洱茶‘黄金映象’在云南也是很有名气的。云南勐海黄金映象茶业有限公司是我们这次画展的赞助商之一,他们公司的普洱茶,苦涩度低,回甘迅速,而且持久,耐泡度很高。这次画展他们公司给我们免费提供了一批年份很高的老树普洱,让参加画展的来宾都有机会一尝好茶。”
“茶是好茶,室是雅室,画,也是好画!”老人微笑,抬头四面打量了一下苏蕊的办公室,说,“你这办公室好像空了点。”
“嗯,是的,这屋子不挂一幅字画实在有点对不住‘文苑’这两个字。”苏蕊四面看了看,笑着说,“等这次画展结束,我就选一幅喜爱的,挂到我这办公室里来。”
老人点点头,起身走到办公室的小窗前。
窗的外面是一片田野,附近的村民种了很多蔬菜。依着窗台的,是一株紫荆花,应该是有些年月了,树干粗壮,枝繁叶茂。
此时正是紫荆盛开的季节,树上不时有紫荆花飘落,老人说话的时候,刚好有一朵紫荆花被风吹落,掉在了窗台上。
这院子里的窗户都是那种很古老的石窗,窗台很宽,紫荆花掉到窗台上,居然是很完整的一朵,花蕊完好。
老人伸手拿起花朵,仔细端详:“真美!这里的紫荆,不仅美,还很香。”
“是的,这里的紫荆都是过百年的老树,每年的3、4月都会开花。这个品种的紫荆与别处的不同,是叶子掉完后再开花,开花的时候完全看不到叶子,密密的全是花朵。那花满枝头的景致,最是夺人眼球。”
“你是本地人?”老人回头看着苏蕊,眼神闪亮。
“是的,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那么这座院子你应该很熟悉吧?可不可以带我参观一下?”
“当然可以,”苏蕊欣然答应。“这里座院子以前是学校来着,我小时候就是在这里读的书,从小学一直到高中。”
“这座院子看来历史悠久。”
“是的,这座院子原本是一间祠堂,抗战时期这里曾做过伤兵医院,解放后被当地政府收纳设为县的中心学校,一直沿用。十年前学校搬迁,原先做小学的祠堂就归还给了当地的村民。当地村委没有什么收入,这间祠堂便日渐破败。这两年村中有几个后辈,不想看到祖宗的产业凋零,就本着做公益之心,自筹资金对这座祠堂进行修缮,冠名‘新楼文苑’。以后这里会成为一个文化交流创作中心,传承传统文化,日后还会开设一个无人书吧,由社会热心人士捐赠各类书籍,供这里大大小小的学生过来免费阅读。”
“这是好事,一举两得。既拯救了祖宗的产业,又传扬了文化,造益了社会,是一大善举。”老人边听边点头,“你也是善人之一吧?”
苏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哪里说得上是善人一个,我只不过对这座院子有比较深的感情。我从小学就开始在这里读书了,一直到初中。听说这里从五十年代末就已经是学校了,我的父母都在这里上过学,母亲师范毕业后来这里当了一名教师,刚才我们喝茶的办公室就是以前我母亲住过的教师宿舍。”
“你的母亲还是这里的老师,难怪姑娘如此优雅,原来出自书香门第。”
“不敢。”苏蕊浅浅一笑。“看得出老先生是爱画之人,要不趁现在有空,我带先生参观一下我们这次画展的作品?顺便帮我们点评一下?”
老人倒也不推辞,点头说好。
“我们这次的画展主要是展示本地6位作者的作品,这6位作者可以说是我们岭南书画界的后起之秀,他们每个人都在书画方面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苏蕊把老人领到走廊,一边看画一边介绍。
正说着,门口处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童音:“妈妈,你在哪里?”紧接着一个小男孩从外面飞奔过来,一下子扑入苏蕊的怀里,“妈妈,妈妈,我也要看画展。”
苏蕊伸手抚着小男孩的额头,眼里盛满了宠溺,她嗔怪着说:“看你,跑那么急干嘛,一头的汗!来,跟爷爷问好!”
小男孩很听话地转过身,对着老人微微鞠躬:“爷爷好!”
“小朋友好!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多大了?”老人含笑拉起小男孩的手,放软了声音问。
“我叫霍小宇,今年11岁,读四年级。”小男孩一点也不怕生,抬头望着老人,响亮地回答着。
老人赞赏地看了小男孩一眼,对苏蕊说,“你儿子人很聪明,也很伶俐,他既对书画有兴趣,好好培养,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哪里,他呀,就一小捣蛋。整天东奔西跑没一刻停。还成大器,能成小器就不错了!”
小男孩不服气地嘟嘟嘴:“妈妈你总是小看我,哼!我以后保证成很大的器给你看!”
童言无忌,两个人都被小男孩的话逗乐了。
苏蕊带着老人沿着长廊慢步走,一一向他介绍挂在墙上的作品,小男孩则很安静地跟在一边,很仔细地听着。
三个人沿着走廊绕着内屋走了一圈,然后从侧廊回到了中间的大厅上。
过去的爱,已被时光打磨成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自己,却不是真实的。所以不必揪心,就让它成为记忆,收藏在深处,某种时刻可以照一照即可,但不必沉浸,因为已不是真实的。
语言优美,故事阳光。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