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柳岸•暖】庄周大蝶(组诗)

编辑推荐 【柳岸•暖】庄周大蝶(组诗)


作者:刘文龙 举人,5837.7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78发表时间:2018-07-12 10:42:38
摘要:大量蝴蝶,熟读礼仪春秋,舞在枝头上,仿佛圣人的门徒。

共 1024 字 1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庄周梦蝶是比较有影响的典故,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虽然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也由于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为了他们经常吟咏的题目,而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此外诗人们还经常借庄周梦蝶的故事来吊古怀今,悲今伤古,咏叹人生。唐诗人李中《经古观有感》中这样写道:“漆园化蝶名空在,柱史犹龙去不归。丹井泉枯苔锁合,醮坛松折鹤来稀。回头因叹浮生事,梦里光阴疾若飞。”漆园化蝶的故事已过去多少年了,而当年的经古观如今已是泉枯松折,人生似幻,光箭若飞。苏轼在清淮楼上登高望远,面对远处的淮水也发出了“逝者如斯夫”的慨叹:“观鱼惠子台芜没,梦蝶庄生冢木秋。惟有清淮供四望,年年依旧背城流。”(《题清淮楼》)物是人非,当年梦中化蝶的庄生墓上也已是秋草凋零,此时此情,诗人心中的苍凉又能与谁诉说。明人柳瑛在庄子台前凭吊庄子时同样抒写了此种感情:“每爱南华老氏流,平生心迹与天游。当年台榭遗荒壤,此日衣冠识古丘。梦蝶台存时世异,观鱼人去岁华悠。”(《庄台怀古》)诗人韩元吉更为简洁明了地说:“岁月催人易白头,只应蝴蝶梦为周。”(《病中放言五首》)蝴蝶梦寄寓了诗人们多少悲哀、无奈与迷惘,人生如梦的慨叹成了诗文中“庄周梦蝶”意象,便是对此典引申,另抒胸意了。诗人以庄子梦蝶为题,分别是《仁义》《逍遥》《无为》对其哲学思想进行了深挖和诗化。“人为的一切有很多虚伪/天道伸向神的源头,曾为草木脊梁”中国字很奇妙,人为,人之刻意所为组成伪这个字,伪的另一面是真,天道为秩序,为真理,真和伪是世间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滚滚红尘了!“大量蝴蝶,借梦事复活,它们熟读礼仪春秋/舞在枝头上,仿佛圣人的门徒”仁义之于人是底线,此诗紧扣仁义这个主题,对仁义的诠释另起炉灶,让人耳目一新。“一些怪异文字、碎语,被解析/在梦里,需要一匹马日行千里”《逍遥游》里庄子名篇,想象丰富,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文章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诗人乘着浪漫主义的快马日行千里,为我们营造了另一幅浪漫的图卷。“庄子是白色的光,白色的意象,白色的尸体,在天地这个棺椁里/森林植被为衣衾/以时间为连璧,星辰为珍珠/和衣而卧/万物是最好的陪葬”庄子名句和白很有关联,比如:“虚室生白——《庄子·人间世》”“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须眉交白——《庄子·渔父》”等等,不胜枚举,所以庄子是白色的光!底蕴何其深厚。。庄子快死的时候,学生想用很多好东西给他做陪葬。庄子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时间为连璧,星辰为珍珠,万物是可以作为我的陪葬。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够多吗?哪里还用着加上这些东西!”学生说:“我恐怕乌鸦老鹰的吃您的遗体。”庄子说:“在地面上被老鹰吃,在下面被蚂蚁吃掉,夺过乌鸦老鹰的吃食,再交给蚂蚁,这是多么偏心啊。”庄子思想总是透着怪异,但深入研究其哲学主张,也就不必诧异为奇了。“清空悲喜,清空往事,不能清空如水的波澜/归巢是深入夜色,将层层束缚删繁就简/许多寓言藏起惊雷/闪电过后,会有人醒来”说起水,心底有波澜。至于万物之情,人伦相传之道,就不是这样了。成功了就会毁坏,强大了就会衰微,锋利了就会缺损,尊贵了就会受到倾覆,直了就会弯曲,聚合了就会分散,受到爱惜就会被废弃,智谋多了就会受人算计,不贤德就会受人欺辱。怎么可以偏执一方而加以依仗呢?庄子还有一个成就,就是将哲学问题寓言化。《庄子·天运》里的东施效颦《庄子·秋水》里的邯郸学步,《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那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而《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全文叙次井然,首尾呼应,情节完整,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极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庄子和列子对待生死方面,一个是养生派一个是厚生派,对后世哲学影响深远。诗人这组诗以庄子及庄子思想为背景,构句新颖且诗势流畅,读之,可让我们看到一个诗意化的庄子。推出大家共赏。【编辑:晓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8-07-12 10:44:26
  向刘文龙先生问好,感谢诗人呈上一组富于哲学思辩的诗歌。遥握奉茶。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8-07-12 11:04:12
  庄子对于死亡,表现得极为平静达观。庄子晚年丧妻,惠施闻讯,前去吊唁。他是庄子的老朋友,此时已非梁国宰相,不必再摆官架子了,有必要去安慰庄子。庄子家居陋巷,马车进不去。巷口下了车,惠施走进去。庄子的长子跪在门外迎接吊客,口称:“俺娘给伯父道谢了。”惠施扶起孝子,说了两句按照礼仪应说的话,然后面罩悲悯之容,很严肃地进了大门,步入灵堂。庄子坐守棺旁,两腿八字张开,撮箕似的很不雅观,手拍瓦盆伴奏,毫无愁容,放声歌唱。看见惠施吊丧来了,也不招呼,仍唱他的。惠施说:“伉俪多年,同床共枕,她为你养儿成人,自己送走青春,老了,死了。你看得淡,不哭也行,可你,唉,竟然敲盆唱歌。你不感到做得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你说错了。我也是人啊,哪能不悲伤。但我不能一味的受感情支配,还得冷静地想想呀。我想起从前,那时她未生,不成其为生命。更早些呢,不但不成其为生命,连胚胎也未成。更早些呢,不但未成胚胎,连魂气也没有。后来恍恍惚惚之际,阴阳二气交配,变成一缕魂气。再后来呢,魂气变成一块魄体,于是有了胚胎。再后来呢,胚胎变成幼婴,她生下来,成为独立生命。生命经历了种种苦难,又变成死亡。回顾她的一生,我联想到春夏秋冬时序的演变,多么相似哦。现在她即将从我家小屋迁往天地大屋,坦然安卧。我不唱欢送,倒去嗷嗷哭送,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这样一想,我便节哀,敲盆唱起歌来。”这就是庄子轶事中较为著名的“鼓盆而歌”逆世俗而行。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8-07-12 11:04:58
  有一次庄子和同乡的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庄子看着水里的儵鱼说:“儵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而我是在濠水河边上知道的。”这就是著名的濠梁之辩。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刘文龙        2018-07-12 12:01:42
  社长大人的跟帖也史事详实。对认识庄子是一种补充。多谢留评。祝吉祥永固!柳岸大繁荣!
4 楼        文友:刘柳琴        2018-07-12 11:06:44
  庄子还有一个材与非材的辩论也富于哲理。时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树长得很美很高大,枝叶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树旁却不伐它。庄子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伐木者回答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结果得以终其天年了。”庄子出了山,来到县邑,住在老朋友的家里。老朋友很高兴,准备酒肉,叫童仆杀一只鹅款待他。童仆请示道:“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只?”主人的父亲说:“杀那只不会叫的。”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山里的树因为不成材而得以终其天年,现在这位主人的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死,先生您将在成材与不成材这两者间处于哪一边呢?”庄子笑着说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成材与不成材之间,似乎是合适的位置,其实不然,所以还是免不了遭到祸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美誉,也没有毁辱,时而为龙,时而为蛇,随时势而变化,而不肯专为一物;时而上,时而下,以顺应自然为准则,在万物的原始状态中漫游,主宰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遭到灾祸呢?这就是神农、黄帝所取法的处世原则。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5 楼        文友:极冰        2018-07-12 11:49:20
  一组深邃、厚重的组歌。融世相,庄子的做派、哲学、美学、典故浑然一体。有思想,有厚度,有外延,有内涵。赞!
  
   刘文龙老师对庄子也如此有研究,让人佩服!
极冰
回复5 楼        文友:刘文龙        2018-07-12 12:05:03
  多谢极冰老师谬赞。对于庄子,我粗通点皮毛。有感而发!祝老师吉祥永固!
6 楼        文友:刘文龙        2018-07-12 11:58:28
  雪师下按洋洋洒洒,下笔千言一挥而就。辛苦大大滴。远握奉茶。祝吉祥!
7 楼        文友:极冰        2018-07-12 12:26:01
  我仔细拜读了组诗,拜读了编者按,晓雪老师的编者按好很精彩啊!和组诗相得益彰!为您喝彩!(^_^)
  
   庄子的无功利性审美具是有开创性的。他崇尚超出功利目的和思想的精神愉悦,才是宝贵的。人要摆脱“物欲”,到达“天地万物”的自由境界。他的“外化而内不化”,“心之斋戒”,能让人坦然面对灾难和困苦。是非常深刻的。
  
   他崇尚的自然大美,和中唐之前的盛美是契合的。注重主体情感,通过审美的愉快和感官的舒适进行比较,强调无功利性是审美愉悦的本质特征。
  
   吃饭去了。回头和向晓雪老师请教,我在美篇发表了三篇学习《庄子》的文章,关于庄子哲学和美学这一部分,一个七十八岁的老师,给我提了另外的要求要我读书,我一直没有进展。汗颜。
极冰
回复7 楼        文友:刘文龙        2018-07-12 16:00:22
  南师使用了用佛学来解释《庄子》这一重要的方法。虽然这个方法对于大读者来说貌似是不可能完成之任务,因为大家所掌握的佛学知识恐只是些皮毛中皮毛,况且也大都没有实证的功夫和经验。可以用个简化的法子:就是用所知道的的佛学和《庄子》放在一起相互印证,似乎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庄子给人的印象大致有:才华横溢,装疯卖傻,放浪形骸,淡泊名利,愤世嫉俗,还有无为不争。隐士,才子和愤青很容易和这种形象沾边。后人学庄子,大都学习如何避世。其实人怎么个活法,无法定义是对是错。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活法不同,但都是一种活法。隐藏在活法后面的那个道理说不清道不明,但又隐约存在。世人都在悟这个道理,途径不同,结论却是一致:道理是存在的,但又无法标榜,就像水之于鱼,就像水平曰法。所以套用板桥警语:活着糊涂一点,也不失乐趣。多谢极冰老师赏墨。祝吉祥!
8 楼        文友:春燕蓓蕾        2018-07-12 16:20:26
  为老师哲理性的诗歌喝彩,鼓掌,点赞!
回复8 楼        文友:刘文龙        2018-07-14 00:19:07
  多谢老师驻足留墨。顶礼!
9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8-07-12 23:05:36
  每一首诗歌依旧深奥,富有哲理。
回复9 楼        文友:刘文龙        2018-07-14 00:20:10
  多谢塔拦花驻足留墨。顶礼!
10 楼        文友:极冰        2018-07-13 00:50:09
  感谢刘文龙老师的建议,我先补补佛教的课。再试试老师说的比对,验证学习方法,我估计也许会别有洞天!o(* ̄︶ ̄*)o
  
   祝您生活愉快!佳作丰硕!
极冰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