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同题征文·小说)

精品 【流年】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同题征文·小说)


作者:燕剪春光 进士,1087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32发表时间:2014-08-29 21:22:33

【流年】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同题征文·小说)
   有一年的端午节,村里一位新媳妇在井边洗衣。突然,一条蟒蛇从井里跃出,新媳妇不顾一切,死死地抱住了大蟒蛇的头部。大蟒蛇极力挣扎,将新媳妇的身体一圈圈缠住。这时,一个闪电劈来,新媳妇和大蟒蛇一同落入井里。从此,村庄风调雨顺。村民们为了纪念新媳妇的功德,在废弃的老井上建起一座神女庙,逢初一十五、过年过节,必去庙里烧香跪拜,祈求神女保佑村庄平安。
   神女庙的遗迹还在。那年,神女像遭遇雷击之后,倒在地上,断为几节。显德爷爷说,神女是港头村的保护神。神女庙废弃了,村庄也就死了。尽管我是无神论者,但神女的故事早已深入我的灵魂。此时此刻,奶奶讲神女故事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我想:港头村要回迁,必须重修神女庙。饱受苦难的港头村村民,需要有一种精神寄托,而神女,正是每一位村民心中不可替代的菩萨。
   所有的房屋都倒塌了,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堙没在蒿草中的屋基、散乱的砖头和瓦片。
   我和光头费了老半天功夫,终于找到了我四十年前的家。我曾经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到了十二岁。这里,曾经生活着我的奶奶、爹爹、姆妈、两个哥哥和我,留下了多少幸福的记忆。然而,在那场特大风暴中,我的家毁于一旦。从此,我漂泊天涯,再也没有家。
   猴子,别伤感了。让我们共同努力,重建我们的村庄。走,我们摘杨梅去。
   光头拍了拍我的手背,将一抹温暖传递给我,同时,带给我力量和信心。
  
   八
   两年后,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和两个哥哥一起,携妻子和儿女,赴港头村参加港头新村落成典礼。
   水库的水位明显降低,碧绿的水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将蓝天白云和山间斑斓的秋色倒映其中,组成一幅意境高远、深邃的油画。
   第一次来港头的妻子和两位嫂子,还有孩子们,心情都异常兴奋,不时发出惊呼声、赞叹声。
   原来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比起九寨也毫不逊色。
   今后我们可以经常来这里休闲度假,还可以介绍朋友们来。
   这里的空气清新,吃的都是绿色食品。我们退休了,都到这里来住。
   住在这里的人,一定很少生病,可以长命百岁。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港头村说不定会名扬天下。
   老爸,你在想什么?女儿突然问我。
   我在想,我考察过世界上不少山水胜景,像港头村这样,离繁华的集镇距离这么近,又保持着原生态环境的地方已经不多了。现代人,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想过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港头村,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要。将来的港头村,不仅是我们港头村人安居乐业的地方,也是城里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一直在观赏窗外景色的大哥把目光收回来,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三弟,我和你二哥决定了,把所有的资金陆续从房地产业撤回来,全部投入到发展港头村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上面来。我们不想赚钱,我们唯一的心愿就是重振我们的港头村,让流落在外的港头村人看到希望,回归故土,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大哥,二哥,我会全力支持你们的。说句实话,要不是你们无偿地投入大量资金,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成港头新村。
   说话间,我们的面包车开到了村口的老樟树旁边。虽说是秋天,老樟树依然雄姿勃发、蓊蓊郁郁,巍然屹立,见证着港头村的新生。
   我注意到,老樟树的左侧,神女庙已经修葺一新,比从前更加高大、庄严,善男信女们正在里面烧香跪拜。
   将车停在老樟树右侧的停车场,我们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往村里走去。
   祠堂前的水泥场上,光头带着人正在紧锣密鼓布置会场。跟他打过招呼,我们走进了村庄深处。
   小溪还是那么清澈,天然地将村子分成东西两部分,一座崭新的石拱桥横卧在碧波之上。
   村庄不再有上屋和下屋之分,所有港头村的原著居民,都住在小溪东面。最前面的是村里的祠堂,后面是一排排的住宅。一色的四间徽式民居,前有庭院,后有菜园,东边有水井,西边是晒场。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点灯、电视、网络,自来水。古朴中透出现代气息。
   小溪西侧,前面一排有两栋大房子,分别是老人公寓和文化活动室。后面则是一栋栋独具特色的小别墅,是为来这里休闲度假的客人准备的。同时,还有相配套的会议厅、娱乐室、餐厅等。
   当我们行至老人公寓门口,几乎所有的老人都迎出来,与我们热烈握手寒暄。
   你们三兄弟为我们港头村做了天大的好事,积了大德。否则,我们这把老骨头都要埋在异乡,变作野鬼哟!
   显德兄弟和其他人的遗骨都运回来重新安葬了,他们的在天之灵也会感谢你们,保佑你们的。
   这时,我看到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身影,在门口一晃,转眼不见了。
   我知道,他是尖头。光头跟我说过,显德爷爷惨死后,村里再也没有一个人愿意理睬他。他老婆承受不了心理压力,带着孩子,不知去向。他成了孤家寡人,整天闷头干活,人慢慢变傻了,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大家又可怜他,自己吃不饱,还轮流接济他。改革开放后,他住进了乡里的敬老院。
   光头曾问我:港头村老人公寓是你们兄弟捐资的,尖头就不要住进去吧?
   为什么不让他住进去!他也是港头村人啊!他其实挺不幸的,也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猴子——你和两位哥哥赶快到主席台就坐,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了。光头大声招呼着。
   这时,人们正从不同的方向向会场聚集,幸福的笑容,写在每一个人脸上。
   他们,是不同年代考上大学,如今在城里工作、生活的港头人;
   他们,是远走他乡,历尽辛苦,终于在他乡站稳脚跟,获得成功的港头人;
   他们,是携妻带子,游离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干最脏、最累的活,生活却没保障的港头人;
   他们,是留守红旗村,每到年关望眼欲穿的孤独的港头人;
   ……
   今天,他们回到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脚下是他们坚实的土地,头顶是属于他们的蓝天,他们不再是漂泊的浮萍,他们有根了!
   典礼开始,鼓乐喧天,鞭炮齐鸣,掌声雷动。
   我们的村庄复活了!

共 12561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村庄,给主人公的疼痛不仅仅是背井离乡,更有毁灭性的打击——父亲含冤自尽,奶奶悲愤撞死。小说开篇就以沉重的笔调宣告着这样一个让人倍感沉重的现实——“我十二岁那年,我们的村庄死了。”让读者惊悚的一句话设下极大悬念,引出关于村庄关于家庭的命运悲剧:村民被迫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港头村,从山青水秀、物产富庶的所在去鸟不拉屎的盐碱地度日,为百姓说话的村长——“我”的爹爹被执行极左路线的人诬陷毒打,含冤离世。在那个是非颠倒、人性的扭曲的年代,亢奋的极左路线执行者制造了一幕幕令人发指的悲剧,文中的悲剧可谓沧海一粟。德高望重的老爷子显德爷爷为了给挨饿的村民找吃的,偷偷回到港头村整了些山货解决燃眉之急,结果被游街示众,年迈的他不堪折磨客死异乡,临终哀求送自己回港头村,却多年难以魂归故土。作者没有一直沿着港头村苦痛的思路进行,而是宕开一笔,写“我”个人的经历,写“我”四十年后重回故土的渊源。小说立足点很高,以个人与家族的命运来映射时代的变迁。国家的拨乱反正与富民政策,使得港头村有了恢复生机的希望,曾经和“我”是孩童时代玩伴的光头——今日的刘县长与“我”的谈话,便暗示着港头村的福音,二者的回忆之中的痛与今日港头村复苏的希望一起有力地突出着小说的题目——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小说顺叙插叙交替进行,情节转换开合自如,跌宕的情节,细腻真实的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的描述,无不有力凸显着文章的主题。当看到今日之港头村充满着勃勃生机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不由得慨叹国家的好政策的巨大威力,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好政策,才使得饱受苦难的港头村村民漂泊的精神有了归依,才有深爱着这块土地并在这块土地上经受过磨难的游子慷慨投资重建港头新村的义举。那些重修神女庙的举措,不是封建迷信的宣扬,而是村庄人一种古老而又朴素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村民的精神寄托。小说笔力深厚,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彩,生动,真实,很有时代感。可以说,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十分了得,数十年的历史剪裁详略得当,情节设计开阖有度,而且首尾照应,开篇村庄的“死”与结尾的“复活”对比鲜明,将“疼痛”与“爱”渲染到极致。这是一部村庄的命运史,也深刻反映着国家的发展史,小说以小见大,借个人的苦痛与爱恋情感来反映村庄的坎坷命运,歌颂国家拨乱反正的正确举措与富民政策。精彩力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830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4-08-29 21:30:41
  姐姐文中村民背井离乡的场景描写好精彩,更有返村途中美丽的景色描写惹人心醉,这些,都彰显着姐姐深厚的生活底蕴,读之,甚为钦佩。
   看到姐姐驾驭文字的高超技艺,唯有羡慕与嫉妒。
   苍天啊,快把春光的美赐予俺一点吧!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8-30 15:38:49
  风,辛苦了!昨天看到你花了那么多心思看拙文,很是心疼。
   今天又出行,你要注意安全,多多保重哈!给你N个拥抱。
2 楼        文友:风逝        2014-08-29 21:35:38
  那个啥,老姐,浅薄如风面对您厚重的文字胡乱按之,词不达意,辜负了您的美意,请老姐见谅哈。
   秋风渐凉,老姐保重哈!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2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8-30 15:43:02
  风,不准你谦虚,不准你再发胖。
   谢谢你的认真阅读和精彩按语!
   我就知道,你是懂我的文字的。
   再次抱抱!
3 楼        文友:风逝        2014-08-29 21:48:06
  如果说,我的村庄的疼,是个人的情感小河的微波,姐姐的村庄的痛就是民族命运大海的巨澜。立足点的高低展示了作者的视角水准的高下。
   呜呜呜呜~~俺望尘莫及,自惭形秽。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3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8-30 15:48:17
  这个香风,你想让我汗死吧。
   你那么棒,还不满足啊!
   再哭,就不理你了!
4 楼        文友:晓文        2014-08-30 06:33:28
  正如风姐姐所言,村庄的爱与疼痛,燕子姐姐的文章已然诠释到极致
   港头村前后几十年的变化
   有着时代遗留的疼痛 更有着乡人梦萦魂牵的爱
   在“我”,“我”的哥哥,光头,这些游子,这些最可爱的人的努力下
   港头村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了亲人的回归
   疼痛不会忘记,爱也不会消逝
   我们的村庄将会更加美丽
   燕子姐的倾情文字,耐品耐读
   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刻画如此真实
   人物形象又是如此栩栩如生
   走入这篇文章,品读的不是小说,而是真实的历史和人生
恰好你来,恰好我在。
回复4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8-30 15:51:17
  谢谢晓文的美评!
   我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
   许多事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
   但从父辈的谈话中知道了一鳞半爪。
   由于缺乏生活,驾驭这样的题材还是有困难的。
5 楼        文友:晓文        2014-08-30 06:37:43
  小说的写作手法,更值得推崇
   开头以“我们的村庄死了”让读者走入一种悲伤的氛围
   结尾以“我们的村庄活了”又让读者情不自禁地微笑
   小说处处彰显着主题
   实在是一篇上乘佳作,乃村庄里的佳品
   燕子姐的文章,晓文自是望尘莫及。抱抱你吧,沾染点文字的灵气和厚重
恰好你来,恰好我在。
回复5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8-30 15:53:46
  晓文太谦虚了,小心发胖啊!
   你的文字灵动优美,姐姐自愧不如。
   有时间得去好好学习。抱抱晓文。
6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4-08-30 08:45:01
  祝贺燕子姐姐,一篇厚重之精品!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6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8-30 15:55:03
  谢谢雁子谬赞!你多多指教才是。
7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4-08-30 08:53:59
  开头以“我们的村庄死了”为切入点,一个大大的悬念摆在读者面前,引领读者读下去,让读者走入一种沉重心酸的氛围!当读到结尾时,燕子以“我们的村庄活了”来结束全篇,一死一活,主题已经非常鲜明,饱满,深刻!
   那个年代,是无人性愚昧的年代,是造就悲剧贫穷的年代!
   世事沧桑,日星斗月,今天的我们贵在珍惜今天的拥有……
   朴实的文风,言之有物的叙述,生动形象的描写,让人叫绝!
回复7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8-30 16:08:17
  感谢山地百忙中来读拙文!你的谬赞让我汗颜。
   一直忙忙碌碌,错过了你很多美文,有时间一定要补课学习。
   男士就不敢抱了,远握一个。祝福秋安!
8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4-08-30 09:00:59
  对比鲜明,立体的镜头感,鲜活的人物,沉重的时代气息,村庄的前世今生和死亡与复活的沧桑,无不力透纸背,带来心灵的震撼与切肤的叩问。
   姐姐好笔力,成就一篇高大上的"村庄"!绝品,仰视中。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8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8-30 16:02:09
  这篇文,从动笔到发出来,整整十天,可见姐姐是条慢牛呢。
   虽然花了心思,但笔力不及之处尚有很多,哪有妹妹说的这么好?
   抱抱雁子!祝福秋安!
9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4-08-30 09:01:30
  这篇小说的语言,结构,手法都是令人惊艳的,值得我们学习。特别特别喜欢小说开篇和结尾的两句。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9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8-30 16:09:32
  得到雪妞妞的表扬,太荣幸了!
   姐姐视为鞭策,继续努力哈。抱抱。
10 楼        文友:雪飞        2014-08-30 09:17:31
  我记得我在哪篇文章里读过六七十年代的大迁移,是长江流域以兴水利为北景的,上百万移民,这是个撼动人心的事。春光的小说撷取了这段历史,以小说的形式再现了移民中个体的心理剧大波动,那些人背井离乡,为“政治经济”做了巨大的牺牲。反过头来让人们看到这段历史,让人深刻反思。小说结构精到,旧港头村没有了,新港头村建起来,建的是人心,也建起了现代人经过思考后的理性。好一篇大气磅礴的小说题材!春光,俺真得叫你老师了!学习!
回复10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8-30 16:21:13
  雪飞太客气了!谢谢抬爱!以后多交流,在流年一起进步。抱抱。
共 31 条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