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春】红尘佛性(随笔)

精品 【柳岸•春】红尘佛性(随笔)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9728.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23发表时间:2019-04-15 23:31:08
摘要:我爱红尘,因其红而生动,因其是尘而自在;我喜佛性,佛性有深浅,足够人生一辈子求悟,于是红尘中人有佛性可得,人生便充满了趣味。佛性人生的践行者林清玄仙逝了,怀才抱器以此文追悼。

【柳岸•春】红尘佛性(随笔)
   我也有人生不解的东西,都在四句诗上,我抄录给他:
   天降何福予蛾眉。(龚自珍)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东坡)
   琴能得趣任无弦。(许有壬)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
   出门的时候,我说道,树木的影子在光线下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根,千万别砍倒这棵树,否则在这个世界上连自己的影子也找不到了。我不管他懂不懂,我称赞他是一棵树,要树立人生的标杆。
   一周后,他带着儿子,提着礼物来看我。
   我不允许他先说话,我先说一个意思:真正得到佛性,不必计较在什么场合,台湾的林清玄在书中成佛了,你父亲也不能把“佛”看成毁掉儿子的罪魁。
   我不听想成佛的儿子的解释,再送一个本子,让他先写自己关照万物所得佛性,这算是入门考试。他欣然接受了。他说,他从来没有遇到这样咄咄逼人,也从来没有听到这样的人生大课。我岂敢贪功,林清玄先生的佛性是普惠的,我笑道:“书中自有佛光照。”我们时常碰面,只谈佛性,他也由浅入深,再没有提到要离家出走的事,妻子也不用为签字许可他出家而整日垂泪了。他妻子告诉我,之前我必须抵制那个佛,现在我跟他一起看佛,人生的事儿拿佛性来看,释然轻松,佛是个好东西,原来只是觉得佛要带走自己的老公,太粗暴,太无情,现在看看佛,尘世有佛,只是过去我们架空了佛,佛是宽容的,不会带人走另一条路,而是让人平稳地走好尘路。
   一个人的幸福首先挂在眉宇间,佛性是眉宇的青黛之色;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入胜的境界和滋味,才算得到了佛性;一个人身在世俗却听得出世俗的清音,才算得到佛境;宠辱不惊,任由风雨,安身立命,才是佛性的意义。我和这个朋友探讨了那些诗句里的佛性,彼此点头,有了一次正儿八经的妙悟人生的对坐促膝。
   一个人想走向极端,很容易。红尘与真空是两个极端,尘埃遮天蔽日而不得喘息,于是就寻一片净土消遁。可往往忘记了一点没有空气也难以生存,心跳平静了,但不得佛理大义也会窒息。
   红尘与净界在人间历来就是相伴,何须羡慕啊!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有了佛性的人,便会从这人与月相随的意境里抓住难得的人生境界和幸福。一个人连欢喜之心都没有了,厌恶红尘,就是找一个清净的地方,也无欢愉之心。
   我的书桌上一摞林清玄的书,堆叠地放着,这是他在红尘里的最后遗留,每一页纸张都滋漫着佛性的柔水,掬水入口,就不仅仅是润喉,还可洗心;风从窗入,翻书几页,页页都闪烁着佛性的光辉。
   1月23日,惊闻林清玄先生驾鹤仙往了,反而没有多少悲怆,我记得他有一本书《人生幸好有别离》,我还没有看,他就走了。我已经知道了他对待死亡的态度了,佛性别解而已。他说起自己的红尘生活,有两句话:对于一个作家来说,白天是生活,晚上是精神。我想再补充一句:地下是沉默的红尘的继续。
   穿行在红尘与佛性人生的夹缝里,林清玄反而不觉得憋屈和压抑,我想,一定是有着佛性的缩身术。
   仅以此文痛悼林清玄先生,并冥告先生,你的一本书温暖了一个仍爱着红尘中人的心。我们最好的纪念应该是读读书,林清玄说,在生命找不到出口时,要后退一步,关照全局,或者在静心关照的时候,生命的出口就显现了。我想,其中所言有一个关键,就是读书培养佛性,佛性会发现人生的出口,即使不在十字路口,惶惶择路,更会看见前面很远的路。
   他留给了我们红尘禅语,教我们心生佛性,尽享红尘趣味。
  
   2019年4月16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640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我国台湾著名作家、诗人和学者林清玄先生的去世,唤醒本文作者的无限感慨。作者饱读林清玄先生的作品,也熟知林先生的秉性。先生热爱红尘,践行佛性人生。红尘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壤土,佛性是我们从容于红尘之中的法器。如何在红尘寂寥里还活得有滋有味?林先生主张谦让、少生贪念。学会低头是一个人高尚的姿态,也是可取的人生智慧。人生的过程太过简单,无非快乐与苦难。惆怅也好,回味也罢,都是偶然的一次投影,是日子里的浪花和涟漪。由于怀才老师读过很多林清玄先生的书,他把林先生的佛性灵活运用,理性而机智地及时挽回一个要抛家舍子撇了妻室、遁入空门的年轻人重归家庭,为了让他正确认识佛性,怀才老师送给他一本林清玄的散文集《凡事不如看淡》,让他真正领悟佛性与成佛是两回事,作为一个有妻室的男人,首先要有责任感!我们从作者诸多的观点和文字里不难看出作者对林先生的尊崇和敬仰,当然更多的也是作者师对红尘和佛性的认识。作者选取了几个有关尘世人事的点,以点带面。无论禅俗,幸福是共同的,道出了幸福的滋味不在于是否入佛,只在佛性感悟。谈及红尘情调,以饮酒为例,寡味与富有情趣有着不同。谈及人生的滋味,推崇而辨析“清欢”,看似淡味,其实浓意绵绵。作品理据分明,富有感染力,深爱红尘,不弃尘世,把握人生,参悟生命,提出了人生需佛性指引的品位思想,具有关照生命的参考价值,品读之中也给会读者带来许多收获和认知!极力推荐众文友同来赏读!【编辑:梦中楼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417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知足        2019-04-16 21:46:30
  古人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说明了人在红尘,却是物我两忘的人,与身在佛门,却是凡夫俗子嘴脸的人的本质区别。在红尘中行走,却有佛心禅性的,林清玄大师当之无愧,怀才老师因深受大师感染,也越来越具备大师风范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4-16 22:16:23
  非常感谢知足老师到访赐玉。至理无讹!禅俗之别真不在是否出入,而在佛性深浅。身在红尘,却不染尘埃,放为上乘人生,虽在佛门却只得空壳,未必可赞。红尘有热爱,定会出趣味。谢谢知足老师给与精粹点评。遥握!
12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9-04-18 09:54:18
  拜读了先生的美文,我也产生了读林清玄的念头。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没有标签的,需要我们用心发现和感悟。
13 楼        文友:菁茵        2019-04-18 10:19:12
  读此文,明心见性,开悟增智。禅味十足,似清茶,值得细细品味~~
   林先生亦是我十分喜欢的作家,他的《心的菩提》至今摆在案头。出世、入世,是永恒的话题,以出世的态度来做入世的事业,将红尘当成修行的对境,那么入世亦可自渡渡人,生活亦是一场修行~~
心若草木,向阳而生~~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4-18 11:13:29
  出入都是人间的状态,何处没有佛性在啊,只要如你所悟,以出世的心态看尘世的事,没有什么事无解。谢谢菁茵老师到访留墨。遥握问候!
14 楼        文友:东辰        2019-04-18 13:19:17
  贺!有酒没?与老师同醉?!
   一一篇篇精品柳岸彩,好个大才震江山。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4-18 13:56:23
  也是东辰老师为怀才击鼓才写出点东西啊。谢谢您鼓励。遥握!
15 楼        文友:粉红莲秀        2019-04-20 23:14:48
  红尘纷繁,而佛性有容。是为静心可品茶之意。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问候老师春安好,浅笔深描都是文。微笑晚安。
做过生意的读书人!谁的江山,百媚千娇?谁的世界,各领风骚?
回复1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4-20 23:20:24
  非常感谢粉红莲秀社长深夜拨冗为怀才抱器小文赐玉留墨,鼓励之情难忘,愿成为您的 朋友,携手江山,温暖白纸。遥握问安!
16 楼        文友:赏月听泉        2019-04-21 20:13:46
  台湾的好多个作家是我非常敬仰的,林清玄先生,余光中先生。他们的逝去让人无限惋惜。
   而怀才老师从缅怀,到感悟,再到活学活用,当真悟得先生真知。
   受教~点赞!
红尘闲赏月 俗世笑听泉
回复1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4-21 22:52:17
  谢谢听泉老师拨冗为怀才抱器小文留评鼓励。问候听泉老师安。
17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9-04-22 10:58:53
  在生命找不到出口时,要后退一步,关照全局。内敛的情怀下,看佛性,更能清醒。谢谢朋友分享美文,感佩才情,学习欣赏。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1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4-22 11:47:22
  十分感谢长期以来关注怀才抱器的小文,给与很多鼓励,感受了江山朋友的温暖。谢谢,鞠躬致谢,遥握问老师安!
18 楼        文友:张静雅        2019-04-22 21:52:13
  老师一个随性的思维变化都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敬佩!!!
回复1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4-23 11:21:33
  感谢静雅老师到访留墨。您始终鼓励怀才抱器,谢谢。这篇文字一来表达怀才抱器对红尘的认识,二来也是悼念林清玄先生仙逝。遥握静雅老师,问安!
19 楼        文友:唐马        2019-05-24 15:24:51
  佛性不得肉眼见,秋水能曲解红尘。若是真空驻心中,不如放开有缘人。拜读佳作!赞!
红尘万丈觅清辉,且歌且咏能几回…
回复1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5-24 15:30:15
  十分感谢唐马老师到访留诗,感激。谢谢赏读小文。鼓励之情不忘。怀才抱器问候唐马老师夏祺!
共 19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