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柽柳赋(散文)

精品 【东篱】柽柳赋(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47.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64发表时间:2023-09-28 05:57:43
摘要:也许是生在海边,对柽柳有着特别深的感情,样子比不上风景树,但它却是独特的风景,我要为之歌赋。


   一
   有些树木,并不贪恋篱园公园这样优渥的宝地,而是选择在荒凉的不毛之地。或许,命运本身就是一个诡异的游戏,无解;但我更喜欢用“品格”来评价它们的选择。
   早就生出活成一棵树的念头,所以,见到树木就怀着对生命崇敬的心念,或站在树下享受荫庇,或抬头仰视树的挺拔。尤其是胡杨树,我虽未见过,但胡杨的坚韧传说和英雄风姿,已成为我人生的榜样。
   能够和胡杨比肩的,可能只有柽柳了。一个在戈壁荒漠,将“古老不朽”的鲜活意义写在了枝干上,生一千年,朽一千年;一个置身盐碱荒滩,演绎着不败无畏的风情,笑对海风梳妆,餐饮风刀浪沫。“无边风光”,被这样两种树木延伸到极致极远。
   柽柳,她最配铿锵的诗,为其歌吟青春不老;最值得豪放的词为之平仄跌宕;更应该得到“大风歌”这样的曲调,为她弹起高昂的旋律。我就为她作一篇歌赋吧,赋她“东海沧桑某在斯”,(钱谦益句)赋得“桐花月如银”。不为“都门送别”生,独弄风姿荡春风。
  
   二
   一睹柽柳大观,还是那年前往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所见。恳求停下车,和柽柳合一张影。黄河入海口是终极的风景,百里盐碱滩涂的柽柳,本来是为入海口的风景作铺垫的,我却看成了主角。
   忘记了那条通往入海口的主路名字叫什么了,我就叫它是“柽柳路”吧。淡烟密树,柳荫垂条。碧得让我觉得是涂了绿彩,泛着一抹绿油。枝细如针,又像垂线垂丝,微风轻柔,丝线垂钓,钓一地的秋风。枝上还有披针,仿佛是经过沐露梳风,很长时间才梳理成如此风姿,是为了让我入眼吧。下垂的柔枝,多么像风情万种女郎的发丝,“发丝”上密下疏,披散有度。我又觉得垂下的柳丝和一个蓄着胡须的老者那么像,注满了沧桑的意义。这样几近矛盾的意象,我无法推翻。
   导游告诉我,这些柽柳是来自我的家乡荣成。它起初成活很难,一个树坑要用不含盐碱的粘土垫底涂壁,待根系扎好,之后,盐碱性土壤才成为它的乐园。在东营,柽柳的绿化价值,和入海口一望无际的金黄盐碱地水稻是一样的。路,是柽柳路;稻,是海水稻。这是进入入海口的两张名片。
   原来几百里的滩涂外围圈是柽柳,是湿地的天然长城。那些不精修饰的柽柳,大大小小,密密匝匝,挨挨挤挤,构成了柽柳之海的景色,护卫这几百平方公里的芦苇。正值九月,幸见柽柳花絮。纪晓岚有“颜色何曾似绛霞”形容所见柽柳之花,哦,像什么?“绛霞”之外皆不如。花序抽新,蓬勃爆发,纤小而密匝,简直可捧一抔在掌心,就是不能数尽多少粒,淡粉轻盈,生怕从手掌凌飞而去。淡雅俏丽,粉态婉约。想到一个文友说《红楼梦》只写了一个“粉”字,其柔如梦,其色如梦。解一个“粉”字,洋洋洒洒百万言。或许,那布满一穗的粉花,粒粒都是不一样的“粉”。其实,我并非赶得巧,这柽柳是被称作“三春柳”的,将秋天写意成春色,直让人怀疑是弄乱了季节。花谢花飞,三起三落,一年三度花,一生尽在花开里。这爱美爱花的心思,岂是凡树凡木可比的。梅开只二度,柽柳三度花,在我的心中,柽柳与梅皆是争春之物,可惜柽柳不列“四君子”之中,为之惋惜。
  
   三
   李时珍说,见柽,“天之将雨”,故称“雨师”。有诗这样说,“得雨则垂垂如丝”。无法断定芳名怎么来的,但栉风沐雨之象,堪拥其名。
   柽柳,有一大堆芳名,读之如珠玑滑落,伸手掬之,喜不自禁。殷柽、人柳、赤柽木、三春柳、春柳、三眠柳、长寿仙人柳、观音柳、垂丝柳、雨丝、蜀柳、西河柳、赤树柳、山柽柳……人们给与的最高评价是“木之圣者”。何为“圣”?
   柽柳,既有对抗生活的刚性,又有柔骨侠肠。濒海而生,自成屏障,海风有着把海水撕成千重浪的铜牙铁齿,不能使之退却,扼杀植物的盐份无可奈何,它攥紧一抔土,硬是在生命的禁区里顽强地活着,最终葳蕤出了一团碧绿,令人垂敬。在盐碱地里弄倩影,于大漠荒滩斗风姿。砂砾之中,不以灰尘满面示人;从深埋的盐碱里,汲取所需。就一般的风景而言,我们习惯用“活成了一道风景”来赞美,而柽柳是以看似柔弱之姿,造就一道风景线。圣者无双,必有卓绝,柽柳不负万木之圣的美誉。
   据说,柽柳的“沁盐”能力特别强,“沁”是柽柳的消化功能,也是品格。一个人面对苦涩,能自我消化,默默吞咽,这才是最强大。
   同属“柳科”的杨柳,却让人生出不一样的意象,成了柽柳的反衬。
   “杨柳依依”,生出送别时的缠绵意象,令人悱恻伤意。柽柳不失婀娜,更有风骨。“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句)杨柳连风情也弄不得了,唤来一月还是“残”。而柽柳呢,腥咸的海风可为餐,藐视宿命活成神一样的存在。“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句)弄出春烟,柔了水巷,岂敢临海风唱大歌?“弱柳从风疑举袂”,(刘禹锡句)只配江南缓缓行。而柽柳是站在“桃李愁风雨”的料峭里,宣誓着绿色的誓言,令所有瑟缩的、瘦瘦的植被低下羞愧的头,相形见绌。白居易干脆不以柳科看柽柳,“为同松柏类,得到嘉树中”,谁能轻易确定其类属呢。有柳之柔,更有松之骨。
   在柽柳所居的土地上,诗人也不敢给她一个藐视的诗句,词人更不敢拿她来写柔性媚态,更不敢把“主心不定柳随风,欲傍西南又向东”的意境借给柽柳。
   大漠中的胡杨,可以成为千年不朽的风景标本,在岁月中摆出的是前世今生的斯文;咸涩不毛的滩涂上的柽柳,演绎着暖柔的三季皆春的风光,颠覆着人类关于季节的概念。坚韧,倔强,凝聚,执着,这样的品质,岂止是扎根在盐碱地,也深深植根于我的心中。志异作家蒲松龄别号“柳泉”,应该是柽柳之柳,愿文思如柳摇意似泉滚涌。我多么想笔下蘸着“柳风”,唤醒笔端的灵感,把一怀的歌词都倾倒而出,献给柽柳。
  
   四
   仲秋又至,去看柽柳花开吧。按照东营导游的说法,荣成则是柽柳的“故乡”,不必刻意从记忆里搜索柽柳的影子,那个“中国古传统村落”东楮岛,就珍藏着一堤的柽柳风景。国有国树国花,市有市树市花,在东楮岛,有岛树岛花。别觉得东楮岛名字里有“楮”字,就以为楮树楮花就是岛的风景,楮,是记录这座岛村的第一棵树,柽柳才是东楮岛的风景名片。
   东楮岛是孤岛,五十几年前,一条大坝连接了岛与陆地,大堤两侧遍植柽柳。四面环海四面风,五里长堤五里柽。岛民创造的风景不是纳秀藏珍的小公园,而是蓬勃的气势。
   车要慢行,柽柳弄姿,快了亵渎。这是粉色的天路,蓝色的大海长在堤坝的两侧,粉与蓝,在色彩学里难以匹配,但在这里,却和谐地相拥相顾。柽柳一穗穗的粉花,很是纷乱,毫无秩序,时而跳到眼前,时而被风牵住躲开了我们的眼,完全是欠构思的样子,但却自然形成美态。绰约的一穗粉,展示的是一种绝世的美学,万物中果真有尊卑的分类,柽柳的粉,则是独有的高贵。如霞,霞不常在;如胭脂,太小气了。粉,不是柔弱的颜色。海风是一把刀,斧凿刀削,让柽柳的树干遍体鳞伤,但它枝头着绿,再呈粉色。这是什么样的环境啊,沙砾遍地、罡风劲吹、寒冷刺骨,柽柳必须面对,越是置于死地的地方,越能彰显生命的高贵,一株株柽柳,不负造化的安置,在海风中,且琢且磨,硬是从骨子里捧出了粉色。你以凛冽对我,我以粉嫩相报,我们实在无法解释,于是只能用“以德报怨”来歌颂柽柳的品格。
   中国人从来都是一个不管怎么样都得活下去的民族。天斜了,倾斜于西北,星辰归宿,那是中国人永远的希望;天漏了,我们创造一个女娲,衔五色石补天,我们的民族心永远是圆满的。中国人以乐观的精神,修补着世界的残缺,坚持活下来,柽柳就是这种精神的写意写真啊。
   西谚说,即使上帝,也不能在三个月里造出一株百年橡树。中国人不会相信上帝,但相信,一旦栽下希望,一定有一道风景。中国人更相信玉汝于成,艰难成就的风景,一定是最极致的风景。我更喜欢中国人把“沧桑”作为风景的理念,这也许更切合我们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特点吧。
   柽柳,是带着粉色的沧桑,是沿海居民的菩提树。
   荣成的北海部,直接迎着大洋的寒冷季风,而这里,却更是柽柳葳蕤的家园,一条从那香海出发到天尽头的路线,近海一侧,也是缤纷粉彩一片。海水漾着欢快的波浪,欲吻着柽柳之花,那些柽柳花也不负海水的亲热,漾成了一道粉色的银河系,点亮了美妙的时空。
   我已经不满足于观一路柽柳风景了。大自然从开天辟地始,就造就了水旱两极的格局,柽柳却让我们意外地看到选择最恶劣的环境生存,了不起!吾心安处,说的是一个人的心如何安顿,也适合给柽柳吧,任何生命都是一次探险,她得益于一个禀赋——顽强。顽强是超越一切风景价值的东西,柽柳,心中没有一个希望被搬迁的概念,永远没有。
   “爱君双柽一树奇,千叶齐生万叶垂”,我喜欢柽柳争奇斗艳;“生来傲骨斗风沙,到老犹红不曰花”,我喜欢柽柳不以花姿惹眼却胜过繁花似锦。这就是柽柳。老了,告别了花和花季,但心中仍存一树花,最爱柽柳花。
   一般的风景,可以植于一个人记忆的深处,留着它的影像;而柽柳则可以根植于一个人的心灵土壤中,染渍无欲无畏的心色。
   不敢高攀,那就活成一棵柽柳的样子吧。
  
   2023年9月28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6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眼昏花,编辑此文前,一直将” 柽柳”读作怪柳,闹了个天大的笑话。柽柳不是怪柳,它能择荒凉不毛之地扎根,品格堪比胡杨。那年前往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作者见到柽柳大观。柽柳路上,淡烟密树,柳荫垂条,柽柳沐露梳风,风情万种,亦如一老者胡须低垂,流露几分沧桑。让作者惊讶的是,导游说这些怪柳来自故乡荣成。如今,几百里滩涂外围均是柽柳,俨然湿地的天然长城。正值九月,柽柳飞絮,淡雅俏丽,其实,柽柳是争春之物,未列入“四君子”之列,实在可惜。柽柳,被芳名所累,殷柽、春柳、观音柳、雨丝等等,既有对抗生活的刚性,又有柔骨侠肠。据说,柽柳的“沁盐”能力特别强,“沁”是柽柳的消化功能,也是品格,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而杨柳,同属“柳科”,“杨柳依依”,生发出送别时的缠绵悱恻,古诗词中多有表达,白居易干脆不以柳科看柽柳,“为同松柏类,得到嘉树中”,如此,反衬柽柳,有柳之柔,更有松之骨。柽柳,颠覆了人类关于季节的概念。坚韧,倔强,凝聚,执着,以这样豪迈的气质,扎根在盐碱地,也深深植根在作者心中。仲秋又至,作者回故乡荣成的东楮岛,看五里长堤柽柳风景。柽柳一穗穗的粉,展示了柽柳绝世美学,柽柳,面对沙砾遍地、罡风劲吹、寒冷刺骨,硬是从骨子里捧出粉色,“以德报怨”的品格,光耀世间。如同中华民族的乐观精神,无论天斜天漏,都满怀希望,生生不息。它得益于一个禀赋——顽强。顽强,超越一切风景的价值。柽柳,美得沧桑,美得坚强。作者虽然老了,告别了花和花季,但心中仍存一树柽柳花。柽柳,已根植作者心灵得土壤,染成心色,自己将努力活成一株柽柳,迎风斗雪,无欲无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生长在滩涂、堤坝的柽柳,展示了柽柳这种植物的独特风景,借物喻人,表达了人生当做一株柽柳的豪迈情怀。深情佳作,力荐赏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928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9-28 06:01:09
  老师的文,视角独特,将目光对准了无人关注的柽柳,以柽柳的品格,映射生活和人生,情思交融,文笔精粹,是一曲振奋人心的柽柳礼赞。感谢老师的辛苦付出,为东篱的繁荣和进步,孜孜以求,不遗余力。预祝双节愉快,创编快乐!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28 07:48:33
  谢谢韩老师的精彩解读和编辑。作为一种植物,应该说每一种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性,只是柽柳非常特殊,他选择盐碱地,面对肆虐的海风,依然不屈,这是人们从中取意的样子,那次去东营,导游说苗圃在外面的老家,很兴奋,早就想写一下了。秋色来临,海边的柽柳又开一季花,去看了,非常美,粉色的,一路缤纷,所以要给柽柳一个赋。遥握,问候秋祺,谨祝中秋节快乐!
2 楼        文友:枫桦        2023-09-28 07:03:51
  柽柳,不起眼的小灌木,因为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才被赋予了更大的使命。耐盐碱,抗风沙,它的坚韧与顽强,堪比胡杨。老师的文章有着独特的视角,于平凡之中见真情,仿佛它就是那个扎根边陲,甘于奉献的人,以一个完整的形象,诠释了一种精神!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28 07:52:08
  谢谢枫桦老师的美评。柽柳几乎可以比肩胡杨树,都是活在极其恶劣环境里的树种,人们对这样的姿态格外青睐,总能从它们的身上找到精神的寄托。就像东北的白桦树,树干上海长着“眼睛”,断枝成眼,注视着风雪,给人的是不一样的观感和感悟。特别期待枫桦老师的佳作,遥握,问候秋祺,谨祝中秋节快乐!
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9-28 09:12:22
  真的是闹笑话啊,我读了半天“怪柳、怪柳、怪柳”,最后才发现是“柽柳”。哎呀,读书少,识字不多,没办法,多学习吧!一棵不起眼的树,在老师的笔下却赋予了深刻的主题,赋予了人的品格、性情、灵魂与情感。不,我发现我的表述出错了。我们人应该要有柽柳的品格、性情、灵魂与情感。如怀才老师所说,不敢高攀,那就活成柽柳的样子吧!读过很多“托物言志”的文,唯觉《柽柳赋》最入味!喜欢!遥握问候怀才老师,谨祝一切都好!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28 11:11:21
  谢谢湘莉老师的美评。可能不大接触的字,生疏了,与文化高地无关。特别喜欢柽柳的一个特点,即“泌盐”能力,自我消化,人有时候不如意的事情很多,自我消化是缓解情绪的方法。自然界不求助于人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去看一眼。遥握,期待佳作,问候秋祺,谨祝中秋节快乐!
4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9-28 10:03:40
  托物抒情的典范好文!人就要活成一棵柽柳,经得起风霜的磨砺!老师就是一棵壮实的柽柳!祝福万寿无疆!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28 11:08:59
  谢谢梅子老师的美评鼓励。人要有点精神,看见柽柳的样子,就羡慕起来,学习之。遥握,问候秋祺,谨祝梅子老师中秋节快乐!
5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9-28 11:16:22
  怀才老师这篇《柽柳赋》,情景交融,借景抒怀,咏物言志,写的洋洋洒洒,潇洒恣意,歌颂了柽柳坚韧顽强的风骨、刚柔并济的品性,以及淡雅俏丽的花容,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美的享受。该文字字珠玑,句句锦绣,精彩纷呈,运用了类比、对比、拟人等多种创作手法,具有很强的文学艺术感染力,大美之作,大赞特赞!拜读学习。问好怀才老师,遥祝双节快乐!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28 11:22:37
  谢谢如菊老师的美评。每逢佳节倍思亲,老师在国外,遇到这个中秋节,心情一定不一样,多和家人联系,天涯共此时啊,谨祝中秋节快乐。人的负面情绪,有时候只能自我消化,就像柽柳一样,必须有“泌盐”的消化能力,那些负面的东西,在心底过一遍,与我们的生活相比,都显得次要了,找到方向,负面和艰难就退却了。写柽柳,也是自我经历,做不成柽柳的品格,起码给自己一次鼓劲。很期待如菊老师的美文,遥握,问候秋祺!
6 楼        文友:郑德友        2023-09-28 11:27:20
  初看橙字,也读成了怪字。关键是这种树种没有接触过,从老师这里才了解到,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植物。通过与身处沙漠的胡杨树之对比,更映衬了它那坚韧,倔强,执着的高贵品格,确是中国人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象征!每品读老师的大作,总有高山流水,天籁之音的感觉,就像文章中万物之圣的柽柳,那么圣洁,那么脱俗!为老师的文章点赞!祝节日愉快!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28 11:33:36
  谢谢郑老师的美评。柽,这个字属于生僻字,现实生活用得也少,不仔细看,容易和“怪”字混淆,正常。柽柳是可以和胡杨树媲美的圣树,西方人推崇菩提树,如果论其精神内涵,柽柳是胜过菩提树的。所以,文学应该给与深切的关照,尤其是经历过苦难的人,读柽柳可能生出的感觉更亲切,很多人的经历可能与柽柳有着相似吧,人们爱柽柳,应该是有这个理由的。遥握,问候秋祺,继续期待郑老师的佳作,谨祝中秋节快乐!
7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3-09-28 11:30:23
  柽柳,过去在读《植物学》一书时,略知一二。上海没有柽柳,但有南红北柳一说,这北柳就是指柽柳。柽柳确实跟胡杨有一拼,因为它也具有抗旱抵碱的能力。谈柽柳,就往往和人的毅力性格联想起来。老师这篇谈柽柳一文,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情景交融,笔法老到,写得非常好!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28 11:38:52
  一直以为江南多杨柳,柔弱得很,也总以为杨柳的柔性与艰难的品性很相配,的确不知艰难也有柽柳,柽柳在沿海比较多,生命力超强大,所以很喜欢,可能与个人的经历有关,所以就用文学关照,提炼出精神气质,对自己也是一个鼓励。根据所见来描写,希望笔力能够抵达柽柳的深处吧。小溪老师的文章,清新唯美。尤其是叙事散文,笔力劲道,每读故事,历历在目。生活中的人和事,是文学必须关注的,小溪老师的文章别开生面,很喜欢。遥握,问候秋祺。期待老师的佳作。谨祝中秋节快乐!
8 楼        文友:简柔        2023-09-28 11:44:46
  一曲柽柳的深情赞歌,一幅柽柳的泼墨写意图。文字如斧,挖掘出柽柳的生存细节和生命奥秘。婉约,细腻,大气,铿锵有力,情思如秋水依依,又似黄河浩荡,激昂万千,让人振奋。文章照见老师膨大的精神格局。佳作欣赏,祝怀才老师中秋快乐,花好月圆。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28 11:50:08
  谢谢简柔老师的美评。柽柳,是自然界的圣树,因为它有着颠覆我们认知的品质,所以我很喜欢。可能人生的经历,会影响着我们对柽柳的解读吧,坎坷的人生,也只有那些坚强的物象可以与之相似,正如简柔老师的人生,可能对柽柳更有好感美感。愿简柔老师活出柽柳的姿态。遥握,问候秋祺。特别喜欢简柔老师文章的韵味,总给人以绰约与拔萃之感。谨祝老师中秋节快乐!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9-28 11:46:44
  柽柳,不是怪柳,它是具坚韧顽强乐观开朗于一身,美丽而且魅力无限的一种柳树。托物言志,文章给人的是满满正能量,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拜读老师的美文,祝老师中秋节快乐!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28 11:54:28
  与红花草老师文汇近两年了,很佩服红花草老师在一片山区土地,打造自己的生活的精神,每想起,觉得如沿海的柽柳的品质有着更多的相似。人生需要不断鼓舞自己,柽柳应该是每个人的样子,从中得到启迪,才是生活的要求。我喜欢柽柳,早就写出,只是要感受秋风,我再去观察,才有精神的底蕴。最近特别喜欢看看柽柳,粉色的花,不应该是秋天的花象,可硬是献出粉嫩,笑对萧瑟的季节,怎么读都觉得还是不能理解为何。遥握,问候秋祺,谨祝老师中秋节快乐!
10 楼        文友:夕泠        2023-09-28 14:10:01
  柽柳,傲骨如松,芳柔如柳。 不读老师之文,还真不明白此乃柽柳,只是听说北方有红柳,大概就是此柽柳吧。被老师这样一写,对柽柳肃然起敬了。被一种美好的品格感染着。喜欢此赋,写出了心中的风景。拜读美文,预祝老师中秋国庆双节快乐!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28 14:33:17
  谢谢夕泠老师的美评。的确,又名红柳,因开粉红的花,故称。每一种植物身上都有特性,柽柳的特性更清晰。能够处于御寒和盐碱的双重恶劣环境而依然蓬勃,的确与众不同。礼赞柽柳,表达崇敬吧。遥握,问候秋祺,期待夕泠老师的佳作,谨祝中秋节快乐!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