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父亲的场(散文)

精品 【东篱】父亲的场(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47.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69发表时间:2023-03-29 07:16:32
摘要:父亲的场,就是一个简单的晾晒五谷杂粮的小平台,贫穷日子下,因为有了这个场,一切都变得精致起来,值得我怀念。


   场,是碾轧谷物、翻晒粮食的平坦空地。读若阳平。
   场,是曾经大集体年代的标志。每个生产队都有一处三五亩大小的场。那些在场上干点杂活的人,叫“场上的”,干活叫“上场”。在胶东半岛,“场上的”是对把式的肯定,就像称“屋里的”,那是对老婆的爱称。我父亲失去劳动能力,也想上场,但不行,其实他也想做“场上的”。
   场,是集中收获地。父亲也想有自己的场。
   自家小园或自留地收获的那点农作物,上不了场,连塞“场缝”(场上裂着的口子)也不够。我觉得,父亲是偏执的,或者是一种收获情结使然,才青睐场。有收获,哪怕是微不足道,也都是喜悦的事,我不能坏了父亲的这种情绪。
   新房建起,父亲就在院墙外捣鼓起来。他将那些砌院墙剩下的不成器的小石块,布排起来。走过的邻居笑问,是不是想做个老小孩呢?父亲是不苟言笑的人,听这样的话,往往笑得前仰后合,道,是啊,准备“拾个马拉盒”,这是土话,是一种游戏。就是将一块石子抛向空中,再捡起眼前的石子接住空中落下的。生活的担子压得父亲一直抬不起头,新房建起,他的情绪好起来,且还有一个新规划,打造一个微型的场。
   到了我抹墙缝时,他眼盯着那些散落下来的水泥渣渣,敲着拐棍说,能不能把那些沾上泥的水泥渣渣留给他。父亲用铁锨收拾好,兑上水,抹在他的场上。就这样,一处像一铺火炕大小的圆场就在父亲手中诞生了。
   起初,我是不解这处建筑的。像花坛?坛里为什么要打成水泥面?农村家庭,再怎么有实力有情调,也不至于在墙外建花坛种花草,起码是不合时宜的。四周砌上一圈碎石,真像镶了一圈珍珠,我想起了“跳方”的游戏,可这是女孩子的玩意,我已经是老少年了,父亲一向不在乎我游戏的方式。
  
   二
   每到收获,父亲就把他的家什搬到这个场周围。扫帚,镰子,棒槌,撮子,簸箕,筛子,麻袋,木锨,折子……这时,场就是一个陈列农具的场所,很多家什本来也用不着,比如折子,只有自留地小麦多了才用着那个场,围起折子,做一个粮仓。其实,这是多余的,在我看来也就是个仪式而已。新房建起,放个千儿八百斤的小麦都没问题,可父亲喜欢那样,我觉得父亲是在寻找一种颗粒归仓的感觉吧。
   折子是父亲从菜园地堰下的河中收割的芦苇编成的,把芦苇破开,编成几卷折子,如果不用,父亲会不会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呢?再怎么无能为力,父亲也要展现他的佳作。这种要好的心态,也一直影响着我,凡事不必追求档次,但要做好。那个年代,我们这些孩子接受的理性教育很少,生活不会走进书本变成名言佳句,但生活会以实际的样子告诉我们道理。
   搞大集体时期,我家分得几块薄田,父亲视若宝贝。一块是在东河“九大桥”下临岸的小块菜园地;一块是在北山阴面山脚处的月牙儿自留地,也不大;还有老屋后面祖宗遗下的一溜儿狭长的薄地。这些地块加起来也没有半亩,出产不了多少像小麦、玉米、地瓜等主粮,也就是种植一些小杂粮,父亲用鸡粪培育出优质的小杂粮,他为此感到自豪。我不知,是这些小杂粮催生了父亲的这个院墙外的场,还是父亲要用这个场期待五谷丰登。收了五谷,父亲很满足,主粮不足五谷补,吃点精细的,肚子不能撑大,就吃不多。胶东人说“细粮渐饥”,就是饿得慢,也是这个理儿。
   那些上了父亲的场的五谷,在我的记忆中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父亲的场不大,收下的五谷杂粮可不少。毛茸茸的大豆角,在场上噼里啪啦地爆炸过;闪着蓝眼睛的豌豆,在场上滚过;红红的高粱穗子,在场上躺着睡过;金黄的黍米穗,亲吻过父亲的场;就连难见的芝麻粒,也是场上闪过黑色的目光。回忆起来,多么美。这是父亲的辛劳,他要把辛劳放在他的场上,变成自己的喜悦。种地要精打细算,这是父亲的经验,没有这些杂粮,我真不知那些年会是怎样过来。我们家北山背阴处的地,长不出好庄稼,父亲种过农村叫“厥米”的作物,很多邻居都跑到父亲的场上拿几粒种子,要试种留种。父亲说,场成了供销社的柜台,他有了做大掌柜的感觉。水泥面的场,有加温的功能,上场的粮食,都带着温度,父亲总是这样在吃的时候唠叨着,这让我感恩他的劳作,又有着深思,有温度的日子,即使吃的是粗食,也很满足幸福。那些作物,在父亲的场晾晒,脱壳,入囤,在父亲看来,不是一道道工序,而是经过阳光般的情感过滤,于是,这些杂粮就有了非同凡响的属性——粒粒皆辛苦,颗颗都含情。任何抱怨的情绪,都被父亲的晒场化为飞影。
  
   三
   父亲的场,几乎成了他生活的核心区,也可以看作是他的人生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不允许除了粮食之外的东西登场。母亲的宝贝是那些鸡,晒场对鸡有着诱惑力,就是没有什么晒粮,鸡都喜欢围着啄食。如果有了五谷杂粮,鸡们就忙活开来,趁着父亲不注意就偷啄几粒米,父亲也不舍得殴打,母亲盯着呢。为此,父母还吵过。母亲说,啄几粒用不着动肝火。父亲说,那些谷糠不够啄的?母亲说,吃米下蛋大,不给吃的,连蛋也不下。这是很为难的逻辑。父亲往往默不作声了。母亲怪父亲清除场的都是米糠,没有半粒米,那么干净,鸡怎么能不越界!是啊,一馔千粒粟。父亲哪舍得一粒米、一颗豆蹦出他的场。母亲完全成了鸡的“帮凶”,当然也是为了逗逗父亲的乐子。说完笑话,就手上做个喂鸡的动作,嘴里吆喝着“咕咕”,那些鸡就远离了父亲的场。生活的趣味,并不是需要多么豪华的设施,生活本身就是具有浓厚趣味的。
   父亲的场,很有吸引力。邻居六伯,贵叔,信伯,松哥,地里收了点五谷杂粮就拿到父亲的场。连个“借”字也不说,父亲叼着旱烟袋,跟“打场”的邻居便有了农事交流。父亲说,说个“借”字多么难为情啊,人家喜欢,就来。再说了,有点东西可以借出去,那是财主,借一个场,也有了底气,起码可以帮到邻居一星半点的。借出去一个方便,一份乡情,生活就多了一份宽裕。我深切地感觉这一点。1978年我考学出去,家中无钱,邻居们就送来80多块钱。我不知父亲是不是和邻居开过口,但来我家祝贺的邻居,都把钱塞给母亲,说别苦了上学的孩子。我深有感触。下雨的时候,有人愿意把伞借给你,足够了。毕业以后,我积攒了五个月的工资,还上了邻居的接济,但我永远也还不完在艰难时日里出手相助的情意。也许是父亲曾经的“借”换来的,我宁愿相信这一点。父亲的场,也是人情的气场,气场的强弱,取决于气场主人的曾经付出。一个人应该有大格局,这种大格局,并非是出手的阔绰,而是与人方便,感情是在方便中加深的,也在彼此交往中得到升华。父亲不会那些心灵鸡汤,但深知格局的重要。
   记得读《哈姆雷特》,有一句台词,令我难忘:“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父亲的场,就是一个火柴盒,但他的情感可以在他的场里纵横驰骋。有人解释格局说,欲成大树,莫与草争。父亲绝无成大树的想法,他是一棵小草,与草相处,也体现出他的格局。
   秋收结束了,父亲的场,就像完成了使命,被闲置,但父亲不舍得鸡在上面闲逛,弄脏了他的场。当然,到了冬天,雨雪天气,会冻坏父亲的场,父亲更心疼不得了。雨雪来临前,父亲就在场上堆满玉米秸秆和山草,遮住了场面。怕鸡不规矩,在草垛下刨食,便用绳子圈起来。那个场,就像孩子的作业本,洒上一滴水都心疼得要命;就像画出一张图画,怎么舍得让人在上面随便涂鸦呢;就像接住阳光的凸镜,怎么能让阳光离场呢。五谷杂粮,登上父亲的场,才有了味道,怎么能不珍惜啊。
  
   四
   现代人讲的是情调,即使房子只有50个平,也需要一个园林,哪怕只有一阳台的花。那时的父亲,有了自己的小晒场,就等于日子有花开。小小的晒场,是收获的大本营,盛着生活的真味,这就是父亲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把田园拿来放到晒场,晒谷脱壳的声音就是父亲的牧歌。
   不要说这个世界是多么糟糕,我的日子多么窘迫,用一颗敬畏的心,珍视自己的一切,精致地打理着,哪怕是点滴收获,都要给收获一个晒场,才是对待生活的好态度。
   父亲的“场”,也是他的道场。但不是用来修法行道,而是堆放收获的场所,寄托情感的场地。不奢望一座庙,不求一个木鱼,也不必持一本佛经。无关佛事,无关宗教,唯与生活息息相关。
   父亲的场,随着父母故去,老屋变卖,早就没了踪影。但每当站在那个地方,我仿佛看到父亲拿着农具在忙碌,仿佛听到母亲吆喝着她的鸡不要讨厌,仿佛听到阳光落在五谷杂粮上的声音,噼里啪啦,日子啊,就这样被父亲在场上加工得那么精致,那么唯美,虽然贫穷,但不粗糙;虽然捉襟见肘,但绝不将就。以最大的能力,最精致的心思,将生活放在他的场上,于是,一切都变得那么值得回忆,值得珍藏。
   所有用“场”组成的词语,都不如父亲的一个“场”字,可以等同的是精神“舞场”,父亲是看着收获的庄稼在他的场的舞池里起舞,他是观舞者,站在舞场的外围,做舞曲的指挥者。那是一个在贫穷的折磨下还依然爱着生活的大舞场,舞台的主角是父亲,配角是母亲和我。我的生活转到了另一个华丽的舞场,但无法忘记曾经的那个有点逼仄的舞场。
  
   2023年3月29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6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场,读作chang,在这里声调为阳平,就是农人翻嗮粮食,碾压谷物的平坦的空地。它是五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农业合作化的产物。生产队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的一种组织形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村民小组。在当时那个年代,每个生产队都有一处三五亩大小的场。怀才老师的家乡在胶东半岛,当地把在场上干活叫“上场”,那些在场上干活的人叫“场上的”。能在场上干活,是对一个农人的农活把式的肯定。父亲很想在场上干活,却因为患有腿疾,失去了劳动能力,也失去了成为“场上的”资格。场,是展示收获成果的舞台,这对于偏执且有着收获情结的父亲来说,怎么能没有呢?自家菜园和自留地的那些收获物,虽然微不足道,也是一种丰收的喜悦。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要有庄重的仪式感。上不了生产队的场,就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微型的场。利用儿子抹墙缝时散落下来的水泥渣渣,兑上水,抹在他的场上,四周再围上一圈碎石,一铺火炕大小的圆场就在父亲手中诞生了。在那个贫穷的日子里,正是因为这个场,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日子变得精致起来。每到收获的季节,父亲的场就成了陈列农具的场所和晾晒五谷杂粮的平台。小小的晒场,是收获的大本营,成就了“粒粒皆辛苦,颗颗都归仓”的丰收仪式。母亲在这里喂鸡的动作和嘴里的笑话,成了逗笑父亲的乐子;邻居在这里“借场”,父亲有了与邻居交流农事的机会,也成了父亲人情的气场和人生的舞台。日子虽然贫穷,但绝不粗糙;虽然捉襟见肘,但绝不将就。以最大的能力,最精致的心思,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平仄仄,谱写了一曲醉人的田园牧歌。本文是怀才老师《父亲和他的家雀》的姊妹篇。两篇作品,同样精彩,同样深刻,同样是不可多得的美文佳作。如果说上一篇的风格是惊艳!震撼!迷人!有力度!有高度!有深度!以场景和色彩取胜,那么这一篇就是再现乡村的日常生活,语言朴实,描写生动,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场不大 ,收到的五谷可不少。噼里啪啦爆炸过的毛茸茸的大豆角,闪着蓝眼睛的豌豆,红红的高粱穗子,场上一闪而过的芝麻粒的目光,都令人难以忘记。更加接地气,父亲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父亲的场,就是一个火柴盒,让他的情感在他的场里纵横驰骋。作者考学出去,家中无钱,邻居们雪中送炭地送来了80多块钱,这也许是父亲曾经的“借”换来的。这个场景,让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父亲的场的价值也更加深刻。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强大的精神“舞场”,让生活重担下的父亲,依然爱着生活的大舞台。怀才老师的作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由于小编水平有限,编辑的时间仓促,作品的解读还不够深刻,权当是抛砖引玉吧!深度好文,倾情推荐。【东篱编辑:雪胎梅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330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03-29 15:55:29
  父亲的场,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是父亲人生的舞台。那个场期待五谷丰登,是父亲幸福满足的精神场所。父亲当场,也是人情的气场,虽小,如同火柴盒,但情感可以在那里纵横驰骋。父亲的场,也是他的道场,是堆放收获的场所,是寄托情感的场地。
   文章用一个“场”字来反映那个时代农民的追求,来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文章具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接地气。深度好文,拜读学习。问候老师,春安!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3-29 16:06:22
  这个场,的确是父亲的道场,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佛事,一样地精彩。也是气场,收拢了邻居的眼光,更有相助的气场。生活很贫穷,但精神是富足的,邻里之间没有隔阂,有的是感情,不在乎多寡,一份心足够。谢谢吴老师的美评。看到你投稿,辛苦了,安排湘莉老师编辑,明天发表,继续期待你的作品。问候春祺!
1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3-29 16:33:28
  场,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只是大小不一样,主要用来晒农作物。我们这里成为“禾场”或者“踏子”。老师将父亲的场,倾注了父亲的点点滴滴,父亲爱它惜它,不让它受到伤害。一篇情深义重得美文佳作,勤劳善良纯朴的父亲的好大形象在文中一目了然。拜读老师佳作,问候老师!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3-29 16:58:00
  晒场,对于红花草老师,可能再熟悉不过了吧。父亲的场,已经远离了我的生活,回忆起父亲创造自己的场,我不能不书写他的精彩。农人的生活,往往会被忘记,不忘记也多在边缘,我们无暇顾及。书写,以纪念父亲。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期待你的佳作,问候春祺!
13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3-03-29 16:42:22
  场,是收获,是展示,更是人生的舞台。每个人都在场子里,经营好场子,也就经营好了人生。怀老师文启人心智。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3-29 16:59:59
  谢谢鸿雁老师的美评。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不一定很大,但一定不要以为很小就可以漠视就可以放弃。我想,写这篇散文,也想告诉自己这个道理。遥握,期待鸿雁老师的佳作,问候春祺!
14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03-29 17:50:49
  文中写的“场”,是父亲晾晒和碾压粮食的场所,但怀才老师却能深化到是父亲的生活的舞台、人生的舞场、人情的气场和精神的展馆,使主旨得到了升华,从平凡的事物中,揭示出更深刻的内涵。老师的深刻,无法比拟。以后好好向老师学习,向老师请教。遥祝春祺,祝福安康。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3-29 18:24:54
  谢谢淡墨花开老师的美评。我是觉得,无论日子怎么样,都要寻找自己的舞台,哪怕舞台不为人看好,自己也不能放弃,让自己处于零舞台状态。不必强求什么奢华,朴素着就很好。遥握,期待淡墨花开老师的自己。今天复议了你的《婆婆傻了》。遥握。
1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3-29 17:55:20
  作者父亲的场,是五谷的场,琳琅满目。父亲的场不大,收下的五谷杂粮可不少。毛茸茸的大豆角,在场上噼里啪啦地爆炸过;闪着蓝眼睛的豌豆,在场上滚过;红红的高粱穗子,在场上躺着睡过;金黄的黍米穗,亲吻过父亲的场……这些描写无比深情,把父亲爱场爱劳动果实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写母亲喂鸡,爱鸡护鸡,与父亲爱场爱五谷的做法看起来有点各护一方,各执一词,实则都是爱家爱生活,爱自己用汗水换来的成果的一种喜悦和自豪。农家人,那份纯粹朴实的情感很感人,令人动容。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父亲用勤劳乐观坚强的姿态为这个家倾尽所能,虽力量有限,但在“精神舞场”的表现令人敬重感佩不已。生活的艰辛不能挫败有精神支柱的人,生活苦中有美好,未来值得期待!好文,忆苦思甜之作,对亲人的怀念流淌于笔端,文笔厚重深邃,感佩才情,问候怀才老师创作愉快,祝春祺如意!
回复1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3-29 18:28:26
  生活的舞场,精神的舞场,都应该有,即使再怎么逼仄,再怎么破烂,也不能让自己处于零舞场,不然,哪里起舞。父亲的农事收获虽然很少,他看重这些,珍惜着。父亲走失40几年了,想起父亲的那些琐碎的往事,尽管都是不大,甚至被我边缘化,还是想重拾到文字的空间,留存着,让父亲的情怀活下来。遥握,非常感谢罗老师的美评,那么深情,那么精彩,谢谢鼓励。期待罗老师的佳作!
16 楼        文友:东风第一枝        2023-03-29 19:36:02
  “场”,对于我这50年代出生的农民的儿子来说,是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熟悉的事物!高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干保管、干大队会计的三年里,麦收与秋收季节,我基本上干在场上、吃在场上、睡在场上。今天怀才老师一篇“父亲的场”,写得别具一格别具光彩。“父亲的场”,是他的人生舞台,是父亲母亲以勤劳智慧打理日子一家人虽苦犹乐的场,也是提供方便增加乡亲邻里交流感情的场。 岁月飞逝,父亲母亲和他们的场,虽然不在了,“我也转到了华丽的人生舞场”,但父亲的场不会从记忆里失去!深情的文字泛着泥土芬芳 !学习欣赏!
回复1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3-29 19:55:11
  谢谢东风老师再度留墨。谢谢!看来我们都要相思的经历,我也是在村里干过会计,有过在场屋子里看场的经历。我父亲没有,他身体不行,于是要求自己也有个小小的场,他得愿了,我也读懂了他的过去,心中释然了很多。期待东风老师写出那些往事。
17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3-03-31 08:15:58
  父亲把“场借出”,收获一份乡情,随后作者上学邻居给一份接济。这段情节,让我想起我的父亲,他也爱置备很多家具,锄头、镐子、镰刀,长把,短把,不同用途的都置备,邻居常来借用,还回来时候,父亲没事总爱打磨,让家具又亮又快。我家盖房和上学的学费几乎都是借的,生活的重担压得父亲抬不起头,我的父亲和作者的父亲一样,能从小小的付出中得到些许慰藉吧!拜读佳作,点赞欣赏,祝身体健康,往事如意!
回复1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3-31 08:55:39
  乡邻对我们是有情有意的,舍得为乡邻,乡邻才记住你有难就来相助。我们的父亲,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收获了大人情。从往事提取这些温暖,我们才能够很好地前行。我是这样看的。愿天方老师的生意更加兴旺,不断开拓,收获人生的大订单。
18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3-04-02 11:44:47
  好温情的一篇散文,读了心灵像沐浴了春风一样,和煦温暖至极。佩服老师的才情,每一篇文都能写出特色,捕获读者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父亲的场,就像一个人生的舞台,人生的道场。容纳万千,收获满满。自己就是主角,寄予希冀,施出善良大爱,得到温暖和喜悦。其实场不在多大多美,看你如何运作和经营,豁达乐观,便是最美人生。镌刻时代的印记,弘扬正能量,提倡节俭,书写大爱淳朴情怀,向可亲可敬的父辈学习!欣赏点赞学习,祝老师文丰笔健!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回复1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02 11:49:28
  谢谢如枫老师的精美点评。我也觉得,人生必须有自己的舞台,舞台大小,并不能制约人生的格局大小,一个有格局的人,舞台再小也有境界。太多的卑微者,他们的人生却并不卑微,一样有着可以自豪的场景与故事。每读如枫老师的文章,觉得温情也脉脉,叩击着内心的感情丝弦。期待佳作频频,遥握!
共 18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