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打开书签里的那些时光(散文)

精品 【东篱】打开书签里的那些时光(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47.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87发表时间:2023-12-17 07:53:18
摘要:读东篱社团孟飞老师的《我的书签》,一下子唤醒了书签故事,感觉,曾经的时光,因为有一枚书签,越发光亮了。尤其是外孙还赠我书签,好像故事的首尾更完整了。有时候,无需谁提醒,只一物就可以让我们打开曾经的时光,走进温暖。

【东篱】打开书签里的那些时光(散文)
   读了东篱社团孟飞老师《我的书签》的散文,我开始在书房里搜索我的书签,还真不少,曾经的时光,落在了这些书签上,变成了故事,带着温度,缱绻于我的眼前。
   记得我上高中时,从村里金顺叔那获得一本《三国演义》,他叮嘱,一定要爱惜,不能卷曲页脚,不能折痕,反正好几个“不能”,我都应下来。正赶上过年,我便把过年要烧的送岁纸抽下几张,剪裁成条状,夹在书页间,外露一个黄边儿。大概,这是我最初的书签。记得还书的时候,我故意留下一张,意思是让金顺叔看看我是怎样爱惜书的,因为我获知他还有《古今传奇》和《彭公案》,给他种下个爱书的好印象,于是就轻易获看了那两本书。
   金顺叔后来在我面前说“孺子可教也”,未究这几个字的出处,只知他喜欢我了。书签是爱书的信符,不必表白,爱书的人看得懂。
   读师范的时候,我和后桌的志水同学成为好朋友,源于他给我做书签。他本来就不应该读中文,应该去美术院校深造,听课时,大部分时间开小差,要去我的笔记本就在四边划上花边,根据内容写上名言这类的话。后来发展成给周围同学做书签。书签纸来自校门口的小卖部,包装盒被他收来,剪成书签纸,一端还打孔,拴上一根彩线。彩线是问女同学索要的用于打手套的各色毛线。
   书签夹在书中,给我的感觉是精致无比。从关于读书的名言,到后来我们自己创造名言警句,无非都是爱书的话。读书的动力,书签占几分?不好说,但书签就像在看着读书人,眨着聪慧的眼睛,挑逗着我的兴趣。读师范的往事,大部分忘记了,可书签往事,就像夹在我的心缝间,每当打开书,书签就给我讲故事了。看到孟飞的文章,我把那些曾读的课本拿来翻个遍,无果。我电话问外孙,是不是被窃取,外孙说,姥爷的旧时光,我怎么能偷去呢。
   有时,因为找不到一个故事的证据或入口,而惶惑起来。书签的回忆渐渐凋谢在我的时光里,找不到原物,那曾经的画面还在跳动,仿佛书签变成了有声语言,呢喃着,告诉我——完成了读书任务,我就应该退出那段时光。可我很想收藏一张那样的书签,记住那段读书时光。最难折回的是曾经的时光啊!
   每一本书,不应该只是我们的眼睛的住所,应该在夹缝里留下书签的身影。于是,教书的日子,我总是在每一本书里夹上书签,书签都是用裁剪备课纸而成,甚至一本书夹上书签,就像一个花白胡须的老者,一个学生称我是“纸条先生”,纸条就是最简约的书签。讲课时俯瞰教案很不方便,那些书签就成了提示我讲课内容的信息源。
  
   二
   大约是20几年前的教师节吧,书签成为那个节日里最特殊的礼物。学生从喜欢给节日里的老师买束花,到自制贺卡,老师们在办公室,展示着自己的收获,炫耀着自己的荣耀,这样的荣耀从不带着一点点的伤害,大家都是互相欣赏,非常羡慕,有时候夺人所爱,看上的贺卡就收归己有。
   那年我收到四个学生共制的八枚简易书签。画上简笔画,每个学生写一句祝福老师的话,不敢独占,也想显摆,居然被抢。礼物缤纷轻重,尤其是在师生这个互动的群体里,再轻的礼物拿在手心里掂一掂,都是沉甸甸的。礼物不是财产,是可以分享的。后悔的是没留下一张那样的书签,不知同事的书中是否还夹着抢去的书签?有人问,当老师的好处是什么?桃李满天下。太笼统了。其实,那种相处的细节,才是刻在心上,最难抹掉的,成为一种永不黯淡的光彩。曾经看到当地一位老师的随笔《花絮》,就记下那些师生互动的瞬间故事,真想把我的这段缤纷花絮也填进去。
   2000年,我在北京教育学院进修。适逢国庆节,我去逛“地坛书市”。也喜欢去逛一年一度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书市,不过,那里多是云集了书店出版商的大书市,不如地坛更适合个人购书,格局虽小,但有淘书的雅趣。在地坛那,从来就感觉不到“纸书已死”的气息,仿佛是给纸书留下一个特别的空间,藏书和爱书,在这里有了精彩的碰撞。
   记得淘书七八本,其中买下了《第三只眼》等书,有了意外的收获。摊主说我有眼光,多了一只眼看世界。同时配赠三副塑封的香山红叶书签。其实,我是恋着香山红叶书签不走的,用“第三只眼”发现了书外的斑斓色彩。摊主告诉我,这是“叶脉书签”的料,回家放在碱水里煮一下,拓在一张白纸上就成了那样的书签。我是不忍,如此原色,看着红叶,拿起放下,随着书页的翻动而飘,多么好。不慎啊,我的一堆书放在地下室,妻子以为是废书就当破烂卖掉了。得知,真想去追那个收破烂的,却记不住人家的面目。
   但愿,收破烂的那位拿回家发现了这些枫叶书签,当作礼物带给他的孩子们吧。坐下来想,或许他的老师心血来潮,为鼓励学生读书,出一个作文题“我的读书生活”,那孩子们会用上这个题材,写一段偶得书签的故事。即使他不知道这几片红叶书签来自何处,也无妨。他可以写,来自一个读书人,红叶——寄出了红色的心语;红叶——将血脉铺设到了远方……
   想法始终纠缠着我。也想把那枚红叶做出“叶脉书签”,恭敬地放在惠特曼的那本《草叶集》的扉页,或者夹在每一个书页之间,作为珍藏,可以让诗和叶子真正沉睡在一起,变成“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草叶集》的诗歌题目)
   没有抓在手里的时光,给了我们太多的重新设计,或许,错过的时光就是这样,只为完成我们的一个梦而被想起。其实,《草叶集》早就有了好几枚树叶书签,那些诗句还时不时地在树叶书签的声音里吟哦着,重新加进去的书签,也是有着来历的,也是将一段风光摘取,珍藏于书中的。
  
   三
   也算是多了一份鲜见的闲情逸致吧,几乎每秋,我都要寻一些树叶做书签,放在书页间夹平整了,再套一个透明度好的塑料袋,心中的理由是——深藏时光。
   久负盛名的圣水观,有两株千年银杏,深秋了,银杏叶子,注满了金光,然后飘落于地,捡起几枚,晾干,压平,用笔在扇形的页面上写上两个字,或“耕读”,或“藏秋”,或“惜福”,总之,代表一时的心境吧,时间的落款,凝固了时光,断断续续,也有十几枚了,每当打开,这些扇形的银杏书签,仿佛就是一枚枚蝴蝶,随着回忆,飘飞巡舞起来,曾经的年份,并未有什么故事,只有那时的一个心情,唤回来,重新自我修复。每一个时光,都需要我们珍惜,走过的时光,割裂哪一段,都觉得不完整。
   有时候,也随地捡起几枚法桐树叶,仔细端详,也有枫叶的姿态,三角,五角,普通,并不名贵。未必名贵的才值得收藏。落叶几度,绿又黄。时光在每一片落叶上老去,什么样的落叶不沾着时光的记忆啊。并非一叶知秋,而是一叶一秋,每片叶子在落下的那一刻都有着独特的意义。
   我喜欢出门旅游必须带几片叶子回家,尤其是秋天,哪怕一路也见不着有卖旅游纪念品的,只要可以拾起一片叶子,价值并不低于纪念品。今年的十月,秋色织染着的科尔沁大草原,也打上了我的足印,哪怕不能停车,我也要想法暂停。去往科尔沁草原,在入口处,遇到了“代钦塔拉”枫林,千亩汪洋,五角枫被秋光点燃得正旺,一车人忙于留影,我去捡拾五角枫叶,枫叶未熟透,握住枝头就是不放手,我找个低处,摘下几枚,藏于衣袖。生怕草原人一声吆喝,其实也不怕,我早就想好了道歉词——原谅我的书签情结吧,我想把草原最美的枫色带回家……
   草原的蒙民一定“哦哦”表示理解,并送给我一个欣赏的眼神,可能还会转身摘一把给我,并说“送一枚秋色给你”,蒙语怎么说?不知。我一定要仔细解释,我要把一枚枚枫叶酿成秋诗,装进我的书里。多么美妙的对话,枫叶仿佛就是一片唱片,放在书页间,打开,就听到了“草原之枫”的声音。
   美妙的情境,总会给读书生活添上快乐的旋律。就像朋友相赠一本书,书中总是氤氲着朋友的气息。
   那些被我珍藏的叶子书签,其使用价值不是很大,适合观看欣赏。我从书架上取下那些夹着叶子书签的书,打开,并非如我想象的那样,保持着曾经的色泽。艳丽的枫叶书签,金黄的银杏叶书签,暗红的法桐叶书签,都变成了褐色的了。时光在沉淀啊,静静地放下了曾经的华美艳丽的颜色。我觉得,一切时光都会悄悄老去,令我有些怅惘。是的,珍惜时光,不是一句没有份量的话,一旦过时,曾经是时光再也不能回来。但我还是找到了慰藉,将叶子书签放在鼻子闻一闻,仿佛时光还有着香香的味儿,或者就是书香的味道,混合在一起,这应该是时光赐予读书人的一种暗香吧。
   我的境界还是局促了。枫叶、法桐叶、银杏叶,或者是一片不知名的草叶,那都是多情的岁月奉献给大地的最好书签。大地,永远是一本读不完的全书,这些书签就是我们阅读大地这本书的索引。随便打开落在地上的一片叶子书签,底下一定有着草籽待孕的故事,有着禾籽发芽的精彩。
  
   四
   用书签记忆读书进度,是很精致的生活,可惜并未持续下去。我喜欢看的是那些可以敲响我的时光的作品,从中寻找自己的样子,遇见说到心坎的话,我习惯折页以记,常常是一本书读完,折页多处,惊叹读书所得,也多了一点心痛,书页折伤,伤痕难复。喜欢睡眠前捧书默看,想睡了也随时折叠一页,是想让书也休眠一晚,可书页被折叠,睡得着吗?
   外孙根据我的习惯,给我买了“昼夜书签”,床头粘贴,用到就撕下一页,夹在书页间。还给我买了“火柴盒书签”,抽出一页,飘进书中,更方便。
   喜欢丁立梅的书,可能有一半是因为她的每本书里都配赠五枚精致的书签,出版社为读者考虑得足够细腻,置于手中,手感极好,书签,我觉得本身就是懂得读书人,在读书人歇目的一瞬,跳到读至的页面,好像说,我给你记着读到哪,放心吧。一种温度,无法用温度计测量,但可以明显感受到。不过,有的书签商业气息过重,印在上面的是作者还有哪些文集,变成了“书签广告”,书签的读书意义,荡然无存了。
   外孙知我读书喜欢使用书签,他去山东曲阜旅游,特地给我买回了竹制书签。宛如微型竹简,其上雕刻着孔子头像,也有古器皿图案,最喜欢的是竹书签上的《论语》句子,如“学而时习之”等。尽管那些句子早就烂熟于心,但还是有一见钟情的感觉。我目前的读书时光,可以和外孙喜欢的时光对接,倍感新鲜啊。看那书签,一穗穗,或金黄,或艳艳,或绿意流淌如流苏,仿佛有了仗剑游书海的感觉。
   其实,我还真未懂外孙为何赠我书签。从他的暑假作文看到一句——姥爷鼻尖上挂着一副眼镜,就像一个探雷器扫描着书上的地雷,感觉很帅气,于是遇到了书签,就想给姥爷配齐读书的装备。
   最好的“装备”是书中的内容,书签,只能算了配饰。我所遇的时代,是最适合好好读书的时代。书签,将我的读书时光装饰起来,从粗糙,到精致。可惜的是,曾经那些粗糙的书签,都消逝了,只能用记忆打开读书时光的闸门。
   如果人生可以从头再来,一定要注意这个细节,收藏自己的读书书签,在时光里签下自己的笔迹,留下时光里最鲜美的韵味。
   那些书签,在心头飘过,心情就像一朵朵不载阴雨的云,将时光洒满点点的亮。有时候把那些书签抽出来,排布在手里,就像一副牌,不能像《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即使不能打出王炸的效果,也有手握大把时光的满足感。
  
   2023年12月17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4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书籍的海洋中,一枚精美的书签,如同一个温暖的港湾,栖息着美好的阅读时光。孟飞老师的散文《我的书签》,让怀才老师的目光落在了书签上,打开了曾经的阅读时光,唤醒了温暖的书签故事:上高中时,作者从村里金顺叔那里获得了一本《三国演义》,为了兑现“一定爱惜,不能卷曲页脚,不能折痕”的承诺,便把过年要烧的送岁纸抽下几张,拆剪成条状,夹在书页间,外露着一个窄窄的黄边。还书时,还故意留下了一张。这最初的书签,不仅是一枚小小的标记,更是作者爱书惜书的见证。不仅给金顺叔种下了“孺子可教也”的好印象,还轻易地获得了《今古传奇》和《彭公案》两本书的阅读权。读师范的时候,同桌的志水乐于为同学们做书签。把包装盒剪下来,做成书签纸,在一段打上孔,拴上女同学们打手套的各色毛线,还分别写上了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自己创作的名言警句。“书签,是文字的舞者,在书页间跳跃,将阅读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读师范的往事,大部分忘记了,可书签往事,却永远夹在作者的心间。教书的日子里,每一本书里都夹满了书签。那些最简约的书签,就成了一个灵魂工程师的备课信息源。二十几年前的教师节,书签成为了那个节日里最特殊的礼物。作者收到的四个学生共制的八枚简易书签,几笔简单的画,每人一句祝福的话语,让那些相处的细节,铭刻在心里,成为了老师们永不暗淡的色彩和无上的荣耀。2000年,作者在北京教育学院进修时闲逛“地坛书市”,不仅掏得了《第三只眼》等精彩书籍,还获赠了“香山红叶”的精美书签,可惜这些夹在书里的书签,被妻子当做废品卖掉了。我想,那些精美的枫叶书签,一定如怀才老师所愿,被买主当做礼物送给他的孩子们了。没有抓在手里的时光,如一枚枚书页里的书签,只为完成我们的一个梦想而被想起。深秋的银杏叶注满了金光。一枚枚银杏书签,仿佛一枚枚蝴蝶,飞舞着曾经的时光。在金色织染的草原里捡拾五角枫叶,只为了把枫叶酿成秋诗,慰藉一下内心的书签情结。用书签记忆读书进度,是很精致的读书时光。可折页的习惯,在惊叹读书所得的同时,也多了一分心痛。外孙知道姥爷读书喜欢使用书签,给作者买了“昼夜书签”,沾在床头,用到就撕下一页,夹在书页间。还买了“火柴盒书签”,抽出一页,飘进书页。竹制书签,宛如微型竹筒,其上雕刻着孔子头像。那书签,一穗穗,或金黄,或艳艳,或绿意流淌的流苏,仿佛有了仗剑游书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美妙感觉,给读书的时光留下了快乐的旋律,在心头飘过手握大把时光的美感。怀才老师的一段段读书故事,如一枚枚精美的书签,蕴藏着曾经的美好时光,也留下了时光里最鲜美的韵味。怀才老师的又一意味深长的大美之作,倾情推荐文友赏读。【东篱编辑:雪胎梅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217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12-17 16:02:06
  怀才老师从一枚枚书签中,打开一个个精美温暖的故事,一枚书签,一个故事。一枚书签,一段时光。有对书的喜欢,对亲人,对同学,对朋友,乃至对一切美好时光,美好事物的赞美与怀念。此文文字如珠似玉,落地生花,阳光温暖。遥握问候怀才老师,谨祝冬暖一切都好!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2-17 16:08:10
  谢谢湘莉老师的雅评。一枚书签,可能只是一个符号,读书时,随手一动,也没觉得会有多少作用。但把目光聚焦于那枚书签,那些曾经的时光就打开了,我觉得每一枚书签都会有故事了,来自何处,从怎样的画面中走出夹在我们的书本中,已经跟随我们读书多少年了,一下子就把时光链接了起来。最近主要使用外孙给买的那种一端封着胶质的书签,撕下一章,随手夹在书中,过后就丢弃了,感到可惜。不过,随时写几个字也觉得对得起书签了。非常喜欢和你这样交流,见谅,我有点啰嗦了。遥握,期待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12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12-17 22:28:13
  老师的书签故事很精彩,一枚枚书签收藏了那么多美好的故事和温暖的时光。我的阅读,成册的书用一二十个数字能数出来,我是只藏书不读书,我的阅读是碎片似的,用得着书签的时候比较少,尽管我有不少书签。拜读学习了,祝老师夂冬暖,天天开心。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2-18 08:29:19
  谢谢淡墨老师的留墨。其实,刚刚退休,很多事还在奔波,坐下来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几年就好了。人生的滋味,可能是很小一件事就给提振起来了,保存书签,留下故事,读读书,想想日子里的好,生活就是这样,尤其是退休之后。遥握,问候淡墨老师冬祺,谨祝创丰。
13 楼        文友:孟飞        2023-12-18 19:26:57
  写得真好!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开篇就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不仅是填词,写散文也是一样,必须要有境界。境界,不论是“造境”还是“写境”,实际上都是个“情”字,有情之文则自成妙文。怀才老师的这篇散文有祖孙情、朋友情,还有人与自然之情以及人与文化之情,读来很是厚重。问好,致敬!
李旭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2-18 19:31:41
  谢谢孟飞老师的美评。写这篇散文,还是你的那篇作品让我有了写作的冲动。时光里珍藏着很多故事,虽构不成情节,但因一物人引起怀想,有了不写不舒服的感觉。情和境,是写作人应该好好把握的东西,无情则烂掉,无境则不能安我。遥握,问候冬祺,谨祝创丰!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