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华文部落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作家专栏*葫芦河】文学大田散记

精品 【作家专栏*葫芦河】文学大田散记


作者:葫芦河 秀才,2559.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55发表时间:2013-04-23 10:29:47

【作家专栏*葫芦河】文学大田散记
   “你爱她?”
   参谋用一种无限憧憬的眼神作了回答。
   参谋家境不好,自己也长得欠火候,漂亮姑娘都视参谋为障碍物将目光绕道而过,这令参谋的天空总是风吹雨淋的,参谋就特渴望阳光。遇上没把他打入“另类”的叶子,其感动的心情当然可以理解,可也不能得寸进尺把友谊当爱情啊!这样下去他最后不失望得跳楼才怪。作为朋友的我便有些不安起来。
   “她比仙女还仙女,比蒙娜丽莎还蒙娜丽莎吗?”对看不到结局的爱情我一向好作低调处理。于是我向参谋泼冷水般地问。
   “什么意思?”参谋认为我是在亵渎他那份完美无瑕的“虚拟爱情”。我几次想捅破那层纸告诉他那是没有结果的耕耘,可一见他那不进油盐的架势,就让我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我知道打搅一个人的美梦是残忍的,尽管梦醒之后一无所有,但梦中人儿总是最富有最幸福的呀。
   叶子见参谋喜欢写点诗呀散文什么的,就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阳光灿烂地对参谋说,你写一部小说吧,就写我们军校生活。
   把叶子放在心中最软最疼处的参谋对叶子当然言听计从了:
   “我行吗?”
   “我看你行!”
   参谋的推理是,叶子说行的事情如果不行就没道理。
   于是参谋就开始着手他军校题材的小说创作。军校毕业时参谋的小说仅开了个头,他觉得很对不起叶子地把头耷拉着告诉叶子:
   “还没写好。”
   “慢慢写,我等你。”
   参谋毕业后分到了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边防哨卡,厮守着一句“慢慢写,我等你”惨淡经营着他的小说。期间有好几个热心人给他介绍女朋友,都被他快刀斩乱麻地拒绝了。后来就再也没有谁操那份闲心了。和他一届走出校门的男男女女都早已出入成双,我们的参谋依然是腊月的椿树光杆一条。叶子的“我等你”本意是等你把小说写好后再看,可我们的参谋却将那三个字作了质的误解。
   事实也是这样,参谋心中的叶子毕业后第二年就嫁了个很帅气的男军官,早把我们的参谋忘得无牵无挂了(也许叶子从来就没有牵挂过参谋)。参谋还是着邪似地写啊写,好像是在攒一张船票要搭坐谁的客船。
   参谋的小说终于写成了,交付出版时他在书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善良的叶子。
   读完这样蕴涵诗味而酸楚的小说,我们心中只有同情和悲悯。多善良、多纯朴、多厚道、多执著、多才华的参谋啊,可是,命运就是喜欢捉弄好人。这是政保对命运的一次质疑、怒问,还是对命运的一声叹惜、扼腕?只有天晓得。
   这里我们不再去追问他后来与女同桌的故事了,那样显得无聊、无趣。还是看看他后来的真正爱情故事吧。
   政保的爱人陈琳比他大三岁。俗话说,女大三,抱金块,政保娶陈琳为妻,估计是上苍对他“痴情于女子”的一种赏赐吧。他们的相识相爱,缘于对文学的共同爱好,这点在他的散文《爱缘》、《我和妻子的“电话会晤”》中有详细记叙,不再赘述。
   政保是小说家、散文家,更是优秀诗人,自然,他的最高成就也在诗。
   政保从小喜欢诗,上小学时就开始写诗,上中学后就在家乡的报纸上发表诗作了。后来参军到了新疆,起初在团宣传股搞新闻报道。上军校后,主持“军校之声”广播,撰稿,编稿,审稿,简直是全能广播稿专家。军校毕业,原本要进大城市的,但造化弄人,被一下子抛在了边防站。
   客观讲,政保的文学策源地在红哨楼。在红哨楼的三年寂寞岁月里,他写下了大量的诗作,最后结集成第一本诗集《红哨楼》。《红哨楼》一出,政保名声大振。
   惜才爱才的魏主任听说红哨楼有位写诗的年轻参谋,立马打电话调政保到分区宣传科学习帮工。名义上是学习帮工,实际上是让他到分区进行专职创作。
   魏主任看着瘦小单薄而双目炯炯的吕政保,心中既喜又悲。所喜的是政保虽然远离城市,但用他激情四射的诗歌点亮了寂寞笼罩的边防岁月,为边防官兵营造了大美的精神圣境。所悲的是这么好的干部在边防一呆就是三年,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无人为之叫好,无人为之开路。
   “千里马不能拴在磨堂里!”魏主任将宣传科长叫来,专门交待:“给小吕找间办公室,购一个图书柜,到新华书店买几套文学名著。”宣传科长一听,面有难色,回道:“主任,部里的办公室紧张,好几个干事都挤一间,你看……”主任一听,火了:“我怎么安排的,你就怎么去办!另外,以后你们任何人都不准打扰小吕,不能给他安排任何业务,让他专心创作。”宣传科长红着脸,诺诺地退了出去。
   面对如此厚爱,政保感动得不知在私下哭了多少回。他将魏主任的知遇之恩化作巨大的创作动力,夜以继日,奋笔疾书,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守卡人生》,并结集出版了第二本诗集《金色课堂》。
   《守卡人生》是继《最初的生活故事》之后,又一部反映边防官兵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小说成功塑造了参谋吕思宁、副指导员武新军、“单眼皮”一排长、班长刘毅勇、战士陈兴林等一大批鲜活的边防官兵形象。小说视角切入独特、语言诙谐幽默、情节曲折跌宕,在更广的舞台和更深的领域,展现了政保的文学创作才能。正如《解放军报》资深编辑汪泾洋在序中所说:“看了《守卡人生》后,我对作者的创作理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在写作中格外看重创新,不模仿。按说模仿也不是坏事,模仿应该算是人生写作的一个阶段吧,对于年轻人来说,从模仿起步的不算少,如今浩如烟海的书市,模仿之作何其多也。然而吕政保同志打一开始写作便重视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切入,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来表达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小说《守卡人生》中的人物形象,你是很难在其他书本上找到、在其他影视里见到的,但又能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生活在那些难见人烟的边防哨卡。或许这只能是那些身居其中,又善于感悟生活的人才能艺术真实地把它流于笔端,活于文学。”
   《守卡人生》出版发行后,边防官兵人人争相传阅,就连部队家属也能以拥有一本《守卡人生》而荣。一天,政保在团部家属院碰到一位同事陪家属散步,那位家属得知他就是《守卡人生》的作者时,很生气地说:“你太坏了,怎么叫那么好的战士牺牲了呢,怎么让那么好的姑娘遇车祸了呢!”政保一下子愣在了那里,不知什么时候惹怒了这位面善的军嫂。那位同事忙圆场:“吕干事,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爱人前天看了你的小说,感动得哭了半晚上。她觉得,应该让战士陈兴林活着,让吕思宁和滢滢结婚。她入戏太深,这不,这会儿还没走出来呢。哈哈哈。”政保一听,笑了,连忙上前握住军嫂的手:“嫂子,谢谢你,太谢谢你了,有你这句话,我吕政保找到自信了!”
   作品能得到读者如此的倾心和热爱,政保成功了。
   然而在当下的中国,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并不代表你真成功,要成功,必须得到官方认可。这样的认可说来就来,2006年,他的第二部诗集《金色课堂》荣获第八届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消息传来,分区震惊!在这届“五个一工程”获奖人员中,部队作家只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奋战在千里边防线上的吕政保同志。
   魏主任得知后,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一上班便敲开分区司令、政委的办公室,给政保报请二等功。司令、政委听后大喜,大笔一挥:同意!
   政保的大名不胫而走。十分牛气的乌鲁木齐陆军学院,有位桀骜不驯的汉语教员读了政保的诗后,感动得鼻涕不成了鼻涕,眼泪不成了眼泪,他专门拿出两节课来为学员讲解政保的边塞诗,并向领导建议专门办一场“吕政保边塞诗朗诵晚会”。院领导大惑不解,吕政保何许人也,值得为他办专场晚会?这位教员将《金色课堂》献上,领导很是不屑:“先放着。”过了几天,领导突然打电话给教员:“那个晚会就由你负责办吧,我给你批专项经费。”教员闻听大喜,并几经周折将这一喜讯告知了在某边防站蹲点采风的政保。政保闻听后,大为感动,在电话中说了无数个感谢,并以“你是好人”的感言结束了这次通话。然而好人并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因为院校要迎接总部考核,这次朗诵晚会被无情地取消了。大概是一年之后吧,这位教员给政保打来电话,深表愧疚和遗憾,他说:“本来打算到时要请你参加晚会,本来计划要刻录一千张光碟,给全区每个建制连队赠送一张的,结果流产了。吕干事,对不起!”听到这么真诚的话语,政保流泪了。知音难觅,知己难求。一生能遇如此知音,足矣!政保哽咽难语,握紧话筒,好不容易稳定了情绪,最后说:“好人啊好人,好人一生平安!你的这份心这份情远远胜过一台晚会一千张光碟,这是我一生中得到的最为珍贵的礼物。谢谢你,好人!”
   《金色课堂》之所以能引起广大官兵的这么强烈的反响,我想,主要是它复苏了中国新边塞诗,并以强劲的现代意识,以诗性的笔触为我们全景式勾画了千里边防,多角度展现了边防军人的精神风貌。读完诗集,我写下如此笔记:吕政保发扬古代边塞诗人的优良传统,置身于真正的边防生活,真切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和荣辱兴衰,真实体察戍边人的军旅情结和内心世界。政保是屈原故里人,携笔从戎十余载,他品读了边防生活的寂寞与艰辛,品读了边防军人的豁达与乐观,品读了沿边牧民的纯朴与热情……。所有这些都随同岁月一起注入他的血脉,渗入他的骨髓,铸就了他的边塞诗魂。初读政保的诗,感觉很平淡,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他的独特来。他将灼热的然而又是饱醮了激情的目光投向一沙,一树,一泉,一枪,一片雪花,一座哨楼,一只羔羊,甚而至于一头已故去十多年的老黄牛……。这些灵动的物象不断拨动着他那根嵌在心坎的七彩弦,于是诗之音符在边塞跳跃和飞扬了。
   艺术来自真实的生活,酝酿于真实的情感。作为性情中人的政保,成就了边塞诗,边塞诗也成就了他。下面欣赏他的长诗《边防生活》中的第二节,让我们一起感受他那颗跳动的心——
   我们的领导结婚七年
   他说
   他和老婆只生活了七天
   (当然这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幸遇到)
   后来,老婆背着包袱带着儿子
   走进
   这光秃死荒的深山
   体验了一个月
   大漠风沙沐浴净身
   和紫外线的强烈普照
   感同身受着那些黑皮肤,凹指甲们
   纯朴的亲切
   临走时她再也无法把持自己
   一同把持不住的
   还有爸爸概念依旧抽象的儿子
   娘儿俩噙泪
   一同扎进那久违的胸怀
   体味
   家人的团聚与分离
   体味
   高原那份缺氧的美丽
   再从口袋里掏出那张起皱的
   《离婚协议》
   当着她的男人
   还有和男人一样目光期许的
   守卡的兵们
   撕碎!
   勇敢地抛向天空
   宛若
   仙女散花!!
   随即一轮边关明月
   款款升起
  
   听了这段真实、美丽而凄婉的故事
   我们就读懂了
   一群群、一茬茬
   为和平而生的守卡军人
   和
   为守卡军人而生的女人
   高的矮的瘦的胖的
   都顶天立地
   都像哨所的深山和国门界碑
   沉默着伟大
  
   于是我们决意安身立命
   刻苦训练
   个个都精力过剩
   在演兵场
   气震山河
   感受没有战火硝烟
   的金戈铁马
   捧着历史,拥紧
   那座岁月沧桑的红哨楼
   触摸战争留给记忆的伤痕
   潮起潮落
   发思古之幽情
   这时头上一群大雁掠过
   一道美丽的风景
   便在兵们的记忆里
   立此存照
  
   下午七点我们坐着小马扎
   倾听电视里党和人民
   温暖的声音
   感受蒸蒸日上的祖国
   和历史铿锵的脚步
   精神振奋
   “哇噻,祖国,我爱你!”
   纷纷竖着大拇指
   底气十足地两指成“V”
   那高兴劲儿非常形象生动
   然后收看家乡的天气预报
   周末写家信,洗衣服
   翻翻唐诗宋词里的
   豪放与婉约
   评头品足
   抑或搬出一副象棋
   亮出自以为天下一绝的棋术
   吸引一堆观战督阵的参谋
   在楚河汉界里
   敲定
   谁主沉浮
  
   2007年,政保调往《西北军事文学》编辑部,开始了他的编辑加创作生活。我原本想,到了大城市,政保也该放松放松,歇歇手了,毕竟辛勤耕耘了近十年,年年丰收,仓仓满屯,没必要再扬鞭奋蹄了。但,我错了。2008年,他又推出了自己的第四本书《岁月留痕》。这是一部散文集,对于这部文集李艳阳有最为精辟的评价:“岁月无情,政保有意。用缠绵的文字记载着离湘从军,一路蹒跚,四面风尘,跌跌绊绊,到《西北军事文学》的步履。《岁月留痕》是一条线,是迄今为止他认为自己所有有意义的生活沉淀。”
   近年来和政保联系少了,我知道他在大机关工作,正如王熙凤所言“大有大的难处”,所以很少去打扰他。不过,从偶尔的通话中,了解到政保一如继往地坚守着纯文学的创作阵地,完成了长篇小说《房殇》。据政保说,这是他准备了六年时间,精心打造的一部长篇,主要反映底层市民对住房的渴望,其看点有身体与物质的迎迎拒拒,人格的无奈,尊严的恪守,灵肉的店铺……。因为没看到小说文本,我不敢妄加评论,真心希望这部凝结了政保六年心血的大作早日出版面世。

共 31975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好一段温情的记忆,好一段有意义的军旅生涯,一群可爱的人儿,对文学的执着,让人心生敬佩。为了出版《塔城边防军旅文丛》而不畏艰难的魏主任,他的执着,他的认真,他对于文字的追求,以及他取得的成就,都让人感怀不已。八岁就读“红楼”的政保,以及他的痴情,和叶子的爱情,把自己的爱情付诸于作品,献给他内心深处的女子。他的勤勉,一部接一部作品出炉,坚定不移,走出了一条诗歌大道。空降兵李艳阳,有好的口才,那精彩的演讲,依然游荡于耳畔,男儿志在四方,服从组织安排,四处奔走,那个伟大的灵魂在眼前浮现。记者改行的郭天成,是一位真正的边防军人,文字里深刻地记录了他的所有生活体验,将他的思想和情感交织融入文字,令人动容。边防文学大田那一群可爱的人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生活的枯燥和寂寞,他们日夜以书相伴,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文学的追求从未放弃,创作出一部部心灵之作,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物。因为有相同的喜好,所以坐在一起, 那些畅所欲言的谈话,那些交流,至今难以忘怀。时光会老去,但记忆不老,那些温情的记忆,永远深藏在心灵深刻,如一朵开得娇艳鲜红的花儿,永不褪色。那些或者艰苦或者甜蜜的军旅生涯,记录了一段自己的曾经,刻骨铭心。这篇散记,细腻而深刻,期间渗入对于人物作品的赏析,更能体现出一个个热爱文学的人儿高大的灵魂。一段心灵历程,读来让人一次次沦陷其中,无法自拔。文字精练,诗意,有着深刻的内涵。倾情推荐。【编辑:碧水柔】【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233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碧水柔        2013-04-23 10:30:23
  精彩之作,严重欣赏,倾情推荐。
碧水长天水相柔。
回复1 楼        文友:葫芦河        2013-04-23 17:41:58
  感谢小柔!
2 楼        文友:葫芦河        2013-04-23 10:37:50
  “边防文学大田那一群可爱的人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生活的枯燥和寂寞,他们日夜以书相伴,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文学的追求从未放弃,创作出一部部心灵之作,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物。”谢谢水柔,谢谢你的用心来读,用情来评。辛苦了!
用心去干好每一件事
3 楼        文友:东辰        2013-04-23 16:43:14
  战友情,文字爱,阔空阑,春风暖,什么样的情怀——哨所——边防!
   拜读30960……扼腕叹奇珍!谁言铁骑扫狼烟?神笔秀苍穹!
   七篇长篇铸,铮铮铁骨笑山河!旌旗风动空翻影,将军氅下袖底风!
   好一个:无有孬兵——将相魂!!!
回复3 楼        文友:葫芦河        2013-04-23 17:40:57
  谢谢!你能耐着性子读完,我已经很幸福了。
4 楼        文友:胥婉城        2013-04-23 18:07:43
  葫芦的大气之作,令人叹服。
婉若倾城。
5 楼        文友:胥婉城        2013-04-23 18:09:19
  三万多字的散文,也可以说是军旅散记吧,看得出作者深厚的积累,独到的人生阅历
婉若倾城。
回复5 楼        文友:葫芦河        2013-04-23 22:09:25
  哈哈,一些回忆和杂记。
6 楼        文友:围墙        2013-04-26 16:04:59
  在我印象中战友情比什么友情都坚固,深厚。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我一直喜欢当兵,当不了。哈哈!问好葫芦!安好!
若你是耀眼的星星,即使在黑夜里,也会照亮方寸。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