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路】潭柘寺寻宝(散文)

精品 【柳岸•路】潭柘寺寻宝(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182.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26发表时间:2019-12-07 16:07:16
摘要:游览潭柘寺,我视为寻宝之旅。20年前,怀才抱器从潭柘寺得宝一二,至今觉得还有握瑾怀瑜之感,发表江山文学,以飨读者。

【柳岸•路】潭柘寺寻宝(散文)
   书法家米芾也是品石专家,对品石颇得要领,提出“四法”:皱、瘦、漏、透。得其境界不易,一个“透”字,我想绝不仅仅是通透之意,还应有“透意显趣”的含义。石摊堆宝,我只能取我读懂而中意的石宝。
   人生得趣为宝,这也不是杜撰。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乐山当然也有爱石之意了。我相中一块奇石,蹲下赏玩,摊主瞅准机会就极尽说辞,言我眼光独到。好,难得有人与我一同瞩目一石者,莫管他本意是想卖出去,赚几个钱。
   原来卖石人早就对卖石琢磨得颇有诗意。他说了么?这可是门头沟青翠谷的水晶石,来自名山峡谷,身价不菲,成型天然,不加雕饰,名赋“逐电追风”。摊主反复拂拭浮于其上的尘埃,捧着送到我的目前。黄釉质地,鹅黄淡雅。斧削成峭壁,自然连绵,远近具有醒目逼真的层次感。一侧瘦树琼枝,似被狂风吹拂,弯倒一侧,大有随风而去之意。一道霹雳,划过天云,直落于地,似又抬头追风而舞,舞姿倜傥,天上地下,恣肆浪漫。
   我想起赏石痴人白居易的诗:“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石无语,人代语之。切中我意,醉吟先生因玩石而得友二三,我不贪多,得卖石人,我送一个号给他——“石友”。我是容易满足的人,也不挑剔,将石捧在怀中,石友称我是“懂石的人”。
   还是白居易教我将小石看成巨石,大小之变,全凭眼界。“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我将奇石置于书桌,抬头赏石,胸有千山,原来在一握之间;千里得石,举目一瞬,成就一段完整的故事。赏石的行家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参悟石性,与己交融。历史变迁,宛若闪电,疾风迅影,人在其中,唯有珍惜,切莫蹉跎岁月。奇石有神,神来天成,想想如今距得石已经20载,仍有催我之力。多少人曾在潭柘寺走一遭,方丈住持不知换了几茬,在这快如闪电的历史长河,不过是一道光亮而已,但正是有过激光般的瞬间,才留名潭柘寺。人不能把握住历史,但可以不辜负历史,让历史中有自己的影子。赏石人说,人应该拜石为师,尊石敬石。石从来不老,人却衰老,生命不可与石相比,但石可告诉我们很多。
   每每面石,逐电追风,永远在一个动态里,画面给我的不是昏昏欲睡,而是在风雨交加中行走的审美体验,“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事后的淡定怡然,而人在旅途,应该有的是振作,提神前行。
   这方风电奇石,似乎也在诠释着潭柘寺的宝锅石鱼,剥去浮华,沉淀风骨,是真正的“仙风道骨”。潭柘寺真正的镇寺之宝,实乃我中华人文瑰宝。
   我以奇石为宝,宝石生意,不事雕饰才是本真,凡是可以改变的东西,都是肤浅的,石上的影像不变,寓意深邃,还有很多我没有读出的意蕴。最起码还记录着我赏石得石友的温暖故事。
  
   我到访潭柘寺寻宝,并非有什么挑剔的意思。方丈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和太后宫,一路建筑宝典;少师静室、歇心亭、龙潭、御碑,每处都是禅味十足的精品。一座千年古刹,处处皆宝;藏纳佛事万千,件件都可入宝典。学友则桥兄出语有据,我不能将潭柘寺宝物尽收眼底,更不能入我囊中,所以他只能告诉我“寻宝”,寻得也是偶得,偶得才有生动和惊喜。
   潭柘寺宝物万千,我只寻得一二归。
  
   2000年7月创作,2019年12月1日修改,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6309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潭柘寺寻宝》以细腻的笔墨,叙述了“我”在学友的建议下,到“潭柘寺寻宝”的经历。学友给“我”列出的旅游攻略是:各寺皆有“宝”,得宝知趣,才是旅游的真正意义。他还说,寻宝比作诗难。寻宝则是难言其妙。学友的话里隐喻很深,我只能切身去体会了。来到潭柘山,望着云雾缭绕中古刹,我难找到入口,有种身处缥缈与朦胧的感觉,威武的“天王殿”,给人震慑的四大天王,手持金杵,目含威慑,守护着一口“宝锅”,在东跨院北房西次间还有一口更大的宝锅,这口宝锅一次煮粥能贮米10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这么长的“煮”时间,也让人禅悟出要学会坚守专一,才能得到美食。两口大锅放置在显著位置,有什么重要意义?大概佛家也看重民以食为天这个道理的。这两口宝锅,还有“泼砂不漏米”之说,也让人领悟出要胸襟宽广,心里容得下沙子。大锅是古刹之宝,也让人们禅悟出许多道理,这是宝锅中藏着的宝。潭柘寺的宝物还有石鱼,其中还蕴含着玉皇大帝派石鱼夜奔凡界,解救疫民,祛灾除难民间传奇故事,令我听来很喜欢。敲打着木鱼,心中向佛,又悟出其中的哲理:“木鱼,取“鱼日夜不合目”之意,故刻木象鱼,击之,用以诫昼夜思道。”我又惊喜得到一宝。可这些宝我无法获宝而归,寻一石阶随地而坐。遇到一位老外“华君”,他向我倾诉了对潭柘寺的深厚感情,令我感动;在寺外一角奇石卖场,我相中一块奇石,卖石人把石头琢磨的颇有诗意,令我想起赏石痴人白居易的诗,把玩在手,心满意足。我将奇石置于书桌,抬头赏石,胸有千山,一石在手,从奇石中有故事,有历史。也正如赏石人说,人应该拜石为师,尊石敬石。一方奇石,不仅于寓意深邃,也记录着我和石友的的温暖故事。散文通过“我”在潭柘寺寻宝经历,描述出千年古刹悠远的历史,回荡着浓浓的历史纵深感,借寻宝中的故事,以物明志,借物抒情,蕴意深刻,情理交汇,情节生动,满满的正能量,读之感人肺腑,引人共鸣!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209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9-12-07 16:07:58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07 16:15:37
  感谢刘社精准精美的编按,解读深刻,鼓励情深。问候冬暖,谨祝笔健。本篇应归游记范畴,但怀才破了面面俱到移步换景的桎梏,唯取我感兴趣的东西。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喜欢。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9-12-07 16:08:45
  从怀总古刹寻宝的经历中,读出人生道理,令人受益匪浅!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07 16:25:54
  刘社留言精准。是的,怀才抱器只想从一般的旅游过程中跳出来,寻求人生的智慧,不管这种智慧是否为我得到,但我努力去悟解,便是充实而丰满的。谢谢刘社点评。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9-12-07 16:09:09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07 16:26:20
  谢谢刘社鼓励,遥握问候冬暖,谨祝创丰。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19-12-07 18:48:38
  潭柘寺宝物万千,“我”能寻一二归,足矣!拜读老师佳作,点赞!遥握冬暖!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07 18:54:39
  哈哈,怀才抱器就是因潭柘寺所藏太富盈,所以只能取寻宝一二,不至于失落的。谢谢湘莉老师到访留墨。遥握,问安!
5 楼        文友:老百        2019-12-07 18:59:17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喜欢造型奇特的石头,孙悟空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贾宝玉则是女娲补天所剩的顽石,其中太湖石最受推崇。比如:冠云峰是留园“三宝”之一,重5吨,高6.5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独峰观赏假山湖石名峰。
  
   宋代书画家米芾被人称为“石痴”,他曾让人给石头穿上衣眼,摆上香案,与石头称兄道弟,他将太湖石特点归纳为瘦、皱、漏、透。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07 19:21:00
  老百先生对石头的见解更深刻,丰富了本文啊。谢谢到访留墨,遥握!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19-12-08 10:43:49
  老师写文,仿若握有马良神笔,信手拈来,皆赏心悦目,动人心扉!感佩才情!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08 15:27:36
  谢谢罗老师到访美评。这篇文章也是沉淀了十六七年了,才敢拿出,总想揣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表现风物之美。谢谢到访,遥握!
7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19-12-08 19:59:14
  在北京的几年里,游过的景点无数,但潭拓寺这名字,还是第二次听说。第一次是个初次来京时的朋友,似乎是在故意考我,问我知道北京有个潭拓寺么?我愕然摇头,而且朋友似乎有点得意的说。你知道么,是先有潭拓寺还是先有北京城?我依然丈二和尚。事后不以为然,始终当作玩笑而没有亲自去一趟潭拓寺。第二次听说,便是怀才老师的《潭拓寺寻宝》的妙文了。而且在怀才老师的博古论今的游说中,证实了朋友的说法,怀才老师也讲到先有潭拓寺后有北京城的由来。潭拓寺的历史悠久便得到实证。我顺着怀才老师的指引的寻宝路径,边“走”边“听”边“看”,真是大饱眼福。怀才老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古今中外。娓娓道来,受用无限。看来,等来年春暖开花的季节,是非去潭拓寺不可。而且要手捧怀才老师的活地图“潭拓寺寻宝”去看个究竟。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08 20:05:14
  谢谢习之乐哉先生美评。这篇文章若能够唤起您游览潭柘寺,那就实现了我写文章的目的了啊。潭柘寺有的看,去吧,总会给我们新的发现。当时写此文,也是面面俱到,但经过近20年的沉淀,我去掉了那些泛泛的描写,集中写我之所得,才成现在的样子。等习之乐哉先生明年春游览了潭柘寺写出文章,我再看看习之心中的潭柘寺啊。遥握!
8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12-09 00:31:16
  千里寻一墨,归来生慧根。欣赏,冬安万福!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09 07:18:15
  慧根常在。遥握,莲心拉近佛俗。
9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19-12-10 13:09:45
  宝锅蕴禅意,石鱼藏天机,邂逅增念想,寻宝妙趣多。潭柘寺寻宝,意构精妙。一个“寻”字,明心见性。于境观心,通达禅境。后归本心,知足常乐。人文瑰宝,盈盈在握。怡心悦情,夫复何求?
但愿意绽放成一瓣心花,长成一棵小草,愉悦心境,点缀江山。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10 14:06:37
  谢谢心花社长美评。的确,怀才也想借文字来明心见性,将旅游的游目之趣提升到较高的层次。社长的点评,甚喜。谢谢,遥握!
10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19-12-11 15:57:36
  怀才老师的文章,无论何种题材,以其独特的视角,广博的知识,哲理的内涵,总予我精神上的享受及心灵上的宁静。总在一种不经意的淡泊中,感动于文字里蕴洇的温暖与洒脱。从其文知其人。莲儿叹服学习,祝老师健康快乐。敬茶。
小小莲儿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11 16:02:02
  有一种情感是因文字而生,不必认识,也不必经过时日,文字的音符跳跃而两地各有一双眼在看,如此的美好,来自莲儿老师。人无论多大,都需要鼓励吧,怀才每得莲儿老师文字,总有眼泪想出,不是因为感激,而生因为一直心动和精神。可能只有莲儿老师和怀才可以理解。从风景里振奋,将自己的所有当成风景,风景是历经沧桑而依然的,生命也是如此。遥握!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