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轻舞•秋韵】菊花,在城墙上绽放(散文)

精品 【轻舞•秋韵】菊花,在城墙上绽放(散文)


作者:陈友 童生,85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85发表时间:2019-09-21 01:50:44
摘要:要是古城墙不损坏,登墙揽胜,沐浴古老、顽强、坚韧、淳朴的乡情,那该是多么诱人的一道风景。

【轻舞•秋韵】菊花,在城墙上绽放(散文) 我所居住的场镇,只有两三万人口。在茅草房抢占乡村的时代,人口更少,然而它却有一座方圆一里多、占地几百亩的城。
   场镇被城墙拥抱着。高大、挺拔的城墙,是一方奇迹。
   场镇是东汉时益州州治的重要前哨。汉益州辖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的广大地区,治所在今广汉,离场镇不到两百里。
   古城墙始建于明末,清康熙年间进行过二次加高。城墙总长2209.8米,分东西南北四门,城墙呈梯形,除西门几百米城墙4.8米高外,其它三门的几段城墙均为3.7米高;城墙顶部厚2.8米、底厚3.0米的规格四门相同;城墙结构为卵石、三合土泥墙;双层结构,外层厚0-5米、内层厚0-4米,中间为泥土夯实而成。
   两千多米长的城墙,近两层楼的高度,在乡村,的确蔚为壮观。明清两代,城墙按周长分为五级,省级为5——12千米,府州为2——5千米,县级城墙不足2千米;就是说,一个乡镇,其城墙的规格远超过了县级治所的规格,达到了府州治所城墙的规格。
   城墙十分坚固。汶川大地震之前,有人为了扩建营业房而销毁一米左右的残墙,三四个壮汉,大锤、镐、锨、铲等轮番上阵,用了近一个星期方才将阵地拿下,其战斗过程真可以用“艰苦卓绝”来形容。
   那时没有钢筋水泥,人们采用的是三合泥筑墙。三合泥即石灰、黏土、砂石加水拌和而成。在一些裸露出的城墙断面,我清楚地看到了被灰白色的三合土包裹着的大大小小的石头。那些卵石大的有半个人头大,小些的也都能超过双拳。有黑色的、白色的、还有灰白色的,它们有条不紊、错落有致、一层一层地被砌在一起,仿佛就是那一个个站在一起的黑的、白的、灰色的面孔;他们穿着打满各式补丁的土布衣衫,一脸淳朴、和蔼的笑容,他们,就是我遥远的父老乡亲;他们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我用略为颤抖的双手抚摸上去,还能明显地感觉到他们温暖的肌肤、以及血脉的跳动。
   大约往里半米,抚摸到的,就是还在散发着热气的温软泥土了。
   场镇只是一个镇,说到底,还是一个乡村。城墙的修筑,究竟是官方还是民间性质,因为没有资料可查,也就不好定论;如果是民间性质,这对一个农耕乡村而言,如此浩浩荡荡的自治工程,其劳动的艰巨与时间的持久也就可想而知。
   现在,保存最为完好的段面,还是在中学校园背后。梯形顶端的雉堞矮墙清晰可见,上面的锯齿迎风而立,沉着、深邃,宛如是一群隐现在时光深处、守卫城墙的战士。城墙迎面的一端,长满了野草和青苔,阳光下熠熠闪光,如果是清晨,那些野草和青苔,会轻轻摇曳身上的露珠,等待着能有人去辨认和亲昵。
   此段城墙呈波浪朝前推进,渐渐被树林掩映。可以看出,城墙并非按方正规矩,而是随地势而建,可方则方、能圆就圆。城墙呈白灰色,上面抹有一层光滑的灰浆,大约3厘米左右厚。灰浆是由细沙和石灰组成,做工考究,力量均匀、娴熟,平整如镜,抚摸上去细腻而又温暖,完全可以理解到当初建造匠人高超的抹工技艺和匠心。
   一时间,那一片热烈的夯歌号子,以及一组组劳动的场面,浪花四射,奔腾而来。
   2209.8米的城墙总长,现保存完整的只有900余米。
   记得少年时,城墙留给我的印象还是比较完整。那时,东西南北四门的城墙虽没有了城门,但城墙还在。尤其是北门,护城河江西堰有近4米深,加上城墙3.7米,就有近10米高,如果站在城门上,极目远眺,胸中一定会藏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
   城墙的毁坏,最初是有历史因素的。场镇毗邻另一个乡镇,属不同的行政区域,但街市自古共用,省道过境,为富庶一方,就把两镇打通了。打通两镇,不得不销毁一段几百米的城墙。
   上世纪末省道扩建改造,又一次销毁了几百米城墙。紧接着,人们纷纷掀起推墙入海的热潮。就这样,城墙变得遍体鳞伤、千疮百孔。
   汶川大地震,残存的城墙丝毫未损,倒是接踵而来的灾后重建,再演推墙热潮,这一次,城墙遭受到了几近灭顶的重创,
   2009年,残存的古城墙,终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了起来。
   现存的这900余米城墙,基本是七零八落。有些地方完好,很多地方却是被钢筋水泥的民居间隔;有些地段的涂饰几百年以来依然光鲜亮丽,而更多的地段却是斑驳黯淡、一片狼藉。
   城墙上蒿草遍布,呈现在眼里的古城墙,是一片完好、残损、荒芜混杂的风景。
   眼下,正是金风送爽的时候。水稻、玉米、瓜果延续着夏日的热列,忙着在完成归仓回家的旅程。
   树叶们严肃地在树上凝神思考,集体准备着,奔赴生命中一场盛大的约会。
   “却道天凉好个秋”。何不趁时去游游古城墙,来它个立此存照,到此一游。
   城墙还是天天看见的样子。墙头的野草一些已经枯黄,墙上的青苔依旧,只是墙缝中固执生长着的,大都还是或疏或密的木梳草,它们与清风结伴,衔着啼落的鸟语,在城墙上四处攀爬,仿佛是在践行,为古城墙细细梳理前世今生的宿愿。
   连日天色较沉。来到僻静地段,远远地就看见一段斑驳的矮城墙,披一身枯黄,坐在隐隐约约的夕照里。城墙上茂密的柚子树,一串串圆圆的青果,仿佛是挂在风里的一声声轻轻的叹息。
   要是古城墙不损坏,登墙揽胜,沐浴古老、顽强、坚韧、淳朴的乡情,哪该是一道多么诱人的风景。
   转眼间,在城墙的另一头,我发现了一丛正在盛开的野菊花。
   金色的菊花肃穆、稳健地绽放着,在黯淡中为城墙平添了一道坚定的亮色,与墙头的枯黄形成对比,一时,沟壑遍布的古城墙,在清浅的秋风里,展露出了一丛盛开的野菊花,就像是我写在城墙上的乡愁!
  

共 22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天凉好个秋,揽胜正当时。秋风送爽菊花黄的时候,作者于场镇故乡,游览一段古城墙,以严谨的写作态度,为读者详细地描述了古城墙的建筑特征以及变迁史,深深地遗憾这样的古建筑在当代几十年间因为种种人为原因,正在逐渐地被无情地一段一段地销毁而令人痛惜。所幸的是直到2009年,残存的古城墙终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起来。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类似于场镇古城墙这样凝聚着古代人民智慧的建筑,比比皆是。曾经,我们似乎要彻底推翻一切旧事物打造一个新世界,但事实证明,历史是被时间推着前行的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地前行,并非人力一下子就可以阻止或推翻的。通篇睹物怀旧,寄托一片乡愁的同时,也因为残存的古城墙得以列为文物被保护而释然;行文舒展大气,糅情与景中彰显出成熟的驾驭文字的能力,抒发出对故乡、顽强、坚韧、淳朴的乡情的赞美。欣赏悦读精彩之作,感谢投稿轻舞支持征文活动。力荐共赏!【轻舞编辑:金陵倦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922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素影无争        2019-09-23 21:55:13
  跟随老师的妙笔,走进场镇,走进一段历史,走进城墙,心疼,古迹走过明清两代,却在近时被摧毁的遍体鳞伤后,才想起来保护。想起了林徽因,一个为保护古迹而努力的才女。
12 楼        文友:陈友        2019-09-23 22:07:45
  传统文化的流失!宝贵的遗产就这样被人性的欲望吞噬,想起来都要掉泪。学校那段因为几十年没有染上世欲,它才保存得完整。感谢老师理解并支持。祝老师秋祺并国庆愉快!
13 楼        文友:鸽子        2019-09-24 02:38:23
  祝贺老师佳作加精,问好秋祺!
流逝的是时光,弥坚的是友情
14 楼        文友:陈友        2019-09-24 09:49:32
  感谢鸽子老师热情鼓励。也祝老师节日愉快!
15 楼        文友:我是石头        2019-09-25 21:51:52
  好文章有灵气!有意境!有格调!
16 楼        文友:我是石头        2019-09-25 21:52:58
  好文章,有意境,有格调!
17 楼        文友:陈友        2019-09-26 18:36:24
  感谢我是石头老师美评。老师的鼓励就是我学习的动力,愿借老师的垂青,不断学习,争取进步!
18 楼        文友:陈友        2019-09-26 18:37:40
  祝愿我是石头老师秋祺并国庆愉快!
共 18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