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猪油渣的美好时代(散文)

精品 【东篱】猪油渣的美好时代(散文)


作者:明月梅花 秀才,217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37发表时间:2021-09-02 03:43:39

【东篱】猪油渣的美好时代(散文)
   七月的清晨,天边依稀残留着一丝月儿的痕迹,人家门口的竹床上还有不少人正睡得香甜,外婆和母亲已提着两大铁篮子的肥肉从菜市场回来了。看到肥肉,便知外婆今天上午要熬猪油,那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吃完早饭,外婆开始熬猪油。
   此时外面的阳光不再缠绵,一下子变得泼辣起来,小镇的大街小巷鸦雀无声。在没有空调、风扇的年代,人们只能躲在小巷子的背阴处、树荫下和家里的穿堂里纳凉,边摇着蒲扇,边唠嗑着家常。只有少数调皮贪玩的孩子不惧阳光的灼热,在外面的树上捉着金龟子,或在河边的沙滩上堆着沙子,没有电视、手机可看,也唯此消遣,方可打发漫长的暑期。这些活动平日我们姐妹也爱参与,但那天因要看熬猪油、炸猪油渣,哪儿也没去。在物资紧缺、经济困窘的年代,猪肉是稀罕之物,熬猪油剩下的猪油渣就是舌尖上的美味,既弥补了人们对猪肉的相思之情,又抚慰了油水匮乏的肠胃。香喷喷的猪油渣自然比金龟子和沙子更有魅力,让我们心甘情愿坚守厨房。
   熬猪油并不轻松,需要经验,也需要厨艺。火候、时间的掌控、肥肉的大小、厚薄决定猪油的成色和猪油渣的口感。外婆在这方面是行家,熬出的猪油金黄透亮,冷却之后温润如玉;炸出的猪油渣大小均匀。当几个大汤碗堆满了焦黄的猪油渣时,灰暗的厨房变得明亮,仿佛日子变得无限富足,有了盼头。我们在一旁看得眼睛发亮,很想拈一块猪油渣放进嘴里大快朵颐。可外婆在一旁盯得紧,不敢放肆。熬完猪油,空气里始终飘荡着猪油的香气,令我不舍离去,偷吃不到猪油渣,闻闻香味也是好的。
   夏天的中午,小镇人一般不生火做饭,做早饭时一并把中饭做好,放于室内通风之处,中午也不再加热,直接食用。除了为节省柴火,也免了生火做饭之热。但那天因有刚炸好的猪油渣,外婆破例生火,要给我们加一道菜——辣椒炒猪油渣。未吃已令人垂涎。
   一大堆青辣椒泛着油亮的光泽,早就在柳条篮子里严阵以待,随时候命。外婆把辣椒、蒜头切成碎末,数粒豆豉、一小碗猪油渣搁在灶头,一种随时准备下锅的状态。小灶的火燃起,猪油在锅里发出吱吱的声响,外婆把蒜头、豆豉扔入油锅,蒜香、豆豉的香瞬间乱窜,辣椒、猪油渣被泼进了锅,它们在锅里激动相拥,在锅铲与锅之间快乐旋转,发出激动的呐喊。最后少许水的加入方让它们保持了短暂的静默,待干瘪坚硬的猪油渣变得丰盈、绵软,洒点酱油和盐拌炒,就可起锅装盘。
   一大碗辣椒炒猪油渣被摆上了饭桌的正中间,让中饭有了隆重的意味,有了年节的喜庆感。焦黄的猪油渣和绿色的辣椒,绿瘦黄肥,颇为悦目。吃饭的时候,难得一家人同时吃,都是猪油渣的功劳。我们的筷子殷勤地伸向了猪油渣,焖熟的猪油渣口感比刚炸出的更妙,绵软不失韧性,爽滑而有嚼劲,轻轻咬一口,在嘴里热烈爆汁,肥美的汁液四溅,给味蕾以惊喜。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把猪油渣咬得吧嗒吧嗒响。外婆和母亲却甚少夹猪油渣,只吃辣椒和其它两道早饭剩下的蔬菜。看我们这些孩子吃得香,她们很开心。可惜辣椒多,猪油渣少。吃到第二碗饭,碗里的猪油渣便所剩无几,在大量的辣椒里难觅踪迹。二哥眼尖,在辣椒里扒拉到了一块,飞速夹进自己的碗里。当又一块猪油渣从辣椒里露出,二哥与我的筷子同时抵达,形势变得紧张,都说是自己先夹到的,为此争执不休。一向严厉的母亲也无法制止我们的吵闹,只好以无奈的眼神看着我们,叹了口气。最后二哥很不客气,猛地用力夹起那块猪油渣放进碗里,端着碗往穿堂飞速跑去,边跑边发出得意的笑声。我嘟起了嘴,抱怨了两句,继续埋头吃饭。虽然猪油渣吃完,但剩下的辣椒因吸收了猪油渣的香气,又香又辣,特送饭。我吃得还是挺香的。
  
   二
   那些年是猪油渣的美好时代。除了用辣椒炒猪油渣,外婆还会在豆角、空心菜梗、白菜、萝卜、豆腐里放猪油渣烹制。什么菜只要搁上了猪油渣,味道就会由平庸化为神奇,让人有吃大餐的感觉。有猪油渣吃的日子是幸福的。就算家里临时来了客人,错过饭点,下一碗面,搁上几块猪油渣来煮,也不算怠慢。猪油渣,在餐桌的位置举重若轻,其地位不逊色猪肉。那时,盼着家里天天熬猪油,就有猪油渣可吃了。只是家里一月才熬上一回猪油,所以吃猪油渣的次数也十分有限。
   虽然猪油渣在外婆心目中金尊玉贵,却始终没有做主料的机会,不知它是否会为此伤怀。这也让我为之遗憾,有时暗恼外婆小气,每次在菜里放得那么少,只能吃到几块,很不过瘾;干嘛不把所有的猪油渣作一顿吃,让我们吃个痛快,也省得大家打抢,岂不是好。我向外婆建议,不料外婆说我败家,一餐把它吃光,下餐就没得吃,有客人来了怎么办?肉那么贵,你父母赚钱容易吗?过日子要懂得精打细算。还说我要是不好好读书,将来连猪油渣都没得吃。外婆疾言厉色,说得我无言以对。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赚了钱,我要顿顿吃猪油渣。
   谁想我参加工作后,有了收入,却不爱吃猪油渣了。
   那时物资变得日益丰富,食用油的品种日益增多,各种牌子的调和油、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纷纷上市。母亲炒菜不再用菜籽油和猪油,偏爱用大豆油和调和油。认为菜籽油太热;而猪油胆固醇和脂肪含量高,对健康不利,易发胖,以致连猪油渣也遭牵连,成了对人无益的食物。母亲的看法深深地影响我,那时正是爱美的年龄,最怕长胖,多长一两肉就会惶恐,从此我对猪油渣敬而远之。何况经常有肉吃,谁还稀罕猪油渣呀。
   多年来,我从来也没有在别人家的餐桌上、外头的小吃店、餐馆看到过猪油渣。猪油渣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其品相不佳,价格低廉,用来招待客人实在不够体面,而味道与口感又难与鸡鸭鱼肉相抗衡,人们自然不待见它。它注定属于那个清贫的年代。
  
   三
   记得一年春节回老家,正月间外头没有早餐吃,我特想吃煮米粉。母亲便去市场买来一斤肥瘦相连的肉,惹得全家抗议,说现在谁还吃肥肉,小心三高。母亲说用肥肉熬点猪油来煮米粉,比调和油煮的香。米粉煮好,粉里有瘦肉、香菇、青菜,还有猪油渣,大家尽把瘦肉、香菇和青菜挑至碗中,对猪油渣视而不见,让父母觉得可惜,他们想吃而不敢吃,最后猪油渣被倒进了垃圾桶。曾受尽万千宠爱的猪油渣遭遇如此羞辱,是否会哭泣?它今生还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吗?
   却没想到有一天会在厦门的餐馆与它相遇。
   上个月的一个周末,先生的好友请我们夫妇在一家客家餐馆吃饭,除了我们,还有几位客人。那是一家装修雅致的餐馆,环境舒适,颇有情调。菜品甚是丰盛,除了鸡鸭鱼肉,竟还有一盘猪油渣,让我感到亲切而纳闷,没想到沉静多年的猪油渣竟能登上大雅之堂,看来如今人们的口味不好琢磨。后来转念一想,厦门有钱人多,食品种类齐全,汇聚了国外、全国各地的美食,人们不愁没好东西吃,而是发愁今天吃什么。大概是有人嘴巴吃刁了,就想吃点新鲜的吧,于是又怀念起小时候吃的猪油渣了。有人惦记,就有市场,餐馆为了迎合这部分人的年少情结,便把猪油渣列为菜品之一。看来猪油渣的美好时代又要来临了。
   同桌吃饭的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人,童年的美食记忆里是绕不开猪油渣的,所以先生的朋友便点了这道菜,可谓善解人意。
   客家菜的猪油渣吃法和家乡不同,现炸,沾着调好的蘸料吃。我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咀嚼,感觉不复昔日的味道。这种感觉实属平常,现在的猪吃的都是饲料,且多是关在笼子里,运动量少,以致口感疏松,味道平平,缺少一种浑厚深沉的肉香,猪肉如此,猪油渣的味道岂能惊艳?不似以前的猪吃的是糠、泔水和猪草长大,吃完了到处跑,所以猪肉有嚼劲,肉香浓郁,猪油渣当然更好吃。但因多年未吃,不乏新鲜而惊喜,也颇有感触,仿佛回到了童年。
   自那一次,猪油渣频频出现在我家的餐桌上,爱它竟甚于鸡鸭。迷上了它的气息,那是旧时光的气息,让人温暖顿生。
  

共 31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是中国物质严重匮乏的时代。当时的人们,在肉类和植物油不足的艰苦条件下,用猪油替代,来增加菜肴的香味,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过熬制猪油的经历。明月老师这篇文中的猪油渣,正是在这个特殊时期诞生的一道舌尖上的美味。文章的开篇便以一幅温馨的画面拉开了序幕,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回忆外婆熬制猪油的整个过程,以及外婆如何用青椒搭配猪油渣做出的美味佳肴,从视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官来描写其无与伦比的美味。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物质也越来越丰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意识也逐渐在提升。由于猪油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较高,母亲更喜欢用大豆油和调和油来烹制菜肴,这种观念影响到了作者,对猪油渣也敬而远之,猪油渣渐渐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作者近期在一次受邀的宴会上再一次邂逅到猪油渣,感到既惊喜又好奇,一种怀旧的情怀从心底悄然滋生。细细品味猪油渣,在口感上没有以往的那种浓香和韧性。由此作者发表了一番感慨,以前和现在的猪,在喂养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别,导致了肉质的严重下降,这种感触发人深省。作者原以为猪油渣的美好时代只属于那个清贫的年代,但从这次宴会之后,作者的餐桌上频频出现了猪油渣的倩影,那是一种旧时光的气息,文章的结尾让人回味无穷。散文语言优美,采用拟人、对比等多种手法,描写细腻,构思巧妙,文思泉涌,借物抒情。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读来倍感温馨。文章贴近生活,情感真挚,令人感动,给人一种心灵的共鸣!美文佳作,倾情推荐共赏!【东篱编辑:琳达如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905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1-09-02 03:56:56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过熬制猪油的经历。明月老师的这篇散文,带给读者一道特殊的舌尖上的美味,读来口齿留香,回味无穷。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继续,祝创作愉快!问好老师,遥祝秋琪!
回复1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9-02 18:11:09
  如菊老师编辑辛苦,编按精彩得当,谢谢你,敬茶。那个年代熬猪油有着轰轰烈烈的意味,现在想来让人兴奋。
2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9-02 07:21:23
  明月老师的这篇文章,让人不由地想起了曾经的过去。那时候,生活很艰苦,这个猪油渣是个好东西,我记得母亲每年都是要买回来许多,炼出的油,放到坛子里,特别是到豆角下来的时候,便去挖一勺,去炖豆角。味道真的好。现如今,有肉有排骨了,炖出来的豆角却没有了曾经的味道,真的好奇怪啊!明月老师的好文!赞!
回复2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9-02 18:12:35
  现在油水足,猪油就不香了。感谢孤独来访留墨鼓励。问候秋安。
3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9-02 08:29:55
  看到明月老师文章的题目中的“猪油渣”三字,立刻有一种口内生津之感,舌尖上的唾液腺嘎拉子会迅猛增多,这是一种味蕾反应。这对于生长在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味觉最敏感。“猪油渣”是那个贫穷年代食品中的上上品。明月老师的文,以优美的笔触,幽默风趣的切身感受,做了一次精彩的解读和忆苦思“油炸”的回访。好文,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9-02 18:14:10
  谢谢习之老师来访留墨鼓励,那时的猪油渣的确好吃,至今回味。问候秋安。
4 楼        文友:岚亮        2021-09-02 13:01:44
  猪油渣的记忆,人人都有。估计明月妹子外婆家的条件较好,一买就是两竹篮。想起我家当年的日子,每次熬油都是仅一刀肥肉,那种诱惑至少难忘。说来凑巧,昨天我就在家里熬猪油,十斤肥肉炸了一大盆猪油渣,是土猪肉,很香。看了此文,今夜弄点下酒试试,我想味道肯定不错。拜读佳作,大大的赞!
回复4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9-02 18:16:48
  因那次母亲买的多,故而印象深刻。大多也是很少的。岚亮大哥还会下厨,厨艺肯定不错。谢谢大哥留墨鼓励。问候秋安。
5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9-02 16:46:39
  猪油渣,一个时代的美好记忆,在老师笔下生动泛活,有着温暖的气息。在人们生活普遍提高后,成了三高的“危险品"。而老师如今的餐桌上又出现了,那是岁月的温馨。此篇文笔幽默,如行云流水。读感很美。
回复5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9-02 18:18:24
  谢谢鸿雁老师来访留墨鼓励。猪油渣的记忆很深刻,兄妹为抢吃猪油渣至今记忆犹新。问候老师秋安。
6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9-02 16:49:34
  如菊老师的编按精彩而准确,初次编辑有如此水平,大赞!
回复6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9-02 18:18:51
  如菊老师很会编辑,值得我学习。
7 楼        文友:粗人        2021-09-02 17:05:58
  明月姐的文章也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我小的时候不吃肥肉,也不吃猪油,但是吃油渣。家里的肥肉基本上都用来炼油渣了,而且,有些肥肉上会带点瘦肉,在锅里炼上一段时间肥肉化了,瘦肉就别有一番滋味,我们都会挑出来吃,我现在包包子的时候也会熬一点油渣,看到明月姐的文章,我口水直流!
回复7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9-02 18:22:25
  油渣比肥肉更香。粗人妹妹还会包包子,厉害。粗人妹妹想必是一个既能诗情画意,又能过烟火日子的女子。谢谢妹妹来访留言鼓励。问候秋安。
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9-02 19:07:35
  少年时的记忆,汇成了一碗饕餮大餐,读明月老师的文章,马上就被岁月收服了去,记忆,还有那个舌尖,都交给了曾经的时光。在南方熬猪油,我们叫“炸肉吱吱”,我还是喜欢这样叫,肉的肥肥的猪肉,在热锅里翻滚几次,油水就下来了,剩下的是肉吱吱,还没有等热气凉透,我就小心翼翼地从碗里捞几片,装进口袋,一转眼就跑了,在大街上炫耀地吃,那个香啊,东坡肉要逊色,金华的腊肉火腿都不怎么样了。明月老师的文章,细节丰盈,表达温情,有着暖人胃肠的艺术效果。读后滋味特别好,简直就是在肉香里打了个滚出来了。点赞,问候明月老师秋祺。遥握。
怀才抱器
回复8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9-02 19:53:24
  谢谢怀才老师留言鼓励,美妙,风趣,香喷喷的。问候老师秋安!
9 楼        文友:罗莲香        2021-09-02 22:20:19
  明月老师的文字如行云流水,款款入目,潺潺润心,读来美感浓郁,大呼过瘾!猪油渣,的确是舌尖上的超级美味,我小时候也非常贪恋猪油渣的好滋味,我外婆也特别会熬猪油,她用猪油渣炒青菜,用猪油渣混合鸡蛋、韭菜做馅包饺子,那些美味让我刻骨铭心,永生不忘,我外婆早已不在人世,但我在梦中仍贪婪地享受着外婆做的有猪油渣成分的美食!猪油渣的美好时代,席卷着童年温暖的回忆,泛着亲情的浓烈,似酒香醇,回味悠长。感谢明月老师倾情奉献力作,勾起无限共鸣、怀想!大赞文思、问好,遥祝秋安如意!
回复9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9-03 12:38:46
  童年的猪油渣香喷喷,莲香老师的留言振奋人心。猪油渣是无数人的美食记忆和情结。谢谢,问候秋安。
10 楼        文友:白玄        2021-09-03 19:38:09
  那个年代,猪油渣是一种美食,一种奢侈品,一种期盼,一种美好的回忆。我这里山区农村,以吃山茶油和菜籽油为主,只有到过年时,自己家养的过年猪杀了,留用部分板油和花油熬油后的猪油渣,这猪油渣比作者写的肥肉熬油的猪油渣差远了,一年也只能吃一次差的猪油渣。有一次,我们六个弟妹抢吃猪油渣,把碗掉在地上打碎了,明明是小弟把碗搂过去,因有油腻没有捧稳,父母却要打我骂我,我辩驳也不听,还说:“你当大哥的就不能谦让一些弟妹吗?”我委屈极了。想想我们这一代人也真够苦,能吃会吃的时候没东西吃,现在生活好了有东西可吃了,医生却告诫你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过去的美食猪油渣想吃却不敢吃了。拜读美文,学习欣赏。
回复10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9-04 10:56:36
  感谢白玄老师来访留言鼓励。是呀,猪油渣沉淀着旧日的时光,思之不免感触。问候老师秋安。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