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往事】袜子(散文)
六
我对白色的钟爱甚于所有的颜色,也许源于上不了台面的袜子,但更多的是妈妈对白色的喜欢,还有她精深的解读。有人说,人的气质都是镶嵌在骨头里的,可我固执地以为气质也在袜子上,即使行路不能露出藏在脚下颜色,可有哪一样气质又是外露的呢!每当我清晨起床,套上袜子的那一刻,常常想起妈妈,有时我无端地愣住,停下手上的动作,拿着袜子发呆地想,仿佛闻到了母亲的气味,响起她的声音,闪过旧的影像:老屋,炕头,尘封了的纺车;针线,笸箩,还没有用完的粗布……
这些年,是妈妈给了我足下的力量,一直行进,没有停步,就是到了银发退养的日子,依然还想着再走一段坚实的路,也不枉穿着妈妈给我缝补的袜子。这人世间,可怕的是没有了念想,腹中空空如也,脑子不再想事没有感动,常常叹气说自己空虚无聊。最温暖的最不能忘记的还是那些跟随自己,有着岁月意义的东西,时时想起,时时温心,如此的情调,足能胜于奢华。
相见不如怀念,这是无奈的话,可最实用。我不能再看见妈妈,但我有怀念,什么都不如怀念,所以,我觉得那句话说得太好,莫非就是看透了我的心思。
我和妻子结婚快四十年了,她深知我穿袜子的习惯和怪癖,从来不买杂色的袜子,甚至有装饰小花的袜子也不好,一直喜欢的是纯白的颜色。我心中想,无色才是最深沉的颜色。那天我开玩笑地说,你就是我们家的女人。她怔怔地看了我半天,说,快四十年,我才是你们家的女人?是啊,时间长短无法证明是不是,只有那些骨子里的习惯,承继家风甚至细节才是最具说服力的根据。
妻子喜欢在每个商场打折季寻找多购物少花钱的的东西,那日,一家商场开展“买300送300”的优惠打折“倾销”(我不同意“促销”的说法)活动,她买了不少,最后还有40块钱没有花出去,问我添点什么。突然她有了顿悟一般,添了几块钱买了一双雪白的“阿迪”牌子的棉线袜子,晃着给我看,这双袜子比我那些年所穿袜子价钱的总和还不止。有些东西,根本就不能看标价,如果是一个人心中的期待,再多的钱也要买下。当年,妈妈攒足了卖鸡蛋的钱为我出行而奢侈一把,如今妻子为凑足购物的零头而颇费,因为她懂得了我的心。当年妈妈把一切的困厄苦痛,全都掩藏得不见了踪影,花去了那么多的钱,可脸上一直挂着笑,就像窗花贴在了窗户玻璃上,灿烂着,诉说着她对儿的心意。如今妻子无需省吃俭用,凑个零头买一双袜子。天翻地覆的生活巨变,不是让人措手不及,而是让人感慨良多,我不希望,如果妈妈复生,看了儿媳如此颇费而伤心,她也一定为此而点赞她的儿媳:也知我儿的心。
其实,从她的眼神里,我早就看出了,她在质问我:你是囊中羞涩,还是家徒四壁!是啊,日子很滋润,就应该支持她颇费一次,不是购物狂,而是一次扬眉吐气般的展现。这双袜子,也是我一生唯一物价悬殊的奢侈品。也只有在这个时代,我们才有条件有资格毫不在乎颇费,妈妈过去经历的那些日子,可是算计了再算计,想颇费,她不敢,也不能。
如今,我有一个床头柜,是专用的,妻子叫“袜柜”,里面的袜子不少于20双,一色的纯白。每日晨起,我随便摸出一双穿上就是,那些补丁早就飞走了,可我就像一个晨读的孩子,有时候静静地看着那些袜子,仿佛袜子上还有补丁。几乎每次,我都当作了一次念旧暖心的阅读,有时候摸着,仿佛是读一首盲文,默默地想着,没有主题,只有妈妈。
这些袜子没有一双是带着补丁的,当下,补丁成为时尚,年轻人穿衣胳膊肘、肩膀来几块补丁,是怀旧还是另类,我不知道,只要喜欢,符合审美,就是好,时代宽容这样的行为艺术。可我想享受的是妈妈再给我补袜的感觉,已经不能了。那年,我出差南京,在街头遇到窝在墙角的“绣工”,一位中年女人。我吸烟,不小心在裤管处烧了一个窟窿,我坐下让她修补,她绣了一朵黑色的梅花,漂亮得很,我称赞她不俗的手工,可我心中马上想起了妈妈。不管怎么样回味绣工的修补过程,就是找不到了妈妈的味道,兴奋之中有了失意,妈妈已经把那张味道带走了,不复返。于是,我对袜子的阅读就成了我怀念妈妈的一个特别的方式。
阅读袜子这本书里的故事,阅读妈妈对着袜子说的那些话,似懂非懂也好,就喜欢静静地听着,让我在絮语里,在纺车声里,听着妈妈的声音,闻着亲情的味道。
穿上白线袜子,不再担心会因走路多破碎而苦恼,而不舍,而耿耿于怀。我穿上,去大街小巷,踏着快乐的步调,在青石花拼成的小路上,踏出生活美满的足音。这是那次在江苏周庄旅行时候的感觉,踏过外婆桥,穿行在逼仄的石板路,我心里想着袜子,听着只有我一人踏出的节奏。我觉得妈妈在听我穿着白色袜子走路的美声,她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我的脚步。我好想在她的面前炫耀,让她觉得儿只为她表演。
袜子,裹着我的脚,包裹着妈妈的爱。脚底的温暖,款款地涌到了我的心底。
2018年12月21日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