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东篱】去追小洋山(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东篱】去追小洋山(散文)


作者:韩格拉图 举人,4533.0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69发表时间:2024-06-17 06:19:44

先说明一下,我们去追的小洋山,是我心目中的海港明星。它就是隶属于浙江嵊泗的小洋山岛。以前,岛上平地少,路崎岖,故简称小洋山,而非小洋“山”。因岛上多羊,旧称羊山,加之岛域面积较小,后改叫小羊山,又因岛四面环水,而渐渐演变为小洋山。小洋山岛与大洋山岛一北一南,隔海相望。
  
   一
   那是2022年6月中旬,日历已翻到仲夏。上海在全市居家隔离三个月后,复发的新冠疫情终于退去。我也终于走出了家。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我只想离开小区,只想出去走走,哪儿都行。
   正逢周六,朋友和我一拍即合,两个人开着车就出发了。没想好去哪里,朋友叫我大哥,事必躬问:“去哪?”“去看大海。”我咕咚喝了口水,就信口开河了。“来上海这么多年了,还没真正上过海呢。”我兴奋地又啰嗦一句。
   “去看东海大桥?”朋友提醒我,正中我意。调好导航,我们像离弦的箭一样,方向直指上海东南的芦潮港。1995年春,我参加虹口区经委组织的外省市落户上海企业学习考察活动,到过那里。
   朋友开车,我赶紧了解下东海大桥,同时,恶补一下洋山港的知识。东海大桥是洋山港区建设一期工程的三大部分之一。大桥总长32公里,桥宽31.5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小高速。这和有些城市路桥要求减速慢行反差极大。预期寿命100年,可以看出桥梁设计者多么自信,“弄潮儿向涛头立”,一桥尽显建设者风采。
   上了沪芦高速,车辆多了起来。也是,这么久的封闭,人们太需要放松了,很多人都抱着和我一样的想法,出来换换空气。朋友路怒的老病有点犯,开始嘟嘟囔囔。我则想起一句诗:“车队像一条河”,仿佛这些车都要汇入浩瀚的大海。还算好,没有长时间堵车,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到达了东海大桥的收费站口。
   开车上桥,才觉其雄伟壮观。一条卧海彩虹,横跨浦东新区南汇新城与浙江嵊泗洋山镇之间。从北向南,由南北引桥、主桥(主航道桥及辅航道桥、非通航孔桥)组成。它仿佛是多座大桥接力而成的S形大桥,在其中,似能找到南浦大桥、杨浦大桥、西湖六桥、瘦西湖二十四桥身影。出行,有了桥和涵洞,那是最刺激的,是可以给眼提神的。
   最美的风景,往往都在路上。我看到这座大桥的人性化设计。有四个巨大的通航孔,可通行万吨级货轮,也可通行普通货轮。这些孔和那些非通行孔,随着桥身的逶迤,彼此回眸,如一只只深情的眼睛。这些眼睛能借给我就好了,此刻,我觉得眼睛不够用了。我想,这样的设计,还能缓解司机驾驶疲劳,每一转弯,都能看见前面的风景,似能看见一段段江南小桥流水的温婉,驱逐了人在旅途“骑马不见马”的孤寂。
   再看汪洋之上的那些发电风车,这是10万千瓦的风电场。由近及远,它们发出的嗡嗡声,一定被刻录在万顷波涛之中了。风车悠悠转着,将多少遥望的目光,纺成童年的情丝,缠绕在我们心上。我曾看过一部纪录片,风轮里有一部电梯可以到达,工人就在那么峭拔逼仄的空间里检查维修,他们很辛苦,很了不起。如同身边闪过的主桥上的倒Y形索塔,其实不如说成“人”形更逼真。是人的力量,肩扛腿蹬,加上科技支撑,才挑起一座座世人瞩目的大桥,我们才成为拥有“桥梁博物馆”美誉的伟大国度。
   过了主桥,驶过大乌龟岛,再驶过辅桥珠山大桥,就见到小洋山隧道了。四个道孔,高速和地面各占一半,我们走的是地面隧道。两个半圆的隧道,涂画着黄边黑道,非常醒目,像两轮半月,放射璀璨的光芒。朋友开始减速了,很快就下桥入岛了。现在,小洋山本来就与临近的大指头山、小岩礁等小岛连成一体,加之洋山深水港的开发建设,填海造陆,这座崎岖列岛的第二大岛无论名气还是陆域面积,早已名列榜首了。原来是“士”字形走向,现在,从卫星地图上看,俨然近“口”字形了。这让我联想起《战士第二故乡》这首歌,一名战“士”开“口”歌唱:“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
   不要觉得直奔目的地就是看到了风景,风景满途,如果谁在车上闭眼打盹,那就真的是损失,错过了起码一半的风景。有时候想,到了目的地,然后转身而回也不亏。这是我的旅游之感。
  
   二
   大桥的确长,用时三十多分钟。本来,带车逛逛东海大桥,下了桥就该返回了,忽然发现路旁一个墨绿的指示牌,一个大大的箭头,指向一个地名——洋山石龙风景区。
   “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立马达成一致,转弯,停车,既来之,则安之,时间足够用,到景区游览一番。
   下车后,我看见一座怪石嶙峋的小山,在这万物蛰伏的海岛上,显得尤其高大。所谓石龙景区,由五座山峰组成,大、小城子山,大、小观音山,仰天盘。“城子”早已倾圮,“观音”不知去向。作为普通游客,很难区分这些山体相连的山峰,只能看指示牌和揭示牌上的标注和说明。为方便游览,五座高低错落的山峰,由约2600米长的石阶连接在一起。这石阶,蜿蜒迂回,依山就势,起起伏伏,有些地段,铺在石墙之上,恍若一段八达岭长城闪现。天然喜欢上这些干巴巴的标牌文字指引了,仿佛就像一本书的索引,顺次而往,事半功倍。
   入口处,几块石头,状如刚出锅的刀切馒头,它们汲取日月精华,默默发酵,仿佛散发出阵阵香气,引发我们饥肠辘辘。快近中午了,没关系,我们背包里有面包。爬山的时候,面包也会变成石头,有些重。没走多远,抬头已见几块怪石,乌龟石、元宝石等等。这山多秃岩,每一块石头,赤裸向天,像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让它像什么,目光如凿,只要盯着看一会儿,你就会如愿。
   拾级而上,奋力攀登,很快就到了小观音山区域。闯入眼帘的是一面硕大的山崖。山崖色泽厚重,略泛苍黄。上面的题刻,气势磅礴,力穿石背。看介绍记载,是公元1608年,明朝戚继光属下游兵都司张文质,巡视至此,顿觉神清气爽,胸涌豪情,便一气呵成题下“海阔天空”四个大字。是小洋山岛上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方题刻。这表达了爱国将领戍守边陲,抗击倭寇的必胜信念。来到1号观景平台,举目向东南远眺,海天茫茫。天空把辽阔的蔚蓝,大把撒进海里,远道而来的长江和钱塘江水,在这里变得越发澄澈。再看远处的几座小岛,飘飘荡荡,打渔船般若隐若现。海无际,天无涯,目无穷。在这里,我直观感受了雨果的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阔,曾经也给抗倭带来的难度,如果没有爱国的情怀,宽阔也会变得狭隘。
   向东望去,山岬向前伸延,那边还有很多奇石。山腰上,是“神龟望海”,也称“独占鳌头”。大海在渔民的意识里,就是供案上的一碗水,随时都会被风暴打翻。据说那是当地渔民最钟情的一块石像,龟既象征长寿,又与“归”同音,期盼它保佑远航的亲人平安归来。远处的山巅上,还有一尊“观音石像”,她玉面含喜,白衣生风,她是否从观音山那边走来,就再没有回去。她大发仁慈,觉得当地百姓来山里听自己普法讲道,路途实在辛劳。所以,自己干脆就站在这里,世世代代,面对人间,拯救众生万般疾苦,庇护洋山风调雨顺。中国文化,历来都有寄托,看似一块石头,也刻上了人文的符号。我们从上面就找到了灵魂,生活的灵魂,皈依是人类的共同情感,皈依亲情,是最朴素最温暖的情感。
   边看边想,向前走了一段,我们便沿着一条支路折回。走到大城子山的幽壑之处。但见上下两条石龙,相依相偎在一起,龙体分明,呼之欲动。相传双龙为东海龙王派遣,镇守洋山海岛。日久生情,懈于防务。天帝大怒,责令雷公严惩二龙。雌龙想要殉情,跃伏雄龙之上,雷公心软了,只打瞎她一只眼睛,下面的雄龙却被腰斩。石头上的焦黑色,想必就是雷火留下的痕迹,仔细观察,下面的龙,果然有一断痕。这样的爱情故事,我愿意相信。但我更愿意相信,二龙是守岛将士的化身,他们都是中国龙。当倭寇来袭,雄龙率先匍匐,让雌龙踩着自己的身体,他们筑成一道血肉长城。两条天然巨石,约百米长。我轻轻地抚摸,石纹斑驳,龙鳞如战士的铠甲,坚硬,能折利刃,滚烫,可煮烈酒。心中多少感慨啊,就像抚摸我们民族的脊背,挺直,才有一切。
   龙后有洞,深不可测,一定会有直通海底的传说,“可下五洋捉鳖”。龙前有几颗石头,几近圆形。龙呈祥瑞,人们自然想到“二龙戏珠”了。珠珠相连,阳光的金线,将它们穿成一串石头的项链,戴在山的胸前,为爱祝福。
   将物象化为意象,这是中国文化的功力,意象并非只是属于诗歌的一个概念,在众多的风景里,都有意象的存在,这种存在,就是文化的沉淀,有着情感相依的深蕴。
  
   三
   大城子山的制高点,是一处视野开阔的观景平台,即2号观景台,可以360度饱吸岛上风光,现代海港雄姿一览无余。
   我喜爱文字,无论到何处,文字都先于画面飞进我的视线。先看到“洋山深水港”五个金色大字,又浏览了散文家赵丽宏的《洋山赋》,石为版面,字字如金,我难抑心中激动。
   为何叫“洋山”而非小洋山?工程规划是,依托大、小洋山岛链,建设东西南北四个港区,东港区有天然气、成品油转运基地,确保上海能源安全。北港区和西港区都是集装箱的卸货区,也是整个洋山港的中心。南港区位于大洋山岛的中心,作为洋山港规划预留的海岸线,开发利用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叫洋山,实际是把目光放得更远,具有前瞻性。
   “深水”,是关键字。为找这片符合地质、水文、气象、环境指标的水深15米以上的水域,国内外200多家专业机构,近16000多人次科研人员、国内外专家学者、两院院士,参与了新港址论证、专题成果评审咨询和项目前期工作。1995年起到2002年开工,6年多论证,上海周边水域,乃至宁波、南通,都留下了考察者的身影。“水不在深,有‘仙’则灵”,这么多有识之士,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苦心寻找之下,终于找到了今天深水港的理想地点——小洋山。西北距上海市南汇新城芦潮港约32公里,南至宁波北仑港约90公里,向东经黄泽洋水道直通浩淼的太平洋,距国际航线仅45海里,是距上海最近的深水良港。
   “仙”,在当今,依然是一个活着的词语,但意义已经更新了,那些所谓的天降之仙,在我们的神话里,真正的神仙,就是那些一身智慧的建设者们。
   “港”字,更难写。前三期,包括洋山深水港区码头、东海大桥、芦潮港物流园区,到2012年全部完工。条件之艰苦,工程难度之大,超乎想象。2014年起,至2016年完工,第四期,又依托与洋山二期隔海相邻的珠山岛、乌龟岛,围海填筑,建成了一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锦上添花。目前为止,洋山港拥有深水泊位50多个,设计年吞吐能力达到1500万标准箱。已成为国内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三方面的政策优势于一体的全球最大港口。
   上海几代领导都反复讲过,洋山深水港建成,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一环。是要代表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是国家战略,是大格局,大手笔。当然,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标志性项目。小洋山,属地归属浙江,管理权归属上海,双方没有为一己之利,打小算盘,斤斤计较。在观景台上,能很清晰地看见,北部山襟上,矗立着一座新建的陵塔。这塔,就是为3500多动迁的居民兴建的。因为祖坟不能迁走,政府理解居民的心情,出资建此陵塔,实为灵塔,供奉他们祖先的骨殖和灵位,以示尊重和怀念。家园变得如此美好,祖先们该含笑九泉了,海水拍岸,那是他们在击掌相庆。
   看罢港区摩肩接踵排列整齐的塔吊,回头又读一遍洋山赋,说得真好:“洋山观海,天水茫茫,大洋小洋,寂寥怅望,群岛如珠,散落四方。叹千年岁月流逝,潮涨潮落;听屿礁雪浪相击,渔舟晚唱……壮哉洋山大港,神州襟怀,华夏门梁。伟哉洋山大港,世界惊叹,人间沧桑。”
   没有继续攀登,眺望一下最高的观音山顶,山顶巍峨耸立着一座综合通讯塔。塔似在招手,和我们说再见。这座塔,集无线天线、微波传输和雷达于一身,负责为深水港提供强力通讯保障。它应该能接收到我们此刻的心声,请把我们的自豪传遍全世界吧。
   下山路上,又遇一条几十米长的小石龙,石龙同样栩栩如生。国际港口协会会长皮特斯特鲁伊斯说过,像依托洋山这样的孤岛,在离大陆如此远的地方,建规模如此大的现代化港口,殊为罕见。是否因为孤岛有山,山上有石龙?“山不在高,有‘龙’则名”。脚下这座山,海拔只有100多米,但我却觉得是一座雄奇的高峰。因为,站在山上,我看到了上海的未来。上海拥有美丽的苏州河、黄浦江,但上海的未来在大海。
   回程驶上东海大桥,已是薄暮时分。海风呼啸,吹得车窗玻璃轰然作响。朋友有点紧张,说感觉桥好像有点晃动。从海岛回来,我满脑都是龙,这大桥也是一条巨龙。我说,大桥设计抗7级地震,12级台风,用不着担心。我心想,如果真的摆动,也是建筑学上的安全摆动幅度,就当是巨龙在腾飞吧。
   车上,毫无倦意,我饱览了小洋山的旖旎风光,又领略了洋山深水港的巨星风采,一直处在兴奋之中。我又在琢磨这个小洋山的“洋”字了。由“羊”到“洋”,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转变,这个“洋”应该表达了一种时代的方向,走出近海,劈波远洋。
  

共 521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疫情解封后,本文作者“我”只想出去走走。东海大桥是洋山港区一部分。大桥总长32公里,它仿佛是多座大桥接力而成的“S”形大桥。“我”在其中,只觉眼睛不够用。洋山石龙风景区由五座山峰组成,由约2600米长的石阶连接在一起,恍若一段八达岭长城闪现。入囗处怪石向天,想像它象什么便象什么。小观音山区域闯入眼帘的是大山崖,上面“海阔天空”的题字,力透石背,是戚继光属下张文质所为。站在一号观景台,举目远眺,一切美景尽收眼底。蓝天、大海、小岛、渔船、山腰上的奇石。二号观景点,先看到“洋山深水巷”。洋山开发利用是迟早的事情,为找这片水域,国内外200多家专业机构,近16000多人参与论证,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港囗。观音山顶耸立着一座综合通讯塔,负责为深水港提供强力通讯保障。站在山上,看到的是上海的未来。文章取材丰富,有厚重的历史,不朽的人文,有景物的描写,丰富的联想,文中穿插神话故事,不仅给文章增强了神奇色彩,更主要的是丰富了其思想内涵,揭示了深刻主题。笔法或平铺直叙,或浪漫卓美,或情感真挚,或诗情画意,始终激扬着生机与活动。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不仅能深切地感受到一种艺术张力,也能感受到作者创作时的激情迸射,满怀骄傲的生动场景,更能感受到作者对小洋山的热爱,不,应该是对祖国的热爱与赞扬之情。好文,力荐品读,感受精彩!【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17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17 06:26:37
  文章激情十足,读着令人血液沸腾,心生自豪。一篇游记能达到这般效果,乃是上乘之作!大赞!遥握问候,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回复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7 08:25:32
  谢谢老师百忙中精彩的编辑!洋山深水港在中国港口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但可能国人对此了解尚不多,希望我的文,起到一点抛砖引玉作用。感谢鼓励和赞誉,顺祝工作愉快,编创快乐!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17 08:23:32
  这篇关于疫情解封后作者漫步东海大桥与洋山石龙风景区的文章,真是引人入胜。作者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厚重与人文底蕴的世界。大桥的雄伟壮观、山峰的连绵起伏、题字的力透石背,都仿佛在眼前一一展现。文章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通过神话故事和人物传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与传奇色彩。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忘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赞扬。这种深情厚意,让人读来倍感温暖与自豪。整篇文章笔法多样,既有平铺直叙的叙述,又有浪漫卓美的描写,情感真挚,诗情画意,令人陶醉。强烈推荐大家品读这篇佳作,相信每位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艺术张力和创作激情,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祝韩格老师一切顺利!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7 08:36:14
  谢谢老师精彩的解读!洋山深水港,实际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一招,其背后的故事,纷繁复杂,经历漫长。可以说,几代国家领导人和上海领导为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没有深水港,可以说,建设世界航运中心就是一句空谈。正因深水港横空出世,令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封锁成为泡影,他们面对中国的崛起只能望洋兴叹。我其实很想讲些自己了解的故事,但考虑到文章的篇幅和读者的感受,就尽量简洁叙述,甚至几笔带过,叙述的也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肤浅,粗放。我不擅长写游记,尤其不会景色描写,只懂意会,不会言传。谢谢老师的美誉和鼓励,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顺祝老师夏安,笔健!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7 11:18:06
  写现代发展,往往因为没有多少底色而显得难以下笔,但韩老师的散文,就是要在这样的平面上,竖起时代的丰碑,这是一种眼光,也是气势,视觉旷达,头上四面都是眼睛,了不得!同时,这是一篇游记,作为这种题材,如果单纯对着风景作介绍,那是导游干的事情,散文家不会那么无聊,所以,韩老师总把旅游的特别感觉带给我们,了不得!文人的毛病,有时候成为看点,尤其是韩老师对那些标牌和文字的解读,仿佛就是训诂学家,峨冠博带地站在文字前,一挥臂,一转头,都是情调。了不得!叙述旅途所见,往往会流于小学生作文的圈套,但作为散文家,是会从中找到自己的文字落脚点的,这个落脚地,就很精彩,旅途就是文字的纸张,写上去,就是诗歌。关于散文家赵丽宏,我手头就有一本《赵丽宏散文》——城中天籁,读过,真不知他还有赋文,韩老师在这里也有提及,催我再读赵丽宏。文人对风景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人文意义,韩老师的没有一笔都带着人文的色彩,读书之多,我望尘莫及。了不得!我读完今天的散文,特别把这一篇留下,作为压轴,是想让这个上午激动起来,收到了这个效果。感谢!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7 13:06:51
  这个文,我犹豫了很久。我深知这个素材里面可挖的东西太多,怎么梳理,怎么提炼,我头疼了几天,差点放弃,不想吃这个苦。我想在观光和深水港建设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查阅很多资料,有很多说法不一致的地方,需要去仔细鉴别、确认。这个文,比写一般的游记累人,好在我坚持下来。有老师的精彩润色,使这个拙文呈现几分俏丽。从旅游角度讲,我缺少老师那种细腻,看风景粗枝大叶,急火火瞅几眼走人,等想写了,两手空空,只有几张照片。所以,旅游感受尚需积累,这方面,多向老师学习。赵丽宏的散文不错,但我只是零零星星读过一些。谢谢老师的鼓励,我还必须努力,才能写出更好的文,不愧对老师的悉心指教。遥握,夏祺,笔丰!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7 11:21:56
  真的想——等韩老师退休,我也驾车去上海,找一处民居住下,每日和韩老师有约,驾车悬一个地方,二人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驰骋大桥,蜿蜒山径,找一处小吃,弹风景,嚼美食。有时候我曾想,如果我早活900年,我会跟着苏东坡走,我驾车,他坐车。现在看是痴人说梦,这次又让我把这个梦拿来,找到的不是东坡,而韩老师!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7 13:12:03
  哈哈,老师保养好身体,这个机会一定有的。等我退休,我可能会到处走走,当然,这只是想法。我们可以合作一篇文章,有些问题,我还想当面请教呢。谢谢老师不吝赞美之词,一直给予我鼓励和帮助。祝体健,夏日愉快!
5 楼        文友:简柔        2024-06-17 11:31:15
  上海,我曾走马观花,只在黄浦江看过夜景,太美了,那些老别墅,风味十足。那时还不认识韩老师。上海的城市面貌,交通建设在老师笔下可窥见一二。堵车不怕,路上的风景也精彩,这是一个东北汉子的豁达与淡定。文章格调高昂,丰厚,大气,韩式妙语可延年益寿。点赞佳作。
回复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7 13:21:23
  谢谢老师的美评!上海的现代气息很浓,我只觉得自己跟不上脚步,堵车成为日常,也就练就了遇堵不慌的心态。可惜我的笔拙,写不出上海的美丽与繁荣,有时,小试身手,回头看,还是有很多不满意之处。老师的美文,别树一帜,每读必醉。谢谢老师的赞誉和鼓励,顺祝生活工作写作愉快!
6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6-17 12:31:08
  韩老师笔下的山和桥都那么美,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神秘的传说,都让我耳目一新。通过您的文笔,见识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美丽。所以得谢谢您!点赞祝福!
回复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7 13:24:32
  谢谢老师关注拙文!我的笔拙,能给老师了解洋山港起到点抛砖引玉作用,甚觉欣慰。老师的文,笔触细腻,情感饱满,文采斐然,值得我学习。祝夏安,笔健!
7 楼        文友:枫桦        2024-06-17 13:53:39
  风景在路上,这条路一直从心底铺向遥远的风景。大海是让人心胸开阔的!风力发电机、东海大桥以及海岛风景区,还有现代化的综合通讯塔,让人有理由相信,这里就是上海的未来。文章极富想象力,希望与机遇,让文章的厚实感倍增,也让文字充满了鲜活感!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7 17:24:12
  来上海三十年,我还是第一次去东海好好看看,实际是壮阔的杭州湾,非常有气势。站在山顶俯瞰洋山深水港,真为我们国家飞速的发展自豪,整个码头,现在基本是全智能化,见不到几个人。这个港口的建成,彻底打破了西方对中国水上经济围追阻截的幻梦,了不起!可惜我笔力有限,不能全景反映。感谢老师对拙作的赞誉和鼓励,夏安,笔健!
8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6-17 16:53:16
  羡慕韩老师,开着私家车,呼啦一下,就能见到巍峨的山,无边的海,旷世的桥。兜兜逛逛,素材就来,带温度的佳作就有了,羡慕啊!大上海,大世界,见多识广,文章有深度,有见地,羡慕啊。我,一辈子在山旮旯里,兜兜转转,除了山还是山,所以,我的文,除了树,就是花和草。小家子气啊,去年,偶然的机会跟团跑到青藏高原,这是人生第一次出远门,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激动啊!回来后,一口气写出上万字的游记《走进青藏高原》(后压缩到七千字)。退休后,也想去看看大海,看看呼伦贝尔、看看大上海。看看山外面的世界。每次看到你的文,我感觉须垫着脚看,高度越来越大了,羡慕啊!我们一起进东篱的,文学路上,我一直在追着你,在快要泄气停下来的时候,又有你的提醒,你的鼓励,于是,我又追赶着,努力潜行。遥握问好!祝夏日愉快!
回复8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7 17:36:28
  其实,在山区也是不错的,空气好,有花有草,有溪水潺潺,一想就会沉醉。可以像陶翁一样,种种花,写写文,散散步,不亦乐乎?当然,如有机会,出来看看也很好,看看不一样的风景。国家发展神速,出来会看到很多令我们震惊的景观,也就理解了,为什么现在西方怕我们怕得心虚,也为我们的祖国感到自豪。洋山深水港,在我们国家的意义,非常重大,我笔力有限,说得肤浅。我们一前一后进东篱,老师的文写得越来越好,手法渐近成熟,题材越来越宽,大家有目共睹,很多方面我要向老师学习。老师过誉了,我的文章,不足很多。我们一起努力,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感谢老师的鼓励,顺祝夏日安好,编创快乐!
9 楼        文友:佳华        2024-06-17 16:55:02
  洋山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因为它经常出现在新闻报导上,是某一个领域的代表。韩格拉图老师的这篇游记,有别于传统的游记,读后耳目一新的感觉。的确,风景不止在山河湖海,不止在名胜古迹,有一种风景,叫做发展之美、现代之美,值得用心赏阅。拜读学习,祝佳作不断!
回复9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7 17:42:03
  老师说得对,洋山港,其实战略地位很重要,是国家直接关怀下建设的,是大手笔,大格局。我笔力不足,虽尽力写出深水港的壮阔和雄伟,回头看,依然有遗憾之处。非常认可老师的说法,“有一种风景,叫做发展之美、现代之美”。感谢老师的精美点评,感谢鼓励,期待老师的佳作,夏安,笔丰!
10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6-17 17:21:39
  老师的文,一样带着风趣,带着幽默,带着知识,带着文化,带着神话色彩,还把历史都翻了一遍,看得人是心潮澎湃。第一次听到洋山,听到洋山港这个名字,江山好,东篱好,没去过没见过的,可以在这里来了解,爽!美文佳作,点赞!祝福老师!
回复10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7 17:51:13
  感谢老师精彩的点评!我笔力有限,感觉还没能写出洋山港的大美与壮阔,有时间,出来走走,看看我们国家的巨变,很多建设和景观都令人震惊。老师说得对,读文,确实能了解很多东西,我有同感。感谢老师的鼓励,顺祝夏日安好,佳作频出!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