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时光之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时光】四时常忆(散文)

精品 【时光】四时常忆(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165.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63发表时间:2019-12-26 23:35:21
摘要:并非到了老年,才回忆相伴。人生的暖,也并非全是物质的包裹围护,还有精美的回忆在四时,当我们打开记忆的宝盒,那些滑落而出的一定的最美的珠玑。

【时光】四时常忆(散文)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在热爱生活的人的眼里,四时风物皆成诗,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感悟四时风光的禅诗。可人是无法满足的,面对四时之好,也落魄丢魂,埋怨风光不解既往事,一声叹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是啊,李煜所言不是没有道理,光有眼前风景,怎奈无法追回既往。而我,求得一解:四时常忆,常忆可丰满人生。
   用回忆来弥补往昔的失去,以回忆添彩今日四时之风光。人总是向往圆满,虚实相生,也是生活的法则。想起白居易的宵夜苦,我也有同感了,“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不是四时风景不好,而是风景牵我长相忆。四时常忆,惜君如常。常怀感念之心,一个个与我最亲的人,就轻轻打开我的脑海轻纱,撩开风帘,轻婉走来,如常如旧,一生所得弥足珍贵。
   每个季节都有一个“君”,君为季节之魂,将那时风光着了浓彩。我的“君”,用现代时髦的词儿说就是“女神”,我心仪的女人,填满了春色,亮了夏花,美如秋月,洁似冬雪。
   岁月在不断过滤,时时沉淀,才让这些与我生命节点相遇最美的女人留下了丰满的形象,挥之不去,去了再来。
  
   ◎流鼻涕的孩子最聪明,一个笨的也没有!
   这是我八岁那年的春上,趴在英姐背上,唯一还记得的话。流鼻涕与智商有什么关系,谁说得清,怎么可以扯得上!
   1964年的初春,寒冷被老屋遮住了,春风骀荡,屋前一派春阳暖融。我们家和六母家挨着,六母家街门前是一盘大石碾,在我心中,六母就是大户人家,这是我对“大户人家”的最初认识;我们家门前一石臼,怎么说也是不输别人家,我以为,和六母家一世要好,石碾石臼大概就是亲兄弟,不好都不行。我的妈妈和六母在石臼捣米糕,围在妈妈周围,就是那时我的快乐,我已经不再粘人了,妈妈看着我可以在地上蹦蹦跳跳,从此有了一个梦:要我上学读书。这是妈妈日后告诉我的。
   六母的大女儿,在村小学教书的英姐,也凑过来跟妈妈絮叨闲话,这是很反常的,她是大忙人,可那时的我一点也没有在意。
   “来呀,英姐背背啰……”英姐蹲下,要我爬到她的背上,我不知是一个陷阱。
   “跟姐上学去喽……”我懂得上学是什么意思,就是从此失去快乐,不能时时看着妈妈,于是嚎啕大哭起来。
   我已经争取了妈妈的同情心,她好像转身在抹泪,六母轻轻拍着妈妈的背,似乎是在安慰着什么。可我马上觉得妈妈和六母都是“同谋”,妈妈赶上了英姐,将早就准备好的书包塞在她的手心里(是用橡皮筋串起毛巾做的书包),什么也不说,拍了拍英姐的肩膀,好像千言万语都在这一拍里,彼此心领神会了。
   书包并没有装下什么,有点东西压着,我后来知道装的是我最喜欢吃的“饼角”,老家称“爪爪豆”,孩子每个学年开学,家长就要预先烙好,意思是期望孩子念书“呱呱叫”,就像炸豆一样,响亮着,清脆着。我记得曾经就争着问妈妈要过六母儿子新哥的“爪爪豆”,妈妈哄我说,妈的儿哟,再过三两年,妈也给烙上几大锅……
   我很坏。我明白一切了,便在英姐后背上疯狂地哭喊起来,但无效,并不能打动妈妈和六母。我将鼻涕全都抹在英姐的后背上,使劲地抹,英姐穿的是碎花袄,所以不能显出抹了鼻涕。
   哭喊没有用,每日,我只能被英姐强行拉到背上,送到一个胡同里的两间教室,那里有二十几个如我一般大的孩子,她做我的小学老师,可我从来不想叫她是老师,我恨她是妈妈的“帮凶”。其实,比我大两岁的斧子哥也在教室,英姐把我交给他。我的一年级不知怎么过的,吃了饼角,也把书撕碎得不少。
   英姐现在已经是80岁的老婆婆了,那年从烟台回老家给故去的六母上坟,我见过她。她还提起我上学这段事,但不再说流鼻涕的糗事,一直握着我的手:“召儿,老街的孩子只有你念书最有出息,姐也不如你,姐当年没有说错吧?”
   我一个劲地点头。世事沧桑,英姐老了,花白的发,颤抖的手,我真想爬到英姐的背上,享受当年英姐背着我上学的美,可英姐已经无力再承重了。她用我成才的故事温暖着自己,我也最怕英姐唤出我儿时那些往事,可还想听她讲我的故事,辛酸却是幸福着。
   “义嫂(英姐称呼我的妈妈)走得早,不然,看着你这么有出息,她还不得跑到烟台跟我唠嗑……”英姐提到我的妈妈,一阵心酸,我知道,英姐是在证明着她的眼光:从她背上背去上学的孩子,流鼻涕的,一个笨的也没有。我知道,英姐的弟弟斧子哥念书没有太大的出息,可她已经无法分出我与斧子哥谁亲谁疏了,我是英姐的弟弟,一个用真情赞美和看透未来的眼光从掌心捧出的孩子。那时,我不懂得英姐的话的意思,可这句话常常被六母重复,她不是在炫耀眼力,而是在鼓励一个孩子。
   自从我毕业走上教书的工作岗位,虽然所教的是高中生,他们的心智相对成熟很多,但我始终把激励之心给他们,这些是当年英姐言传身教于我的,不是从教学的书上学到的。
   四时常忆,惜君如常,相见亦无事,见时不知说什么,一段幸福时光都在相握的手上。一个人总是走进自己的视野和记忆,总有一个季节让人不自觉地怀想。英姐,与我的春天有着不可割断的关系,淡淡的思念,总是在春风漫过老街的那时涂抹着我的胸怀,暖和爽,是说不出的滋味。
  
   ◎我就喜欢你父亲裁缝的衣服,合体合意……
   1972年夏,我上了高中,这是我们家开天辟地走出的第一个读书人,这是妈妈念叨的话,也是她的骄傲。那时考高中,一论成绩,二论出身。我是考上的,全村就七八个高中生,妈妈觉得很光荣,尤其是秋末,她要以最隆重的礼仪迎来了家访的高中老师,她觉得那才是可以光宗耀祖的大事件,早就将这一天用符号标注在月份牌的日子上。
   妈妈准备了“喷鲜”的虾酱,踮着小脚去乡上的集市割了一斤肉。这些奢侈的食料,代表着她的十二分诚敬之意,可能现在的人无法理解,我们家吃得起小园的蔬菜,就是经年与荤腥无缘,家访的老师要来,妈妈就是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
   我想,家访我家的栾彩萍老师为什么看上了我?有多少自我首肯的想法出现在晚上,甚至在梦里看到栾老师。其实,老师选择到我家可能就是学校的随机安排吧,但春风有意还是无意,都不重要了,迎面和煦杨柳风,无论春风是否为杨柳。
   我在高中,就是一个丑小鸭,貌不惊人,学业也无出色之处,栾老师告诉我要家访到我家,那是一种中榜的心情。那几天,我无法集中精力上她的语文课。我想,是不是哪天我捧着作文本去请教栾老师,她看重我的虚心求教的态度?是不是因为长得逆来顺受,栾老师好可怜我,才决定看看我这个可怜虫?我胡乱想着,眼泪控制不住,满面挂花。
   栾老师,模样一点不像女人,浓眉大眼,我们同学私下都说,栾老师投胎的时候本来是男人,出生的时候遇到和风,而变成了女人身。自从栾老师的“我要去你家家访”一句话,我便改变了她给我的印象。几个黑铁发卡最配乌黑的秀发;浓眉上写着慈爱两个字,不容丝毫篡改;厚厚的嘴唇,写着“忠厚”的字……原来美是可以这样轻易走进我的心底,也是可以改变的,我明白,美是我们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并非审美的对象有着怎样的所谓美的特质。
   那个晚上,栾老师来了。可妈妈来不及做一顿晚饭,束手无策。栾老师说,家访是不能给老师管饭的。我也知道,栾老师不在于一顿农家饭,可我在乎老师吃与不吃的态度变化。
   可栾老师没有谈及我的学习,她带来了几块布料,要我父亲给她加工成衣,父亲拉开软尺,量好了衣服的尺码。
   好像是过去两个周,我将缝好的衣服带给了栾老师。有一天,栾老师提前到课堂,将我唤出,说,我就喜欢你父亲裁缝的衣服,合体合意……
   我上了两年半高中,栾老师常让我把衣料捎给父亲。后来我知道,栾老师是想给我的家庭增加一点收入,平时缝一件上衣才一块钱,可栾老师总是用一个纸袋装着两元钱让我带回来。我明白了,我能够读完那段高中,是栾老师资助了我。
   我不能忘记这段缝衣的故事。一个用心帮助别人的人,是值得人尊敬的,但毕业以后多年不见栾老师,心中怅惘。那年,我得之栾老师晚年寡居于济南,便买了礼物登门看望,栾老师一直紧握我的手,畅谈半日,起身拿出我父亲为她裁缝的一件衣服,说,我就是喜欢你父亲的手艺,至今还留着这份惦念。
   我不敢目视她,生怕在父亲的话题上再谈下去,因为时光给老一辈的日子很短,我也怕栾老师伤感,留下电话,好时常问候,但第二年栾老师就离世了。
   炎热的夏,在火炉子一般的济南,我却感觉不到炎热,因为我看到栾老师依然健硕地畅谈那时的温暖事,夏日里有了清爽,一个最美老师的影子始终与我记忆里的夏天相伴。
   什么最合体合意?是一份悯人的温暖情怀就是,我常忆她,可慈爱之情总是刺痛着我的心。她从不诉说那时是她帮助了我这个贫困的家庭,总是说,父亲的裁缝手艺让她满足。那段师生情,常忆常新,常忆常暖。
  
   ◎儿,你别管了,我会把秋天变成我们的希望。
   这是1979年我正在烟台读书。刚刚是立秋时节,妈妈给我来信里的这句话,我依然记得,这封信是我的堂弟代写的。
   “别管了”,是要儿摒弃杂念,好好读书。一个秋天就是我们的希望?这话或许不是妈妈说的,我看出了代笔的痕迹,若是妈妈说,她会这样对儿说,秋天,翻乱了的地里还有好东西。
   我将于第二年毕业,用现在的话说,1979年是我们家日子上的黎明前的黑暗,妈妈为了让我顺利读完书,借着钱,和父亲托人买了两头壳郎猪,每头都在百斤上,妈妈准备年底我放寒假回来出圈,那时,两头肥猪怎么说也要400斤,还上猪的本钱,净赚120块钱一点没有问题,这是这年暑假妈妈跟我算的一笔账,唯一一笔希望帐。这个数字,在我们家的历史上,应该是天文数字,说出来一语惊人,那天,我怪怪地看着妈。
   为了这个梦想,1979年的秋天,给了妈妈太多的辛劳。白日里,她踮着小脚去队上的晒场干活,傍晚,她便提着小小的镢头,登上老家屋后的小山,复收地瓜,俗称“捡漏”。我曾经笑着和妈妈开玩笑说,屋后的地那么近,我们家抢收,那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妈妈大概是懂得这句诗,脸色大变,说,妈若想这样的“好事”,早就发家了。
   屋后的山坡地,那年全是地瓜,山坡地收得早。场上也没有多少零活了,妈妈就整日泡在地里。她穿着那件补丁加补丁的蓝布裤子,身下坐着一个蒲团,手拿小镢头,每一寸土地也不放过,她要深翻,将漏在地里的地瓜刨出来。秋雨来了,斜斜的雨帘,成了一道风景。妈妈说,用不着洗脸,抹两把爽着呢;地不旱,刨起来松松垮垮。这是我的妈妈当年病逝后父亲告诉我的。她哪里知道,一个小脚女人怎么可以经得住风雨,连诗人们都明白秋风秋雨使人愁,可妈妈当作了清凉的洗脸水,看成了旱地里的甘霖。
   我上学前亲手盖起的四间房,院内院外,墙上墙下,都被妈妈的秋收硕果装扮一新了。妈妈将复收所得的地瓜切成干,一片片摆在干净的地上,放在平整的墙头上,猪窝盖上白花花,院墙的石头缝里插着树枝,树枝上挂着地瓜干。我想,妈妈干着这些,她并不会喊累,因为每一片地瓜干就是妈妈给儿子的希望。她要用这些粗粮喂猪育肥,换回很多钞票,那些钞票崭新,闪着油光,妈妈脑子里应该闪过这样的画面。妈妈要陪着我,推着那些地瓜干去粮管所换来粮票,不让上学的儿子饿着肚子念书。
   一个秋天,妈妈用镢头刨着希望,每一寸土地上画着希望的符号;妈妈用洁白的地瓜干亮着希望,与日辉映,希望灿烂。两头猪身上写着鲜活的希望,她看着猪笑得最开心。
   妈妈最喜欢听儿子赞美,那些年,母子坐在炕头,互相夸着,也是生活的动力,我想写成诗,夸夸秋天里的妈妈,我怕妈妈不习惯,还是喜欢即兴表达。
   我没有等到当面赞美妈妈的机会,1979年12月29日,还有三天就过新年了,我接到了一封加急电报,要我速归,直接到县人民医院。在医院的太平间,我抱住了冰冷的妈妈,希望是热的,妈妈却冰凉。
   我要妈妈等着过年我回去,读一篇《秋天的希望》给她听,我考上学,我告诉妈妈学的专业是“中文”,妈妈说,中国话还用学,我的儿说得滴溜溜。我要让妈妈知道我学了一年多的进步。可妈妈无福享受儿为她写的作文,听不到妈妈给儿的赞美。
   有妈妈的秋天是温暖的,秋天过去了,妈妈的温度一直在,可妈妈因秋凉而患上了胃肠炎,以至于脱水,这样的小病,却没有抢救过来。我无法责备谁,我想,如果儿在妈妈的身边,妈妈不会因小疾而辞世。
   妈妈给了儿子继续读书的希望,可就是不把生命的希望留给自己,一个秋天,写满了希望,也写着遗憾,儿不能笑着高谈阔论妈妈的希望,只能常回想妈妈为儿的希望做着付出。

共 753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天有四时,春秋冬夏。春有花开烂漫,夏有凉风拂面,秋有皓月皎洁,冬有白雪皑皑……四时交替,岁月轮回,本是自然法则,再也不能寻常的事了,而刘禹锡却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原来四时的风光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因人而异,喜好各不相同。其实,只要善于捕捉身边的美,四时皆佳期,便是人间好时节!“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惜岁月,忆往昔,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是啊,作者写“四时”、忆“四时”,那细腻的情感交织的笔触里全流淌着人间的真情与温暖:英姐的启蒙之恩,栾老师默默无私的帮助,母亲殷切的希望和爱妻的一诺倾情。这一切的一切都永驻心底,想起,多像一幅赏心悦目的四时画卷,让人回味无穷。愿流年不负,愿岁月可期。好文,美文,小编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薛志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228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李湘莉        2019-12-27 12:19:13
  邻里情,师生情,母子情,夫妻情,情情,情真意切,此时的怀才老师一定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浓浓的怀念之情!是呀,四时常忆,常忆常温暖!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27 14:49:14
  我和湘莉老师的感觉一样,常忆常暖,生命之河,不舍温暖啊。谢谢湘莉老师再读倾情留墨鼓励。问候冬暖。
12 楼        文友:岚亮        2019-12-27 15:25:05
  人生如季亦梦。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成败得失,自古难全。回望来时路,甜酸苦辣,冷热饥饱,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怀才兄是个温暖的人,文如其人,每每道来,总是梅寒褪去,花儿朵朵,阳光灿烂,悦目暖心。年少时,英姐的脊梁是温暖的春阳,她背起了一个一个混沌屁孩的星星梦。至青春,彩萍的心地是温和的春风,她扬起了一个忧伤少年的理想帆。有妈在,时光的记忆是温馨的雨伞,她撑起了一片别样的天空,把风雨苦难留给自己,把晴朗希望留给我们。长大后,妻子的陪伴是温情的日子,她携起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携手同行,走进绚丽的夕阳红。如此温暖、温和、温馨、温情的人生四时,教人怎能不常忆!感谢怀才兄分享温暖阳光,令岁寒之冬,如添炭火,岚亮拜读沾暖。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27 15:49:03
  岚亮心底好,您说到了怀才的心中了啊。想到这个题目,四时并非春夏秋冬的风景,倒了进入风景的那些人,与怀才那个亲啊,无法忘怀,不能摆脱,此生无憾,正因这些女人,才使得人生暖意蒸腾啊。岚亮老师的文字是怀才很喜欢的,无论创意还是行文,都精细入心,值得玩味推敲,甚好的感觉。今天复议《花祭》了,这篇文章,我一闭眼就想的出那些情节,想着那个飘雪的阳春。但愿我们在记忆里常有母亲的温暖,忘记,不是背叛,是不想让母亲难受,我都这样想。但愿她们天国平安。遥握。
13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19-12-27 19:39:21
  怀才老师的作品充满了温度,力度和深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与这样的文字牵手,在感动之余,对文字的力量和敬畏之心不禁油然而生,读过怀才老师作品的读者,一定会相信文字是有灵魂的,她让生命里的记忆和感恩的心灵有了安放之所。虽然梅骨的时间和思维是支离破碎的,却每天都期盼能徜徉、流连、陶醉在怀才老师的情感世界里。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28 06:14:58
  谢谢梅骨老师对怀才抱器文字的呵护,一路同行,因为有你。但愿我们在温暖里度过每一天。时光的美好,就是四时寻常,从寻常里感知日子的细微差别,常忆过往的满足,梅骨君也是这个想法吧?但愿我们都在时光里美好着。遥握!
14 楼        文友:晓雪        2019-12-27 20:25:27
  四时常忆,常忆美好,人生便不老!至理名言,四时皆佳期,让人回味无穷!朴素的生活,无华的语言,精辟,常忆!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绝也,好亦!问安,冬琪!
一个人的夜晚,梦里都是荒芜,雨中的蝴蝶振着淋湿了的翅膀,奋力挣脱泥泞的羁绊,向往自由自在的飞翔,寻觅一方净土,静静地疗伤,慢慢变老……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28 06:09:32
  怀才小文的观点,但愿引起朋友的共鸣。谢谢晓雪老师美评鼓励。遥握,谨祝笔健。
15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9-12-29 18:27:07
  流鼻涕的孩子最聪明,一个笨的也没有!这话第一次听。很新奇。也许真的有道理。问候,拜读。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1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29 19:04:27
  谢谢西鋂铃铂老师,这个观点没有什么道理,如果成立,就是我在文章里写到的,英姐是给一个不起眼的孩子以鼓励,没有生理的道理啊。我这样看,正在研究:西鋂铃铂老师的《旗袍扣》,感觉你的诗很接地气,我基本上懂得。遥握。
16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12-30 08:41:23
  老才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寻行数墨,高山流水,崩山之音。我们出生在一个时代,学的中文,还有闪婚。我也在乡下检过漏,跟的不是妈妈,而是姥姥。我们都是幸运的,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你比我幸福,我十二岁之前都不知道我的父母是谁,人生的阅历成就了他的思想,所以我不想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记录我们生活的时代,是我们的责任,给未来的人一种陌生的记忆,就是所谓的文学。祝你新年快乐,冬吉春祥!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1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30 10:23:14
  谢谢若海先生留墨。的啊,同感,我们有共鸣。我八岁的时候知道了我的父亲,但从未见过母亲,我的母亲却是比母亲还母亲的女人,我爱她,胜过爱自己。谢谢若海,注意保重身体,创作更多好作品。遥握。
17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19-12-30 09:16:30
  常举史事,不离现实。笔锋带着情感,虽然落墨不多,而鞭策奇重,看文章也就等于好悟生活,等于重温童年欢乐,感亲情。是一颗赤子之心与时光书。由于年底了工太忙,好久没来老师的美文了,问候老师冬安!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30 10:24:34
  感谢若雪老师到访留墨,怀才知道若雪老师忙,也不敢打扰,常心念就是。祝愿新年好,万事胜意。遥握。
18 楼        文友:秋水翁        2020-03-11 16:57:07
  这样的文字真好
回复1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3-11 17:53:11
  谢谢秋水老师到访留墨,问候春安。
共 18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江山文游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