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赤山诗意(散文)

精品 【东篱】赤山诗意(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490.6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70发表时间:2022-09-14 05:16:35
摘要:一座赤山,简直就是一部诗经,响着平平仄仄的节奏,秋意里,诗意更浓,我难以自持,吟诗以歌。

鲜衣怒马少年时,一日看尽长安花。一直喜欢这样的状态,但少年不再。老迈拄杖归赤山,不输诗意又少年。不能走马看花,却能运笔得诗。我不负山川诗意,山川养我情怀。
  
   一
   我发现,名山大川是有着灵性的,不然,诗人不会遇见山川便沉沦,灵感迸发,诗意盎然。
   陶渊明辞官隐居终南山近20载,田园意趣上笔端,创作诗歌百余首。李白生性不定,流连万水千山,而独爱敬亭山,也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之句。名山有灵性,碰撞诗人的灵感,于是诗意连绵生,给我们留下诗情雅兴。
   老家的赤山,有灵性,也有佛性。这两年,我往返其间,得佛意几许,更得灵性一些。每往,所得不同,那可是“相悦两不厌”。浅秋时节,凉意海上起,一山醉在秋风中,我再去寻诗意,颇得熏陶,不敢独享。
   我想偷偷告诉赤山,我见你的情感秘密。初见惊艳,再见倾心,又见生诗意。
  
   二
   贪早,似乎生怕赤山观景佳处被人占了去。脚步在山脚弯曲处,眼光不给前方的赤山风景,被路边的酒家勾去了。红墙黛瓦,绿树掩映,酒幡于晨风里轻摇,不徐不疾,真的像饮了点酒,醺意上头。旅游的旺季来了,鱼虾上岸,不能错过海丰客稠的机会,那些酒店饭庄的老板,最懂秋风意,抓住一年好时节,要发一笔。我没有吃饭饮酒,看着这情境,也生出几分醉醺的意思,赤山的面庞是赤红的,也喝醉了一般,摇摇晃晃,如仙境一般,生怕赤山摇晃着,我步履不稳,不敢流连,赶快往山中赶。脚下生疲劳,还是不觉太累,我知,秋色宜醉人。疲劳不会阻止欢畅的脚步,秋雾也如人意,不漫不随,似乎是为清爽的闲云留下足够铺排的空间,赤山山高,游云相聚,或许一下子要把我抬举到赤山之巅。闲云邀我,一份诗意早就激荡于胸中——
   放眼半坡添小店,酒家不醉赤山醺。
   秋光大醉是峰顶,淡雾闲云意伴君。
   如果说,游山的意义,我觉得,获得一份诗意,该是上上之得了,仿佛那脚步只为诗意而来,不造作,不勉强,留下几个句子,吟给赤山听,此时山也懂得诗。
   回首来路,山巅赤石远,满眼都被葱茏的绿意涂满,浅秋无力,夏荣继续,就像一帷大幕满眼揭开,人在绿色帐中,好在有山径引我向上攀登。平常得便便翻书,哪怕片刻也扫几眼,让那些文字晃一晃眼球,也觉得不俗了,大山便如这翻书的情境,移步换景,且看且新奇。赤山谷底有一条溪河,名玉带河,一路相随,哗哗欢畅,淙淙弄声,涓涓诉情,有情有意莫如水,我感觉涧水与我曾是旧相识,才这般惬意而温顺,于是掏出几句隔着山丘翠树递给那涧水——
   满目葱茏为首页,从容漫步阅山书。
   赤山是我旧相识,涧水吟歌只迎余。
   又觉得太自我,山溪用情于我,也不会冷落了那些溪边戏水的游人,他们正投入地玩水,哪顾得吟句纵情,我先得诗意,他们该不会妒忌我贪得独享吧?
  
   三
   晨雾早就把山谷之中的法华院抹去了昨日的旧色,像洗过一遍的红墙黛瓦,格外分明,那组建筑群,就像一组特写镜头,推向我的视界。寺院中秋树零星落叶,仿佛给寂寞的石桌送来吻,也像召唤着寺内的佛僧,别错过秋光里的温柔。哦,或许是某个游客早被佛僧约定,晨曦里,一对僧俗对坐一起,把盏颔首,所谈何事,不得而知,俗向佛求,是千年的主题,拿世间事问佛,佛答解法而已,如果是这样,为何寺内暮鼓声起了,还在对坐?不仅仅为一壶茶吧,该是秋色醉人不思归。
   时光过往,似乎迟缓得就像钟摆停顿,我早就不去关注他们那一组镜头,是否是哪个游客在等我下山回家?我为这个镜头留下几句诗——
   寺院一桌置早茶,客僧共沐一朝霞。
   晨钟响起已几盏,暮鼓不催客诣家。
   真的是,冷落了晨钟暮鼓,哦,那是完整的一课,就像我那日和寺中释演学法师对坐促膝,若不是天雨暂停,我不会告别他,还想闻禅到入夜。
   或者早就换了访客,我不知,可见禅事之繁,人气络绎。
   其实,闻禅不为求解某个事,拆开某个恼,追求一种高质量的生活,何必那样遇事才求解,禅道入心,生活有了章法,如此才得境界。我觉得那游客未必于寺僧相交甚深,用心悟道,一个问道,一个谈禅,所谈就欢,用时长短,还有谁去问。
   有游客迤逦而至,之前总觉得景区本该有的景象,其实,我未读懂。山径上,有嘉木掩映,游山的客三三两两,相携入山,隔远而望,仿佛红绿的小点点,打印在山径,添了些许的妩媚,红绿装帧着山径,又似彩灯漫游。因一座佛山而来,相识不必问来处,共同编织了一道山中景。指指点点,是在说佛寺的静谧,是在遥望佛塔的拔高,或者仰视那楼阁的飞檐,想摘下挂在檐脚的云,或者临湖而照影,洗心去尘,感叹不负此行。无论怎样,谁都不会在这里去想那些功名利禄之事,更不谈“几多愁”。不是逃离红尘从此遁形,而是半途省心,不要太过迷失。没有走进游客心,我却参透了他们,遂吟几句,赞美一番——
   三三两两缀山径,相识不求有理由。
   邂逅赤山唯说好,不谈名禄不言愁。
  
   四
   我向来喜欢秋色下的空旷,比如草原,或者是一望无边的海洋,可任幽思邈远。到了赤石之怀,可寄托邈远之思,又多了一份美妙。禁不住诗兴来潮,不错过秋云万朵,总希望有云朵或许听得懂我的平仄句——
   赤峰叠翠搬不动,不舍秋光好养愁。
   山中有云吾抱起,欲投黄海戏渔舟。
   哦,我总以为那些席卷的白云,是来搬动赤山峰巅的赤石,掠过层林的翠色,想沾染一点绿彩。朋友说,山高是为了擎得住高傲的云,秋云是秋光的灵魂,白云慰藉赤峰,是否也因为山有愁绪,为何赤石总向天?尚未“散作五般色”,应该不会“凝为一段愁”。游弋的云,那么纯粹圣洁,我不喜欢往“愁”字上牵拉,可那云迟迟不去,缠绵缱绻,似乎有愁,我无法判断了。且不去管那么多,敞开了怀抱,将山巅的云揽入怀襟之中,我想投给山脚下的石岛渔港里即将远航捕鱼的船,不是为了给那些船只有了机械动力没有悬挂白帆再添一点风之力,而是让船头的渔民带着诗意,奔向深蓝的远方。佛山生禅意,更生善意和期待。我为自己有这样一抹情怀而兴奋起来,想雀跃而起,去摘云。
   也许去年我登山是晚秋,错过了千帆出海的壮观,我曾抱怨,胶东半岛休渔期结束在9月1日夜半时分,此时岸上人,秋眠正酣,有谁夜登赤山看盛大景象。今年真好,就规定在9月1日的中午12时,击鼓出海。朋友告诉我,为了让黑夜给渔人做一个遥远的梦,才将时间推迟。推迟是难耐的,好在有梦慰藉啊。
   万人空城,海岸蚁集。是日,虽有什么“轩岚诺”飓风靠近,但不敢马上打扰这一方温暖而繁忙的港湾,只能在远海徘徊着。晴日当空,秋风正劲,海面跃金,锦缎抖动,万艘渔舟,不分先后,如箭跃出,直奔深蓝,“欲穷千里目”,不必上层楼,我站在赤山峰巅正好,也更高。那船儿有望远镜,早就瞄准了鱼群,我似乎也看到汪洋何处鱼群肥,真想登船告诉船老大,我笑我多情少常识,如今早有“探鱼器”,逃不过船的电子眼。多情的我,不肯把诗句揣进兜里,高声朗诵,猜测船上的渔民听得见——
   去年不见轻帆出,莫失今秋万舸飞。
   晴日不遮千里目,汪洋可见海鱼肥。
   还有遗憾。我无无人机,不能空中摄下这场景,纯以文字上抖音,生怕冷落了我的诗。那我就多看几眼吧,望尽船影再收回眼光,用不敢眨一眨的眼眸留住这长长的视频。
  
   五
   收回目光,我努力回忆去年之秋我在赤山所得,盯着那些形体各异的赤石,可赤石都见我害羞了,浅秋还在呵护着夏之绿,葳蕤的青藤,缠绕着赤石,难道是生怕赤石经秋阳而羞赧,失却了红颜?不是吧,夏日炎炎受得了,何在乎多沐浴一个秋!是青藤不舍得礼物,不随意示人?应该是,不然为何抱得那么严谨。不经秋色不能熟透?所以再矜持几日?缠绕的藤,裹着的石,给我们多少联想和诗意——
   青藤着力抱顽石,只等秋风老树颜。
   化作红绳缠佛卷,掮之归去不得闲。
   赤山石头,意象丰满,很多石头,都带着十足的禅意。我曾寻石琢磨,有石如经卷,叠书架编,老秋的青藤,褪去了青涩,根根藤绳,裸露着红色的筋骨,将那些书卷扎成了捆,想搬走?休想啊,亿年赤山,千载法华,沉积丰厚,搬走了任何一物,都不完整了,或许是等待它的主人,那位令人尊敬的圆仁法师来提取?据说这些状如经卷的赤石,是他仓促间遗落的。或许,赤山不悭吝,打好了捆,待有兴趣通读经卷的人来提走?哦,我也想背一摞经卷回家读,正好,我退休了,赋闲在家,我掮了去,置于书房慢慢读,我不惧“案牍之劳行”,我怕迟钝不解深意,且容我些时日再归还吧。以我与赤山的感情,我相信赤山不会说个“不”字的。
  
   六
   我觉得,一见钟情难有诗,激动会乱了平仄。厮磨日久,便生情,这样的情感逻辑,也适用于赤山。有人说,近处看不到风景,熟悉的地方没有诗。我不敢苟同。还是陶翁的例子好,事菊多少年,插东篱,锄芜杂,编竹栅,浇菊松土,与菊熟稔,日久生情,且听得懂菊之语,可参透菊之意,于是才得“悠然见南山”之句,诗响千年,无出其右,田园诗情,仅一句就够了。我无诗才,几往赤山,愿闻佛声,想让不深的胸襟装点禅意,所以,我才得赤山诗意,我认定这是与赤山长相守的必然结果,不敢况于陶渊明,只是靖节先生之举启迪了我。即使我什么也不得,寄身风景里,忘却尘世多少事,就是别人看到我这些上不了大雅之堂的诗句,哂然一笑就好,得诗兴足矣,不敢留名——
   陶翁事菊归南岭,吾到赤山问佛声。
   诗意有源长相守,寄身风景早忘名。
   诗评家说,诗意往往来自于“熟悉的陌生”,从熟络里求得诗意,更觉得亲切,仿佛是回眸一笑那么惊魂,仿佛有失而复得的惊喜,也有怅惘之思——曾经沉浸赤山,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些呢?诗意来自眼光,眼光并非天生,而是赤山不俗,眼见皆诗,有诗的襟怀,所包容的不会是芜杂,过滤后的都是精华。因为我爱赤山,襟怀润热,那些风景入怀,马上就融化了,化成了平仄。不必诗人的身份和名望,踏上赤山,脚下就铿锵,心中就有了诗句。
   可能我对“诗和远方”理解有偏差,我登赤山得诗意,唱平仄,算不算得到诗和远方呢?
   我是不是太张扬了,胸有点墨,便盛不住了,要外溢。如果在令我那么钟情的赤山面前,还矜持着,还压抑着,我做得到?心中有诗,不敢瞒着,尽情送给赤山吧。李白可以直呼心中“只有敬亭山”,苏轼可以远看近观总不厌,“身在此山中”,爱就大声喊出来,都这么说。赤山有诗意,我登赤山吟我诗。
   再过几日,赤山秋色老,我送你“老秋嶙峋说风骨”的诗。
   赤山四时有灵性,令我诗兴欲罢却不能。
  
   (说明:文中八首七绝,系登山口占。步平水韵,合乎格律。)
  
   2022年9月14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2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赤山,位于胶东半岛的黄海之滨,是一座佛性的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因山石颜色发红著名,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秋风乍起,作者老师以豪情为杖,重归赤山,携陶翁、李白之遗风,以少年情怀,拥抱赤山,一首首情思奔涌的诗篇喷薄而出。早上山脚处出发,眼光即被酒家吸引,方解赤山因酒醉赤红,“放眼半坡添小店,酒家不醉赤山醺。”不饮也神醉,游云友善,抬“我”到山巅。回望来路,翻阅葱茏的山谷,忽见玉带河水欢歌淙淙,不禁又诗情勃发,“赤山是我旧相识,涧水吟歌只迎余。”赤山,还记得“我”么,“我”来了!目光所及,法华院笼罩在晨雾之中,晨曦里,俗问佛事,问得一片禅意,“寺院一桌置早茶,客僧共沐一朝霞。”又见游客逶迤而至,彼此因佛山有缘相识,功名利禄尽抛,“相遇赤山唯说好,不谈名禄不言愁。”“我”向来喜欢空旷,在赤山的怀抱,“我”不想错过秋云万朵,“山中有云吾抱起,欲投黄海戏渔舟。”赤石向天,“我”欲摘云,给即将远航的渔舟带上吉祥的诗意。“我”似乎看到了何处鳞光闪闪,忽然诗兴奔涌:“晴日不遮千里目,汪洋可见海鱼肥。”收回目光,“我”的最爱还是满山赤石。青藤缠绕,赤石赧颜,诗海再掀波澜,“青藤着力抱顽石,只等秋风老树颜”。赤石如经卷,赤山不悭吝,“我”要掮回书房,细品慢读……一路走来一路诗情澎湃,作者老师遥想当年陶翁事菊吟诗南岭,自己今日几回与赤山缠绵,不禁感慨系之:“陶翁事菊归南岭,吾到赤山问佛声。诗意有源长相守,寄身风景早忘名。”何以有诗?一切源于作者老师对赤山一草一木一石一水无限的热爱,至此,全都热爱化作诗句漫天飞扬。脚踏赤石,人高天阔,心中有诗,必有远方。作者暗示,李白有敬亭山,“我”有赤山,赤山四季皆有灵性,再过几日,“我”会再来,因 “我”诗兴未尽。作者老师以八首古韵诗词贯穿全文,统揽全文主题。每首诗词都是精粹,仿佛山路上的一个个观景台,让读者在此流连,遍览赤山风光,感悟赤山诗意,意境深远,气象万千。作者老师是诗词和散文大家,亦诗亦文,妙笔空灵,思想深邃,想象奇异,文风卓然独立,实为美文大作,力荐一读为快。【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914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09-14 05:18:38
  本文是怀才老师再游赤山的力作!文章立意高远,诗文并茂,请和老师一起,沐浴秋风,徐徐前行,赏诗品文,饱览赤山秀美风光,踏石望海,体味大美胶东。诗情画意,禅心佛念,皆在老师笔端涓涓流淌,回声辽远。感谢老师带给东篱经典之作,妆点东篱金秋。问候老师,祝平安快乐,创作大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4 08:10:03
  谢谢韩老师的精彩编按,谢谢独到的解读。这些诗句,并非一时之得,而是几次登山而吟,行踪线索在其次,所以就以诗句为线,穿起所见了。爱着一处风景,就生出诗意来,说不清我为什么这样写,那些诗意的画面总是缠绕着我,所以就不能解脱,写出来算解脱吧,但愿读者也觉得新颖,一切赞语我视为鼓励。诗来自大自然,闭门不能造诗,是我的第二个体会。韩老师辛苦了,编按十分精彩,用心良苦。再谢。遥握,问候秋祺,谨祝编创快乐。也期待你的佳作。
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9-14 08:00:25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目光所及皆是画,笔之所至皆是诗。这是一篇上乘的诗画之作!句子灵动飞扬,情感滚烫炽热,一幅幅美景,一首首诗作流泻着老师对家乡对赤山的无限热爱与赞美。情景交融不分界线。文章新颖别致,读罢感慨不已,不得不惊叹老师真正进入了文章“无法”的自由境地。好文,绝品!给一百个赞!遥握问候,谨祝老师秋日好,万事如意!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4 08:44:42
  谢谢湘莉老师的美评鼓励,溢美之词满篇,不胜其赞。赤山是我家乡的山,几次登游,得诗意不舍得撂下,就拼成一文,存记而已。总觉得,人生得游风景是奢侈,得诗是再奢侈一把,所以就写作本文,奢侈一下。遥握,问候秋祺,谨祝编创快乐!
3 楼        文友:枫桦        2022-09-14 08:13:00
  行走山界,面临沧海,诗情画意,漫漶心间。老师的浪漫情怀,有远古之风,非今人能比!指点江山,老师一人!拜读!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4 08:42:40
  枫桦老师好,所评文字,珠玑一般,不胜其美啊。您过奖了。几次登游,得诗几首,散落可惜,于是成文,自娱自乐而已。非常感谢枫桦老师的美评鼓励。遥握,问候秋祺,若有闲暇,来一篇,多日不见枫桦文字,怪想的。谨祝快乐。
4 楼        文友:岚亮        2022-09-14 09:04:19
  壮美赤山,诗意盎然。大哥登了那么多次赤山,写了那么多关于赤山的文章,焉能不留下诗篇?今天果然来了。诗文结合,以抒胸意,写得真好,让人陶醉。深度佳作,拜读大赞!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4 09:11:58
  能够得到岚亮老师的首肯,心中落石了。谢谢你的美评鼓励。的确,我给赤山留下了散文,也写了大赋,但没有诗歌,这次诗歌和散文相伴,有点不伦不类了,见笑了。赤山属于诗意的赤山,游山得诗,不舍得沉睡书箱,就搬来,赤山不嫌,岚亮老师喜欢,我也满足。遥握,问候秋祺,谨祝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09-14 10:48:51
  老师的赤山诗意,醉身又醉心,一首首优美绝诗将赤山的禅意、赤山的灵性、赤山的奇异、赤山的思想尽情表达,可想老师的文学功底是何等深厚,服了!一座赤山,几十篇文,篇篇不重复,篇篇有深意,篇篇有震撼。拜读美文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4 10:53:57
  谢谢红花草老师美评,每有小文,便得美评,不胜感激。其实,情感和心思已被赤山熏陶,自然得了诗意。也想从多个角度表现这座山的丰腴的,诗意是山的本色,我只是从中薅羊毛了。遥握,问候秋祺,谨祝编创快乐!
6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09-14 12:51:49
  怀才老师这篇文章深情款款,诗意盎然,如千年的佳酿,让人沉醉!东晋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朝有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宋朝有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的灵秀触发了这些诗人的诗情,同样,赤山秋色的旖旎和幽幽的禅意触发了怀才老师的诗情,口占八首七绝,韵律优美,意境深远,彰显了怀才老师深厚的古韵功底,盛赞才情!我刚上网的时候,沉醉于诗词,曾经写过几首浅显的诗词,今天读怀才老师这篇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文,也触发了我的诗情,但我才疏学浅,没有怀才老师文思泉涌的才学,只有在内心叹服!非常喜欢这篇美文!不只是喜欢,更多的是感动!该文妙不可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拜读老师佳作,大赞!问好怀才老师,遥祝秋琪!吉祥如意!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4 13:06:40
  谢谢如菊老师的深情鼓励,谢谢美评,美评如泉,我简直想掬之入口了。八首七绝,眼见取景,随意而吟,是自娱自乐而已。但登山也给我一些启发,我们以诗意的眼光去看风景,风景笔会负了我们的心意,总会送出诗韵来,只是我们可能少了一份诗心,于是错过了那些诗。遥握,问候秋祺,谨祝编创快乐!
7 楼        文友:白玄        2022-09-14 15:14:17
  移步换景,精心描绘,倾情抒发,借景抒情,散文诗歌,相互交织,意蕴丰赡,诗情画意,尽在其中。“山中有云吾抱起,欲投黄海戏渔舟。”我特别喜欢这句,动静结合,虚实相顾,想象丰富,联想自然,运用国画技法,近景、中景、远景,层次分明,把自己站在赤山峰顶观海,想把大海的渔舟竞发连成一片,及至远方捕鱼情景拉入同框,显得气势磅礴,用抱起的云充塞空间,意趣横生,留有空白让读者想象。手法创新,兼得散文和古韵的优点,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问候作者,拜读欣赏。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4 16:02:42
  谢谢白玄老师对这篇小文的精彩解读。创作这篇文章,是想打破一些散文写作的常规,希望可以创作出耳目一新的文气,当然也是登山得诗意,不舍那些句子,谢谢你喜欢的句子,我也颇为得意了,有人喜欢,我便满足。感谢美评。遥握,问候秋好,谨祝编创快乐!
8 楼        文友:简柔        2022-09-14 17:01:19
  美感与禅境交叠,诗意如水,从山下渗透到山上,从近处蔓延到远处,一缕云,一块石,一条渔船都诗意跌宕,画意纷披。字字晶莹剔透,韵味儿那般浓。很特别很美妙的写法。文好,诗好,都好,从诗中照见怀才老师洒脱旷达的情怀和胸襟,为怀才老师点赞。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4 18:10:44
  谢谢简柔老师倾其赞美之情,以为鼓励吧。赤山有诗意,几次登临,却都不曾吟诗,这次去,突然有了诗兴,于是写出几首,自娱自乐而已,用这些诗串联全文,也是突发想法。希望各位喜欢。遥握,问候秋好,谨祝创作丰收快乐!
9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09-14 17:10:15
  很喜欢这不在诗句中的诗:老迈拄杖归赤山,不输诗意又少年。这份豪迈让我想起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句子,老夫聊发少年狂,鬓微霜,又何妨!正是这种对生活的热烈情怀才让怀才老师一路攀爬一路诗。心中有爱才能迸发出盎然诗意。感佩老师如涓才华细腻情感和款款深情,一座赤山,左看右看总也看不够,一次一次总写不完。爱之深情之切,皆因故乡情深。月亮拜读学习!
   祝老师秋日吉祥!笑口常开!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4 18:13:09
  谢谢月亮老师的美评。老来拄杖归赤山,是因为喜欢,每去,所见都不同,看来比拟炫耀自己曾经登临哪座山,到过什么地方,不一定看得透,几番前往,境界不同,细品出滋味,一点不假。问候月亮老师秋好,期待你的大作,谨祝快乐!
10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09-14 17:30:10
  那些诗,都喜欢。如若亲临赤山,再吟诵这些诗句,会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4 18:13:58
  非常欢迎月亮老师登临赤山,我愿为向导,我吟这些句子,为你助兴。邀请发出,我在期待……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