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云海书声】平凡世界里的爱情

精品 【云海书声】平凡世界里的爱情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作者:云水之间 秀才,1376.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90发表时间:2016-01-09 09:38:43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润叶才不由设身处地从向前那方面来考虑问题……是的,仔细一想,他很不幸。虽然他和她结婚几年,但一直等于打光棍。她想起了结婚后他从北京回来那晚上的打斗。她当时只知道自己很不幸,但没有去想他的可怜。”
   “唉,他实际上也真的是个可怜人。而这个可怜人又那么一个死心眼不变,宁愿受罪,也不和她离婚。她知道他父母一直给他施加压力,让他和她一刀两断,但他就是不。她也知道,尽管她对他冷若冰霜,但他仍然去孝敬他的父母,关怀她的弟弟;在外人看来,他已经有点下贱了,他却并不为此而改变自己的一片痴迷之心。……”
   “几年来,她一直沉缅于自己的的痛苦之中,而从来没有去想那个人的痛苦……她把自己的全部不幸都归罪于他。平心而论,当年这婚事无论出自何种压力,最终是她亲口答应下来的。如果她当时一口拒绝,他死心以后,这几年也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正是因为她的一念之差,既让她自己痛苦,也使他备受折磨,最后造成了如此悲惨的结果。”
   “她完全能想来,一个人失去双腿意味着什么——从此之后,他的一生就被毁了;而细细思量,毁掉这个人的也许正是她!……‘我现在应该去照顾他。’一种油然而生的恻隐之心使她忍不住自言自语说。”
   “这样想的时候,她自己的心先猛地打起了一个热浪。人性、人情和人的善良,一起在她的身上复苏.”
   “总之,田润叶突然间对李向前产生了一种怜爱的情感。她甚至想到她就是他的妻子;在这样的时候,她要负起一个妻子的责任来!”
   生活常常不会给人完美,似乎总要经历那么一段痛苦的心路历程,两颗痛苦的心,才终于能靠在一起,相互温暖对方。人性中积极因素的作用,让润叶暗淡的婚姻慢慢闪出了爱情的火花。
   从此,“无论工作怎样忙,她都一如既往,千方百计照料丈夫。她是妻子,也是保姆。在向前初回家不能自理生活的日子里,她给他喂饭喂水,端屎端尿,洗脸洗身,还要每天用柔言细语安慰他。每当向前因失去双腿而一次次陷入绝望的时候,她就象阿姨一样乖哄他,抚爱他,并且帮助他和自己发生肉体关系,使他重新获得生活的愿望和信心。”
   “正是在这种自我牺牲和献身之中,润叶自己在精神方面也获得了一些充实。她开始更现实地看待生活。……她体验到,爱情,应该真正建立在现实生活坚实的基础上,否则,它就是在活生生的生活之树上盛开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其实,我们也一样能深切地感受到这句话蕴含的启迪和警醒的力量。爱情,其实都是从基本的共性情感思维上发展起来的,同情,恻隐,怜惜,感恩,良知,责任,等等。一个人具备了这些健康的情感,他在生活中总会展现出温暖和鼓舞人心的力量。另一方面,对于处在婚姻生活中的爱情而言,付出成为其生命活力的最重要保障,如润叶感到的,爱情既然走进了现实生活,就必须从“自我”意识,进入到“共同”意识当中,相互给予,相互奉献。这种给予和奉献,不单是指物质上的,忍让、包容、理解、鼓励、支持,这些精神上的付出和帮助,比物质更能催生出温暖心灵的力量。
   可是,当我们看到武蕙良和杜丽丽的爱情,不免又会感到一种新的迷茫。
  
   杜丽丽是一个热衷追求新生事物的女诗人,她前卫,浪漫,是一个标准的理想主义者。她这种特质,如果不伤害到身边的人,也许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而促使她紧跟时代的潮流,还是让人羡慕和仰视的。但是,这种特质不可避免地有一种天然的自私属性,因而必然影响到婚姻生活。武蕙良是真心爱杜丽丽的,深情而专一。杜丽丽开始也是爱武蕙良的,但是却不是心灵深处那种精神的共鸣依恋。
   当一个叫做古风铃的浪漫诗人接近杜丽丽时,共有的诗人的浪漫情调,毫不费力地让“杜丽丽兴奋得神魂颠倒。她把古风铃比作她的‘启明星’。两个人立刻成了相互高度理解的知音。一个晚上的半夜时分,古风铃敲开了杜丽丽的房门,丽丽丝毫没有拒绝,两个人就在黄原宾馆睡到了一块。几个晚上的云来雾去,杜丽丽就彻底爱上了古风铃”
   由此可见,杜丽丽的和古风铃的爱情,应该是一种即热式的两性愉悦,是一种跟着感觉走的情感漫溢。诚然,人人有追求美好爱情的权利,但是前提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是不能伤害他人的。如果杜丽丽对武蕙良只剩下亲情,她去重新追求爱情,必须保证不会让武蕙良受到伤害。或者友好分手。
   看杜丽丽对武蕙良说的话:
   “我一直爱你,但在感情上不能全部得到满足。你虽然知识面也较宽阔,但你和我谈论政治人事太多了,我对这些不感兴趣,但我尊重你的工作和爱好。我有我自己的爱好和感情要求,你不能全部满足我。就是这样。未认识古风铃之前,我由于找不到和我精神相通的朋友,只能压抑我的感情。但我现在终于找到了这样的人……”
   人类的两性情感,实在是不可琢磨。像杜丽丽这种对武蕙良的感情,实际是已经从爱情褪色为亲情或者同情。抛开道德和社会责任,单就情感方面来讲,爱上古风铃并不是罪过。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和武蕙良之间既然没有精神相通的地方,爱情已经转变为亲情,那也只是一种生活的无奈。但是,她既不愿意放弃和古风铃的来往,又坚决不同意离婚,这就是自私的表现了。当然,武蕙良如果不同意离婚,愿意维持现状,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武蕙良很了解,“杜丽丽是用浪漫主义主宰生活中的一切,对一个女人来说,这是一种危险的素质,活跃的分子天性就是不稳定的”。他也试图宽容地看待这一切。但是他内心的深处惊恐地将这视作堕落。因此虽然他深爱杜丽丽,但他还是选择离婚。
   人生的道路曲折漫长,总有迈错脚步的时候。当爱情已经走进婚姻,必须将责任和担当提到首要位置。因为,你的错误的抉择,不但使自己痛苦,对方也受到了你的伤害。对,确实是一种伤害。现实婚姻生活中,很多人想不断追求更向往的情感,作为一种精神弥补。但是责任良知却不得不让其追求的步伐止步不前。婚外情感,已经不能单纯用道德来评判了。
   爱情转变为亲情或者同情这一种情况,在现实婚姻生活中实在是太普遍了。然而,同情和怜惜,也是可以转化为爱情的。
  
   郝红梅,孙少平和润生的同班同学,是一个从小因为贫困和出身成份,生活受尽坎坷磨难的姑娘。她一直在努力挣扎着,试图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初时和孙少平惺惺相惜,同病相怜,但是她只是为了获得一点精神的慰藉而已。她想依靠一个美好的婚姻来改变生活的愿望,贫穷的孙少平无力帮她实现。她于是投入了家境殷实,生活养尊处优的班长顾养民的感情怀抱,这其实也算是世俗常情,情有可原。而顾养民确实也不嫌弃她家境贫寒,阶级成份不好,真心想和她在一起。但是当他听说红梅有过一次偷窃的不光彩行为时,他立刻放弃了这份感情。可见,在顾养民的爱情里,没有豁达,没有包容,没有同情。他容不下爱情里对他的任何不利因素,他不愿付出。说得深刻一点,真正爱着一个人,不单只是欣赏仰慕其优秀的方面,对于对方的缺点,也应该抱着包容的心,并努力帮助对方改正,一起进步。这才算是真正的爱对方。
   不说相比孙少平,顾养民的心胸是如何狭窄,就是和田润生相比,也黯然失色。
   当开车路过集镇的田润生邂逅生活艰难的郝红梅时,他那深深的同情心,使他“内心立刻升腾起一种强烈的愿望,他要帮助不幸的红梅和他可怜的孩子!……出于这样一种同情心,田润生利用开车的便利,不断地给予郝红梅生活上的物质帮助。”
   “田润生这样跑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自己惊讶地发现:他的心情似乎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
   “是啊,他强烈地意识到,他而今到红梅这里来,不再仅仅是要给她送一些维持生活的用品;而是渴望能见到她,坐在她的热炕头上,看着她亲切地侍候自己吃两碗香喷喷的细面条。尽管他长这么大,从没缺过吃喝,可他也从没吃过这么有滋味的面条。是的,那面条是很有滋味。但是,仅仅是有滋味的面条才使他如此留恋这地方吗?”
   “不。他在这孔贫寒的窑洞里,那么多地体验了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温暖。是的,温暖。心灵的温暖。他每次坐到这个土炕上,一路奔波所带来的紧张和劳累立刻就会消失得一干二净,……僵直的胳膊腿松驰了下来;浑身的骨头也可以一块一块散乱地堆垒着——那种舒坦和轻松,就象躺在澡盆的热水里一般……唉,一旦他坐在这个热炕头上,他就不想再离开这里了!他清楚这一切意味着什么。是的,不必隐讳,他在心里开始爱上了他的同学——这个苦命的寡妇!”
   “田润生本来是个瘦弱腼腆的小伙子。但是,自见到红梅以后,他这种心理障碍却神奇地消失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红梅自己一开始就在他面前表现出了一种难以掩饰的自卑感,反倒大大地刺激了他的男子汉气概。他喜悦地感到,他在红梅面前才是个真正的男人。男人通常都有一种保护女人的天性,并以此感到满足——他现在尝到的正是这种滋味!“
   ”田润生左思右想,觉得只有和红梅生活在一起,他这辈子才能真正感受到男女之间的温暖和幸福。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他不会因为她结过婚并且带着前夫的孩子,就用世俗的眼光低看她一等。不,他多么爱她!“
   看,这就是同情和怜惜的情感,是如何转变为炙热的爱情的。润生对红梅产生的爱,不是施舍,不是满足虚荣,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爱。我们看到这样的结果,一面赞叹润生的善良和勇气,祝福郝红梅重遇美好爱情,一面不也会为这一段抛开世俗成见,心灵交融的情感而欢欣快慰吗?虽然他们的心灵共鸣,达不到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那样一种境界高度,但一样温暖人生,能给人积极生活的鼓舞力量。
  
   孙少平,出生贫苦家庭,自卑敏感,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渴望知识,渴望温饱的生活,也渴望温暖的情感。虽然他的自卑敏感,造就了他的胆怯和内敛。但是他一直追求进步,精神上向往高尚的情感追求。他自小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寻找一切可以阅读的机会,努力丰富自己。在上初中的最后一年,他在田润生家里获得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立刻手不释卷地在一天之内就读完了它。这本书,可以说是他精神和情感的导向与启蒙:
   “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在那一瞬间,生活的诗情充满了他十六岁的胸膛。他的眼前不时浮现出保尔瘦削的脸颊和他生机勃勃的身姿。他那双眼睛并没有失明,永远蓝莹莹地在遥远的地方兄弟般地望着他。当然,他也永远不能忘记可爱的富人的女儿冬妮娅。她真好。她曾经那样地热爱穷人的儿子保尔。少平直到最后也并不恨冬妮娅。他为冬妮娅和保尔的最后分手而热泪盈眶。他想:如果他也遇到一个冬妮娅该多么好啊!”
   也许这是个巧合,后来孙少平遇到相知相爱的田晓霞,这不就是他当年希望遇到的冬妮娅吗?只是,保尔和冬妮娅,他们的感情局限于两人的相识相知,却缺少人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灵魂的共鸣。而孙少平和田晓霞,他们有着共同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以及唯美高尚的精神境界,他们的爱情自然光辉闪耀,荡气回肠。
   田晓霞对孙少平的影响,是从内心世界开始的。自从少平参加文艺演出和革命故事调讲后,他的自信开始成长和内心开始充实。他克服了生活上的自卑,不再躲着同学去领黑面膜,也不再刻意在同学面前遮掩自己生活的困窘。当然,此时他最重要的收获是和田晓霞的结识,她给他打开了两扇窗,一是对现实社会认知理解的窗口,一是精神领域高深层次探求的窗口。当晓霞送给少平一本又一本书籍,将他引领到另外一个天地时,
   “所有这些都给孙少平精神上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满足。他现在可以用比较广阔一些的目光来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因而对生活增加了一些自信和审视的能力,并且开始用各种角度从不同的侧面来观察某种情况和某种现象了。当然,从表面上看,他目前和以前没有什么不同,但他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是原来的他了。他本质上仍然是农民的儿子,但他竭力想挣脱和超越他出身的阶层。”
   我们看到此时的孙少平,思想上已经超越了农民身份。高中毕业前夕,田晓霞再一次鼓励他,“不管怎样,千万不能放弃读书!我生怕我过几年再见到你的时候,你已经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满嘴说的都是吃;肩膀上搭着个褡裢,在石圪节街上瞅着买个便宜猪娃;为几捆柴禾或者一颗鸡蛋,和邻居打得头破血流。牙也不刷,书都扯着糊了粮食囤……”
   这是晓霞不愿看到的,她不愿孙少平离开学校回去就逐渐变成麻木的农民。她用“生怕”一词,这里面包含的内容,在他们后来的相知相恋中逐步诠释了出来。他们此刻已经从相识进入到了相知的情感阶段。

共 15600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文学评论,可以对一部作品进行综合评论,也可以就其中的某一主题展开深刻的研讨,发表自己的观点。仔细读完这篇长达15000多字的评论,感觉一是本文点评细腻 。感动作者的精心阅读,从百万字的小说中提取几组爱情的故事,叙述平凡的世界里他们爱情的发展变化以及主人公丰富的内心刻画,恰到好处地摘录原文,叙述和解说相得益彰,情节和评论浑然一体;二是结构严谨。文章叙述了几个爱情故事,无论超凡脱俗还是感天动地,每一个都不是独立成章,而是巧妙地用一段承上启下的议论自然过渡,把段与段穿缀在一起,融合成一块玉。三是评论深刻。关于爱情的故事似乎老生常谈。本文在每一段故事中夹叙夹议,故事后又拨开现象深度解剖,句句成金,评论有力,诠释了路遥笔下爱情的纯洁和主人公的不平凡。本评论叙述详尽而不琐碎,故事感人,解说深刻动情。一些摘录的段落,很好地和议论粘结在一起,不孤单,叙述和评论严丝合缝,解剖深刻,是为佳作。推荐阅读。【编辑:琴声悠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109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6-01-09 09:50:18
  我一向发对评论中大篇幅摘录原文。今天的这篇评论,作者不惜笔墨把原文精心地穿插在自己的叙述中,使故事故事完整,为后面的评论充分铺垫,给读者一种融合感。作者思路清晰,具有对大篇幅评论较强的驾驭能力。评论丰富生动,观点鲜明深刻。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2 楼        文友:云水之间        2016-01-10 00:20:05
  感谢老师的认真阅读和精彩按语。有幸一起阅读《平凡的世界》,因为喜欢它,所以仔细读了,因为喜欢它里面的人物形象,所以仔细揣摩了,因为喜欢它表达的主题思想,所以仔细体会了。有感在心,不吐不快。再次感谢!
3 楼        文友:墨黎        2016-02-17 21:38:30
  我也看过路遥的这篇巨作,只可惜,虽然感动了很久很久,却终究没用文字写出来,现在想再看时,偏又借出去了。我很喜欢你的这篇文章,谢谢你让我再次重温它。等书还回来了,定要再看上几遍才好,更何况,《平凡的世界》是别人送给我的礼物呢~话不多说,欣赏作者的文章!
愿用文字记录生活,愿在文字里轻舞飞扬
回复3 楼        文友:云水之间        2016-02-18 19:58:09
  谢谢朋友的喜欢,让我们一起向主人公崇高的爱情致敬!
4 楼        文友:齐鲁青未了        2016-02-22 06:36:18
  【读后】
   1:“文之交,贵在心相遇”,一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让我认识了你,喜欢上你的文字。更加喜欢上条理清晰,流畅自然,思想深刻的作品赏析。你是文苑评谈群成立以来,我在百忙之中,终于安静下来,认真品读的第一个作者的作品,非常高兴和你相遇,今后有时间,我还会无功利性的,不要人情来往式的,因为我不喜欢追风式留评和点赞,心灵的相遇是需要安静的,就像爱情一样,两个人独自分享的。今后还会无私的关注你的文字。你的文集我大致浏览一遍,你的写作风格和文字表达能力,我非常喜欢!
   2:我是只有半年时间,来开始读书写作的文字爱好者,没有一点文学和文学理论基础,连一篇小小说都不会写的人,但却衷情于写作品赏析,目的只有一个,来检验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和作者产生共鸣,两颗心灵不约而同的相遇,懂得之美!
   3:路遥的著作《平凡的世界》我并没有读过,但看到你对平凡的爱情的解读,我感同深受。爱情是现实的,只有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上,才会稳定牢固。但爱情又是崇高的,完全在精神世界里遨游和享受的,我们都期待向往的、打破贫富差距,实现平等尊卑,完全是两颗心,两个人灵魂的融合统一,高尚而完美!
   4:我在江山看到不止你这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作品赏析,都没有让我下定决心必读这本书,可今天早上读了你这篇文章后,促使我今后有时间一定安下心来必读路遥的经典之作《平凡的世界》。
回复4 楼        文友:云水之间        2016-02-22 08:42:52
  非常感动于你的共鸣!文字能让人的心灵接近,彼此理解和相融。文字也能净化人的灵魂,升华人的情感,这就是我们痴迷于文字的魅力所在。
   作品赏析,有助于更加仔细阅读文学作品,学习写作技巧,理解作品内涵,体会思想意义,提升写作阅读能力。让我们在学习中相互提高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也希望成为知心益友!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