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时光】读书青年攀高峰(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时光】读书青年攀高峰(征文·散文)


作者:疏影横窗 童生,692.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292发表时间:2022-11-02 17:49:51

【流年·时光】读书青年攀高峰(征文·散文) 儿子于2021年5月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医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提前录取。也是咱本土,第一个从寒门走向世界学习医学的孩子。用孩子自己的一句话来说:“我的天赋并不是最好的,不断的努力和平时阅读的坚持,以及自身的自律是成功的秘诀。”
   我一直认为:一个孩子优秀不叫优秀,身边的乃至全国的孩子都优秀,方可担起发展祖国的重任,使我们国家繁荣昌盛。
   话不多说,现将我培养孩子的阅读历程给大家全盘奉上。
   在《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这本书中讲道:阅读写作兴趣要从小培养,阅读能培养孩子的逻辑性,增强孩子的词汇量,使孩子在写作文时有内容可写,演讲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婴幼儿期的早期干预。
   儿子出生六个月后,我买了许多种彩色图书,有动物的、花草的、水果的、蔬菜的,每天让小保姆和儿子一起读一起看。刚开始,儿子把书往嘴里塞,用小手撕书,几天下来,那些书都面目全非了。后来开始买“撕不烂”。
   儿子一岁时就能自己拿书看。而且他很是爱惜自己的书,直到现在,书柜里儿子看过的书都和新的一样,就连我看都要警告不允许给他折了。出国之前和我讲:“不许把书随便的送人”。记得儿子刚断奶,在节假日,我会抱着他逛新华书店,那个时候我们买不起更多的幼儿图书,到书店看书是最省钱的方法。
   儿子一岁十个月上托班,在园里,老师基本以讲故事、看动画片为主。晚上接儿子回家,我们不看电视,而是一起看军事机械类、动物习性类、历史典故、习惯培养等书籍。儿子三四岁时就能给园里的小朋友讲故事。
  
   一、写日记好处多多
   上学前班开始,我让儿子开始写日记。由刚开始的几个字、一句话,到后来的几百字的内容。写心情、写和小朋友玩耍、写学校发生的事情,甚至把我管教他的“罪证”也记录在其中。
   日记里描写最多的还是我和他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悟。小学6年和学前班一年中,日记写了七本,我都给他收藏到现在,并且编了号。从小写日记的有如下好处:可以提高孩子对周边发生事情的观察能力。它是记录生活的一幅画卷,是用自己的口吻描写的绘本。每天坚持写,可以使孩子消除懒惰,培养毅力,形成写作的习惯。可以加强孩子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可以释放坏的情绪,缓解压力。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孩子在不同的成长时期会产生不同的烦恼。当不良的情绪来临时,比如同学之间的打闹、家长的教训、老师的批评或被人误解后就会产生不良情绪。这时写日记便是孩子发泄情绪,缓解心情的一个健康且便捷的良好途径。
  
   二、把书店当成娱乐场
   小学到初中那几年,每到节假日,除了在家做作业和户外锻炼外,剩下的时间不是在书店,就是在去书店的路上。起初,榆次的那几家大点的书店还能满足儿子对书籍的渴望,后来经常为了一本喜欢的书,连跑几家书店都买不到,气得儿子直发牢骚。再后来,在同事的提醒下,我们放弃榆次市场,转战太原“得一”书店。
   为了去“得一”书店,我们娘俩经常骑车来回50多公里。出发前会把中午吃喝的东西备齐,省得中午饿了再到外面买吃的。这样做,一是为了省钱,二是为了省时间。书店里那浓浓的书香味吸引着我俩,一旦跨进了书店的大门,肯定是关店门我俩才会离开。我的任务是给儿子寻找好一点的课辅资料,这个不能太急,每本资料既得看内容,也要看编排,还要看是否有拓展练习。
   儿子在一层一进门对面那个书摊上,看一些游戏中的画报、人物、玩偶、兵器等,还有一些玩游戏的攻略性书籍。我是允许儿子看这类游戏书籍的,但我绝不会给他买,因为儿子每个礼拜有四个小时的游戏时间,有关游戏我是给不了他任何帮助的,他只能自己在游戏书籍中琢磨战术。
   我俩合作默契,中午饿了儿子便找我要吃的,我俩坐在二楼楼梯台阶上,吃完携带的食物,开始共同搜寻这个月要看的课外书籍。他看好的,一般我都会一一审核,内容只要是正能量的就给买。如《笑猫日记》《疯了,桂宝》《哈利•波特》、《喜羊羊与灰太狼》《蓝猫淘气3000问》《丁丁历险记》《阿衰》……
   这几家书摊的阿姨都认下了儿子,经常会提醒儿子各类书籍的到货时间,或者就是电话通知我们,这些书只要有更新,也是必买。
   为了省买书的钱,在时间的允许下,我俩经常捧着书,找个不影响店家做生意的犄角旮旯,坐在一堆还未开封的牛皮纸包装书上,乐呵呵地游走在书的海洋里。
   看书入迷后,经常会忘掉时间,总是被书店老板的“我们该下班了”,把我俩拉回到现实当中。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书店的老板对我和儿子真是很宽容,有时候看见我俩看书着迷,也不忍心来打扰。
   每次回家,儿子的背上都背着满满一书包的书,我的车把上挂着我自己要看的书。
   前十几年的榆太路,车流量不像现在这么大,我俩可以并排骑着车,忘我地畅谈着在书店发现的好书。同样的路程,去和回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每次往家骑,都会在中途休息,有时我也会主动帮儿子背一会书。
   “妈!等我挣钱了,咱们在榆次也开个像‘得一’这么大的书店,想买书的人们就再也不用跑太原来买书了。”
   “好啊!到那时妈妈也写本书,放在你开的书店里当镇店之宝。”
   每次的返程总是在暮色中前行。在书店闻一天的油墨味,比我上一礼拜班还要累。回家草草吃几口饭,娘俩就各自捧着书,躺在被子里开始阅读。
   小学阶段,儿子是和我不分床睡觉的,为的是防止儿子拿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每看完一小节书,我俩都会互相分享交流,讲书中的人物、故事,讲不同的观点,讲后续的猜想。我给儿子讲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以及和同学们的相处之道。我看书睡着后,儿子还挑灯夜读,我强行关掉灯,儿子才能入睡。入睡后,还能听到儿子做梦咿咿呀呀地说话。
   第二天问他,“昨晚你做什么梦了?”
   “梦见和桂宝吵架了。”(桂宝是《疯了,桂宝》书中的主人公)“谁赢了?”
   “我哪能吵过人家小桂子。”
   买回家的课辅书,儿子都得不折不扣地做完,根据我给他安排的进度,每天在做完作业后,再做一份课辅卷子。做作业时有不懂不会的题,在课辅卷子中找到类似的题多做几道。小学阶段,儿子没有在外面报过与学校课本相同的补课班,我也不去给他讲题,当碰到不会的题,除了问老师,就是他自己想办法解决。关于小学那点知识,我不是不会,是家长讲的和学校老师讲的不一定一样。比如数学,也许咱给孩子讲的答案是正确的,但过程可能和老师讲的不一样;比如语文某个字的笔画,家长认为是对的,但到了学校老师教的不一样。与其让孩子无所适从,还不如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我认为,专业的问题应该留给专业的人去解决,老师毕竟是老师,家长学问再高也是家长。
   儿子三年级写的小作文,虽然用词与其他同学有所不同,总以“花里胡哨”为傲,但缺乏细微观察,不能准确描述。
   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蛙》这本书太原缺货买不到,我就买了一本他的代表作《红高粱家族》回家看,我发现莫言在描写人物和事物上,描写得非常真实,而且场面也描写得非常逼真,他用的语言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夸大,用词也非常的朴实。他把那片高粱地硬是写活了,我很喜欢这种语言风格。
   儿子看我又买了新书,便让我讲书的内容给他听,我和他讲:
   “你在写作文时就缺少这一点朴实,缺一点描述的生动感。”
   儿子问我:“我能不能看一下这本书?”
   “行是行,但你必须认识一个问题,莫言是大作家,写的东西接近生活,生活中就有描述爱情的场景,你要是把这一点抛于脑后的话,我倒是很希望你读一读。”
   “没事,我懂的。”
  
   三、阅读名人名著会增加思想高度
   四年级读莫言的小说,而且是在一个月内,利用晚上一个小时的闲暇时间读完,儿子读完感受颇深:“我确实是缺哪一点儿灵性。”从那以后,我就发现儿子不能只读小学那个层面的东西,该让儿子放开视野博览群书了。
   伟人成长类、记录类的、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简史、商业类的、医学类的、茶文化类的……作者从杨绛、鲁迅、杨红樱、余华、东野圭吾、孙梨到蓝色译本全套,只要儿子说没书看了,我们就去趟“得一”。
   小学课程不是那么紧张,一有时间就引导儿子读书。六年级开始,儿子写作的水平逐渐提高。阅读是慢功夫,读看的东西多了,写起东西来自然就不会卡壳。但有些家长会说,我给孩子也买了许多书,孩子也在阅读,可孩子写作为什么还是那么费劲?其实这个得看孩子在阅读中是否认真看书。
   孩子看完一本书时,家长也得第一时间把这本书的内容大致过一遍,然后再和孩子进行互动,在茶余饭后、在娱乐活动中不经意地和孩子讲书中的内容。当孩子能和你互动起来,说明他用心读了,如果互动不起来,说明孩子是走马观花,只注重了速度、数量,质量没有上去。这种情况家长就要主动介入,比如拿一本书共同和孩子看,哪怕一天只看一页,只要孩子看完后能大致讲出内容就行,日复一日,相信过不了多久,孩子的阅读习惯就会改正。
  
   四、重复阅读有必要
   一段时间里,儿子看书也比较毛躁,原因是他想快点看完,让我给他买新书,儿子的小心思被我揭穿后,用半年不给买新书来惩罚他。
   “就这种看书态度,既浪费精力,也浪费时间,还费眼睛,更费金钱。”儿子很聪明,他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在短时间内我是不会原谅他的。
   不用我提醒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他会主动把之前看过的书重新看一遍。反正半年不再给他买书,实在想看书时,就把书柜里的书挑几本出来再反复阅读。我记得儿子看了次数最多的一本书是《水浒传》,他能把里面的人物全部记住,包括每个人物的个性、别名、爱好及发生的故事。有时带儿子去户外找驴友玩,只要是关于水浒的内容,儿子都能把老驴友们讲到无言以对的地步。
   人们常讲“言传身教”,但我更认为是“身教言传”,只要家长们能管住嘴,以身作则,孩子们必定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扬帆起航。
   鸟鸣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与家长们共勉!

共 39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有关培养孩子阅读写作的文章,记录了一个帝国理工孩子的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从孩子婴儿是说起,到孩子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整个过程。这篇堪称教科书般的文章,如一盏灯塔,让迷茫中的家长看到一线希望。读书,从小培养,如同吃饭,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你的身体和灵魂。本文的妈妈智慧,眼光超前,让孩子从小接受书籍的熏陶,让阅读成为一种陪伴,帮孩子培养了一个受益一生的好习惯。散文脉络清晰,语句真诚,如同家长之间的交流,将自己成功的育儿经验无私分享,希望天下孩子都能振翅高飞,攀登上自己理想的高峰。主题高尚,书写正能聊。好文,流年力荐阅读!【编辑:清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22-11-02 18:18:00
  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家长,他们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本文妈妈是了不起的。不是只说不做,而是实实在在的付出,用爱心,耐心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到被帝国学校录取,一路风雨无阻,坚持阅读。从阅读中吸取营养,是世上最珍贵的财富,孩子一生受用不尽。这样的教育是最放心的,是最明智的,书本是知识的海洋,有给予心灵迷惘的指明灯,也有取之不竭的知识法宝,沉浸其中,乐不知返。感谢影儿分享心得,我会让孩子坚持阅读!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1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4 21:34:27
  感谢姐姐辛苦编辑。
2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2-11-03 15:39:40
  文中的母亲很了不起,她把儿子培养成高材生的经历可以称为教科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领路子。正因为有母亲的陪伴和引导,儿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学到高中,只要是休息日,儿子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并从阅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长期的积累,量变引起质变,儿子渐渐变得越来越优秀。妈妈教子有方,真羡慕!
回复2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4 21:40:15
  感谢阅读!
3 楼        文友:上官风        2022-11-03 18:06:03
  这篇文章开篇就震撼到我了: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全国第一个从寒门走向世界学习医学的学生,这是孩子的成功,也是妈妈的成功。
   无论是“婴幼儿时期的干预”“写日记好处多多”“把书店当成娱乐场”还是“重复阅读的必要性”……我除了赞赏妈妈的教育有方,更是深深佩服母子的一路坚持。文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为了去得一书店,我们娘俩经常骑车来回50多公里”。
   言传身教,身教言传,父母的亲身示范往往是对孩子的最有力的语言。优秀的儿子,了不起的妈妈。
   最后祝福作者的儿子取得优异的成绩,学业有成,回国报效祖国。
回复3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4 21:36:52
  感谢阅读,全天下的母亲都是很辛苦,只是教育孩子方法不同。
回复3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4 21:37:49
  必须回归,走之前都让孩子写保证书了哈。
4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2-11-03 18:23:53
  优秀的家长培养了优秀的孩子,真赞!有一些确实是我当时忽略的,所以,我家孩子在一些地方跌了跟头。还好,现在上大学,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态度较之前有了根本性的转折。看来,咱们家长也要不断的学习,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真好,向姐姐学习啦!附言两句,我家树也写了很多年的日记,不同他是写的电子的,可惜那个网站突然消失了,所以未有全部留存。
回复4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4 21:41:28
  感谢师傅的校对哈!
5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11-03 20:52:46
  读书是慢功夫,学有所得,终生受益。作者以自己的“身教言传”,寓早教和身教于一体,由榆次市场转战太原“得一”书店,和儿子一起阅读、重复阅读、实时互动、督促写日记和培养儿子的阅读习惯,是一篇特有教益、干货满满的育儿经。文字朴素,语重心长,感谢分享。为妈妈骄傲,为孩子从寒门走向世界学习医学而鼓掌。加油。
   任何时候,只要家长们能管住嘴,以身作则,孩子们必定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扬帆起航。我记住了,也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和女儿一起成长。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5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4 21:43:24
  亲!文章没你写得好,但教育我在行。有需要直接微我哈。
6 楼        文友:康心        2022-11-03 21:30:55
  从育儿的方式方法上,讲了如何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看来,人们常说,一个优秀的母亲对孩子对家庭非常重要,一点不假,我也赞成这观点。我努力学习,也争取做一个优秀的母亲。谢谢作者分享。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回复6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4 21:44:31
  亲,你肯定比我要优秀,我看好你哦!
7 楼        文友:越来越好        2022-11-03 22:47:32
  良好的家庭习惯,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文字中的儿子遇见了一个通情达理,以身作则的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儿子,教育孩子,慢慢母子之间养成了非常默契的习惯,相互监督,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最好的榜样,就是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学着做,感谢作者分享培养孩子的秘籍,对教育孩子非常有帮助。
回复7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4 21:45:32
  感谢美评。
8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03 23:36:41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文:Imperial College London)是世界顶级名校。在英国有“三足鼎立”之说:文科牛津,理科剑桥,工科最好的就是帝国理工学院。学校不仅入学门槛极高,学费也高,有人称之为英国最贵的大学。所以作者的儿子能被帝国理工学院,医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提前录取,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事。读书青年攀高峰,名副其实。
   一个寒门学子,要攀上这样的高峰,一定有它非同一般的成功秘诀。本篇散文作者,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毫无保留地奉上了培养孩子成长的历程。我想对每一个渴望孩子成才的家长都有借鉴作用。散文语言朴素,条理清晰,格调昂扬,情感真挚。特别欣赏作者的写文观点:一个孩子优秀不叫优秀,身边的乃至全国的孩子优秀,方可担起发展祖国的重任,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文中儿子的自律与成功,母亲的身教言传,都值得我们学习。
   感谢作者分享精彩。真好。
回复8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4 21:48:04
  感谢前辈的点评。感谢前辈做了不少学校的功课,向前辈学习。
9 楼        文友:生米        2022-11-04 08:03:22
  读书青年攀高峰!
   鸟鸣高飞先震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这是何等经典的语句啊!
   孩子的成才与家长的陪伴和鞭策是分不开的!
   文章中的有为青年,他在读书的道路上走得也辛苦,母亲的高要求和近陪伴,是有为青年的前行法宝,欣赏文中母子的读书态度,向你们学习,点赞!
回复9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4 21:49:14
  感谢老师美评哈!
10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2-11-04 08:06:54
  一个人的认知程度,就是人生上限。读书也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读书要动笔,带着思考去领悟所有的真善美,假丑恶,只有经历了,思考了,才能有领悟和改变。读了书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要去往哪里。家庭环境是孩子第一课堂,母亲的言传身教是最能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一个爱读书的家庭氛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对孩子无形的教育方式。陪孩子一起读书学习,作者作的很好。这篇佳作如行云流水,文辞真挚,诚恳,内容丰富,蕴意很深远。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0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4 21:50:49
  感谢姐姐给予这么高点的评价。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