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海蓝】孙姓溯源(散文)

编辑推荐 【海蓝】孙姓溯源(散文)


作者:暗香浮动w 秀才,1551.9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31发表时间:2017-07-27 15:57:23
摘要:出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同母弟姬封于康,侯爵,史称康叔。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三监联合殷王武庚叛乱,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乱有功,封为怀侯。周成王以康叔为司寇,赐卫之宝祭器,欲移康叔于卫。康叔死后,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孙考伯于卫,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县东北朝歌城,故史称康叔为卫康叔,乃追称之名。


   孙光宪(约895年~968年):字孟文,自号葆光子,五代宋初文学家,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平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
   孙奭(962年~1033年):北宋经学家、教育家。字宗古。今山东茌平人。他自幼读经书,笃学成才,九经及第,宋太宗时入国子监为直讲。真宗时,为诸王侍读,累官至龙图阁侍制。仁宗即位,他以名儒被召为翰林侍讲学士,判国子监,后迁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礼部尚书。晚年以太子少傅致仕,卒于家。他以经学成名,一生坚守儒家之道。
   孙复(992年~1057年):字明复,号富春,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幼年家贫,父早亡,但力学不辍,饱读六经,贯穿义理。但四举开封府进士,均于科场失利,未能任官。32岁后退居泰山,专心于讲学授徒近20年,虽贫穷不堪,又得不到权要资助,但孙复不以生计为意,安贫乐道,仍聚书满室,与群弟子讲求儒道,乐之不疲。其门下多出贤良之士如石介、文彦博、范纯仁等,皆一时精英,大有作为。人称“泰山先生”,又与胡瑗、石介,人称“宋初三先生”。庆历二年(1042年)范仲淹在朝实行新政,与富弼等推荐孙复,诏命之为国事监直讲,从此孙复踏入仕途,宋仁宗对之多为礼敬。后因事遭贬。到至和三年(1056年)乃被荐复官,后迁殿中丞。嘉佑二年(1057年)卒于家。宋仁宗赐钱治丧,欧阳修为之撰墓志铭。
   孙洙(1032年~1080年):字巨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北宋时期词人。皇祐进士,元丰中官至翰林学士。曾经进策50篇评论时政,被韩琦称赞为“今之贾谊”。他博学多才,词作文风典雅,有西汉之风。
   孙威(1183年~1240年):金元之际浑源(今属山西)人。擅制甲,所制“蹄筋翎根铠”,经窝阔台亲自试射,箭不能透。官至顺天等路工匠都总管。
   孙蕡(1334年~1389年):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南海平步(今顺德平步乡)人。他仪表堂堂,性格通达、豪爽。孙蕡于书无所不读,写起诗文来不用起草稿,开卷展纸,挥笔而成。初读起来好像并无刻意经营,细加体味,则气象雄浑,兴喻深致,有魏晋风度。他从小就志气不凡,不随便与人交往,乡间的人都很尊敬他,称他孙先生。元末入何真幕,受礼遇,与王佐等结社唱和,为“南园五先生”之首。洪武三年赐进士出身,官终苏州经历,坐党事论死。其诗五古远师汉魏,近体不失唐音,歌行尤琳琅可通。有《西庵集》。
   孙存(1491年~1547年):明滁州人,字性甫,号丰山.正德九年进士.授礼部主画,仕至河南布政使.精於吏治,尝取律之全文,以《大诰》《会典》等与律有关者次之,附以条例、诸家注解及案例,辑为一书,名《大明律读法》。工书法。有《岳麓书院图志》《丰山集》。
   孙隆:又名孙笼,一作龙,字廷振,号都痴、都痴道人,毗陵(今江苏省常州)人。宣德中曾为翰林待诏。擅画翎毛、虫草,不作墨线,纯以色彩点染而成,谓之“没骨“,别具一格。亦善山水。画翎毛草虫,全以彩色渲染,生动鲜活,饶有机趣,自成一家,对后代影响很大。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河北)人。明末军事战略家。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而后替代王在晋为蓟辽督师,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功勋卓著,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辞官回乡。皇太极包围京都时,朱由检急召孙承宗,运筹帷幄将清军击退。但不久之后孙承宗又遭到朝中大臣弹劾,孙承宗再次辞官回乡,在家高阳县住七年。崇祯十一年,清军大举进攻,孙承宗领家人守卫高阳,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战死。生前官至兵部尚书、太傅等,南明福王追赠太师,谥文正。著有诗集《高阳集》,军事著作《车营扣答合编》。
   孙慎行(1564年~1635年):字闻斯,号淇澳。江苏武进人。明朝开国功臣燕山忠愍侯、全宁侯之后。外祖父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军事学家唐顺之。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朱之蕃榜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礼部侍郎。韩敬科场事发,孙慎行主张罢黜韩敬,遭到韩敬同党的攻击。辞官。熹宗继位,召回孙慎行,拜为礼部尚书。“红丸”事起,孙慎行上疏无效,遂以病辞官。魏忠贤组织纂修《三朝要典》,在“红丸”之案中,将孙慎行定为罪魁祸首。熹宗下诏将其革职,遣戍宁夏,还未起行,崇祯帝继位,才得赦免,命以原官协理詹事府事,孙慎行力辞不就。享年74岁。著有《困思抄》《玄晏斋集》等。
   孙云球:明清之际光学仪器制造家,曾创制察微镜、夜明镜等70种光学仪器,是我国民间最早独立制造望远镜的人。
   孙可望(?~1660年):原名孙可旺,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大西政权主要将领、南明永历时期权臣,陕西延长县(或作米脂县)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在陕北起义,出身贫苦的孙可望参加义军,被张献忠收为养子,改姓张。成年后,勇敢、狡奸,每遇敌,他率部下沉着应变,被军中呼为“一堵墙”。因为他识字,又机灵,很受张献忠器重,为张献忠四个养子中之长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八月,张献忠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立大西政权,孙可望位列群将之首,以平东将军,另加监军,节制文武。张献忠在川北牺牲后,孙可望与李定国等率大西军余部南下攻占云贵一带,坚持抗清。后改投永历政权,以武力挟制永历朝廷。孙可望为谋封秦王,击杀南明大学士三十人,并与大将李定国不合,导致内讧。永历十一年,顺治十四年(1657年),孙可望从贵州引兵入云南,攻打李定国,因部将倒戈不敌李定国。孙可望向清军投降,引清兵入四川、贵州,隶属汉军正白旗。永历十四年、顺治十七年(1660年)病死,一说狩猎时为清军射杀。
   孙奇逢(1584~1675):明清之际学者。字启泰,一字钟元,世称夏峰先生。直隶容城(今属河北)人。万历举人。明亡隐居不仕。与黄宗羲、李顒并称三大儒。力学“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初宗陆(九渊)王(守仁),晚倾慕朱熹理学,终于成为两派的调和论者。提倡不拘门户,重深造自得。著作有《理学宗传》《读易大旨》《四书近旨》《夏峰先生集》等。
   孙嘉淦(1683年~1753年):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赐谥文定,山西兴县人。孙嘉淦家境贫寒,且耕且读,于康熙五十二年中进士,自此踏入仕途。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皆受到三朝皇上的赏识与重用,是康乾之际的敢言直谏的名臣。历任学政、盐务、河工等要差,官至工、刑二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前人评价说,“嘉淦初为直臣,其后出将入相,功业赫奕,而学问文章亦高,山西清代名臣,实以嘉淦为第一人”。
   孙洙(1711年~1778年):字临西,一字芩西,号蘅塘,晚号退士,江苏无锡人,清代文学家。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1744年)中举,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苏上元(今江宁)县学教谕。乾隆十六年中进士,以后历任顺天府大城县知县、直隶卢龙县知县、山东邹平县知县、江宁府学教授等职。
   孙星衍(1753年~1818年):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字渊如,号伯渊,别署芳茂山人、微隐。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后迁居金陵。少年时与杨芳灿、洪亮吉、黄景仁以文学见长,袁枚称他为“天下奇才”。于经史、文字、音训、诸子百家,皆通其义。辑刊《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堪称善本。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孙氏家藏书目录内外篇》《芳茂山人诗录》等多种文集。
   孙原湘(1760年~1829年):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孙家鼐(1827年~1909年):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今六安寿县)人。清咸丰九年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卒后谥曰“文正”。
   孙菊仙(1841年~1931年):京剧老生,是半途转业、三十岁以后才由“票友”下海的著名艺人。名濂,一名学年,字菊仙,号宝臣,外号孙一啰,晚年用“老乡亲”为艺名;天津人。出生在天津市一位商人的家中。清光绪时同汪桂芬、谭鑫培齐名,并称为京剧“老生后三杰”。
   孙诒让(1848年~1908年):晚清经学大师、爱国主义者和著名教育家。幼名效洙,又名德涵,字仲容,别号籀庼,浙江瑞安人。与俞樾、黄以周合称清末三先生。有“晚清经学后殿”、“朴学大师”之誉,章太炎称他“三百年绝等双”。同治六年举人,五应会试不中。官刑部主事,旋归不复出,专攻学术,精研古学垂四十年,融通旧说,校注古籍,著书三十余种。孙诒让所著《周礼正义》为一生心力所瘁,为清代群经新疏中杰出之作。《墨子间诂》亦为注墨的权威之作。《契文举例》为考释甲骨文开山之作。《温州经籍志》被誉为“近世汇志一郡艺文之祖”。《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批注》二十卷,《四部别录》二卷,则是目录版本学的专著。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先籍河南陈留)。幼名象,原名文,字载之,简署载,又号逸仙,人称中山,尊称中山先生,之后,章士钊首以孙中山相称,从此也就流传开来。伟大的民主主义先行者。曾学医和行医,并留日。后组织同盟会,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后又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实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有《孙中山全集》等。长兄孙眉,夫人宋庆龄。
   孙宝琦(1867年~1931年):字幕韩,晚年署名孟晋老人。浙江杭州人。山东巡抚、北京政府国务总理。幼好学。以父荫任户部主事,后改任候补直隶道员,军机处官报局局长,曾经创设育才学堂及开平武备学堂。晚年寓居上海。
   孙传芳(1885年~1935年):字馨远,山东泰安人,直系军阀首领。幼年孤苦,寄人篱下,投军后经过不懈努力,在1904年出国赴日本留学。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9年回国后历任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23年率部入闽,平定福建叛乱,任福建军务督理。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出兵援助齐燮元,夹击皖系卢永祥,占据浙江;1925年10月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势力,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任五省联军总司令,号称“东南王”,成为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军阀。1926年9月北伐军进入江西,孙传芳亲赴九江督战,阻挡北伐军东进,失利后潜赴天津向张作霖求援,任安国军副司令。1927年2月继续组织兵力阻止北伐,8月率部渡江反攻,与蒋、桂军在南京龙潭一带激战五天五夜后不幸失败,主力军消耗殆尽一蹶不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隐居天津。冈村宁次利用同窗关系多次登门造访,拉拢他出任伪职,而孙传芳作为中国人的良心尚未泯灭,内心不愿意当汉奸,因而严词拒绝。孙传芳历经大起大落,遂看破红尘皈依佛门。1935年11月13日,军统局借刀杀人,利用施剑翘为父报仇的心态,诱使施剑翘将孙传芳刺杀身亡。
   孙殿英(1889年~1947年):归德府永城(今河南永城马牧镇丁辛庄)人。行伍出身,1928年投靠国民党,任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反蒋,失败后为张学良收编。抗战爆发后,历任冀察游击总司令、新五军军长,1943年在河南对日作战时被俘,旋投汪伪任“豫北剿共军总司令”。抗日战争结束后又追随蒋介石反共,打内战。1947年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后病逝。
   孙德清(1904年~1932年):安徽寿县人,原名以悰,又名一中。早年读过私塾、小学;1923年南下广州到柏文蔚驻粤皖军司令部当步兵;1924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在学生第三队。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曾兼任红二军军长协助贺龙率军团转战湘鄂西地区参入多次战斗,后受王明左倾路线迫害致死。

共 15547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出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同母弟姬封于康,侯爵,史称康叔。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三监联合殷王武庚叛乱,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乱有功,封为怀侯。周成王以康叔为司寇,赐卫之宝祭器,欲移康叔于卫。康叔死后,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孙考伯于卫,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县东北朝歌城,故史称康叔为卫康叔,乃追称之名。详细解读了中国古老的姓氏文化,寻根溯源里面蕴藏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作者用醇厚的笔墨书写了姓氏的由来,意义非凡。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锦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锦妤        2017-07-27 15:57:54
  出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同母弟姬封于康,侯爵,史称康叔。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三监联合殷王武庚叛乱,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乱有功,封为怀侯。周成王以康叔为司寇,赐卫之宝祭器,欲移康叔于卫。康叔死后,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孙考伯于卫,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县东北朝歌城,故史称康叔为卫康叔,乃追称之名。详细解读了中国古老的姓氏文化,寻根溯源里面蕴藏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作者用醇厚的笔墨书写了姓氏的由来,意义非凡。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2 楼        文友:锦妤        2017-07-27 15:58:30
  每个姓氏背后都有着绵长的故事。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