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夜雨(散文)

精品 【东篱】夜雨(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39.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44发表时间:2023-04-05 00:01:06
摘要:连续的夜雨,我不能不给夜雨满满的诗意,因为总是觉得夜雨是来我的书房索取诗句的。我抱怨古人都写尽了。夜雨说,不等于你可以没有表示。于是雨夜披衣而起,在夜雨里写一篇《夜雨》。


   雨,赶在春夜下,真的太有情调了。春可以用诗歌来喝彩,夜晚,诗歌沉寂了,那就以雨洗春夜吧。我这样走进了夜雨的意境。
   我的小城,隔三差五,夜里来一场雨,就像一个歌手喜欢他的舞台,不舍离开,连演不罢。
   赶快回到乡下看看土地着雨的样子,农人说,一场夜雨还没来得及潮湿一下心情,就被风带走了。哦,风带来了,又被风带走了。雨在往复着,有什么不好呢。我安慰农人的不满。他以前是不说风的坏话的,这次例外。
   父亲回忆起六十年代地瓜大丰收那年的雨,偏爱夜晚,连绵不歇。父亲说,夜雨最懂农人心。
   中国已经连续八年粮产递增,似乎夜雨并不为人关注了。父亲活着的话,一定会说,此时非彼时。可能夜雨奠定了情感的基调,我还是喜欢夜雨淅沥,喜欢半眠“卧听画檐声”(陆游《冬夜听雨戏作》),虽无屋檐,檐下也无芭蕉,我也听得很入迷,也沉醉。
   古人颇喜欢夜雨,未必因为夜雨可以有助于睡觉,是因为夜雨可以让诗人编织出太多的诗句。可以说,夜里一下雨,古人就睡不好了。诗人的心性天生敏感,夜雨就像落英、风声、星芒、晨露,立即引起心理上的颤动,发生情感的共鸣。不过,夜雨往往是诗人遣怀的寄托,负载着太多的沉郁和纠结。
   “江湖夜雨十年灯”,夜雨豆灯,孤寂落魄,黄庭坚别友之苦谁人可知。“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绵绵,天各一方,李商隐为何选在夜雨时写诗寄妻?“对床夜雨听萧瑟”,一床承夜雨,一人问萧瑟,苏东坡仕旅这般凄凉坎坷。诗人和夜雨都是共情者,一草一木,寸风滴雨,黑夜暗天,都做了诗人的代言人。不过,在不下几千首写夜雨的诗词里,我独独喜欢杜甫的《春夜喜雨》,他是从奇旱的陕西迁居成都的,饱受战乱之苦,一生颠沛流离,罹患贫穷苦难,老病缠身,寄身破屋,却写出“润物细无声”的美妙,岂止是“润物”,也润泽着一颗伤痛万般的碎了的心。热爱生活,就是从这点点滴滴,分分寸寸,毫毫厘厘开始的。我相信我已经捕捉到古人最美的情感,诗歌的内涵了。这般凄清画面,已被时光改换,格调不同了。不必为寻不到同道之人而孤苦,不必为夫妻天涯而惆怅,不必为仕旅沉沦而沮丧。所以,我们并不再求夜雨佳句了,给夜雨添一抹好心情,成为今人歌咏的主流。即使不要这些诗句,我也喜欢今夜的雨。
   我们现在的生活,较之我们的古人,繁冗得多,杂务烦扰,人际如麻,解开不易,夜雨来袭,惊扰着我们的心情,夜雨的诗意诗性,渐渐消失了,夜雨似乎与诗歌脱钩了。可能不是人们冷落了诗歌啊。也勿怪,人们已经换了一种表达心情的方式,抖音视频,比诗来得更及时了啊。夜雨正淅沥,滴滴抖音响。我告诉远方的朋友,夜雨同问候。
  
   二
   我还是认为,夜雨是一种心情。心情有时候靠表情表达,我觉得太外露,少了含蓄。此夜有雨,我会提前准备好心情以待,即使未知会我,来得突然,我更觉得是惊喜。一卷书,一张床,把枕头靠在窗台,任窗外夜雨敲击着窗玻璃,哦,是在问,书中可有句子送与它?倦了,沉沉入梦,仿佛雨在问我梦中可有雨的影子?朋友说,夜雨好睡觉,我在夜雨常失眠。夜雨可以轻轻地弹起心头的哀伤,去想年轻时那场青春的雨,温存地洗去那道轻轻的痕。今夜想明日好友茶舍吃茶有了夜雨的“茶聊”话题,一定和今春无旱,土地增产有关。尽管饮食不全是来自一地一亩,但牵挂着,依然是我们茶聊的主题。除了争执一下今夜的雨,几毫米,是否可以种菜种豆,偶尔也要谈到诗意。我必须引领着他们,说夜雨“涨秋池”,讲夜雨“打芭蕉”,唱夜雨“翻春江”,念叨着夜雨“染麦绿”。已经沉浸在夜雨演奏的乐曲里,如果眼睁睁地看着下雨,可能就少了憧憬,有时候蒙蔽着视觉,倒是收获更多的美妙啊。
   夜雨的美,是婉约的。绵绵的,扑向窗户,“无边丝雨细如绸”,好像轻抹着窗子的尘埃。我总觉得,一个人难以释怀的时候,应该选一个夜雨迷离的时候,雨无言,但可让我们对之倾诉万千事,不必求答案,情绪这东西,有了寄托就解了。夜雨,有时候和“婀娜”的情态那么接近,是瑾瑜相击,佩环互碰,弄一曲古乐,把我们带到黄钟大吕的氛围。一切皆阑珊,是一种被夜雨淋漓成的境界,看不清窗外的远方,正好可以用梦去填满。夜雨时紧时疏,给了我们很多填充情感的空隙。用不着什么配合,马上即可进入一个意境——夜雨缓缓诉衷肠,我心空空待情满。淋漓着,淅沥着,款款缓缓,徐徐慢慢,让一夜有了无可比拟的情调。夜的属性是忧伤,有了夜雨,不会增加忧伤的度数,会遣散情绪的人,总会找到一个载体。
   夜雨,就像一个启发,总能把我的想象推向巅峰。如果我的窗下,有一池的水,夜雨一定会来得频,点蘸出一池的绿意,写满一池无声的歌。夜雨不嫌池小水少,一样可以沉浸其中,池一样也可以容纳夜雨的流浪。没有荷也不要紧,听到夜雨来,我会插一朵心荷,供你“雨点荷心”(元稹句)。
   夜雨会把我带到时光的深处。母亲从不说夜雨苦,但喜欢念叨,念叨着睡去,天亮了,想起夜雨里母亲的念叨,去复原母亲的话。母亲说,雨摘槐花入锅灶。意思是趁着雨后去采一树一串槐花。果然,槐花携着夜雨,密匝一地,不可惜,那是开败的花,唯有雨后的清香盈鼻。母亲说,夜雨过后栀子含花泪。哭了,多么哀婉。母亲不是这个意思,我马上想到,泪不是悲伤的唯一结果。院子里,沿墙跟一溜的栀子花,洁白的花瓣上,擎着泪珠,舍不得摇晃下来,最好是蹲着看,就像看一个可怜兮兮的小姑娘伤心地哭,又不想让她马上止住眼泪。母亲想着的是夜雨里的花,多么优雅的心思。
   作家张晓风说:“夜是母性的,雨也是,我遂在双重的母性中拥书而眠。”别怪我那时并没有一卷像样的书,我有母亲告诉我的花,花也是母性的,我在三重母性里眠去。夜雨打湿的土地,散发着浓郁的土香,等着明天的太阳出来去蒸发。我不怕因失眠而使我眼睛失明,凭着嗅觉的敏锐,我还会毫厘不爽地闻出夜雨的味道。
  
   三
   夜雨,有时候欣赏起来就像一张白色的剪影,是给黑夜的一道亮光。我喜欢关闭灯光,只把心情交给夜雨的剪影。常觉得,星月很累,便在雨夜歇歇,于是多了一份释然。不见星月,只听夜雨轻吟。就像蚕咀嚼着桑叶,沙沙沙,心里怪痒痒的。用鼻孔深嗅一袭,仿若一缕茶香氤氲眼前,别希望最好的朋友可以读懂我们的心事心情,夜雨如友,就知心知意。此时,夜雨填满了外面的空间,这个夜晚只剩下自己和夜雨了,不孤单,是独享的情调。夜雨爬窗,听我心跳,我宁愿这样认为,于是多情起来,雨在窗玻璃上跳着白色的剪影,这是电视剧无法表现的诗意,剪影变成了涟漪,不是平面的扩散,而是向下流淌着,又像一首催眠的夜曲,但我不想错过这种美景,就让自己一直失眠着。可以在夜雨里聆听一首音乐,音乐的剪影就是音符,窗子为琴,一个个音符跳跃着,我想到很久没有唱歌了,夜雨给我的歌声做了序曲。读不懂,那真的是一场夜雨枉为来。不徐不疾,夜雨是有着女红功夫的,就像母亲在雨夜里撩着针线活,多么像孟郊的诗——临行密密缝。稍有不同的是,驻在窗前密密织,织一窗雨作的锦。闭着眼,夜雨就变成了诗。若是此夜月圆圆,哪有夜雨悄悄来弄夜曲?雨发生在夜里,本来就是夜送给我们的诗的语言。无论是什么样的状态天象,都是值得我们阅读和珍惜,莫说什么“但愿”,只此夜雨已经是天公深情所赐。
   我爱我的小城,而夜雨比我爱得更深情,更潮湿。用不着看天气预报,园林的修剪工早就把路边的小草剪得齐齐整整的,哦,这是让小草赛着承雨窜高,起跑线一样,且看各自的本事了。夜雨不偏不倚,马上剪出一地的嫩绿,是剪还是洗?我突然觉得无法选择用什么词了。我的爱,不会笼统,分得清爱的理由,却又觉得,爱我的小城,哪种理由都成立。
   人的处境不同,对夜雨的感觉就不一样,不要以为别人把夜雨描摹得透彻了,我们就没有下笔的空隙。未退休时,每逢夜雨,想着的是我的那些学生。教室墙角放着的伞,是否足够孩子们使用,从家到学校的一段路,夜雨应该停息了。那个顽皮的走读生,会不会挑着水湾走?鞋子是不是灌满了夜雨?有了“夜雨”的话题,课前我们都说一句话,送给夜雨。一个比喻,一个拟人,仿佛夜雨还在教室淋漓着。夜雨之后,我应该选哪篇课文来纪念昨夜的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因夜雨而调整,我想给夜雨一个仪式,“春夜喜雨”,读读“润物细无声”的美妙;走进那个《雨巷》,去采一枝丁香;听听《雷雨》,体味旧时的荒凉……
  
   四
   夜雨点墨,唤醒多少记忆。那些年,并未用心感受一场夜雨,夜雨无怨,依然潜入我们的夜,慰问着我们。
   一切关于“夜雨”的设计,都无法回到从前。退休了,我还是不想在夜雨里慵懒地睡去,我可以忤逆着白昼的阳光,宁可说一声“对不起”,也要趁着雨夜,做着我喜欢的事,我想呼应着雨趁着夜色来问候我的心意。
   潮湿起来的心情,唯有借助文字可以表达出来。窗外夜雨一定瞪着眼睛看我在键盘上敲击跳跃的指尖,觉得这是她的同类,或者是另一个世界的雨。夜雨淅沥,键盘飞出的是舒缓的瀑布;夜雨流淌,流出的是情感的激流。我忘不了感谢夜雨赠我一囊笔墨。谁说夜雨多苦涩,就是苦涩了点,那也是未加糖块的咖啡,清醒着,才不负夜雨;睡去了,才是耗费。我把我的夜雨落在江山这片沃土里,也把自己放在土壤中,让思想情感发芽。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的寄托,就用不着“夜雨寄北”了。
   夜雨不怕此夜人睡去,夜雨只为不眠的人而落。
   手机上的“天气指南”里说,明天夜里还有雨。不知它是钟情于春,还是有意于我了。
  
   2023年4月5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8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唯美精致的抒情散文。夜雨,淅淅沥沥,弹奏出一曲温婉动人的旋律,特别是春夜的雨,润物细无声,更让人多了几分欢喜。作者居住的小城,接连下了几场夜雨,因为心里牵挂着家乡的土地,特意跑去看看着雨的样子,可见作者对家乡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夜雨最懂农人心,这是父亲赞美夜雨的话语,连绵不绝的夜雨带来了那年地瓜的大丰收,经历过饥荒年的作者,对夜雨是怀着感恩之情的。作者喜欢聆听夜雨,听得入迷,听得沉醉!想到古人喜欢夜雨,是由于夜雨能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触发诗情,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但承载着太多的离愁别绪。作者满怀着诗意的情怀,以最美好的心情迎接夜雨的到来,甚至为夜雨而失眠,聆听夜雨潺潺,不禁萌发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想到第二天茶舍喝茶有了夜雨的话题。绵绵的夜雨,在作者听来,有着婉约的美,可以将万千的心事说给夜雨,夜雨婀娜多姿,是环佩叮当,是瑾瑜鸣响,演奏着一曲幽婉的古乐,能把我们带到黄钟大吕的时代。作者感悟到,夜雨有很强的启发性,能把想象力推向高潮,也能把自己带到时光深处,想起了母亲在雨夜里的唠叨,母亲有着优雅的心事,想着雨夜里的槐花和栀子花,作者一定也嗅到了雨夜里花开的芬芳。在作者的眼里,夜雨欣赏起来就像白色的剪影,是给黑夜的一道亮光。作者不想错过雨夜的美景,让自己一直处于失眠的状态,聆听夜雨诗意的轻吟,看着夜雨在窗前织一窗美丽的银锦,并发出感慨,任何天象,即使没有月亮,没有星星,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品读去欣赏。人的处境不同,对夜雨的感受就不一样,作者未退休时,心里想着是他的学生,牵挂着那个走读生,甚至教学进度和教学的内容,都因夜雨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让学生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下,感受夜雨的美妙意境。退休之后,作者不想在雨夜慵懒地睡去,喜欢在雨夜做自己喜欢的事,借助文字抒发情怀。这篇文章语言精美凝练,内容丰厚,文思奇绝,文采斐然,情景交融,借景抒怀,审美视角独特,想象力丰富多彩,思想深邃,启人心智。文章采用拟人、比喻、引用、对比、排比等多种写作手法,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作者调动各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各方面去感知夜雨,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夜雨的倾心和喜爱,不仅赞美了夜雨对农作物生长和对人的心理和情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意义,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父母的深切怀念。作者退休之前,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充满了关爱,退休之后,对文学无比热爱,至真至美的情怀令人赞叹!散文不仅漫溢着浓郁的情感,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字字珠玑,句句锦绣,诗意般的语言令人沉醉!文章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超强的艺术感染力,大美之作,倾情推荐文友共赏!【东篱编辑:琳达如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405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04-05 17:52:29
  再一次见识了老师的洒脱不羁、纵横万里的笔力。不可想象,老师的心中怎么会有产生那么多细腻的情感,头脑中怎么有涌现那么多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笔下怎么会拓展出那么深邃的意境,佩服佩服,盛赞????。珍藏起来。遥祝春安吉祥。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05 17:56:18
  感谢淡墨花开老师的美评。怀才有感于夜雨,想到很多,有的往事和夜雨挂钩了,就有了想表达的意愿。可能源自喜欢夜雨 ,我总觉得夜雨是有着灵性的,无人欣赏,夜色遮蔽了我们的视觉,它还是要表现。不由得就心生好奇,做了写联想。淡墨花开老师的文章,目前专注亲情的回顾和表达,也会不断拓宽创作题材的,期待着。遥握,问候老师春好,谨祝创作快乐!
12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4-05 21:09:11
  留评来迟,祝贺红豆!也记得蒋捷听雨三重心境。可在怀才老师这里,并没有一丝一毫的伤感空落,而全是美,是深情,是贴近,是拥抱。我也喜欢把脸贴在玻璃上,听,看,想。但没有老师的文采和纵横的才华。崇拜羡慕!拜读学习!问候老师!祝福老师!一切都好!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06 07:05:27
  谢谢月亮老师的美评。我没在那三个境界里,完全属于脱离境界的人和文,哈哈。诗意而写,必到随意,没有考虑什么布局境界,写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期待月亮老师的美文,遥握,问候春好。
13 楼        文友:白玄        2023-04-05 22:05:21
  另辟蹊径,反弹琵琶,构思新颖。前人听雨总是离愁凄苦哀怨,而本文听夜雨却是喜悦高兴希望,不知夜雨是钟情于春,还是有意于我。问候老师,拜读欣赏。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06 07:09:05
  谢谢白玄老师的美评。夜雨的好,领略了,就不想说夜雨的坏话,所以就赞美得多了,也是心情使然吧。夜雨有声无声,都关心情,时光的好,也包括夜的温柔。哈哈。遥握,问候春好。
14 楼        文友:东风第一枝        2023-04-05 22:44:15
  夜雨,春夜之雨。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写之歌之!怀才老师的此篇夜雨,纵横古今、天上地下、城市乡村、自己父亲母亲及自己从小到大、退休前后对于春夜之雨的感受,精粹的写来。怀才老师说夜雨“不知是钟情于春,还是有意于我”。我说,怀才老师被夜雨滋润起来的文心,超越古人、感动今人、激励后人!大赞学习欣赏!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06 07:07:00
  谢谢东风老师的美评。谬赞了,怎敢如此说啊,怎么可超越古人,怀才想到哪写到哪,不加造作,随意用笔,不受什么境界的影响,写出自己的想法而已。这些日子未见东风老师的作品,甚念。遥握,期待。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