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感动】九大桥(散文)

精品 【浪花•感动】九大桥(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39.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64发表时间:2020-05-05 05:57:59
摘要:怀念一座桥,因为桥是他生命里最美的影像,因为桥启迪了他的人生,也改变了他的人生。怀才抱器为家乡一座“九大桥”立传,记下这半个世纪因桥而生的故事与情感,跌宕起伏的历史与人物的命运,桥,在无声地刻记着。

【浪花•感动】九大桥(散文)
   一
   我家乡有座桥,不是枫桥,不能“夜泊”,夜里她在柔水里沉睡。不是灞桥,不能“驻马”,几步就可以归家。这桥虽不及枫桥灞桥出名,但却载着我与她最丰满的故事。
   我的老家村名“南桥头”,土气掉渣,我却喜欢,尤其是“桥”字,充满了诗意,连接了历史,承载了我的情感。
   村子于清朝康熙年间始建。村南一河横亘,抱村而东,东有一桥,清朝时称为“仙人桥”,桥之身下二尺流水,桥上数根石条铺面,一石上有仙人足印,深约寸许。据传,仙人踏足于此,留下子孙安居。
   故事是传奇,不讲逻辑。我始终觉得村庄有桥,就有故事传奇,就有诗意,更可通往远方。
   此桥在小农经济时期,两人并行可过,合作化、人民公社大生产到来,小桥难以承载前进的脚步了,人们在河中建没水桥,水涨探索过河,水落踏石照影。可全村千户,桥窄石不稳,修桥,成了村民的几百年的夙愿。
   动乱刚刚声歇,修桥的号子便响起在汤汤的河水之上。1969年夏季盛水期来临前,一座“九大桥”拱天而起。
   这座桥是在村民传唱几十年的号子里诞生的。“天悠悠,水绕绕,南桥,南桥,世世代代少座桥!”这是村民过去人人都会哼的民谣,南桥,南桥,真是有名无实啊,明明以桥为志,却明明就少一座像模像样的桥。
   现在,我喜欢动不动没缘由地驱车走上“九大桥”,回到老街看老屋,瞅一眼老井,仰望那棵老树。外孙说,姥爷和九大桥杠上了,真是情有独钟。我颔首。
   “知道九大桥名字的来历么?”看着刚刚油漆的红色楷体桥名,我考考外孙。
   “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外孙居然哼起了我时常小唱的旧时曲,她是戏谑我,也是回答桥名的来历。
   “这可是两大,至多是三大啊……”我逗她。
   “我想弥补代沟,看来不可能。”她放弃思考答案。
   “孩子啊,你对中共党史知之寥寥啊!”我叹息。
   “难不成中共党史都写在你们村的这座拱桥上?”外孙故作惊讶。
   “是啊,补上这一课吧。”我抓住时机,跟她絮叨起一段曲折史,“这是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那年建的桥,是一个时代转折点,以桥为志。”
   一大,在南湖的红船上,写着中国革命的起步史诗。九大——哦,这里是一朵浪花,这座九大桥,终于遏制了浊水无羁滥泛的无序之象,九大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串起来,才是一段完整的史诗。南湖太远,九大桥这么切近,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海边小山村,都可以深藏一段正史。外孙的眼中现出求知的渴望之色,由远及近,党史的册页在她面前打开了,我给这一页插上了一枚朴素的书签。
   我们之间好像找到了一个清晰的对话节点,我想以此引起她对政治的亲近感与生动体验,因为学习的兴趣常常来自眼前的获得,而非靠着想象。一座桥,是一座雕塑,甚至是丰碑,更是一页生动的党史。我说出这个话,外孙没有反驳,默默点头。
  
   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场浩劫趋于尾声,积蓄已久、几乎爆棚的生产力亟待释放。那年,村子九个生产队,有10辆崭新的拖拉机,开机轰鸣着淌过河,河水溅起,渗透了红色的机身,有多么不舍啊!
   趁着九大的东风,架起时代的桥梁。我清楚地记得这个口号,就横跨在小河上,猎猎风响,红幅兜风,缓缓盈意。建桥的划时代工程消融了草窠里的冬雪,暖了河岸的土地,和站在土地上的村民。
   正当枯水期,人们在河底开挖暗沟,疏浚细流,在上面堆土,夯实,打成拱形,四周彩旗招展。河滩上,石料排列;几乎全村的老人都提着马扎子,找个暖阳的位子,目睹着拱桥拔河而起。
   我家的小菜园就在距离建桥地址二十几步处,父亲将板凳搬来,整天坐在地边看着建桥的进度,其实,父亲是怕人山人海踩踏了他的菜园,更有意思的是把我也摁在田埂坐下,感受一场亘古未有的工程。
   其实,父亲的境界并不狭隘。每当盛水期来临,父亲很是不安,从上游奔腾而来的洪水,就像一头无羁的公狮子,直扑岸边的田地,父亲搬来一些石头想挡住洪水的冲刷,但那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就是儿戏。父亲要靠着那块自留地多长一根高粱,一株玉米,打下点粮食补贴分配的不足。这是岸边三十几户人家的共同心愿:根除水患,确保寸土不失。
   父亲说,我们各家各户的命运总是拴在这座桥上的。他的话,有着叹息无奈,也有着深刻的感慨。我从此理解了,人的命运只有和更大的命运衔接一起,才有可能安保,才有可能改变个体的处境。
   那时,对九大的期待,是从未有过的瞩目。父亲说,再别闹了,桥建起来,彩虹架起来,正儿八经过日子,才是咱们农家的心愿。现在想,党代会的召开,对百姓来说,就是关心国家有什么大项目,退休金是不是连续上涨。如果父亲活着,我会把扶贫的消息说给他听,时代不会放弃每一个公民,不会无视父亲这样拄着拐杖难以谋生的人。
   父亲不可能等到这一天,但我可以讲给他听,这也算是儿子的自豪吧。
   那时,从全公社调集而来的瓦匠石匠,大约上百人,河滩,人头攒动,旌旗飘扬。钻石头的声音,仿佛是锣鼓叉子敲起来,形成盛大的合奏。父亲说,钻子钻拱桥石的声音很中听,会一门手艺,不管时代怎么变,总会有用武之地。我不能理解这些话对我有什么意义。终于,父亲把我交给一个他认识的朋友,带着我,看他钻石头。锤起锤落,钻子生花,溅起的火星子,烧着新石花的味儿,带给我的是新生活的向往。
   父亲的朋友没有辜负父亲的嘱托,跟我讲起学好算术的重要性,其实,那时我已经学到了数学,那石匠是没读过书的人,算术可能是他最深的学问了。那块石头在他的怀里,要变成梯形,才可以安放在拱桥上,连接起来才是大桥。他说,落锤要狠,插花打钻,石头质地松了,用铁锤碰几下就好了,这是技巧活儿。
   他,没有渭水之滨垂钓的姜子牙有智慧,但他也是诲人不倦。我没有忘记他,启蒙人生的人,同样也是真的大师。
  
   三
   终于,在我高中毕业那年,我成了一名瓦匠。父亲说,他送给一盒烟给师傅,我忘记了师傅的模样,我说,我师出无名。父亲说,儿聪明,无师自通。他的激励,总是给我力量。第一次做泥瓦匠,是打制锅灶石。这是技术活。石面要上阔下缩,就像西施的身子,表层要用钻子走过,手摸起来,鼓鼓的,就像在箕子里摸黄豆,在盘子里摸珍珠。尤其是架灶门石的石隼,要精细打制,一旦用力,就会碎掉,前功尽弃。
   我的叔父是瓦匠,他来家检查我砌起的锅灶,伸出拇指,一句夸奖的话不说,直接告诉我,后天去帮你才哥建房砌墙,看看你眼神好不好。乱石上墙,随型成垒,缝口不重,我通过了。这是“面试”的原始版吧?
   此后,我帮人建过五六幢民房,成为一个专业的瓦匠工。其实,父亲所教我的,是如何谋生,我悟出的是万事不难的践行功夫。从此,我遇事敢于动手,打过“米包”(用稻草搓绳,经纬交织,织成可以盛粮食的农用器具),结过“网兜”(盛草的农具)。最让我骄傲的是,高中毕业那年,我亲手建起了四间新房。父亲说,感谢“九大桥”吧,我儿在党的光辉下成人。这是父亲的笑话,也是他的真心话。
   现在想来,应该就是人们说“家国情怀”吧?父亲闯过朝鲜,冒着枪林弹雨归国,他最懂得人生存的社会意义。
   父亲为我规划的人生理想不够远大,他,一个地道的农民,能够给我的已经不算少了。父亲也是我人生谋生的启蒙老师。从瓦匠做起,什么事都没有难住我。做过会计,算盘珠在手指上奏出过美妙的数字音乐;当过供销社的售货员,懂得服务于民的道理;做过搬运工装卸工,能够将数吨重的原木移动五十米以上;做过人力车夫,搬运那些脏兮兮的水泥钢筋,成为扛起大楼的钢铁肩膀;干过业务员,走过村,串过户,活跃在城市的街巷;拿过笔杆,当过文书,用文字编织过我的人生故事;干过山川规划员,用测量仪,规划过大寨田,兴修过水利,让水改道,造福于民;最终,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引领学生成长,划上我人生里梦的音符。这些,看似不搭界,难以理解,但有一条主线贯穿了我的人生,那就是父亲的启蒙,让我学会了适应,学会了不断开创。我感谢父亲,他给社会贡献了一个有用的儿子。
   我从来不认为我的人生坎坷,而是难得的自豪。一座桥,一个跨越人生的机会,父亲让我抓住了,“九大桥”,真的是映耀我人生的彩虹,“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李白《焦山望寥山》),李白的愿景竟然在我人生中不幻而成真。
  
   四
   半个世纪了,村口的九大桥,依然拱起,承载着进进出出的足迹。从九大到十九大,比倍数还多了,党的壮大,早就不是南桥村一座土桥可以诠释的,但它是走过的历程的生动见证。
   难忘九大桥的另一幕。大桥落成,我在村附中读书时,正学《赵州桥》一课书,老师带队,将我们的课堂搬到了桥涵下。那时的教育原则是,教育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老师仰首指着块块石头相连成拱桥,说,我们传承的是民族的精华和记忆,还有一种不可泯灭的精神和智慧。忘不了,他因势利导,由块块相连的石头变成桥,说到团结起来的意义。那一课让我终生难忘,那个人生的桥涵课堂,比什么都丰富。
   想当年,九大桥剪彩时,情境依旧如新。十几台拖拉机在村头一字长龙摆开,后面跟着急于踏桥试脚的村民。四个桥柱上悬着红彤彤的鞭炮,一阵锣鼓,剪断了象征性的缆索,轰鸣着,吵闹着,说笑着,九大桥终于笑在村河之上。燕子不去,特地在那一瞬翩飞于河面,从桥涵一穿而过,想定格那历史的瞬间,可惜,人们哪顾得上给燕子留影,但我留在了心底,半个世纪了,那唯美的画面不褪色,那翩翩的动作依然很浪漫,丰满着我的记忆。
   如今,村路翠柏掩空,路面硬化,桥隐翠绿繁花里,宛若佳人迟迟不肯露。桥的上下游河岸已经整修一新,如画如梦境,沿河浅处摆上的洗衣石还是那些年的,一溜花花绿绿的女人,弯腰照水,笑声飞过桥涵,飞上桥面。我真想一声吆喝,惊醒她们的意境,可她们认识我吗?不是换了人间,而是换了人面,陌生了,唯有一种情感不陌生,生我养我的家乡,曾经濯足洗脸的河水,不陌生。河中一石嶙峋,遇水则碰出浪花,如今依然,浪花不算景观,但可以让我这样的游子找到曾经的记忆。
   我坐在桥头,面拂春风,敞怀放纵思绪,什么都不想,萦怀的春风就是语言,等我回家坐下变成文字,记下那些丰满的记忆,留住这些美妙的画面。
   村东的老房子,包括我曾经熟悉的老街,人少房旧,村民已经搬迁到了村西统一开发的“南桥嘉园”,三十几幢彩楼,扶风弄云,与九大桥遥相呼应,西有高楼遮矮云,东见大桥起彩虹。巨变,抹平了沧桑的沟壑,情感和记忆,“惠存于”九大桥上,无所求了,经过一番历史的洗染,感受到每一次过桥看老屋的激动,情感注入在桥上,和着桥下的流水,千年不息。不变是温暖,是怕游子认不出模样;变了是给我惊喜,是让游子在踏上故土的一瞬就感叹。
  
   五
   总有人在不断寻寻觅觅,寻找着曾经的熟脸,宽哥一眼认出是我,握住我的手,然后来回看看九大桥,说,在这里能找到什么?
   哥,找到了曾经。九大桥载着我们一代人的壮丽记忆。宽哥颔首。是啊,未来可期,无需寻找,不能寻觅,只能畅想。
   听村书记讲话说,明年春上吧,大概是,准备加宽九大桥。
   “那九大桥的名字呢?”我惊惧地问。
   宽哥双手做合十的动作。我明白了,在十九大召开后的今天,九大桥,将蝶变为“十九大桥”。
   我的眼前,出现了桥头的碑柱,鲜红的印记,历经半个世纪风雨,颜色不褪,阳光直射,灿若红花开。宽哥的理解很深,他说,连我们这个小村子都刻着红色的印记,何况那些红色的山区城市,以后来家,也是“红色之旅”了。我突然想起,宽哥,正是当年“九大桥”三个字的书写者,也是制版人。他没有告诉我,这个“十”字是否还是出自他之手,但他是由“九”华丽变身为“十九”的见证人。
   宽哥邀请我那时回家看,我说,可以想到,传承不断,桥安好,人安在。我用“景色图新”几个字赞美改名的想法,宽哥说,这桥,藏着时代变迁的故事。当然,他就是故事里的一个人物,自豪感空前的主人意识,让宽哥神采飞扬,而且跨越一步,几乎到了路的斜坡,指着前面,丈量着桥的宽度。
   我答应宽哥,只为加上这个“十”字。我准备什么呢,为这次世纪的典礼。
   哦,人为的准备可能都很造作,都缺乏艺术价值。流水为琴,桥为琴身,不必怀抱桥琴,琴自发声,让焦尾琴失色。穿过桥涵的清风为弦,河水为曲调,风笑十指拙,弹拨挑捻,纵意弦上,悠悠地弹唱一曲跨越时光的清风吟吧。
   南桥头,小气了点,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九大桥,铭刻了时代风云记号,“我曾策马桥上过”;十九大桥,又以崭新的视觉,看着桥那边村子的变迁,幻成一道彩虹,相伴着人们去追梦。
   记得,扬州二十四桥曾纳风月事,胶东山村“九大桥”,却载历史风云,“岂是寂寞空写愁”!
   南桥头,村名流古,但往昔的桥头,与如今的桥头,并非一处,石板桥变成石拱桥,华丽变身的背后,写着多么生动的沧海桑田故事。贾岛曾有“过桥分野色”的诗句,仅限于自然之色的切割,九大桥也分“野色”,当年一点红,如今红更艳。五十年,“野色”葱茏,颜色还这般鲜好!
   我站在桥上,沐风听流水曲,桥影婉丽投河水,只在今天变了俏(桥,谐音)模样。
  
   2020年5月5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528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怀才老师以家乡的一座“九大桥”为主线,用妙笔生花的笔触,诗情画意的文字,记下了半个世纪因桥而生的故事与情感,跌宕起伏的历史与人物的命运,桥,在无声地刻记着。老家“南桥头”村,因有“桥”字而喜欢,桥充满了诗意,连接了历史,承载了作者的情感。桥的历史就是一部村史。村子始建于清朝年间,村东有一桥而得名。小农经济时,桥窄石不稳,修桥成了村民的几百年愿望。动乱趋稳,以党的“九大”为标志的新时期到来,一座寓意明确的“九大桥”拱天而起,村民生活也逐步得以改善。从作者与外孙在“九大桥”上的诙谐言语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桥的情有独钟。没有党的光辉,就没有“九大桥”的今天。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那年,枯水期,村民们开始修桥,在河底开挖暗沟,疏浚细流,从全公社调集而来的瓦匠石匠上百人,河滩,人头攒动,红旗飘扬。就像父亲说的各家各户的命运总是拴在这座桥上。受父亲的影响,也是父亲的期待,少年作者就在这场宏大的工程中开始了石匠学徒的人生的历练。高中毕业那年又成了一名瓦匠,帮人建过五六幢民房,娴熟的手艺得到了老瓦匠叔父的高度认可。时代造就人生,丰富充实的人生既磨练了意志,又增长了智慧,年纪轻轻,就悟出了万事不难的真功夫。敢于动手,无师自通,打过“米包”,织过“网兜”,还亲手建起了四间新房。按父亲说词,儿是在党的光辉下锻炼成人,要感谢“九大桥”。父亲是儿子学会谋生的启蒙老师,在成长的路上,干过各种艰苦的工作,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最终命运之神,让作者走进了神圣的人民教师的行列。坎坷的人生,是引以自豪的财富,是“九大桥”让作者跨越了人生的机遇,造就了壮丽的人生“彩虹”。而今,功名成就的作者,又站在曾经辉煌的“九大桥”上,感慨万千,半个世纪过去了,九大桥,依然拱起,承载着进进出出的足迹。从九大到十九大,倍数了,党的壮大,早就不是南桥村一座土桥可以诠释的,但它是走过的历程的生动见证。从相遇儿时的老家宽哥的话语里,知道了九大桥要加宽的消息,这又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十九大即将召开,“九大桥”又会迎来新的寓意的名字,加上“十”字,将岁月的痕迹添上,增加了韵味。“九大桥”将摇身蝶变为“十九大桥”,这桥又以崭新的视觉,看着桥那边村子的变迁,幻成一道彩虹,相伴着人们去追梦。整篇文章,构思巧妙,语言凝练,幽默风趣,情感细腻,想象丰富,情景交融,画面感跃然纸上。以诗情画意的文字,深情怀念一座桥上所承载的真情故事,桥启迪了人生,改变了人生。这是作者最富有哲理性的人生感悟。名家之作,深度妙文,倾情推荐,分享魅力精彩!【浪花诗语编辑:习之乐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505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东辰        2020-05-05 16:29:45
  妙笔生花五十载,正忆复忆忆双亲。几多感概文史墨,绵上添花祖国吟。一篇巨著风雨渡,今日赏之幸福临。好文何需加金鼓,谁不扼腕赞初心。
   一一老师您的光辉不在文秀,思想宏大念国家。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5-05 16:36:32
  我想,家国情怀,应该是谁都有吧,也许我是不自觉地表达出来了。我们的家,我们个人,没有国家,只能是飘零落叶沉沟塘。我也想把这个意思传达给我们的年轻人,别抱怨,历史是最温暖的。谢谢东辰老师深度留墨。
12 楼        文友:东辰        2020-05-05 16:47:59
  老师!
   没有深爱一一祖国,何来这锦绣文章。读您的文墨不只是欣赏。哲理深藏,船宏帆高。悟!各个文字传渡钟声,虽岁月己逝,此篇精神散辉。好文,再赞。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5-05 17:06:51
  谢谢东辰老师美誉,鼓励之情铭记。遥握,谨祝笔健。
13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0-05-05 20:50:02
  今读老师家乡的枫桥,不能夜泊却承载了您最丰满的情感。此刻也禁不住想起我家乡梅溪河上的梅溪桥,它也是历经风雨沧桑,同样承载了我童年的梦想,青年的憧憬。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5-05 20:53:27
  问候若雪老师好,怀才抱器一则桥文能够引起若雪对桥的写作冲动,那才是最好的事。我期待若雪老师的梅溪桥文,一品精致。问候若雪老师夏爽。遥握!
14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05-05 23:35:04
  敬佩怀才抱器老师忠于历史真实,忠于真情实感,心态公正,秉笔直书。“九大”确如文中所述,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开始了经济建设新高潮,使当时的我国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各项成就惊天动地,历史记载不可磨灭。“九大桥”以小喻大,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辉煌历史。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5-06 06:03:27
  谢谢巨才老师光临留墨。九大也是一个里程碑,那时,我还小点,记得,起码是结束了基本上的动乱,向着生活的正常轨道走来。记下是为了如今人们的比对,珍惜今天,继续追梦。遥握,谨祝夏爽!
15 楼        文友:宇蓝        2020-05-06 09:20:38
  我的家乡没有桥,却不耽误我读老师的美文,感念老师的文思敏捷。恐怕您目及之处皆可文。
   拜读,点赞(?ò ∀ ó?)
回复1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5-06 10:04:15
  谢谢宇蓝老师留墨,磨目了,人生无字,处处也有字。谢谢宇蓝老师到访。遥握。
16 楼        文友:圈圈是句号        2020-05-06 10:30:46
  怀才老师佳作不断,桥,连通古今,交通内外。通则活,通则荣。九大桥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见证了村子的发展,怀才老师一路艰辛,初心不改。人生向前,国家向前,生活向前。
随性而活,性如流水
回复1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5-06 10:38:16
  是的,我和你也一样,写字江山,为了一段精神寄托。大里说也是家国情怀。总有让我们感动或者怀念的东西,诗意,不能停笔。期待句号老师的佳作,遥握。
17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20-05-07 21:54:05
  写的好,按语也好!拜读学习!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1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5-07 21:57:18
  谢谢西鋂铃铂 老师夜放留墨鼓励。期待西鋂铃铂 老师在浪花发表大作,怀才抱器能够为你编辑几篇。遥握。
18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5-08 13:13:46
  很喜欢老师开篇所写的九大桥介绍,这座桥虽然没有枫桥,灞桥那么有名,但是在心里还是份量够重的。九大桥的历史与人文,在老师的笔下,是那么的优美。欣赏老师佳作,珊瑚学习了。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夏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1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5-08 14:33:54
  谢谢珊瑚老师到访留墨。桥下有珊瑚啊……网络相遇也很美,遥握,谨祝夏祺!
共 18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