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夜雨(散文)
一
雨,赶在春夜下,真的太有情调了。春可以用诗歌来喝彩,夜晚,诗歌沉寂了,那就以雨洗春夜吧。我这样走进了夜雨的意境。
我的小城,隔三差五,夜里来一场雨,就像一个歌手喜欢他的舞台,不舍离开,连演不罢。
赶快回到乡下看看土地着雨的样子,农人说,一场夜雨还没来得及潮湿一下心情,就被风带走了。哦,风带来了,又被风带走了。雨在往复着,有什么不好呢。我安慰农人的不满。他以前是不说风的坏话的,这次例外。
父亲回忆起六十年代地瓜大丰收那年的雨,偏爱夜晚,连绵不歇。父亲说,夜雨最懂农人心。
中国已经连续八年粮产递增,似乎夜雨并不为人关注了。父亲活着的话,一定会说,此时非彼时。可能夜雨奠定了情感的基调,我还是喜欢夜雨淅沥,喜欢半眠“卧听画檐声”(陆游《冬夜听雨戏作》),虽无屋檐,檐下也无芭蕉,我也听得很入迷,也沉醉。
古人颇喜欢夜雨,未必因为夜雨可以有助于睡觉,是因为夜雨可以让诗人编织出太多的诗句。可以说,夜里一下雨,古人就睡不好了。诗人的心性天生敏感,夜雨就像落英、风声、星芒、晨露,立即引起心理上的颤动,发生情感的共鸣。不过,夜雨往往是诗人遣怀的寄托,负载着太多的沉郁和纠结。
“江湖夜雨十年灯”,夜雨豆灯,孤寂落魄,黄庭坚别友之苦谁人可知。“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绵绵,天各一方,李商隐为何选在夜雨时写诗寄妻?“对床夜雨听萧瑟”,一床承夜雨,一人问萧瑟,苏东坡仕旅这般凄凉坎坷。诗人和夜雨都是共情者,一草一木,寸风滴雨,黑夜暗天,都做了诗人的代言人。不过,在不下几千首写夜雨的诗词里,我独独喜欢杜甫的《春夜喜雨》,他是从奇旱的陕西迁居成都的,饱受战乱之苦,一生颠沛流离,罹患贫穷苦难,老病缠身,寄身破屋,却写出“润物细无声”的美妙,岂止是“润物”,也润泽着一颗伤痛万般的碎了的心。热爱生活,就是从这点点滴滴,分分寸寸,毫毫厘厘开始的。我相信我已经捕捉到古人最美的情感,诗歌的内涵了。这般凄清画面,已被时光改换,格调不同了。不必为寻不到同道之人而孤苦,不必为夫妻天涯而惆怅,不必为仕旅沉沦而沮丧。所以,我们并不再求夜雨佳句了,给夜雨添一抹好心情,成为今人歌咏的主流。即使不要这些诗句,我也喜欢今夜的雨。
我们现在的生活,较之我们的古人,繁冗得多,杂务烦扰,人际如麻,解开不易,夜雨来袭,惊扰着我们的心情,夜雨的诗意诗性,渐渐消失了,夜雨似乎与诗歌脱钩了。可能不是人们冷落了诗歌啊。也勿怪,人们已经换了一种表达心情的方式,抖音视频,比诗来得更及时了啊。夜雨正淅沥,滴滴抖音响。我告诉远方的朋友,夜雨同问候。
二
我还是认为,夜雨是一种心情。心情有时候靠表情表达,我觉得太外露,少了含蓄。此夜有雨,我会提前准备好心情以待,即使未知会我,来得突然,我更觉得是惊喜。一卷书,一张床,把枕头靠在窗台,任窗外夜雨敲击着窗玻璃,哦,是在问,书中可有句子送与它?倦了,沉沉入梦,仿佛雨在问我梦中可有雨的影子?朋友说,夜雨好睡觉,我在夜雨常失眠。夜雨可以轻轻地弹起心头的哀伤,去想年轻时那场青春的雨,温存地洗去那道轻轻的痕。今夜想明日好友茶舍吃茶有了夜雨的“茶聊”话题,一定和今春无旱,土地增产有关。尽管饮食不全是来自一地一亩,但牵挂着,依然是我们茶聊的主题。除了争执一下今夜的雨,几毫米,是否可以种菜种豆,偶尔也要谈到诗意。我必须引领着他们,说夜雨“涨秋池”,讲夜雨“打芭蕉”,唱夜雨“翻春江”,念叨着夜雨“染麦绿”。已经沉浸在夜雨演奏的乐曲里,如果眼睁睁地看着下雨,可能就少了憧憬,有时候蒙蔽着视觉,倒是收获更多的美妙啊。
夜雨的美,是婉约的。绵绵的,扑向窗户,“无边丝雨细如绸”,好像轻抹着窗子的尘埃。我总觉得,一个人难以释怀的时候,应该选一个夜雨迷离的时候,雨无言,但可让我们对之倾诉万千事,不必求答案,情绪这东西,有了寄托就解了。夜雨,有时候和“婀娜”的情态那么接近,是瑾瑜相击,佩环互碰,弄一曲古乐,把我们带到黄钟大吕的氛围。一切皆阑珊,是一种被夜雨淋漓成的境界,看不清窗外的远方,正好可以用梦去填满。夜雨时紧时疏,给了我们很多填充情感的空隙。用不着什么配合,马上即可进入一个意境——夜雨缓缓诉衷肠,我心空空待情满。淋漓着,淅沥着,款款缓缓,徐徐慢慢,让一夜有了无可比拟的情调。夜的属性是忧伤,有了夜雨,不会增加忧伤的度数,会遣散情绪的人,总会找到一个载体。
夜雨,就像一个启发,总能把我的想象推向巅峰。如果我的窗下,有一池的水,夜雨一定会来得频,点蘸出一池的绿意,写满一池无声的歌。夜雨不嫌池小水少,一样可以沉浸其中,池一样也可以容纳夜雨的流浪。没有荷也不要紧,听到夜雨来,我会插一朵心荷,供你“雨点荷心”(元稹句)。
夜雨会把我带到时光的深处。母亲从不说夜雨苦,但喜欢念叨,念叨着睡去,天亮了,想起夜雨里母亲的念叨,去复原母亲的话。母亲说,雨摘槐花入锅灶。意思是趁着雨后去采一树一串槐花。果然,槐花携着夜雨,密匝一地,不可惜,那是开败的花,唯有雨后的清香盈鼻。母亲说,夜雨过后栀子含花泪。哭了,多么哀婉。母亲不是这个意思,我马上想到,泪不是悲伤的唯一结果。院子里,沿墙跟一溜的栀子花,洁白的花瓣上,擎着泪珠,舍不得摇晃下来,最好是蹲着看,就像看一个可怜兮兮的小姑娘伤心地哭,又不想让她马上止住眼泪。母亲想着的是夜雨里的花,多么优雅的心思。
作家张晓风说:“夜是母性的,雨也是,我遂在双重的母性中拥书而眠。”别怪我那时并没有一卷像样的书,我有母亲告诉我的花,花也是母性的,我在三重母性里眠去。夜雨打湿的土地,散发着浓郁的土香,等着明天的太阳出来去蒸发。我不怕因失眠而使我眼睛失明,凭着嗅觉的敏锐,我还会毫厘不爽地闻出夜雨的味道。
三
夜雨,有时候欣赏起来就像一张白色的剪影,是给黑夜的一道亮光。我喜欢关闭灯光,只把心情交给夜雨的剪影。常觉得,星月很累,便在雨夜歇歇,于是多了一份释然。不见星月,只听夜雨轻吟。就像蚕咀嚼着桑叶,沙沙沙,心里怪痒痒的。用鼻孔深嗅一袭,仿若一缕茶香氤氲眼前,别希望最好的朋友可以读懂我们的心事心情,夜雨如友,就知心知意。此时,夜雨填满了外面的空间,这个夜晚只剩下自己和夜雨了,不孤单,是独享的情调。夜雨爬窗,听我心跳,我宁愿这样认为,于是多情起来,雨在窗玻璃上跳着白色的剪影,这是电视剧无法表现的诗意,剪影变成了涟漪,不是平面的扩散,而是向下流淌着,又像一首催眠的夜曲,但我不想错过这种美景,就让自己一直失眠着。可以在夜雨里聆听一首音乐,音乐的剪影就是音符,窗子为琴,一个个音符跳跃着,我想到很久没有唱歌了,夜雨给我的歌声做了序曲。读不懂,那真的是一场夜雨枉为来。不徐不疾,夜雨是有着女红功夫的,就像母亲在雨夜里撩着针线活,多么像孟郊的诗——临行密密缝。稍有不同的是,驻在窗前密密织,织一窗雨作的锦。闭着眼,夜雨就变成了诗。若是此夜月圆圆,哪有夜雨悄悄来弄夜曲?雨发生在夜里,本来就是夜送给我们的诗的语言。无论是什么样的状态天象,都是值得我们阅读和珍惜,莫说什么“但愿”,只此夜雨已经是天公深情所赐。
我爱我的小城,而夜雨比我爱得更深情,更潮湿。用不着看天气预报,园林的修剪工早就把路边的小草剪得齐齐整整的,哦,这是让小草赛着承雨窜高,起跑线一样,且看各自的本事了。夜雨不偏不倚,马上剪出一地的嫩绿,是剪还是洗?我突然觉得无法选择用什么词了。我的爱,不会笼统,分得清爱的理由,却又觉得,爱我的小城,哪种理由都成立。
人的处境不同,对夜雨的感觉就不一样,不要以为别人把夜雨描摹得透彻了,我们就没有下笔的空隙。未退休时,每逢夜雨,想着的是我的那些学生。教室墙角放着的伞,是否足够孩子们使用,从家到学校的一段路,夜雨应该停息了。那个顽皮的走读生,会不会挑着水湾走?鞋子是不是灌满了夜雨?有了“夜雨”的话题,课前我们都说一句话,送给夜雨。一个比喻,一个拟人,仿佛夜雨还在教室淋漓着。夜雨之后,我应该选哪篇课文来纪念昨夜的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因夜雨而调整,我想给夜雨一个仪式,“春夜喜雨”,读读“润物细无声”的美妙;走进那个《雨巷》,去采一枝丁香;听听《雷雨》,体味旧时的荒凉……
四
夜雨点墨,唤醒多少记忆。那些年,并未用心感受一场夜雨,夜雨无怨,依然潜入我们的夜,慰问着我们。
一切关于“夜雨”的设计,都无法回到从前。退休了,我还是不想在夜雨里慵懒地睡去,我可以忤逆着白昼的阳光,宁可说一声“对不起”,也要趁着雨夜,做着我喜欢的事,我想呼应着雨趁着夜色来问候我的心意。
潮湿起来的心情,唯有借助文字可以表达出来。窗外夜雨一定瞪着眼睛看我在键盘上敲击跳跃的指尖,觉得这是她的同类,或者是另一个世界的雨。夜雨淅沥,键盘飞出的是舒缓的瀑布;夜雨流淌,流出的是情感的激流。我忘不了感谢夜雨赠我一囊笔墨。谁说夜雨多苦涩,就是苦涩了点,那也是未加糖块的咖啡,清醒着,才不负夜雨;睡去了,才是耗费。我把我的夜雨落在江山这片沃土里,也把自己放在土壤中,让思想情感发芽。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的寄托,就用不着“夜雨寄北”了。
夜雨不怕此夜人睡去,夜雨只为不眠的人而落。
手机上的“天气指南”里说,明天夜里还有雨。不知它是钟情于春,还是有意于我了。
2023年4月5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南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这是古人词中的“听雨”,多少人生况味蕴含其中。而今,读怀才老师的《听雨》,只觉中别有韵味,妙不可言。作者是心思细腻之人,想象丰盈,情感饱满丰沛,听雨,自有万千思绪纵横,万般美妙,如歌如吟,入诗入画。听雨,听出古琴的悠远入梦,听出槐花和枙子花的芬芳,听出雨打芭蕉的节奏和韵律,听出母亲雨夜的唠叨和优雅的心事,听出当年心心念念的学生雨夜走读的顽皮和担忧,听出自己的心声絮语,听出做喜欢做的事的自我欣赏和自豪。该文,手法灵动,表达娴熟,想象汪洋恣肆,语言诗意绵绵。爱生活的人,爱夜雨,任夜雨潮湿内心,温润过往,抚慰伤痛,在夜雨中寄托情思,憧憬诗与远方,一切美好在夜雨中酝酿、氤氲、升腾、蔓延,启人遐思、濡染情怀的大美之作,才情了得,盛赞,问候怀才老师,春安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