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时光】读书青年攀高峰(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时光】读书青年攀高峰(征文·散文)


作者:疏影横窗 童生,692.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294发表时间:2022-11-02 17:49:51

【流年·时光】读书青年攀高峰(征文·散文) 儿子于2021年5月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医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提前录取。也是咱本土,第一个从寒门走向世界学习医学的孩子。用孩子自己的一句话来说:“我的天赋并不是最好的,不断的努力和平时阅读的坚持,以及自身的自律是成功的秘诀。”
   我一直认为:一个孩子优秀不叫优秀,身边的乃至全国的孩子都优秀,方可担起发展祖国的重任,使我们国家繁荣昌盛。
   话不多说,现将我培养孩子的阅读历程给大家全盘奉上。
   在《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这本书中讲道:阅读写作兴趣要从小培养,阅读能培养孩子的逻辑性,增强孩子的词汇量,使孩子在写作文时有内容可写,演讲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婴幼儿期的早期干预。
   儿子出生六个月后,我买了许多种彩色图书,有动物的、花草的、水果的、蔬菜的,每天让小保姆和儿子一起读一起看。刚开始,儿子把书往嘴里塞,用小手撕书,几天下来,那些书都面目全非了。后来开始买“撕不烂”。
   儿子一岁时就能自己拿书看。而且他很是爱惜自己的书,直到现在,书柜里儿子看过的书都和新的一样,就连我看都要警告不允许给他折了。出国之前和我讲:“不许把书随便的送人”。记得儿子刚断奶,在节假日,我会抱着他逛新华书店,那个时候我们买不起更多的幼儿图书,到书店看书是最省钱的方法。
   儿子一岁十个月上托班,在园里,老师基本以讲故事、看动画片为主。晚上接儿子回家,我们不看电视,而是一起看军事机械类、动物习性类、历史典故、习惯培养等书籍。儿子三四岁时就能给园里的小朋友讲故事。
  
   一、写日记好处多多
   上学前班开始,我让儿子开始写日记。由刚开始的几个字、一句话,到后来的几百字的内容。写心情、写和小朋友玩耍、写学校发生的事情,甚至把我管教他的“罪证”也记录在其中。
   日记里描写最多的还是我和他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悟。小学6年和学前班一年中,日记写了七本,我都给他收藏到现在,并且编了号。从小写日记的有如下好处:可以提高孩子对周边发生事情的观察能力。它是记录生活的一幅画卷,是用自己的口吻描写的绘本。每天坚持写,可以使孩子消除懒惰,培养毅力,形成写作的习惯。可以加强孩子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可以释放坏的情绪,缓解压力。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孩子在不同的成长时期会产生不同的烦恼。当不良的情绪来临时,比如同学之间的打闹、家长的教训、老师的批评或被人误解后就会产生不良情绪。这时写日记便是孩子发泄情绪,缓解心情的一个健康且便捷的良好途径。
  
   二、把书店当成娱乐场
   小学到初中那几年,每到节假日,除了在家做作业和户外锻炼外,剩下的时间不是在书店,就是在去书店的路上。起初,榆次的那几家大点的书店还能满足儿子对书籍的渴望,后来经常为了一本喜欢的书,连跑几家书店都买不到,气得儿子直发牢骚。再后来,在同事的提醒下,我们放弃榆次市场,转战太原“得一”书店。
   为了去“得一”书店,我们娘俩经常骑车来回50多公里。出发前会把中午吃喝的东西备齐,省得中午饿了再到外面买吃的。这样做,一是为了省钱,二是为了省时间。书店里那浓浓的书香味吸引着我俩,一旦跨进了书店的大门,肯定是关店门我俩才会离开。我的任务是给儿子寻找好一点的课辅资料,这个不能太急,每本资料既得看内容,也要看编排,还要看是否有拓展练习。
   儿子在一层一进门对面那个书摊上,看一些游戏中的画报、人物、玩偶、兵器等,还有一些玩游戏的攻略性书籍。我是允许儿子看这类游戏书籍的,但我绝不会给他买,因为儿子每个礼拜有四个小时的游戏时间,有关游戏我是给不了他任何帮助的,他只能自己在游戏书籍中琢磨战术。
   我俩合作默契,中午饿了儿子便找我要吃的,我俩坐在二楼楼梯台阶上,吃完携带的食物,开始共同搜寻这个月要看的课外书籍。他看好的,一般我都会一一审核,内容只要是正能量的就给买。如《笑猫日记》《疯了,桂宝》《哈利•波特》、《喜羊羊与灰太狼》《蓝猫淘气3000问》《丁丁历险记》《阿衰》……
   这几家书摊的阿姨都认下了儿子,经常会提醒儿子各类书籍的到货时间,或者就是电话通知我们,这些书只要有更新,也是必买。
   为了省买书的钱,在时间的允许下,我俩经常捧着书,找个不影响店家做生意的犄角旮旯,坐在一堆还未开封的牛皮纸包装书上,乐呵呵地游走在书的海洋里。
   看书入迷后,经常会忘掉时间,总是被书店老板的“我们该下班了”,把我俩拉回到现实当中。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书店的老板对我和儿子真是很宽容,有时候看见我俩看书着迷,也不忍心来打扰。
   每次回家,儿子的背上都背着满满一书包的书,我的车把上挂着我自己要看的书。
   前十几年的榆太路,车流量不像现在这么大,我俩可以并排骑着车,忘我地畅谈着在书店发现的好书。同样的路程,去和回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每次往家骑,都会在中途休息,有时我也会主动帮儿子背一会书。
   “妈!等我挣钱了,咱们在榆次也开个像‘得一’这么大的书店,想买书的人们就再也不用跑太原来买书了。”
   “好啊!到那时妈妈也写本书,放在你开的书店里当镇店之宝。”
   每次的返程总是在暮色中前行。在书店闻一天的油墨味,比我上一礼拜班还要累。回家草草吃几口饭,娘俩就各自捧着书,躺在被子里开始阅读。
   小学阶段,儿子是和我不分床睡觉的,为的是防止儿子拿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每看完一小节书,我俩都会互相分享交流,讲书中的人物、故事,讲不同的观点,讲后续的猜想。我给儿子讲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以及和同学们的相处之道。我看书睡着后,儿子还挑灯夜读,我强行关掉灯,儿子才能入睡。入睡后,还能听到儿子做梦咿咿呀呀地说话。
   第二天问他,“昨晚你做什么梦了?”
   “梦见和桂宝吵架了。”(桂宝是《疯了,桂宝》书中的主人公)“谁赢了?”
   “我哪能吵过人家小桂子。”
   买回家的课辅书,儿子都得不折不扣地做完,根据我给他安排的进度,每天在做完作业后,再做一份课辅卷子。做作业时有不懂不会的题,在课辅卷子中找到类似的题多做几道。小学阶段,儿子没有在外面报过与学校课本相同的补课班,我也不去给他讲题,当碰到不会的题,除了问老师,就是他自己想办法解决。关于小学那点知识,我不是不会,是家长讲的和学校老师讲的不一定一样。比如数学,也许咱给孩子讲的答案是正确的,但过程可能和老师讲的不一样;比如语文某个字的笔画,家长认为是对的,但到了学校老师教的不一样。与其让孩子无所适从,还不如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我认为,专业的问题应该留给专业的人去解决,老师毕竟是老师,家长学问再高也是家长。
   儿子三年级写的小作文,虽然用词与其他同学有所不同,总以“花里胡哨”为傲,但缺乏细微观察,不能准确描述。
   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蛙》这本书太原缺货买不到,我就买了一本他的代表作《红高粱家族》回家看,我发现莫言在描写人物和事物上,描写得非常真实,而且场面也描写得非常逼真,他用的语言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夸大,用词也非常的朴实。他把那片高粱地硬是写活了,我很喜欢这种语言风格。
   儿子看我又买了新书,便让我讲书的内容给他听,我和他讲:
   “你在写作文时就缺少这一点朴实,缺一点描述的生动感。”
   儿子问我:“我能不能看一下这本书?”
   “行是行,但你必须认识一个问题,莫言是大作家,写的东西接近生活,生活中就有描述爱情的场景,你要是把这一点抛于脑后的话,我倒是很希望你读一读。”
   “没事,我懂的。”
  
   三、阅读名人名著会增加思想高度
   四年级读莫言的小说,而且是在一个月内,利用晚上一个小时的闲暇时间读完,儿子读完感受颇深:“我确实是缺哪一点儿灵性。”从那以后,我就发现儿子不能只读小学那个层面的东西,该让儿子放开视野博览群书了。
   伟人成长类、记录类的、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简史、商业类的、医学类的、茶文化类的……作者从杨绛、鲁迅、杨红樱、余华、东野圭吾、孙梨到蓝色译本全套,只要儿子说没书看了,我们就去趟“得一”。
   小学课程不是那么紧张,一有时间就引导儿子读书。六年级开始,儿子写作的水平逐渐提高。阅读是慢功夫,读看的东西多了,写起东西来自然就不会卡壳。但有些家长会说,我给孩子也买了许多书,孩子也在阅读,可孩子写作为什么还是那么费劲?其实这个得看孩子在阅读中是否认真看书。
   孩子看完一本书时,家长也得第一时间把这本书的内容大致过一遍,然后再和孩子进行互动,在茶余饭后、在娱乐活动中不经意地和孩子讲书中的内容。当孩子能和你互动起来,说明他用心读了,如果互动不起来,说明孩子是走马观花,只注重了速度、数量,质量没有上去。这种情况家长就要主动介入,比如拿一本书共同和孩子看,哪怕一天只看一页,只要孩子看完后能大致讲出内容就行,日复一日,相信过不了多久,孩子的阅读习惯就会改正。
  
   四、重复阅读有必要
   一段时间里,儿子看书也比较毛躁,原因是他想快点看完,让我给他买新书,儿子的小心思被我揭穿后,用半年不给买新书来惩罚他。
   “就这种看书态度,既浪费精力,也浪费时间,还费眼睛,更费金钱。”儿子很聪明,他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在短时间内我是不会原谅他的。
   不用我提醒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他会主动把之前看过的书重新看一遍。反正半年不再给他买书,实在想看书时,就把书柜里的书挑几本出来再反复阅读。我记得儿子看了次数最多的一本书是《水浒传》,他能把里面的人物全部记住,包括每个人物的个性、别名、爱好及发生的故事。有时带儿子去户外找驴友玩,只要是关于水浒的内容,儿子都能把老驴友们讲到无言以对的地步。
   人们常讲“言传身教”,但我更认为是“身教言传”,只要家长们能管住嘴,以身作则,孩子们必定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扬帆起航。
   鸟鸣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与家长们共勉!

共 39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有关培养孩子阅读写作的文章,记录了一个帝国理工孩子的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从孩子婴儿是说起,到孩子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整个过程。这篇堪称教科书般的文章,如一盏灯塔,让迷茫中的家长看到一线希望。读书,从小培养,如同吃饭,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你的身体和灵魂。本文的妈妈智慧,眼光超前,让孩子从小接受书籍的熏陶,让阅读成为一种陪伴,帮孩子培养了一个受益一生的好习惯。散文脉络清晰,语句真诚,如同家长之间的交流,将自己成功的育儿经验无私分享,希望天下孩子都能振翅高飞,攀登上自己理想的高峰。主题高尚,书写正能聊。好文,流年力荐阅读!【编辑:清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2-11-04 08:46:23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增加知识,能改变命运,能拓宽思维。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孩子从小读书,读好书,读有用的书,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读书计划,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方法是可行的,值得借鉴与推广。作者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为培养孩子成才尽到了责任,让人敬佩。
五十玫瑰
回复11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4 21:52:09
  我必须向姐姐学习才对!
12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11-04 11:51:09
  首先祝贺疏影,并为疏影有这么优秀的儿子感到自豪。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疏影此文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他记日记和爱读书的习惯,不仅如此,妈妈还身体力行,陪伴孩子一起读书。身教大于言传,孩子在如此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下,终于振翅高飞了。这是一篇非常真诚且值得借鉴的育儿心得,语言素朴但情感真挚,发自内心。品读佳作。
闲云落雪
回复12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4 21:53:44
  感谢姐姐美美的评论。
13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04 16:30:41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读完作者的这篇文章后,深有感触。作者从孩子半岁起就对其进行了幼教计划,在孩子能真正自律之前,陪读在每一个学习阶段,耐心说教、引导,用记日记、阅读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指导孩子学习的正确方向。读后很是动容,由此可见,作者为母的爱心及在教育孩子时付出的耐心。
   感谢影儿的分享,很多时候,做父母的什么都懂,但做不到如影儿这样耐心的陪伴与说教。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3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4 21:55:34
  让姐姐夸的我笑了哈。
14 楼        文友:欣月        2022-11-04 20:37:26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孩子成人后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是每一个做家长的共同心愿。可俗话说,环境造就人。孩子的成长,好的家庭氛围与父母的悉心培养是分不开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孩子成才 就得从小培养他浓厚的学习兴趣。文中的作者深知这一点。我们也知道,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以身作则,身传言教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至关重要。作者正是基于这一点,从孩子呀呀学语就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作者的叙述中一件件事,其中可谓煞费苦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有了一个美好的前程,家长也为此欣慰骄傲,并与读者共勉,受益更多人。感谢作者的有心,分享佳作,惠及及人。
静守流年,文字开花
回复14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4 21:59:07
  没有计划打造龙凤,是孩子自己吃苦。感谢美评。
15 楼        文友:吴桐        2022-11-05 08:41:22
  读完此文我看到了一个妈妈的骄傲,也有十数年如一日的言传身教,是真正的去做,而不是说说而已,我见过很多的家长跟我说,我也教她了啊,我也带她出去玩了啊,我也给他买书了,我也告诉她要怎么样怎么样,可是怎么不管用,他怎么不听?可又有多少喷能够像这位妈妈一样,和孩子一起看书然后再交流?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不愿意从小陪伴孩子的成长,我们常常细说,家长们不愿意陪孩子玩,所以花钱去外面让别人陪他的孩子玩,自己却坐在教室外面玩手机。掏空心思,却到底没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读完引人深思的好文,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取一本书,从脚下开始,攀登新的高峰吧!
轩窗听雨,淡看似水流年。
回复15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5 10:05:35
  亲,我感觉你这个评的到位。
16 楼        文友:石语        2022-11-07 20:18:04
  疏影这篇分享,必须给32个赞!真的是纯干货,全盘托出,毫无保留。说真的,我也算是喜欢读书的但也经常会“够”,得玩会儿,做点儿别的。疏影母子这么投入,才是真正热爱读书的人。孩子这么爱读书,说明妈妈有非同一般的智慧。
   很棒的文章。如果改一下题目也许更好,比如《鸟鸣高飞先振翅》,个见,供参考。
回复16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15 21:46:46
  这个文案好,要不我改一下去。三克油!!
17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1-08 15:40:33
  儿子考上了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这可是一所世界知名的大学。做家长的那份开心的心情满溢在字里行间,不由得要与大家分享她的育儿经。文章从起跑线上说起,每个过程都写的很细致,孩子小的家长,可以当做一本育儿手册来读。古人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这还是一个现身说法呢。
江凤鸣
回复17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15 21:51:26
  能得到前辈认可那是我的荣幸哈。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我的拙点评。祝老师永葆青春。
共 17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