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时光之城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时光】李斯传(小说)

精品 【时光】李斯传(小说)


作者:袁文中 布衣,130.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57发表时间:2018-12-24 10:38:44

【时光】李斯传(小说)
   这一王爷未说完,文武大臣、博士群中已人声鼎沸,议论纷纷,你一言,我一语。右丞相冯去疾见状,忙制止道:“诸位同僚,今天是皇帝寿诞之日,大家有何高见留待日后再奏。来,喝酒,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始皇听朝臣叽叽喳喳,也觉心烦,顺着冯去疾话语道:“好吧!诸卿建议颇有道理,左丞相李斯,你就于明日主持朝议,把大臣们的意见综合整理,禀报于联。”接着,夹了几筷菜肴,便撤出来到御花园,坐看池中游鱼。
   见始皇停著而退,朝臣们也停筷而撤。李斯看出皇帝诸多思虑,散宴后随即来到御花园,鞠躬于始皇之侧道:“陛下,今日之宴,大臣纷纷起来诽谤郡县,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它背后隐含着众多子弟功臣在向陛下要地盘,要兵权。”
   始皇听着听着,不由怒火中烧,离开凳子,瞧着李斯:“李斯,郡县制已行八年,国家太平,谁想复辟分封,朕要他碎尸万段。朕想不明白,为什么将近十年,还没有消灭分封制这个幽灵、魔鬼。李卿,你暂且回去,你和联都静静思考一下。”
   第二日朝议,满朝文武、博士全来参加,有二十多人手捧奏疏,静静等候。辰时三刻,才见李斯姗姗而来,手捧奏疏的大臣精神为之一振。
   “陛下驾到,”突然传来大黄门赵高的声音。
   始皇坐定,双手紧握扶手,鹰眼一转,虎视群臣。“启禀陛下”,李斯早已展开奏折,跪地而禀,“昨日酒宴,朝臣所议之事,臣以为没必要再议……”“李斯,平身,说下去!”始皇如雷一般的声音震住群臣。李斯继续慷慨陈辞:“禹汤文武不用同法,而天下大治。陛下不循周武,废分封,行郡县,天下依然大治。周武分封好,何出三百诸侯相争?法随时变,古制岂能全用于今世。现今之士,不思恪守律令,为国效命。一味高谈古制,诽谤今世,盅惑黔首。皇帝制下,不思执行,专行巷议,口口声声赞古人之绩,否今世之功。丞相李斯冒死进言:从前天下散乱,没人一统天下学术,诸侯各尊其学,学者各夸其术,尊古而谤今。
   而今,皇帝拥有天下,法令出于陛下。若再让私学存于世,那皇帝诏令颁下,各家私学评头论足,街谈巷议,纠集鸟众造谣诽谤,开口禹汤文武,闭口禹汤文武,似乎只有蹈四王之辙,亦步亦趋,才是王者之道。此行如不能禁,主上威势何在?国家太平何来?私学存,法教难行。我皇英明绝伦,何须永生在禹汤文武的阴影之中。臣请不是记秦的史书全部烧毁,不是专门的博士官,不准藏私学之书。天下有藏《诗》《书》的,赶快报告太守、太尉。有敢说《诗》《书》百家语者,以古制诽谤今世者,当官的见而不捉,为民的见而不报,与刁民同罪。令下三十日不拿出《诗》《书》焚毁者,刺面为奴。医药、卜噬、种树之书,可以保存。要习法令者,拜官为师。久乱之思想,必须归为一统,百花齐放,前提须是花,是美。如今,我们用焚书阻止旧制的复辟,将来,说不定有用人头阻止复辟的。此行此举,必遭后世雕虫之士唾骂,但为大秦江山社稷,天下太平,李斯之名又算得了什么!”
   始皇听完,站起身,侧对群臣撂下一句:“准李斯所奏,烧毁私学之书刻不容缓,退朝。”
   焚书令下,咸阳大街小巷,人挑马驮,百姓纷纷把私学之书运到郊外山坳,咸阳虎贲军士挨家挨户索书,搞得鸡犬不宁。好多家为避祸患,凡是竹片尽抱交郡守。一儿拿竹片玩耍,被其父抢下大打一场。咸阳郡守带人挖一大坑,私学之书全掷于坑中,郡尉指挥军士四围把守,持戟而立。
   始皇乘六马车,李斯乘驷马车,亲临现场观看焚书。“烧!”咸阳郡尉一声令下,无数火把扔向土坑。顿时,浓烟滚滚,雾蔽天日,竹简木犊毕毕剥剥作响。十多个儒生长衫槛褛,连滚带爬扑向火坑,拼命抢书,虎贲军士揪发提领,夺掉竹简余骸,将其扯将出来。
   望着浓烟,李斯会心而笑,始皇狂声大笑,笑他们的郡县制在烈火中铸成金刚。
  
   九、无力回天委屈求全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一日,始皇召李斯问道:“李卿,全国驰道、别馆修建如何?”李斯躬身禀道:“全国三十六郡,只有桂林郡、象郡、闽中郡、代郡未修驰道。通驰道的郡全部置有别馆、离宫。别馆供外地或都城官员下榻;离宫则为陛下出行居所。”始皇道:“联自亲政以来,常居咸阳。如今举国升平,联想到东部看大海,顺便了解民情。”李斯道:“如此甚好,陛下出游,看望子民,泽及百姓,陛下之美德将永垂青史。”
   第二日,始皇颁旨:“朕东行诸郡,朝廷政务交由右丞相冯去疾处理,李斯随朕前往,蒙毅担任护军,随行护驾。”
   退朝之后,回到寝宫,公子胡亥也来到始皇身旁,试探道:“父皇东行,可否带孩儿一同前往,孩臣还未见过大海。”“算了,你就留在咸阳,温习法律。”始皇随口而道。胡亥道:“秦法,我已通晓大半,不信,父皇可问赵公公。”赵高在旁,
   始皇便问如何。赵高道:“公子聪慧,悟性过人。就让公子跟随陛下东行,奴才也好早晚陪公子攻读法律。”始皇应允。
   经过李斯连日操办,始皇东行车队终于离开咸阳,向函谷关进发。虎贲骑兵左二路纵队,右二路纵队,每路纵队皆六人,着黑服。仪仗骑兵俱执黑旗,二十四面黑旗迎风招展,呼啦啦响。左右仪仗队护卫着六马车,车宽六尺,车盖着黑色,皇帝和殡妃乘坐于此。其后是驷马车队、骖马车队、独马车队。车队从驰道中央进发,两侧植有古柏标志。从驷马车队以后,驰道外侧,均有虎贲步卒手执秦剑,随车而行。李斯乘驷马车,蒙毅在车队后骑马而行。
   车队威赫赫,一路风光。将近博浪沙,地势渐渐险恶起来,峡深谷幽,两壁若刀削斧劈,只容车队而人,仰视山顶,只有一线亮光。李斯顿觉肉颤,唤车队在谷口处暂且歇息片刻,随即前去始皇车旁道:“陛下,车队已人困马乏,不如到外面草坪歇息一下再走。”始皇与妃殡们下车,歇息片刻后,即行上车。李斯道:“陛下,臣有要事秘奏,求陛下与臣暂乘一车。”始皇应诺,妃殡们仍上六马车。上得驷马车后,李斯才说:“陛下,这里地势险恶,不得不防,所以暂请陛下离开龙车。”
   车队继续向前,突然间,“轰”的一声,如闷雷作响。随即是妃殡们的尖叫声。蒙毅大喊:“有刺客”。始皇和李斯探出头来,只见六马龙车早已粉碎,下车走上前去,赵高揭开幄帐,只见一名妃子倒地,满脸鲜血,脑浆还沽在从天而降的大铁椎上。其余妃缤脸色煞白,呆痴各异。始皇倒吸冷气一口,若不换车,早已命归黄泉。蒙毅军爬上峡谷搜索刺客,已逃之夭夭。始皇大怒:“李斯,即刻代朕草诏,颁布各郡,但有制大铁椎者均捕盘查。”
   一场大惊,始皇已觉体虚。车队匆匆而行,十日之后,便到会稽郡。始皇欲上会稽山祭奠大禹。李斯随从,蒙毅率护军上山。登上会稽,远眺南海,始皇激情满怀,直命李斯:“李卿,联上会稽,幸甚至极,卿等刻文以记功德。”“是的,陛下。”李斯随即写好碑文,交与当地郡守。碑文如下: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宜省习俗,黔首斋庄……
   到了山顶,李斯设坛,让始皇祭奠大禹。法坛里三层,外三层,每层分东西南北四方,每方插六面黑旗。中央栽杆挂上白幡,幡之飘带系有铜钱。幡杆下置大香炉。坛外围八方分置八个小香炉。每个香炉里六柱香、六道黄符。
   一切停当,始皇身穿道服,脱鞋披发,跪于中央大香炉前,仰天叩拜,焚符烧香,手执长剑,时而戳符,时而刺天,上下嘴皮快速分合,只听呜呜呀呀。
   根据卢生建议,要做真人,就不能有俗人前呼后拥,于是始皇祭奠时,一切人等退至山门。
   正作法间,突然乌云蔽日,接着闪电就在法坛四周乱窜,随即大雨倾盆。始皇受吓过度,淋雨退出法坛,到得坛下一平地,五棵大树枝叶相连,遮住暴雨。这时,李斯一等也赶来护驾。
   始皇站于树下,便觉天地宁静。李斯说道:“臣等护驾来迟,让皇上受惊,臣有罪。”始皇顺势说道:“护驾如此不力,还不如这五棵树。这五棵树护驾有功,就封为‘五大夫’”“是,陛下,臣就找工匠刻于树上。”李斯道。
   始皇接连受吓,又遭雨淋,一时得病,神志时清时恍。始皇想,可能一路上开罪了哪方神仙,便派蒙毅带一队人马先行到琅哪山为陛下祈祷。胡亥见状道:“蒙将军一走,谁来保卫父皇,儿臣不才,愿带领军士日夜护驾。”赵高是胡亥之师,趁势道:“陛下,把护军交给公子,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始皇应允,二世取得代理护军之职。
   车队继续前行,始皇昏昏迷迷,一臣奏道:“陛下,为大秦江山,陛下还是早立太子,以免日后仓促。”
   “什么,你说什么,说什么日后仓促,推出去,斩了。”不一刻,武士斩首完毕,自此,谁还敢言始皇后事。
   到了沙丘,始皇已觉无法再支撑下去,才觉后事之必需,确实不容再拖延,于是唤赵高:“赵高,与朕拿绢笔来。”赵高递过绢笔,始皇颤抖着写下:扶苏,把兵符交与蒙恬,即刻赶往咸阳继位。写好,封毕,交与赵高:“赵高,星夜派人将此信和玉玺送达扶苏。”
   赵高拿了玉玺和信件回到住所,愁眉不展,他曾犯秦律,蒙恬欲治其死罪,始皇赦免他。要是扶苏继承大统,一定重用蒙恬,自己必受其害。于是,他把玉玺和信押下来,连夜赶到胡亥住所。胡亥问:“赵公公深夜赶来,不知有何指教。”“我特地赶来与公子诀别。”赵高说得蹊跷。
   胡亥问:“赵公公,此话怎讲?”赵高道:“适才皇帝赐书扶苏,让扶苏奔赴咸阳继位。扶苏继位之时,就是你我人头落地之时。所以,提前与公子诀别,免得临时仓促。”“吾兄仁慈有加,怎会害我,赵公公多虑了。”胡亥坦然地说。赵高凑近胡亥道:“公子有所不知,皇帝宝座具有特殊魔力,任何人一坐上去,就会失去他善良的本性。公子出生帝王之家,生活在权力世界里,这就意味着一生都别想过宁静恬淡的生活。倾扎、相残存在于权力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如同生长在虎的世界里,就必须学会杀生,杀生越多,越被敬重,不然,作病猫,又有谁可怜。”
   权力世界的恐怖使胡亥毛骨惊然,不禁问赵高:“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要么控制别人,要么被别人控制,”赵高直截了当道,“制于人与被人制岂可同日而语,制于人与被人制只在你一念之间。”“既如此,那如何控制别人?”胡亥被赵高说得心旌摇动,继续追问。“杀掉扶苏,登位继承大统。”赵高脱口而出。“赵高,你好大胆,竟敢杀我兄长,陷我于不仁不义,你居心何在?”胡亥手指赵高训斥。
   赵高一拍大腿,长叹一声:“唉呀!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如此糊涂。为争皇位,手足相残的事是常有的,你何必大惊小怪。弟不杀兄,兄就杀弟,只怪你投错胎,进了帝王之家。此事如再迟疑,必遭祸患。你想想,要是扶苏继位,必把天下兵权交与蒙恬,蒙恬拥有全国军队,大秦江山还姓嬴吗?为了拯救大秦,你必须继承大统,这不是谋逆篡位,这叫保社稷、护宗庙。”
   胡亥听后,还是心存疑虑:“我杀兄,不义于天下;无战功,恐大臣们不服。”赵高听后,更加长叹:“唉,事到如今,还拘小节,怎么如此转不过弯来。要知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大德不讲谦让。义,不义,从未有定规,只由得那些所谓的圣人而说,商汤、武王杀其主,天下非但不算他不忠,而且称其为‘大义’;卫君杀其父,孔子非但不说他不孝,反
   而著述其事迹。公子怀疑无功大臣不服,公子不知,今世之人,服于势,而不服于功,百官服于天子,是服于天子权势,并非服于天子之功。望公子不要再生迟疑之心,果断敢于行动,鬼神都要避开。”胡亥喟然长叹道:“唉,形势所迫,也只好如此,赵公公,下一步如何行动?”
   赵高见胡亥顺从,趁势进计:“如今之计,必须发伪诏,赐扶苏、蒙恬死。”“扶苏、蒙恬不一定见诏就死。”胡亥心存疑虑。赵高道:“这一点,公子请放心,扶苏是个大孝子,儒书读得太多,君叫臣亡,臣不得不亡;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这一点,扶苏绝不会怀疑。至于蒙恬,自然要问个明白,但惧于始皇之威,当场亦不敢抗旨,可先把他拘押于阳周。至于伪书之事,小人擅长模仿,八九不离十。”
   于是胡亥、赵高连夜造伪书:“蒙恬将数十万之众戍边,历经十余载,无寸功,耗费大秦人力、物力,害得民不聊生,以致孟姜女哭长城,毁损大秦盛德。扶苏作为监军,规劝蒙恬不力,只知日夜低毁朕,既无长进,又无建树。赐蒙恬白绫一匹、扶
   苏青峰剑一口,兵符交与王离。始皇三十八年七月。”书毕,盖上玉玺,赵高遣一心腹,带一名武士奔赴上郡传“旨”扶苏、蒙恬。
   一切如高所言,扶苏见书含泪而死,蒙恬被囚。
   再说,第三日黄昏,始皇处于弥留之际,赵高唤来胡亥、李斯,一名贴身宦官在场。始皇睁眼不能言,腿脚抽搐几下,就命归西天,一切后事竟无一言。
   李斯见状,立即告知在场人等:“不许任何人传出皇帝驾崩消息,违者,立斩不饶。要是诸公子和六国残余知始皇驾崩,诸公子间必然互相争杀,蜂涌而入咸阳;六国残余必然卷土重来,大秦江山岌岌可危,你我一干人等就别想再回咸阳,国家又将分崩离析。各位守口如瓶,就是为大秦立下赫赫之功。我们借皇帝之威,完全可以稳住全国政局,安全回到咸阳。我们一边秘密派人告达扶苏,即刻赶回咸阳继大统。长幼有序,古之常理,各地郡尉绝不敢生二心。就我们四人,立即把皇帝龙体装人大箱内,在大箱旁置两筐鱼,以乱其臭。我每日在大箱旁坐着处理奏折。龙车中间挂一帘,外坐赵高,赵高只言:‘陛下偶感风寒,不宜见群臣,有本由我转呈。’每日照接奏折,递与我,我处理后,再递与赵高,转旨奏事人。”

共 32052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7
转到
【编者按】乱世出豪杰,时势造英雄。自古以来,秦相李斯都是颇有争议的人物,关于他的事迹相关史料也有不少记载,他有抱负,早年从学荀子,不甘于学而无用,自荐入秦,为吕不韦任所用。他有政治远见,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之后又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文采出众,作《谏逐客书》,跟随秦始皇巡行天下,刻石记功。他的结局是悲惨的,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被腰斩。这篇小说中,作者沿着李斯生平的重要脉络,以史实为记载,组合李斯生平中十一个精彩故事,真实再现了秦代这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不平静不平凡的一生。小说语言生动,故事性强,与史实相吻合的基础上,又融入丰富的想像,辅以场景、心理、人物、冲突等描写,使小说人物鲜活而丰满,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一篇可读性与故事性俱佳的小说,推荐品读!【编辑:一朵回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1228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朵回忆        2018-12-24 15:29:57
  能写出这样生动的小说,作者一定是读了大量史料,下足了功夫。
   感谢搞稿时光之城,祝创作愉快!
时光是一朵清澈的回忆
2 楼        文友:袁文中        2018-12-24 22:07:14
  重金购得李牧头:郭开既贪又懦,被打成了既贪又廉。特此更正,不然愧对读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