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家园】关中女人(小说)

精品 【家园】关中女人(小说)


作者:张民胜 秀才,1047.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176发表时间:2013-05-28 07:19:43


   大陆和台湾,隔绝四十年,使亲人不得相见,在人为的灭绝人性。不管理由多么冠冕堂皇,我认为都是不得人心的。顺应历史,顺应人性,才是正道,国策国策,一国之策,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性。中国是一个重亲情的国度,也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孝义传统的民族。战争,让许多人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首选为国尽忠。一旦战争停下来,在条件允许时,孝也就摆在了人们的生活中。孝义传家,是我们的根本。很难想象,不孝之徒会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尽忠。人人都是娘生父母养的,每个人都要生育子女。父母的养育之恩,如不回报,那就枉为人子。人性的光辉,与日月齐光,与天地同存。任何社会,任何时候,如果企图泯灭人性,那必定是要失败的。
   二十二
   当徐有义接到回信时,有点不敢相信。找到了…找到了,妈妈找到了,妈妈还活着…活着…。他拿着信,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他使劲的掐了一把,感到很疼,又咬了一下手指,也感到疼了,这不是在做梦,是真的。他抬头,向着天空,发出撕心裂肺的喊声:“娘……”,哭倒在地。家人和孩子以为他疯了,赶快来拉他。他哭了一阵,又傻笑。
   “找…到…了,找…到…了”,徐有义挥舞着手里的信。孩子接过信,看了一遍,也高兴的蹦了起来。
   接下来,徐家就着手准备探亲的事务。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后,这些事由其负责。根据规定,赴大陆探亲的,需要提供亲属关系证明,职业证明,进行登记,然后报官方审查决定。海峡交流基金会登记后,要向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通报登记情况,并要求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大陆进行核实。情况属实者,由大陆亲属发邀请函,并提供亲属关系证明和保证,保证探亲者的人身安全,保证不套取台方机密,保证不扣留探亲者,使其顺利返回。大陆亲属提供的手续齐全后,由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转交海峡交流基金会。探亲者经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也要出具保证函,保证不泄露机密,保证按期返回。
   徐有义再次发信,将探亲的相关规定告知刘家,特别提到亲属关系证明,要有血亲认定报告,具体情况找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询问。我们家接到信后,找到省上的台湾事务办,由他们联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会沟通后,认为徐有义和张秀英是母子关系,是血亲,符合探亲规定。考虑双方分开已有六十三年,且分开时徐有义仅五岁,属于儿童,所说情况均系儿时记忆,可能有误,要求双方提供DNA检测,通过比对,确认亲属关系。两会分别通知各方,具体检测由红十字会负责。省上的台湾事务办帮助我们联系了红十字会。父亲和三姑带着奶奶来西安,到红十字会进行DNA检测。工作人员登记后,提取了血液样本,并告知我们一个月后来取报告。
   血亲,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他们的血液里有部分相同的基因。DNA基因链条,是由两条基因单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链条,每一条单链上排列着生命密码。儿子的DNA基因链条里,有一条基因链来自母亲。对母子进行DNA检测,就是确认两个人的基因中,有一条基因单链的生命密码相同。
   二十三
   样本提取结束后,父亲和三姑准备领奶奶在西安转转。奶奶说:“我想回徐家庄看看。”父亲和三姑就领着奶奶乘去武功的车,向徐家庄进发。到了徐家庄,三人下了车。父亲和三姑扶着奶奶向村中去。母亲回到了离开六十四年的家乡。
   在母亲的记忆中,村口有一片墓地,还有一颗槐树。大路能过两辆马车,到村子的路能过一辆马车。那时,天晴时,马车扬起的尘土常常迷了人的眼,马也不能跑得太快。下雨天,道路泥泞很难走,车子经常陷在路上。徐家靠村西,有一大院房子,院子里还有一棵枣树。每年枣子熟了的时候,那红红的的枣子就挂满枝头,又甜又脆。想吃了,就拿竹竿打,枣子就掉下来。孩子两岁时,已经会走路,就在枣树下玩。枣子掉下来,孩子就捡枣,胖呼呼的小手一手抓两个,嘴里还吣一个。嘴里喊娘,枣子就掉到地上。孩子把枣子拿给娘,说:“妈妈,枣子很甜,妈妈快吃。”说完,又跑到枣树下拾枣去了。
   六十年过去了,这里的一切都变了模样。那片坟地已经被平掉了,现在是耕地。大路已修成柏油路,能过两辆大车。进村的路也修宽了,铺上了沙石。槐树已经不在了,据说是在大连钢铁时炼钢砍了,送进了炼钢炉。徐家的院子已经没有了,那里也成了耕地。枣树也没有了。村里人已集中居住在路的两边,周围全是耕地。
   父亲领着奶奶,到原来下麦场认识的几家人家里,没有人认识奶奶。他们认得父亲,说没有消息。父亲给他们说,人找到了,去了台湾,已经通信联系了。母亲要回家看看,我们就来了。村中的人听了,很是高兴,就做饭招待我们。许多人都来看望奶奶,有几个人还询问奶奶过去的一些事,打探失散的亲人。奶奶将知道的情况一一告知。当时搬席筒,她们三人到商州,一个死在路上,另一个和我们同村,后来生了一儿一女,男人被土匪打死,女的被土匪糟蹋后,上吊了。
   奶奶心情沉重,边走边看,记忆中的一切都改变了,人变了,村庄变了,枣树没有了,儿子走了,男人死了,其他的亲人也没有了消息。故乡,已经没有了可牵挂的人和事,已经很陌生了。一别六十年,世事已斗转星移。仅有的地名,还可说明那是故乡,别的已经和故乡没有了任何联系。关中地段,如果不靠近山,不靠近河,区别就不大。远望天地相接,灰茫茫一片,向东几十里和向西几十里,没什么区别。就像人,不看脸时,没什么差别。故乡,有人有故事,有标志,才有特点。没人了,故事也该结束了。故乡与他乡,也就没有区别了。
   奶奶回了一趟故乡,那里早已物是人非,没有可牵挂的了。第二天,我们就离开武功,回家了。我们坐车,奶奶给我们讲当年爷爷背着她走回家,说的泪水长流。奶奶想爷爷了。
   在两个男人之间,有着刻骨铭心的爱情,撕心裂肺,又缠绵浪漫。两个男人都去了,只有这个女人还在,还走在思念的路上。奶奶想,见到有义,自己这一生的使命就完成了。一个女人,为两家人都传宗接代,延续了香火,也尽了最大的努力。人,其实活着很难,要受苦,受煎熬,还要受到道德的审判。死,最容易,不用受那么多的苦,也不用承受内心的煎熬。按过去的标准,好女不嫁二夫。奶奶抛弃徐家父子,跟爷爷走了,已算不得好女。奶奶当时也想去死,但是自己死,就是三条人命。自己忍辱活着,拿自己换粮食,也许可以救另外两条命。现在,儿子还在人世,总算为徐家延续了香火。孩子来信说,自己在台湾娶妻,生有两儿一女。爷爷叫刘根苗,奶奶生了三儿三女,那不是一根苗,而是六根苗,爷爷和二奶生了两儿两女,总共十个孩子,就不再是一苗,而是一亩苗了。奶奶将自己交给了两个男人,爷爷也将自己交给了两个女人。奶奶和二奶,一直相处很好。活着,总是有很多的烦恼和忧愁。一场灾荒,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上演了那么多的悲欢离合。奶奶从武功到磨岔沟,其实早已被二奶算计上了,差点就当了二爷的老婆。徐德仁,在孩子八岁时客死他乡。徐有义,到了台湾。一场灾荒,徐家十三口人,死了十一个,活着的两个隔海相望,不得相见。也许这就是命运,似乎在冥冥中早有安排。
   徐家庄远去了,那里已经没有奶奶记忆中的故乡。奶奶来过,走了,又回来,时空已在奶奶的记忆中了。故乡没有人知道,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哪怕是笑话,也没有了。见证历史的槐树、枣树和那一片乱坟,已经不复存在,连一点标记都没有了。唯有奶奶的记忆,还给故乡留有一席之地。
   二十四
   提取血液样本一月后,DNA检测报告出来,奶奶的两条单链基因编码出来了。我们将DNA检测报告发送到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徐有义的DNA检测报告也出来了,发到海峡交流基金会。两会交换检测报告副本,各自组织专家进行比对,确认是否有血缘关系。经过比对,徐有义的X基因链条与张秀英的一条X基因链条基因编码相同,专家确认两人有血缘关系,是血亲。
   之后,又经过一系列的审查,徐有义拿到了《台湾同胞回乡探亲证》,时间三个月。拿到证后,徐有义先发了信,告知奶奶,自己已拿到探亲证,近期就动身回家。当飞机在咸阳机场降落后,徐有义走出机场。父亲和三姑到机场迎接,父亲举着纸牌,上面写着“欢迎徐有义哥哥回家”,三姑手里拿着鲜花。一位老头看见牌子,快步走过来,鞠了一躬,说“是长磨弟弟吗?”父亲说“是”,老头抱住父亲,说:“我是徐有义,我好想你们”,泪水夺眶而出。三姑递上花,徐有义擦干眼泪,和三姑拥抱在一起。
   出了机场,他们就叫了一辆车,直接回商州磨岔沟。在路上,一刻也不停留。时间是一九九三年六月九日,距离第一次刘家收信已过去一年。相隔六十四年,母子终于见面了。
   奶奶已在村口等候,刘家所有的人都来了。车停下来,徐有义下车,向奶奶走去。我们扶着奶奶迎了上去。
   徐有义快步走到奶奶跟前,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喊了一声“娘——”,放声哭了起来。他磕了三个头,一把抱住了白发苍苍的老娘。在场的人无不流泪。一别六十四年,儿子六十九岁,母亲八十七岁。奶奶说:“儿啊,我们母子相见,是高兴的事。不哭了,我们应该笑。”来,大家过来,我给介绍一下。二叔、三叔、大姑、二姑以及我们这些孙子女、外孙子女,都过来相认。由于我们以前的称呼基本确定了,徐有义的出现,已不好按顺序排列称呼,父亲姊妹们叫徐大哥,我们叫徐伯伯,三个姑姑的孩子叫徐舅舅。村里人得知徐伯伯回来,敲起了大鼓,吹起了唢呐,扭起了秧歌。徐伯伯感动地热泪盈眶,四十多年了,那喜庆的唢呐再次响起。徐伯伯给乡亲们递烟发糖,感谢乡亲们的欢迎。
   徐有义背起母亲,我们跟在后面,向家走去。一个白发苍苍的母亲,一个白发苍苍儿子。思念了六十四年,终于相见。语言已无法表达那种喜悦激动的心情。家里已摆好三张桌子,做好了菜,开席了。父亲拿出爷爷存的自酿的好酒,那是爷爷在给父亲做满月时酿的好酒,爷爷存了一坛,埋在门前的枣树下,给家人叮咛“以后徐家人来找奶奶认亲时,打开喝。如果没人来找,就永远也不要打开。我们刘家用一斗粮食,领走了徐家的女人,使夫妻分离,母子离散,我们刘家欠徐家一个天大的人情。”今天,徐有义找到母亲,父亲按照爷爷的叮嘱,取出那坛酒。父亲倒了八碗酒,姊妹六个端起酒跪下。父亲说:“我爸在世,交代我们:找到徐家人,给人家赔礼道歉。徐大哥,我们姊妹六个给你赔礼道歉,对不起了。”徐有义扶起父亲姊妹六个,说:“你们这么多年照顾娘,我得感谢你们。你们刘家救了徐家三条命,你们不欠徐家的。倒是我,欠了娘一个天大的人情。娘,你受苦了,受委屈了。来,娘,弟弟妹妹们,我们一同干了这碗酒。”一碗浊酒喜相逢,寻亲认亲,多少故事,多少辛酸,都在不言中。
   晚上,安排徐伯伯睡觉。徐伯伯要和奶奶睡,家里人害怕徐伯伯睡不惯土炕。徐伯伯说:“六十多年了,日夜都想着娘。睡在娘身边,我最安心。”奶奶也想让儿子睡在身边,看着儿子,就像儿子小时候一样。奶奶有很多话要说,儿子也有许多话要说。徐家人的故事,就在母子对话中展开了,很长,很悲伤。
   徐伯伯没有给我们讲他的故事,关于他的故事,是我后来从奶奶那里听来的。徐伯伯和我一起到延安去了一次,寻找父亲的坟。一路上说了很多事,在黄龙的王家洼,找到了徐德仁的坟,坟已经塌陷,只有坟前得那块石碑,还能辨别清。那是父亲死后十年,徐有义自己刻上去的。那时徐有义已当了兵,在休整时自己刻上“父亲徐德仁之墓”,以防以后找不到父亲的坟。
   探亲签证很快就满了,徐伯伯就要离开了。由于人多,徐伯伯没有给每个人买礼物,只给奶奶买了保暖内衣,给父亲姊妹六个每人买了一双鞋。给家里其他的人每人发了一百美元。归期到了,我们都舍不得徐伯伯走,徐伯伯也舍不得走。这次相见,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徐伯伯到爷爷的坟头,给爷爷烧纸焚香,感谢爷爷的救命之恩。临走,拉着奶奶的手,说“娘,你保重身体,我会再回来看你的。再次回来,我带上媳妇和你的孙子孙女。”奶奶拿出珍藏了多年的一对玉手镯,说是徐家的婆婆留给她的,她现在把这对手镯传给徐家的儿媳。徐家庄已没有什么惦记的了,这里有你的同母异父的弟妹,他们就是你的亲人。徐伯伯拉着弟妹的手,叮嘱他们照顾好娘。这次,我和三姑送徐伯伯。当飞机冲向蓝天时,我们还在仰望。我们知道,这一别,可能再也没有相见的机会了。
   二十五
   一九九五年,我大学毕业。一天,奶奶给我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爷爷了。我梦见我们走在秦岭山中,路边有许多花,树上有桃子。你爷爷拉着我,背着你徐伯伯。他说,我来关中一趟,带回了一个媳妇和一个儿子。后来,我们弄丢了儿子,就去找,我们也分开了。我知道,奶奶的大限到了。一个月后,奶奶在睡梦中离开了我们。奶奶走得很平静,脸上带着笑。奶奶离开,只有那个梦是征兆,没有其他征兆。我们打电话通知徐伯伯,说奶奶走了。徐伯伯在电话那头哭了,让我们料理奶奶的后事,他回不来。奶奶走了,享年八十九岁。
   死亡,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围绕这一问题,又有许多的说道。人是否有灵魂?认可人有灵魂的,说人有三魂七魄。人死亡,魂魄不灭,而是离开躯体,到阴间接受阎君的审判,然后听配发落,是升入仙道,还是坠入畜道,或者转世为人。不认可人有灵魂的,认为人死如灯灭。在客家人的眼里,他们是相信人有灵魂的。他们对死者是敬而远之,并相信死者还会影响活着人的生死祸福。所以,只要条件许可,一般都是厚葬死者。
   奶奶的后事我们依据客家人的传统办理。请来阴阳先生,定下出殡的日子,然后通知亲友。由于奶奶没有娘家人,我们只好请了奶奶同姓的张家来当外家,按习俗报丧,并请示外家人的意见。这一切都属礼仪性的,实际上还是自己做主。搭起灵堂,带上孝布,一群人围着棺材敲锣打鼓,吚吚呀呀唱着孝歌“有人先穷后来的富呀,有人先富后来穷,……”。在这段时间,人们可以回忆许多死者的好处,赞扬死者的人品。盖棺定论,实际上盖棺也定不了论,只是盖棺了,这个人的一生就结束了。是好是坏,任由人评说。
   一年后,徐伯伯家里来信,说徐伯伯想念奶奶,抑郁而死,年仅七十二岁。奶奶的故事到此结束。
  

共 36411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45678
转到
【编者按】一次灾荒,我的奶奶被爷爷搬席筒背回商州。奶奶这位关中女人,一生充满苦难和悲伤,屈辱、自责和期盼。奶奶的愁苦和无奈,在灾难面前的屈辱生存,苟且偷生的悲哀活着!而活着,就要承受一切苦难,承受人们的非议和指责,内心还要承受道德的审判煎熬。这样活着,需要有巨大勇气和强大的精神支撑力。作品故事性强,一波三折,文笔流畅,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小说!期待江山加精共享!【编辑:关中赤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284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关中赤子        2013-05-28 08:42:19
  一个优秀的小说家,总是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命运、故事情节、甚至人物对话、细节描写等等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和见解,而不是直接发表议论。文中涉及个人观点的议论部分编辑时已做改动。以上观点与作者探讨共勉!
一个文学修炼者。
2 楼        文友:关中赤子        2013-05-28 08:46:18
  个人观点、见解在小说中不显山露水地自然流露出来,应该才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创作。问好作者,笔健!
一个文学修炼者。
3 楼        文友:伊蕊        2013-05-28 10:55:31
  奶奶的老故事,一生坎坷艰辛,其中的曲折与辛酸,亲情与离愁,经历跨越六十余载,所有的感触只有在作者的文字当中,给后人一个感动和启迪的机会。人生苦短,生活的道路都会经历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和痛苦的抉择,期待和美好的希望。小说感染力强,值得品读和学习!张老师创作辛苦了!伊蕊不会多说,只有感动!问好!
时光里流淌着的是故事的足迹。
4 楼        文友:张民胜        2013-05-28 16:15:22
  谢谢编辑和文友的关注!
执业律师,业余作家。
5 楼        文友:罗档云        2013-05-28 20:37:53
  作者是写这面的专家,祝贺加精!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6 楼        文友:水之影        2016-11-24 19:44:56
  描写出了悲喜交加的现实生活,佩服作者的积累和功力。
7 楼        文友:雪梨之秋        2019-11-24 05:49:18
  命运,生存,道德,人性,都很好的诠释!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