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赤山诗意(散文)

精品 【东篱】赤山诗意(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490.6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71发表时间:2022-09-14 05:16:35
摘要:一座赤山,简直就是一部诗经,响着平平仄仄的节奏,秋意里,诗意更浓,我难以自持,吟诗以歌。

鲜衣怒马少年时,一日看尽长安花。一直喜欢这样的状态,但少年不再。老迈拄杖归赤山,不输诗意又少年。不能走马看花,却能运笔得诗。我不负山川诗意,山川养我情怀。
  
   一
   我发现,名山大川是有着灵性的,不然,诗人不会遇见山川便沉沦,灵感迸发,诗意盎然。
   陶渊明辞官隐居终南山近20载,田园意趣上笔端,创作诗歌百余首。李白生性不定,流连万水千山,而独爱敬亭山,也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之句。名山有灵性,碰撞诗人的灵感,于是诗意连绵生,给我们留下诗情雅兴。
   老家的赤山,有灵性,也有佛性。这两年,我往返其间,得佛意几许,更得灵性一些。每往,所得不同,那可是“相悦两不厌”。浅秋时节,凉意海上起,一山醉在秋风中,我再去寻诗意,颇得熏陶,不敢独享。
   我想偷偷告诉赤山,我见你的情感秘密。初见惊艳,再见倾心,又见生诗意。
  
   二
   贪早,似乎生怕赤山观景佳处被人占了去。脚步在山脚弯曲处,眼光不给前方的赤山风景,被路边的酒家勾去了。红墙黛瓦,绿树掩映,酒幡于晨风里轻摇,不徐不疾,真的像饮了点酒,醺意上头。旅游的旺季来了,鱼虾上岸,不能错过海丰客稠的机会,那些酒店饭庄的老板,最懂秋风意,抓住一年好时节,要发一笔。我没有吃饭饮酒,看着这情境,也生出几分醉醺的意思,赤山的面庞是赤红的,也喝醉了一般,摇摇晃晃,如仙境一般,生怕赤山摇晃着,我步履不稳,不敢流连,赶快往山中赶。脚下生疲劳,还是不觉太累,我知,秋色宜醉人。疲劳不会阻止欢畅的脚步,秋雾也如人意,不漫不随,似乎是为清爽的闲云留下足够铺排的空间,赤山山高,游云相聚,或许一下子要把我抬举到赤山之巅。闲云邀我,一份诗意早就激荡于胸中——
   放眼半坡添小店,酒家不醉赤山醺。
   秋光大醉是峰顶,淡雾闲云意伴君。
   如果说,游山的意义,我觉得,获得一份诗意,该是上上之得了,仿佛那脚步只为诗意而来,不造作,不勉强,留下几个句子,吟给赤山听,此时山也懂得诗。
   回首来路,山巅赤石远,满眼都被葱茏的绿意涂满,浅秋无力,夏荣继续,就像一帷大幕满眼揭开,人在绿色帐中,好在有山径引我向上攀登。平常得便便翻书,哪怕片刻也扫几眼,让那些文字晃一晃眼球,也觉得不俗了,大山便如这翻书的情境,移步换景,且看且新奇。赤山谷底有一条溪河,名玉带河,一路相随,哗哗欢畅,淙淙弄声,涓涓诉情,有情有意莫如水,我感觉涧水与我曾是旧相识,才这般惬意而温顺,于是掏出几句隔着山丘翠树递给那涧水——
   满目葱茏为首页,从容漫步阅山书。
   赤山是我旧相识,涧水吟歌只迎余。
   又觉得太自我,山溪用情于我,也不会冷落了那些溪边戏水的游人,他们正投入地玩水,哪顾得吟句纵情,我先得诗意,他们该不会妒忌我贪得独享吧?
  
   三
   晨雾早就把山谷之中的法华院抹去了昨日的旧色,像洗过一遍的红墙黛瓦,格外分明,那组建筑群,就像一组特写镜头,推向我的视界。寺院中秋树零星落叶,仿佛给寂寞的石桌送来吻,也像召唤着寺内的佛僧,别错过秋光里的温柔。哦,或许是某个游客早被佛僧约定,晨曦里,一对僧俗对坐一起,把盏颔首,所谈何事,不得而知,俗向佛求,是千年的主题,拿世间事问佛,佛答解法而已,如果是这样,为何寺内暮鼓声起了,还在对坐?不仅仅为一壶茶吧,该是秋色醉人不思归。
   时光过往,似乎迟缓得就像钟摆停顿,我早就不去关注他们那一组镜头,是否是哪个游客在等我下山回家?我为这个镜头留下几句诗——
   寺院一桌置早茶,客僧共沐一朝霞。
   晨钟响起已几盏,暮鼓不催客诣家。
   真的是,冷落了晨钟暮鼓,哦,那是完整的一课,就像我那日和寺中释演学法师对坐促膝,若不是天雨暂停,我不会告别他,还想闻禅到入夜。
   或者早就换了访客,我不知,可见禅事之繁,人气络绎。
   其实,闻禅不为求解某个事,拆开某个恼,追求一种高质量的生活,何必那样遇事才求解,禅道入心,生活有了章法,如此才得境界。我觉得那游客未必于寺僧相交甚深,用心悟道,一个问道,一个谈禅,所谈就欢,用时长短,还有谁去问。
   有游客迤逦而至,之前总觉得景区本该有的景象,其实,我未读懂。山径上,有嘉木掩映,游山的客三三两两,相携入山,隔远而望,仿佛红绿的小点点,打印在山径,添了些许的妩媚,红绿装帧着山径,又似彩灯漫游。因一座佛山而来,相识不必问来处,共同编织了一道山中景。指指点点,是在说佛寺的静谧,是在遥望佛塔的拔高,或者仰视那楼阁的飞檐,想摘下挂在檐脚的云,或者临湖而照影,洗心去尘,感叹不负此行。无论怎样,谁都不会在这里去想那些功名利禄之事,更不谈“几多愁”。不是逃离红尘从此遁形,而是半途省心,不要太过迷失。没有走进游客心,我却参透了他们,遂吟几句,赞美一番——
   三三两两缀山径,相识不求有理由。
   邂逅赤山唯说好,不谈名禄不言愁。
  
   四
   我向来喜欢秋色下的空旷,比如草原,或者是一望无边的海洋,可任幽思邈远。到了赤石之怀,可寄托邈远之思,又多了一份美妙。禁不住诗兴来潮,不错过秋云万朵,总希望有云朵或许听得懂我的平仄句——
   赤峰叠翠搬不动,不舍秋光好养愁。
   山中有云吾抱起,欲投黄海戏渔舟。
   哦,我总以为那些席卷的白云,是来搬动赤山峰巅的赤石,掠过层林的翠色,想沾染一点绿彩。朋友说,山高是为了擎得住高傲的云,秋云是秋光的灵魂,白云慰藉赤峰,是否也因为山有愁绪,为何赤石总向天?尚未“散作五般色”,应该不会“凝为一段愁”。游弋的云,那么纯粹圣洁,我不喜欢往“愁”字上牵拉,可那云迟迟不去,缠绵缱绻,似乎有愁,我无法判断了。且不去管那么多,敞开了怀抱,将山巅的云揽入怀襟之中,我想投给山脚下的石岛渔港里即将远航捕鱼的船,不是为了给那些船只有了机械动力没有悬挂白帆再添一点风之力,而是让船头的渔民带着诗意,奔向深蓝的远方。佛山生禅意,更生善意和期待。我为自己有这样一抹情怀而兴奋起来,想雀跃而起,去摘云。
   也许去年我登山是晚秋,错过了千帆出海的壮观,我曾抱怨,胶东半岛休渔期结束在9月1日夜半时分,此时岸上人,秋眠正酣,有谁夜登赤山看盛大景象。今年真好,就规定在9月1日的中午12时,击鼓出海。朋友告诉我,为了让黑夜给渔人做一个遥远的梦,才将时间推迟。推迟是难耐的,好在有梦慰藉啊。
   万人空城,海岸蚁集。是日,虽有什么“轩岚诺”飓风靠近,但不敢马上打扰这一方温暖而繁忙的港湾,只能在远海徘徊着。晴日当空,秋风正劲,海面跃金,锦缎抖动,万艘渔舟,不分先后,如箭跃出,直奔深蓝,“欲穷千里目”,不必上层楼,我站在赤山峰巅正好,也更高。那船儿有望远镜,早就瞄准了鱼群,我似乎也看到汪洋何处鱼群肥,真想登船告诉船老大,我笑我多情少常识,如今早有“探鱼器”,逃不过船的电子眼。多情的我,不肯把诗句揣进兜里,高声朗诵,猜测船上的渔民听得见——
   去年不见轻帆出,莫失今秋万舸飞。
   晴日不遮千里目,汪洋可见海鱼肥。
   还有遗憾。我无无人机,不能空中摄下这场景,纯以文字上抖音,生怕冷落了我的诗。那我就多看几眼吧,望尽船影再收回眼光,用不敢眨一眨的眼眸留住这长长的视频。
  
   五
   收回目光,我努力回忆去年之秋我在赤山所得,盯着那些形体各异的赤石,可赤石都见我害羞了,浅秋还在呵护着夏之绿,葳蕤的青藤,缠绕着赤石,难道是生怕赤石经秋阳而羞赧,失却了红颜?不是吧,夏日炎炎受得了,何在乎多沐浴一个秋!是青藤不舍得礼物,不随意示人?应该是,不然为何抱得那么严谨。不经秋色不能熟透?所以再矜持几日?缠绕的藤,裹着的石,给我们多少联想和诗意——
   青藤着力抱顽石,只等秋风老树颜。
   化作红绳缠佛卷,掮之归去不得闲。
   赤山石头,意象丰满,很多石头,都带着十足的禅意。我曾寻石琢磨,有石如经卷,叠书架编,老秋的青藤,褪去了青涩,根根藤绳,裸露着红色的筋骨,将那些书卷扎成了捆,想搬走?休想啊,亿年赤山,千载法华,沉积丰厚,搬走了任何一物,都不完整了,或许是等待它的主人,那位令人尊敬的圆仁法师来提取?据说这些状如经卷的赤石,是他仓促间遗落的。或许,赤山不悭吝,打好了捆,待有兴趣通读经卷的人来提走?哦,我也想背一摞经卷回家读,正好,我退休了,赋闲在家,我掮了去,置于书房慢慢读,我不惧“案牍之劳行”,我怕迟钝不解深意,且容我些时日再归还吧。以我与赤山的感情,我相信赤山不会说个“不”字的。
  
   六
   我觉得,一见钟情难有诗,激动会乱了平仄。厮磨日久,便生情,这样的情感逻辑,也适用于赤山。有人说,近处看不到风景,熟悉的地方没有诗。我不敢苟同。还是陶翁的例子好,事菊多少年,插东篱,锄芜杂,编竹栅,浇菊松土,与菊熟稔,日久生情,且听得懂菊之语,可参透菊之意,于是才得“悠然见南山”之句,诗响千年,无出其右,田园诗情,仅一句就够了。我无诗才,几往赤山,愿闻佛声,想让不深的胸襟装点禅意,所以,我才得赤山诗意,我认定这是与赤山长相守的必然结果,不敢况于陶渊明,只是靖节先生之举启迪了我。即使我什么也不得,寄身风景里,忘却尘世多少事,就是别人看到我这些上不了大雅之堂的诗句,哂然一笑就好,得诗兴足矣,不敢留名——
   陶翁事菊归南岭,吾到赤山问佛声。
   诗意有源长相守,寄身风景早忘名。
   诗评家说,诗意往往来自于“熟悉的陌生”,从熟络里求得诗意,更觉得亲切,仿佛是回眸一笑那么惊魂,仿佛有失而复得的惊喜,也有怅惘之思——曾经沉浸赤山,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些呢?诗意来自眼光,眼光并非天生,而是赤山不俗,眼见皆诗,有诗的襟怀,所包容的不会是芜杂,过滤后的都是精华。因为我爱赤山,襟怀润热,那些风景入怀,马上就融化了,化成了平仄。不必诗人的身份和名望,踏上赤山,脚下就铿锵,心中就有了诗句。
   可能我对“诗和远方”理解有偏差,我登赤山得诗意,唱平仄,算不算得到诗和远方呢?
   我是不是太张扬了,胸有点墨,便盛不住了,要外溢。如果在令我那么钟情的赤山面前,还矜持着,还压抑着,我做得到?心中有诗,不敢瞒着,尽情送给赤山吧。李白可以直呼心中“只有敬亭山”,苏轼可以远看近观总不厌,“身在此山中”,爱就大声喊出来,都这么说。赤山有诗意,我登赤山吟我诗。
   再过几日,赤山秋色老,我送你“老秋嶙峋说风骨”的诗。
   赤山四时有灵性,令我诗兴欲罢却不能。
  
   (说明:文中八首七绝,系登山口占。步平水韵,合乎格律。)
  
   2022年9月14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2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赤山,位于胶东半岛的黄海之滨,是一座佛性的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因山石颜色发红著名,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秋风乍起,作者老师以豪情为杖,重归赤山,携陶翁、李白之遗风,以少年情怀,拥抱赤山,一首首情思奔涌的诗篇喷薄而出。早上山脚处出发,眼光即被酒家吸引,方解赤山因酒醉赤红,“放眼半坡添小店,酒家不醉赤山醺。”不饮也神醉,游云友善,抬“我”到山巅。回望来路,翻阅葱茏的山谷,忽见玉带河水欢歌淙淙,不禁又诗情勃发,“赤山是我旧相识,涧水吟歌只迎余。”赤山,还记得“我”么,“我”来了!目光所及,法华院笼罩在晨雾之中,晨曦里,俗问佛事,问得一片禅意,“寺院一桌置早茶,客僧共沐一朝霞。”又见游客逶迤而至,彼此因佛山有缘相识,功名利禄尽抛,“相遇赤山唯说好,不谈名禄不言愁。”“我”向来喜欢空旷,在赤山的怀抱,“我”不想错过秋云万朵,“山中有云吾抱起,欲投黄海戏渔舟。”赤石向天,“我”欲摘云,给即将远航的渔舟带上吉祥的诗意。“我”似乎看到了何处鳞光闪闪,忽然诗兴奔涌:“晴日不遮千里目,汪洋可见海鱼肥。”收回目光,“我”的最爱还是满山赤石。青藤缠绕,赤石赧颜,诗海再掀波澜,“青藤着力抱顽石,只等秋风老树颜”。赤石如经卷,赤山不悭吝,“我”要掮回书房,细品慢读……一路走来一路诗情澎湃,作者老师遥想当年陶翁事菊吟诗南岭,自己今日几回与赤山缠绵,不禁感慨系之:“陶翁事菊归南岭,吾到赤山问佛声。诗意有源长相守,寄身风景早忘名。”何以有诗?一切源于作者老师对赤山一草一木一石一水无限的热爱,至此,全都热爱化作诗句漫天飞扬。脚踏赤石,人高天阔,心中有诗,必有远方。作者暗示,李白有敬亭山,“我”有赤山,赤山四季皆有灵性,再过几日,“我”会再来,因 “我”诗兴未尽。作者老师以八首古韵诗词贯穿全文,统揽全文主题。每首诗词都是精粹,仿佛山路上的一个个观景台,让读者在此流连,遍览赤山风光,感悟赤山诗意,意境深远,气象万千。作者老师是诗词和散文大家,亦诗亦文,妙笔空灵,思想深邃,想象奇异,文风卓然独立,实为美文大作,力荐一读为快。【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914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2-09-14 19:39:18
  热爱生活的人,总能细看到美妙的风景,广心容万物,万物都有灵,人物合一,美不绝,意不断,心欢喜!欣赏老师大作!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4 19:47:40
  谢谢绿叶老师的美评鼓励。用心感悟风景,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任务,不然,我们漠视风景,也就浪费了风景的价值。所以这次登临赤山,带着诗意去,收获了几首小诗,见笑了啊。遥握,问候秋好,谨祝创作快乐。
12 楼        文友:罗莲香        2022-09-14 19:54:24
  所有景语皆情语!怀才老师一再登临赤山,以一颗赤子之心拥抱赤山,以漫无边际的诗情倾洒赤山,赤山那么富有灵性禅意,此刻定然感知作者的款款深情,她的每一朵花、每一片叶、每一声鸟鸣、每一次钟声……都知晓了作者的用心;她的每一朵云每一片霞都熟悉了作者的脚步。作者踏歌而行,击节而吟,迎着山风弹奏曼妙灵动的赤山曲,和着湖韵唱响金秋和谐壮美的乐章。作者以八首古韵穿插此篇散文的始末,韵律铿锵,节奏谐协,意境深远,对赤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令人动容!作者对赤山一见惊艳,再见倾心,三见生诗意,此话句句属实,作为读者早已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赤山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正因对赤山如此痴迷,作者才百登不倦,心绪缱绻,于是万千柔情化作琳琅小字,倾吐对赤山的永恒之恋。“我为什么总是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者辽阔的胸襟和绵绵不绝的诗意大概得益于赤山的滋养,得益于黄海蔚蓝梦幻的熏陶。此文,文包诗,诗缀文,既有诗的韵致,又有散文的不拘一格洒脱奔放,文采灼灼,诗情飘逸,读来韵味悠长,启人遐想。盛赞才情,问候怀才老师创作辛苦了,谨祝金秋安康吉祥!韩格老师的编按很是精妙,大赞,问好!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4 20:02:06
  罗老师的美评让我很感动,不吝美评,精彩解读,是创作的指引。说得对,我们对风景的态度,也决定了风景的内涵。因为我们的眼光总是迟钝于风景,所以,好的风景,就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品味,也是因为去的次数多了,觉得赤山赐我不少,无以回报,于是形成消逝,献给赤山。罗老师的文采,令小文增色,再谢。遥握,问候秋安,谨祝快乐。
13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2-09-14 21:41:33
  行山临海,诗意漫患,犹如种菊锄禾,悠然南山。禅意深刻,幽幽旷远。我登赤山吟诗。师为赤山做的诗 ,可以恒古流传。赤山之子,胶东之幸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5 07:09:15
  鸿雁老师谬赞了,小诗而已,自娱自乐。表达心情,希望赤山人看了也喜欢。谢谢鸿雁老师的美评,遥握,问候秋好。
1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2-09-14 22:29:13
  老师行赤山,临沧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情怀烂漫,诗意盎然,令人陶醉。好文拜读,祝秋日快乐,佳作不断!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5 07:09:53
  谢谢吴老师的美评,哪里是指点江山啊,是看看赤山。哈哈,期待你的佳作,问候秋好!
15 楼        文友:思年华        2022-09-15 13:56:26
  怀才老师的文章总是那么大气磅礴,让人读起来荡气回肠,欲罢不能。老师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化为诗情画意跃然纸上,感情真挚,妙笔生花,文采斐然,精彩佳作,学生受教了!问老师好!
回复1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5 14:31:44
  想象思年华老师拨冗点评,溢美之词啊,老师自称“学生”更让我羞愧,我们都是江山作文的朋友,学步之作而已,不敢以师尊。遥握,问候老师秋安,谨祝创作快乐,期待你的更多佳作!
16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09-15 14:46:00
  不知怀才老师的普通话可否精准?
回复1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5 14:49:33
  我是语文老师,当年必须通过乙级甲等以上的考核通过,但毕竟方言很重,这几年也不教学了,普通话肯定不普通了。是不是文章中某字不符合普通话读音?请明示。
17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09-15 15:03:05
  没有没有。我永远是你的学生啊。你说要吟诗的嘛。怕你一口胶东话,听不懂啊
回复1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9-15 16:11:44
  吟诗要讲平仄,严格按照普通话的音调,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不能差了,一旦标准,就不符合平仄格律的,这是姑且不论古代的入声字,如果再讨论入声字,那就更麻烦了。谢谢月亮绿这么严格读文,思之深切,致谢鞠躬。问候秋好!
共 17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