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浅谈文学社团的发展(随笔)
一个社团的生命力是否旺盛,一个团队的战斗力是否强大,要看这个社团编辑自身的创作能力——这个能力包括文学创作激情和探索文本的勇气。
——题记·纷飞的雪
2021年,已然远去。回眸一望,成也罢败也罢,那都将成为过往,尘封在消逝的岁月里。昨晚,无意之间点击进入流年社团论坛“风来水榭”,看到流年社长“纷飞的雪”写在《社团2021年度表彰大会》中的一段话,心有触动,不免又叽歪几句,与大家共勉。
江山十三年的行程中,一些文学社团,几番沉沦,几番崛起,最终领航过,一路凯歌。这凯歌的背后,与社团的经营管理和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如何做好做强社团,并让它在一个平稳的轨道上,持续地运行,发展呢?谈一谈我的谬论。
一、社团理念
社团理念是社团发展的航标,也是社团发展的潜在动力。没有航标,社团将会偏离前进的方向;没有潜在动力,社团会左右摇摆、停滞不前。犹如航行茫茫大海之中的航船,一旦迷失方向,失去动力,终将淹没在大海之中。
我相信,各种文学社团,在建立或组建的时候,自个都有发展的理念。但真正按照文学规范要求发展的,又有多少呢,值得怀疑。或许,有人说,大家都是业余的,文学创作的严谨性,难以遵守,或难以维持。我想说的是,正因为如此,大家都是业余的,必须严格按照文学的规范创作,才会从业余逐渐变成专业的。
当然,社团理念的确立,必须紧随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因为,自从有了阶级社会之后,文学的发展与阶级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文学为阶级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反过来说,阶级社会的发展,影响着文学的发展。所以说,现在的文学创作,紧随社会历史潮流,更有利于文学的发展。
有的文学社团,理念出现一点问题,偏离文学发展的轨道。为了积攒人气,盲目追求社团积分,取得一个好名次,私自掏腰包上千元,举办征文比赛,社团名次虽说上去了,但只是昙花一现,征文比赛结束之后,名次又黯然而下。
当然,用现金激励或鼓励作者,无可厚非,前提条件,你自个的资金足够雄厚。只是想提醒的是,目前的文学社团,全都是义务劳动,没有回报的。更何况,单纯靠资金支撑的社团,又能维持多久呢?甚至有些社团,为了精品积分,“借用”名家名作,积攒人气。当然,还有其它的方式,不再一一列举。我想说的是,文学理念到底在哪儿呢?
二、社团的凝聚力及社长领导力
一个文学社团,若没有凝聚力,那就是一盘散沙。必须拧成一股绳,劲向一处使,发展的力量才逐渐强大。就像拔河比赛一样,即使人很多,大家都使劲了,但没在一根绳子上,其效果是左右摇晃,迟早被人拉过界限的。
社团凝聚力,一是内部凝聚力,也就是整个社团编辑之间的凝聚力。有的社团,编辑老师的创作力或编辑能力,那是有目共睹的,可就是创作或编辑不积极呢?
曾经,某文学社团,一段时间内,一个精品文都没有,编辑积极建议社长,询问一下究竟是啥原因,哪些方面有欠缺,以便弥补与改善。然而,怒火中烧的社长,却把编辑挨个骂过遍,最气的是说,社团的编辑写不出绝品文来。其结果呢,大家都能猜到,领导层分离,另外组建新社团,编辑出走。留下的编辑,文稿另外投其他社团,几度获得绝品。为啥会这样呢?值得深思。
社团凝聚力,二是外部凝聚力,也就是说,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作者的问题。这个凝聚力,每个社团都有绝招,不再一一列举,恐怕最多、也是常用的招式,举行征文比赛,发放一些奖励品,激励或吸引作者。
然而,另一个凝聚力,常被人忽略,即对创作的建议与纠错。对于初学者来说,自个的创作,希望得到他人指点与帮助,提高写作能力。许多社团,作者投稿,编辑一个字都没改过,不是说没字可改。比如说“三三0”吧,大家一看就知道,汉字数字小写与阿拉伯数字混写了,明显不符合书写要求,应该是“三三〇”。若多次发文,初学者都没获得提高,岂能不走?对于老作者来说,原因比较多,不好列举,大家都心知肚明。
不管是哪种凝聚力,取决于社长领导力。俗话说,大船航行靠舵手。一旦舵手出现了问题,大船将失去航行的方向。文学社团也一样,社长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团的发展与壮大。
比如说:一些文学社团,编辑与作者产生裂痕,不去追查为什么,而是群起而攻之;认为某编辑或领导不合适,不经过沟通,直接替换或除名掉;盲目合并社团,调整领导层,留下隐患等等。结果造成领导层分离、编辑出走,作者分化的窘况,影响到社团的发展。
所以说,一个社长的领导力,不仅具有领导艺术的魅力,更具有柔和的粘合力,将整个社团凝聚在一起,吸引更优秀的作者加入进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团队的编辑能力
有人说,只要有上网的时间,爱好编辑工作,热心付出,就可以做编辑。表面上看,没什么不妥。却忽略了一点,编辑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底蕴与鉴赏能力的。这个底蕴与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创作之中积累而成的。
不同的人,编辑能力是不同的,但必须遵循编辑规则,把控原文主题。每个文学网站,对编辑规则或规范是不同的,江山采用的是文后编按语的方式。
究竟如何编辑文?我曾经发文过,在此仅啰唆几句。编辑不是把原稿格式调好,写上编按语就完事,这是远远不够的。一名认真的编辑,在调好格式之后,发现常见的瑕疵,字词句及语法、标点符号、错别字等,能及时纠正的。比如:“的、地、得”的混用,助词“着”的滥用,以及标点符号的漏用等等。我每次编辑文稿,那都是把原稿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上,把字体放大阅读,没发现瑕疵之后,再复制粘贴到投稿栏里,写好编按语确认发表的。然而,大部分的社团编辑,对于这些常见的瑕疵,似乎视而不见,几乎不作为。
编按语的书写,那是更可笑,不是把人物张冠李戴,就是把历史背景及事件搞错,更有甚者,截抄原文。有的离题千里,满地跑马车,说些与主题无关的事,像讲课一样,显示自个深厚的文学底蕴,不料,却文不对主题。有的编辑认为,编按语居然与作者无关紧要的滑稽之谈,编按语的好坏,与作者无关。就像一幅油画,好好地挂在墙上,你却在下面涂鸦,岂不影响到油画的美观?
当然,这仅是一部分编辑而已,许多的编辑还是可圈可点的,编按语把控主题。比如墨林、纷飞的雪等老师写的编按语,值得学习借鉴。当然,还有许多的编辑老师,只是一时提不起名字而已。
有人把编辑与作者比喻成东郭先生和狼。谁都知道,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东郭先生救了狼,最后被狼咬。编辑老师编辑文,那都是义务劳动,这是值得尊崇的,也包括我这个小编辑。然而,有一些编辑,作者投的文稿,文中的瑕疵,不但没修改,编按语之中,居然把文体搞错,截抄百度文字,还截抄不对题。这与在油画下面涂鸦,有何区别呢?作者提出质疑,居然用东郭先生和狼来比喻,如此的编辑,还是东郭先生吗?
文学社团是文学爱好者聚在一起的平台,不管是编辑,还是作者,相互学习,彼此交流,探讨文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地方。有交流,就有分歧与争论,才有共同进步。文学之路,更源远流长。
最后想说得是,社团的发展,与社团所处的网站大环境有很大的关联。江山文学网成立十三年,网站领导对麾下四十七个社团扶持,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江山文学网欢迎所有真诚的写作者,不管是初学者,还是编辑,练笔提高写作能力,绝对是一个施展才华的好平台,这是毋庸置疑的事。
说了一半天,社团如何发展壮大呢?
流年社长纷飞的雪说得对,比较精辟,主要靠社团编辑自身的创作能力。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嘛。如果一个社团的编辑,自身都没创作能力,或者说,没有激情创作,又如何出精品或绝品文呢?从大部分社团的月度总结中可以佐证,排名靠前的社团,精品或绝品,主要都是社团编辑获得的。
总之一句话:不论采用什么方法,想让社团旺盛或强大,必须遵循文学的创作规则,严谨治学,文学社团的发展才能源远流长,如燎原之火生生不息。
2022年1月8日夜
草于济宁
说实话,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我有很严重的文学洁癖,我更是一个极为挑剔的人,我想陪江山走到最后,途中我也有过无数次想要放弃的念头和举动。但是,我放不下,除了对江山的习惯和责任,还有与流年同仁们那么年朝夕相处结下的友情,都成了我放不下的理由。然,做社团做社长实在是太难了,看着该精的文被无端忽视,该绝的文被无辜忽视,还时不时地要提醒自己放正心态,去顾全所谓的大局。
流年十年,走到现在,名次什么的不再是最重要,也不会是我最在乎的事。近年来,我潜心在做的,努力在思考的就是如何提高我们编辑的写作能力,所以我规定他们,每人每个月要交两篇文章,不论精品,只看文质。我希望我的伙伴们都能自信地去面对每一篇来稿,以平和且愉悦的心态去面对所有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
文中原文:谈一谈我的谬论,谬论一次本人觉得欠妥。个人观点,欠妥勿怪!
无论是任何一方面的建议,只要是真诚的善意的,流年社团会很乐意接受,也愿意和各位江山文友交流,共同进步,且回以同样真诚的感谢。
毕竟,一篇文中,出现几个错字、错误标点是难免的,有读者愿意指出来,能真诚地告诉你错在哪里,是一件很难得很美好的事。
反之,流年社团概不欢迎任何夹枪带棒的口舌之战,任何含沙射影的带有不良动机和目的性的评论都会还回去,并呈报网站领导处理。
这里不是菜市场,这里不是论坛。若此文后面再看到一条不利于社团团结,胡言乱语,言过其实的跟评,不论是谁,我将向江山编辑部申请将此文作“退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