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柽柳赋(散文)

精品 【东篱】柽柳赋(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47.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66发表时间:2023-09-28 05:57:43
摘要:也许是生在海边,对柽柳有着特别深的感情,样子比不上风景树,但它却是独特的风景,我要为之歌赋。


   一
   有些树木,并不贪恋篱园公园这样优渥的宝地,而是选择在荒凉的不毛之地。或许,命运本身就是一个诡异的游戏,无解;但我更喜欢用“品格”来评价它们的选择。
   早就生出活成一棵树的念头,所以,见到树木就怀着对生命崇敬的心念,或站在树下享受荫庇,或抬头仰视树的挺拔。尤其是胡杨树,我虽未见过,但胡杨的坚韧传说和英雄风姿,已成为我人生的榜样。
   能够和胡杨比肩的,可能只有柽柳了。一个在戈壁荒漠,将“古老不朽”的鲜活意义写在了枝干上,生一千年,朽一千年;一个置身盐碱荒滩,演绎着不败无畏的风情,笑对海风梳妆,餐饮风刀浪沫。“无边风光”,被这样两种树木延伸到极致极远。
   柽柳,她最配铿锵的诗,为其歌吟青春不老;最值得豪放的词为之平仄跌宕;更应该得到“大风歌”这样的曲调,为她弹起高昂的旋律。我就为她作一篇歌赋吧,赋她“东海沧桑某在斯”,(钱谦益句)赋得“桐花月如银”。不为“都门送别”生,独弄风姿荡春风。
  
   二
   一睹柽柳大观,还是那年前往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所见。恳求停下车,和柽柳合一张影。黄河入海口是终极的风景,百里盐碱滩涂的柽柳,本来是为入海口的风景作铺垫的,我却看成了主角。
   忘记了那条通往入海口的主路名字叫什么了,我就叫它是“柽柳路”吧。淡烟密树,柳荫垂条。碧得让我觉得是涂了绿彩,泛着一抹绿油。枝细如针,又像垂线垂丝,微风轻柔,丝线垂钓,钓一地的秋风。枝上还有披针,仿佛是经过沐露梳风,很长时间才梳理成如此风姿,是为了让我入眼吧。下垂的柔枝,多么像风情万种女郎的发丝,“发丝”上密下疏,披散有度。我又觉得垂下的柳丝和一个蓄着胡须的老者那么像,注满了沧桑的意义。这样几近矛盾的意象,我无法推翻。
   导游告诉我,这些柽柳是来自我的家乡荣成。它起初成活很难,一个树坑要用不含盐碱的粘土垫底涂壁,待根系扎好,之后,盐碱性土壤才成为它的乐园。在东营,柽柳的绿化价值,和入海口一望无际的金黄盐碱地水稻是一样的。路,是柽柳路;稻,是海水稻。这是进入入海口的两张名片。
   原来几百里的滩涂外围圈是柽柳,是湿地的天然长城。那些不精修饰的柽柳,大大小小,密密匝匝,挨挨挤挤,构成了柽柳之海的景色,护卫这几百平方公里的芦苇。正值九月,幸见柽柳花絮。纪晓岚有“颜色何曾似绛霞”形容所见柽柳之花,哦,像什么?“绛霞”之外皆不如。花序抽新,蓬勃爆发,纤小而密匝,简直可捧一抔在掌心,就是不能数尽多少粒,淡粉轻盈,生怕从手掌凌飞而去。淡雅俏丽,粉态婉约。想到一个文友说《红楼梦》只写了一个“粉”字,其柔如梦,其色如梦。解一个“粉”字,洋洋洒洒百万言。或许,那布满一穗的粉花,粒粒都是不一样的“粉”。其实,我并非赶得巧,这柽柳是被称作“三春柳”的,将秋天写意成春色,直让人怀疑是弄乱了季节。花谢花飞,三起三落,一年三度花,一生尽在花开里。这爱美爱花的心思,岂是凡树凡木可比的。梅开只二度,柽柳三度花,在我的心中,柽柳与梅皆是争春之物,可惜柽柳不列“四君子”之中,为之惋惜。
  
   三
   李时珍说,见柽,“天之将雨”,故称“雨师”。有诗这样说,“得雨则垂垂如丝”。无法断定芳名怎么来的,但栉风沐雨之象,堪拥其名。
   柽柳,有一大堆芳名,读之如珠玑滑落,伸手掬之,喜不自禁。殷柽、人柳、赤柽木、三春柳、春柳、三眠柳、长寿仙人柳、观音柳、垂丝柳、雨丝、蜀柳、西河柳、赤树柳、山柽柳……人们给与的最高评价是“木之圣者”。何为“圣”?
   柽柳,既有对抗生活的刚性,又有柔骨侠肠。濒海而生,自成屏障,海风有着把海水撕成千重浪的铜牙铁齿,不能使之退却,扼杀植物的盐份无可奈何,它攥紧一抔土,硬是在生命的禁区里顽强地活着,最终葳蕤出了一团碧绿,令人垂敬。在盐碱地里弄倩影,于大漠荒滩斗风姿。砂砾之中,不以灰尘满面示人;从深埋的盐碱里,汲取所需。就一般的风景而言,我们习惯用“活成了一道风景”来赞美,而柽柳是以看似柔弱之姿,造就一道风景线。圣者无双,必有卓绝,柽柳不负万木之圣的美誉。
   据说,柽柳的“沁盐”能力特别强,“沁”是柽柳的消化功能,也是品格。一个人面对苦涩,能自我消化,默默吞咽,这才是最强大。
   同属“柳科”的杨柳,却让人生出不一样的意象,成了柽柳的反衬。
   “杨柳依依”,生出送别时的缠绵意象,令人悱恻伤意。柽柳不失婀娜,更有风骨。“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句)杨柳连风情也弄不得了,唤来一月还是“残”。而柽柳呢,腥咸的海风可为餐,藐视宿命活成神一样的存在。“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句)弄出春烟,柔了水巷,岂敢临海风唱大歌?“弱柳从风疑举袂”,(刘禹锡句)只配江南缓缓行。而柽柳是站在“桃李愁风雨”的料峭里,宣誓着绿色的誓言,令所有瑟缩的、瘦瘦的植被低下羞愧的头,相形见绌。白居易干脆不以柳科看柽柳,“为同松柏类,得到嘉树中”,谁能轻易确定其类属呢。有柳之柔,更有松之骨。
   在柽柳所居的土地上,诗人也不敢给她一个藐视的诗句,词人更不敢拿她来写柔性媚态,更不敢把“主心不定柳随风,欲傍西南又向东”的意境借给柽柳。
   大漠中的胡杨,可以成为千年不朽的风景标本,在岁月中摆出的是前世今生的斯文;咸涩不毛的滩涂上的柽柳,演绎着暖柔的三季皆春的风光,颠覆着人类关于季节的概念。坚韧,倔强,凝聚,执着,这样的品质,岂止是扎根在盐碱地,也深深植根于我的心中。志异作家蒲松龄别号“柳泉”,应该是柽柳之柳,愿文思如柳摇意似泉滚涌。我多么想笔下蘸着“柳风”,唤醒笔端的灵感,把一怀的歌词都倾倒而出,献给柽柳。
  
   四
   仲秋又至,去看柽柳花开吧。按照东营导游的说法,荣成则是柽柳的“故乡”,不必刻意从记忆里搜索柽柳的影子,那个“中国古传统村落”东楮岛,就珍藏着一堤的柽柳风景。国有国树国花,市有市树市花,在东楮岛,有岛树岛花。别觉得东楮岛名字里有“楮”字,就以为楮树楮花就是岛的风景,楮,是记录这座岛村的第一棵树,柽柳才是东楮岛的风景名片。
   东楮岛是孤岛,五十几年前,一条大坝连接了岛与陆地,大堤两侧遍植柽柳。四面环海四面风,五里长堤五里柽。岛民创造的风景不是纳秀藏珍的小公园,而是蓬勃的气势。
   车要慢行,柽柳弄姿,快了亵渎。这是粉色的天路,蓝色的大海长在堤坝的两侧,粉与蓝,在色彩学里难以匹配,但在这里,却和谐地相拥相顾。柽柳一穗穗的粉花,很是纷乱,毫无秩序,时而跳到眼前,时而被风牵住躲开了我们的眼,完全是欠构思的样子,但却自然形成美态。绰约的一穗粉,展示的是一种绝世的美学,万物中果真有尊卑的分类,柽柳的粉,则是独有的高贵。如霞,霞不常在;如胭脂,太小气了。粉,不是柔弱的颜色。海风是一把刀,斧凿刀削,让柽柳的树干遍体鳞伤,但它枝头着绿,再呈粉色。这是什么样的环境啊,沙砾遍地、罡风劲吹、寒冷刺骨,柽柳必须面对,越是置于死地的地方,越能彰显生命的高贵,一株株柽柳,不负造化的安置,在海风中,且琢且磨,硬是从骨子里捧出了粉色。你以凛冽对我,我以粉嫩相报,我们实在无法解释,于是只能用“以德报怨”来歌颂柽柳的品格。
   中国人从来都是一个不管怎么样都得活下去的民族。天斜了,倾斜于西北,星辰归宿,那是中国人永远的希望;天漏了,我们创造一个女娲,衔五色石补天,我们的民族心永远是圆满的。中国人以乐观的精神,修补着世界的残缺,坚持活下来,柽柳就是这种精神的写意写真啊。
   西谚说,即使上帝,也不能在三个月里造出一株百年橡树。中国人不会相信上帝,但相信,一旦栽下希望,一定有一道风景。中国人更相信玉汝于成,艰难成就的风景,一定是最极致的风景。我更喜欢中国人把“沧桑”作为风景的理念,这也许更切合我们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特点吧。
   柽柳,是带着粉色的沧桑,是沿海居民的菩提树。
   荣成的北海部,直接迎着大洋的寒冷季风,而这里,却更是柽柳葳蕤的家园,一条从那香海出发到天尽头的路线,近海一侧,也是缤纷粉彩一片。海水漾着欢快的波浪,欲吻着柽柳之花,那些柽柳花也不负海水的亲热,漾成了一道粉色的银河系,点亮了美妙的时空。
   我已经不满足于观一路柽柳风景了。大自然从开天辟地始,就造就了水旱两极的格局,柽柳却让我们意外地看到选择最恶劣的环境生存,了不起!吾心安处,说的是一个人的心如何安顿,也适合给柽柳吧,任何生命都是一次探险,她得益于一个禀赋——顽强。顽强是超越一切风景价值的东西,柽柳,心中没有一个希望被搬迁的概念,永远没有。
   “爱君双柽一树奇,千叶齐生万叶垂”,我喜欢柽柳争奇斗艳;“生来傲骨斗风沙,到老犹红不曰花”,我喜欢柽柳不以花姿惹眼却胜过繁花似锦。这就是柽柳。老了,告别了花和花季,但心中仍存一树花,最爱柽柳花。
   一般的风景,可以植于一个人记忆的深处,留着它的影像;而柽柳则可以根植于一个人的心灵土壤中,染渍无欲无畏的心色。
   不敢高攀,那就活成一棵柽柳的样子吧。
  
   2023年9月28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6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眼昏花,编辑此文前,一直将” 柽柳”读作怪柳,闹了个天大的笑话。柽柳不是怪柳,它能择荒凉不毛之地扎根,品格堪比胡杨。那年前往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作者见到柽柳大观。柽柳路上,淡烟密树,柳荫垂条,柽柳沐露梳风,风情万种,亦如一老者胡须低垂,流露几分沧桑。让作者惊讶的是,导游说这些怪柳来自故乡荣成。如今,几百里滩涂外围均是柽柳,俨然湿地的天然长城。正值九月,柽柳飞絮,淡雅俏丽,其实,柽柳是争春之物,未列入“四君子”之列,实在可惜。柽柳,被芳名所累,殷柽、春柳、观音柳、雨丝等等,既有对抗生活的刚性,又有柔骨侠肠。据说,柽柳的“沁盐”能力特别强,“沁”是柽柳的消化功能,也是品格,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而杨柳,同属“柳科”,“杨柳依依”,生发出送别时的缠绵悱恻,古诗词中多有表达,白居易干脆不以柳科看柽柳,“为同松柏类,得到嘉树中”,如此,反衬柽柳,有柳之柔,更有松之骨。柽柳,颠覆了人类关于季节的概念。坚韧,倔强,凝聚,执着,以这样豪迈的气质,扎根在盐碱地,也深深植根在作者心中。仲秋又至,作者回故乡荣成的东楮岛,看五里长堤柽柳风景。柽柳一穗穗的粉,展示了柽柳绝世美学,柽柳,面对沙砾遍地、罡风劲吹、寒冷刺骨,硬是从骨子里捧出粉色,“以德报怨”的品格,光耀世间。如同中华民族的乐观精神,无论天斜天漏,都满怀希望,生生不息。它得益于一个禀赋——顽强。顽强,超越一切风景的价值。柽柳,美得沧桑,美得坚强。作者虽然老了,告别了花和花季,但心中仍存一树柽柳花。柽柳,已根植作者心灵得土壤,染成心色,自己将努力活成一株柽柳,迎风斗雪,无欲无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生长在滩涂、堤坝的柽柳,展示了柽柳这种植物的独特风景,借物喻人,表达了人生当做一株柽柳的豪迈情怀。深情佳作,力荐赏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928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9-28 15:26:17
  柽柳,柳絮飞花,粉色的,有婉约之柔美。其树,生在盐碱地,傲骨如松,长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怀才老师以犀利的洞察,细致的描绘,浪漫的想象写就此文,通篇文采灼灼,将柽柳的外在美、气质美、精神品质风貌之美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油然而生敬意。作者以树喻人,表达了对直面挫折、在逆境中迎难而上的卓然不群的人的敬意和赞美,那种人格魅力如星辰闪耀,令人仰望。好文,情景交融,哲意深藏,丝毫没有说教之语,只有情怀的濡染陶冶。盛赞才情,问候怀才老师创作辛苦,预祝中秋佳节快乐!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28 15:32:52
  谢谢罗老师的精美点评。几次去看柽柳,都是被它的沧桑感感染了,海风不烈时,细致飘曳,柔美有余,更多的时候是以一个老者的形象出现在海边,细细的枝条就像老者的胡须,有一种笑对海风的读感,所以就特别喜欢。人总是会老的,老的是外貌,但骨子里依然不老,我想这应该是柽柳的内核。尤其是它并未获得最好的地理条件,依然坚守。有些风景并不喜欢走进我们的庭院,则是更有观赏价值的。在庭院,可能就是一种点缀,并未获得主体地位。啰嗦了,见谅。遥握,问候秋祺,谨祝罗老师中秋节快乐!
12 楼        文友:岚亮        2023-09-28 16:25:37
  今天南田徐兄儿子娶媳妇儿,我去喝喜酒,看文迟了,见谅!柽字读柽,不读怪,但与柳字组在一起,确实有点怪。一是绰号一大串,比柳条儿还长。二是都说柳絮如雪,它却花开似血。三是兄弟姐妹多,什么白花的、长穗的、短穗的、翠枝的,多枝的……二十多个。以前,对多枝柽柳有所了解,因为它就是长在沙漠上的红柳。今读《柽柳赋》,方知柽柳才是柳科的老大。美啊,细枝曼妙,绿叶红花。壮啊,大海之滨,绿烟一痕。奇啊,火燎水淹,百毒不侵。更难得的是,它竟然有着胡杨的风骨,让人感叹。大哥之笔,犹如一支神奇的雕刀,雕啥都是入木三分,触及灵魂,而又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纵横捭阖,驰骋今古。小弟拜读学习了。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28 16:41:24
  谬赞了。谢谢岚亮老师的美评。喝喜酒,多么喜庆的事,看文迟早都不要紧。我不甘推测柽这个字的造字法,应该是形声字,我还是觉得是一个会意字,木中之圣啊。岚亮老师对柽柳更是熟知,好东西,人们总是给与很多赞美,可以理解。的确柽柳是以老大的姿态出现在外面的面前,它的气度,令人崇敬。把风骨这样的嶙峋之词给它,一点不为过。怀才也是努力解读柽柳的精神风骨,笔力真不如岚亮老师的啊,读你的文章,总觉得自己应该歇笔,无法企及的高度和美感,总让我生敬。遥握,问候秋祺,期待岚亮老师的佳作不断,谨祝中秋节快乐!
13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9-28 20:23:23
  柽柳是不是长在湿地河滩个头矮小,成丛生长的那种柳树?既是绿叶为何又叫红柳?但是它也曼妙还开粉色的花,看来还是喜欢美的。更重要的是它的风骨,精神叫人敬佩。老师无论写啥都能写得入木三分。拜读学习!问候老师!中秋快乐!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28 20:45:37
  谢谢月亮老师的精彩留墨。柽柳又名红柳,但在外面这里,一般指称生在盐碱地海边的柳,叫柽柳。一年一次开花,以粉红色为主。柽柳是盐碱地独存的圣树。阅读柽柳,总有挖掘出柽柳的风骨,我努力去开挖吧,希望给读者良好的读感。遥握,问候秋祺,谨祝中秋节快乐!
14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3-09-28 22:22:22
  边读文章,我想到了那句话: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还有类似的一句: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读完文章,我首先要做的是,立即查看柽柳为何物?图片查找,来得直观嘛。但图片给我的感觉是纤弱之美,那么细的枝条,那么柔不经风的样,而且,妖娆多姿,粉嫩含羞,完全一幅婆娑女儿样。
   若不是先看了老师的文章,真的无法相信,柽柳是如此坚强的生命。查看到柽枊的花语是赎罪。之所以为赎罪,据说柽枊的前身是玉皇大帝殿前的植物,因为有一天一不小心挂烂了玉皇大帝的衣服,于是就给降罪到人间的沙漠中去防风固沙来赎罪。
   原来,前世的柽枊,是如此尊贵之躯。我猜测,前世的它,应该就是一个女子,也许只是想靠近玉皇更近一点,没想到惹怒了玉皇,被打入凡间。毕竟是仙家出来的,决非等闲,哪怕是被抛在了滩涂盐碱之地,也要活着一种姿态,一种气度。于是,风来沐风,雨来迎雨,风雨不惧,只因心中藏着一个梦,柽枊以柔制刚,终于把自己活成了无可替代的样子,又美又坚毅,这种倔强的美,比起天庭的它,应该更有力量,更强大。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的精神。若人人都活成了一棵树,那么这个民族,就是千年不倒的胡杨,而胜于胡杨。
以我心,写我字。纤指一动,素语如馨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29 08:41:27
  谢谢素心老师的精彩留墨。首先问候素心老师中秋节快乐!谨祝老师阖家幸福!生活,就是要从荆棘中踏出一条路,柽柳,如果在实地看,要比网络图片丑陋,但它是以气质来表达美感的。我始终认为沧桑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美,所以很喜欢柽柳。当然,面对杨柳,我也不会生出太多的腹诽之词,毕竟杨柳从不招惹我们,这是人们寄托给它的意思,逐渐情绪化了。的确,柽柳的花语是赎罪,我写作的时候,在追问,它何罪之有,所以没有搞明白,不甘写。
   我怎么看都觉得柽柳就像一个满脸胡须的老者,素心老师的眼光很美。粉红的花的确如女子。
   柽柳在沿海岸边,站成永恒的风景,值得我们向它敬礼。遥握,问候秋祺,谨祝创作快乐。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