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地摊和包子铺(散文)
表姐在烟台的上夼美食一条街开饭店,疫情以后饭店的生意不好做,表姐把饭店开成了包子铺,店面招牌没变,只是生意规模缩小了,只卖包子,一天三顿饭都是包子,生意做得不温不火。不久,街对面也开了一家包子铺,专门卖包子。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样一来就有了竞争对手,我们时不时地当着表姐的面贬低对面的包子,对面叫“范记包子铺”,我们就说他是“犯忌讳包子铺”。表姐总是笑呵呵地说:“别总是挤兑人家,说不定有个竞争对手,两家的包子都火起来了呢!”
一天有个卖油条的来到表姐的门上,商量表姐要在门口摆个摊,卖油条,他说在家里炸好了油条,在表姐门口卖,不在这里炸,只占用一点地方,愿意给表姐交个摊位钱。表姐就答应了。我问:“你为啥不去对面的包子铺前卖油条?”他苦笑了一笑,说:“实话对您说吧,人家不愿意。”我对表姐说:“你看,人家都不愿意,明摆着嘛,包子油条是可以替代的啊!”表姐什也没有说,只是摇摇头,最终还是同意了卖油条的大哥在门口摆个摊。我们都说表姐心地善良不适合做生意,她不懂得同行竞争的道理。
一个月下来,我问表姐:“怎么样?生意还行吗?”表姐爽朗地笑了:“太行了,利润比上个月多了五成,许多生意都是卖油条的给带来的。”有些人本来是卖油条的熟人,但是在买油条的时候看到了包子,就买了包子,而且卖油条的中午不在这,而中午买包子的人忽然多起来了,咱的包子口味好,不怕有人竞争。表姐说这话的时候,语调里充满了自豪。
我不再担心表姐的生意了,只要生意好,门口多一个卖油条的也无妨,毕竟大家都需要挣钱养家啊,这疫情闹得饮食业都不好做。
又过了几天,一个卖豆腐脑的来到表姐门上,商量表姐在门口摆一个小摊儿买豆腐脑,疫情期间,豆腐脑打好了包装卖,客人拿回家吃,不在门口吃。表姐也同意了,只收一点费用。这下子表姐夫不淡定了,豆腐脑和油条很搭配,会不会是一家子啊?这不是故意来抢生意的吗?以后包子的生意该不好做了。
表姐说:“疫情期间,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再说了,总理都赞成摆地摊,工商管理的不说话,就叫他们摆个摊吧,说不定会共生共长呢。”于是包子铺门前摆了两个摊位,一个是油条,一个是豆腐脑。
一个月后的一天,我给表姐打电话,顺便问了问生意怎么样了。表姐兴奋地说:“太好了,自从豆腐脑来了以后,利润额比上了月翻了一番。就连对面的范记包子铺也生意也好多了,昨天来向我求经呢,问我为什么留下做豆腐脑的在门口摆摊,生意变得更好了。哈哈哈……”
这一下子,我彻底放心啦,表姐不愧是会做生意的人,卖油条的和卖豆腐脑的人都有自己的人脉,他们一来带来不少的客人,谁也不会拒绝表姐的包子的,因为表姐的包子花色品种很多,有猪肉的,牛肉的,香菇白菜的……客人们总是想换换口味,这样一来,客人不但没少,反而多起来了。对面的范记包子铺相对来说,生意比较单调,比起表姐来就略差一层了。于是才找上门来向表姐取经呢!
不久表姐自己的饭店也慢慢恢复了,只是改变了经营方式,由原来的到饭店吃饭,变成主要是接受外卖了,表姐只管做好了米饭和炒菜,由送外卖的负责送货上门。表姐的饭菜花样也做了改变,还增加了“烟台焖子”和“三鲜水饺”,生意规模恢复到疫情以前的水平了。
说起摆地摊,表姐说,只要你不影响公共交通,注意讲究卫生,摆个摊,活跃一下经济,也是给自己创造个就业机会,有什么不可以的呀?我饭店门前空地比较大,以前都是客人们停车用的,如今来吃饭的客人少了,来了两个摆摊的,他们也就是占一个车位的地方,只要不影响市容,我何乐而不为呢?
最近,卖油条的大哥要走了,告别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他是一个服装批发商人,由于前一段时间疫情的影响,交不上房租,把店铺关了。最近在三站批发市场租了店铺,准备去干老本行经营服装了,他的客户还会一如既往地来表姐的饭店吃饭的,他建议表姐增加个早晨卖油条的项目。表姐欣然答应了,这样营业额就会增加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表姐的饭店开始走向正规,营业额不断上升,预定外卖的客户越来越多,表姐准备扩招员工呢!
实践证明表姐说得对,一个人应该宽容大度,不能总想着竞争,还要想着合作,这次疫情中,我们明白了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病毒面前,我们人类都是一家人,尽管是生意上有竞争,也要想办法合作,共同对付疫情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安排好我们的吃穿住行,这样我们才能够战胜病毒,在疫情期间坚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才能实现整个人类的共赢。至于行业之间的竞争和行业内部的竞争,在病毒的巨大危险面前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只有大家共同合作,战胜了病毒,才能够搞好我们的生产和经营。
端午节来了,餐饮业开始复苏了,表姐正在忙着扩大店面呢,我想表姐是不是可以赶时节做一点粽子,毕竟现在年轻人会包粽子的人不多了,过端午吃粽子是传统美食的再现,一定受到顾客的追捧的。再说表姐包粽子还是跟着姥姥学的,那是正宗的芝罘口味,于是我拨通了表姐的电话……没想到表姐一周前就开始预售粽子了,等着我出主意,那黄花菜都凉了。
表姐还说,昨天那个卖油条的大哥预定了十盒粽子,他说要去广州进服装,那里有几个朋友是烟台人,成立了一个“烟台人在广州”微信群,烟台人在广州,大家都想尝尝家乡的粽子呢,“每逢佳节倍思亲”嘛,于是这位老哥准备最近去广州的时候特意带上表姐做的粽子。我听了十分感慨: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还真是这个道理,谁也没想到表姐的粽子能卖到广州去,这真是一件高兴的事儿啊。如果表姐在广州开一家鲁菜饭店,那会怎么样呢?
我大姐点赞(?ò ∀ ó?)
拜读佳作,学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