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那年花开月正圆】节气时光书(散文·征文)

精品 【流年·那年花开月正圆】节气时光书(散文·征文)


作者:伊蘭 秀才,153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664发表时间:2018-09-28 20:24:54
摘要:我的故乡、我的童年和少年、我的亲人们,所有这些,与节气息息相联,每一个日子都值得庄严回望。向它们致敬,我才不会忘记回乡的路。

【流年·那年花开月正圆】节气时光书(散文·征文)
   第一次是离开学校的第二年,小雪那天,天空飞雪,突然而至。恰逢周末,欣然去公园踏雪,贪婪,想拥抱整个雪色世界,又去园外的树林里,空荡荡、白茫茫,把我一串脚印留在洁白的小径,回望去是一条弯曲的浅浅的雪的沟渠。兴依然未尽,夜色中的雪景更值得一探。雪在下,灯光下,沐浴着晶莹的雪花,走在公园的外围,人车稀少,少有的静谧。任凉丝丝的雪渣落在脸上、脖颈处和裸露的手臂上。用一份闲心闲情不负一场仪式般的雪。踏雪归来,文思飞扬,信手挥洒出《小雪闲话》,第二天,意外发表在《唐山劳动日报》上。
   前年,当我不经意间抬头望见窗外的飞絮时,才想起是小雪节气了,那些小雪的闲情只是在脑子里闪了一下,就消失了。那一刻,我正在县医院内四科35床陪护妈妈。她糖尿病病发症白内障眼底出血,需要做手术,而血糖持续不降,手术无法安排。
   小雪落雪,不一样内容和心情的雪。节气一旦染上心绪,只会更铭心。那个冬季,从小雪到大雪到冬至,一个半月时间,我奔走在医院、单位和家中,忙碌和担心,庆幸妈妈双眼手术成功,终以一双明目迎来了新的一年,那将是她七十二岁的本命年。
   读二十四节气,读几天前中断的大雪。作者写大雪时的事,有自乡自家的,也有异地他乡的,都在抒写情怀。这些事,在白茫茫的广阔背景中,自有空旷辽远,干净安静。脑子在回想大雪留给我的,居然是雪色空白。
   篇末,作者写到雪中小径时,写到那样的小径难得见到了。而后感慨:这样的小径亦如人生,弯来弯去的,暗夜里,总也不知道要怎么弯下去。可是弯着弯着,豁然就到了山下。读着,眼前豁然一亮,想到了大雪日和风、情一起上麻山的情形。风驾着车,沿着窄窄的山村公路,才知雪天出行的人并不少。望出去,近景远景,词穷。只有“上下一白”四字,心中满是欢畅,竟有一种逃离牢笼的欢畅、激动。这单纯的白茫茫!麻山,是家乡一座矮小的山,因为上有“古人种玉处”石碑,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地。小山,也成了节假日人们游玩之所。人们上麻山,坐于种玉碑下,远眺着四方之景,自得其乐。大雪上麻山者,只我们三人。顾不得风大风寒,坐在覆雪之石上。故作姿态,在摄影师风的镜头中定格,乳白的羽绒服,醒目的红围巾,成为大雪中麻山里一道特别的风景。
   难得有此雅兴。几年后的现在或更远的将来,我总会感慨如斯。
   读到此篇时,才有所领悟,节气是用来回忆的,每一位写作者都是以倒退的姿态来写自己的专属节气。冬至篇,作者庞培,书前的序也是他所作。小辰光,文中出现过多次,我一直以为是个小男孩的名字,百度得知这是吴语方言,小时候的意思。冬至篇是写作者小时候的冬至时光,这些时光是属于1970年的。贫穷饥饿的年代,身处在城市也难以逃脱。童年饥荒是那个年代特殊的风景,吃是那些寒冷冬日里最难忘的时光。庞培的冬至在日常生活里也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他用更多的笔墨写山芋干,父亲偷偷回老家带回来,煮着吃,泡饭吃,山芋干成了他那个年代的珍品。贫穷,住房拥挤,与哥哥睡一张床,哥俩头脚相对。烧煤炉,是他们冬日里温饱之必需品,会为早晨煤炉熄灭而懊恼,一夜的辘辘饥肠将会因吃不上早餐继续空唱上半天。一家人为此练就了高超的封炉本领,保证早餐无忧。偷馋是儿童的天性,与几个贪吃的伙伴躲在自家烤年糕吃,蘸上白糖,一通甜滋滋。前提是,要把一只煤球全部烧光,这样家长才不会知晓。
   贫穷,会为冬日里煤炉的柴爿发出的烟而惊醒,那是新异、芬芳的气味,有了它们,才会有炉子上的红薯稀饭的香味。
   庞培在文中写到,“冬至,大概是中华传统民俗最古老顽强的那部分了,有如枝繁叶茂的一棵参天大树的根部,深深扎根在晦暗土壤层中”“对于特殊年代的中国人来说,‘冬至’是他们仅剩的温习回归悠久古代的节日,是一年中感情最外露的那几天。”冬至确实是古老的,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先人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而测定出,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节气。《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自冬至起,开始一个新的循环,是大吉日。从汉代以来,冬至成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到唐宋时期,成为人们心目中非常重要的节日,上至帝王朝臣下至普通百姓。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冬至这一天,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庄严的仪式感,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冬至这一天帝王携群臣着盛装,祭天祀祖,通过一个节日一种仪式表达江山永固、百姓安泰的美好愿望。冬至,身为节气和节日,被供养在那些远去的时代。
   欣幸,在庞培的冬至篇中看到1970年贫寒岁月里的冬日景象:冬至,是隆重市井的节日,街道比往日开阔、清爽,老房子的气味也悠然清爽了,久远的小城像换了新棉衣的祖父母。街上,多数路人身上都有绽露的破棉絮,即便如此,也是温暖美丽的,贫穷在古老的节气面前,在人们的生存智慧面前轻如鸿毛。冬至,礼仪周全,让人敬畏。
   而今,每到冬至这一天,我能明显感觉白天的短,尤其是下午,倏忽黄昏就到了。每一年,只有这么一天短暂的白昼,短到来不及思考冬至的内涵和外延。吃饺子,以一种面食来迎接一个节气,这是寻常百姓对冬至最切实的庆贺。犹记去年,灯火辉煌时,我和爱人徒步一个半小时,寻找饺子馆,大的小的,家家爆满,最终还是回到先前不愿意跨过的那家略显寒酸的小馆,总算吃上了冬至的饺子,好味道胜于之前的想象。热气腾腾的饺子,果腹暖胃暖身,或许以一种气场来抵挡数九寒天。冬至,数九。最好是天寒地冻时,在暖室,喝热茶,在文字中一次次温习冬至这个节气,凡俗的生活,需要一种仪式,提醒自己的内心,有些东西不能轻视或淡忘。
   读到小寒大寒,对于一本写节气的书而言,是尾声,对读者而言,读到了曙光,一本书就此与你告别,会开始另一本书的征程。
   小寒,读后一直是混沌的,并非是读得不认真,而是翻来覆去地看,也理不出作者的写作用意。本章作者的写法比较特殊,写小寒15天,每一天都是特定时间下的人和事,从唐代到民国,在时间上没有规律可循。选取的人物都是名人。有宋皇帝赵恒,他生于小寒第二日,体外受精,有异于常人,他喜爱武功,可他的后世都擅长文艺。文中特别提到的宋徽宗赵佶,恰恰也是在这一天迎来了和谈成功的消息。彼时百姓和乐,人心欢畅,可见宋朝百姓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日距赵恒初生已隔了一百三十年。腊八那天,作者详细记述了唐开成三年市长及将军在扬州名刹开元寺礼佛的经过。过程、细节,无不具细。朝代中等级礼节昭昭然,肃然安静,令人叹服。诸如此种,十五个人物,勾连起千年来小寒这个节气中的名人逸事,不一而足。令我赞叹的是作者对这些历史故事的挑选,这需要一定的功夫和时间。俨然让读者读到了跨越千年的时光书,我们跟随其中,默不作言,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和倾听者。
   读大寒时,轻松多了。不必像小寒那样煞费脑筋考虑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极热中读极寒,可以给暑热降温。总觉得日子充满了期待,经过炎热才会日渐清凉。
   大寒,我喜欢作者的两个比喻。一是时间的大网兜,会漏掉一些什么,也会留下一些什么。留住一些以丰富我们的日子和人生,漏掉一些可以让给我们身心减压。二是口袋底。这是一年四季的收尾工程,每个人走完了二十三个节气,九九归一,相聚在大寒节气。在一年里寒到极至时,离家在外的亲人们,团聚在父母的暖居中,相互偎依取暖,驱走身外的寒凉。
   每到大年初一,我们一大家人团聚在一起。饭店是两月前预订的,总觉得在饭店更有一种仪式感,重要的是父母有一个小小的虚荣心,他们喜欢这样的聚会。过一个年,感慨一次。已过七旬的父母又平安走过了一年,我们相互陪伴,乃是幸福之至。姐妹们也总有心有忧怀,我们希望这样的时日多以复加,而只是一种美好的期许。年复一年,留下了与父母同在的照片,装在口袋底,成为生命中永恒的怀念。
   大寒是无法躲避的寒冷。农人都希望天更寒些,极不愿意出现暖冬。作物失去抵抗寒冷的能力,来年必然会减产或无收。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于每个人而言,寒是考验,也是淬炼。顺风顺水,只是美好的祝福。人在途中,会遇上恶劣的天气,阴风苦雨,也会遇上人为的阻碍。隐忍、坚强,以度世上的寒凉。经寒彻骨,得梅花香。抗得住寒冷,才有强健的身体,才能抵挡人生路上的寒凉之风。
   大寒是节气之终,年关已到。没有穷尽,只有远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与旧,衔接与更替,每到此刻,我庆幸自己有慧眼慧心,能看到悟到寒冷层面下隐动的春意。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么。寒冷中的春节,传递新年的愿望,美好的祝福。
   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到大寒,亘古不变,以坚定的步伐走着,走成一部浩帙长卷,这部长卷没有结尾。长卷中的主人公也总在变化着,从新生到老去,从你我到他人。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总能在每一年的每个节气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频频回首,都是时光的印记。感叹,时光已去,容颜渐老,幸而有一颗日渐丰盈的心,与岁月抗衡。
   推开一个节气的那扇门,满怀谦卑地回望,花落花开,迎来送往,一个又一个节气。一年又一年,总会以打坐的姿态,以虔诚的心来迎候它。
  
   后记:
   两个多月,从夏至到秋分,从暑热到秋凉,从阅读《二十四节气》到写完《节气时光书》,实现了读一本书到写一篇文的初衷。有些是随读而记的,有些是为了成文再读再写的,过程比较纠结,有过迟疑,想过放弃,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坚持本身就是意义所在。我笔下的二十个节气,有长有短,有我的在场,有我的合理想象,都是受了作者的启发和触动,往事汩汩而出。我的故乡、我的童年和少年、我的亲人们,所有这些,与节气息息相联,每一个日子都值得庄严回望。向它们致敬,我才不会忘记回乡的路。
   ——写于2018年秋分。

共 19043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短短二十八个字,囊括了一年的四季更迭。二十四节气,华夏祖先智慧的结晶,犹如一株参天老树,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2018年6月,由庞培、赵荔红主编的《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正式面世。在这本新书里,钟鸣、祝勇等二十四位散文家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文字风格书写这“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如同繁茂生长的枝桠、变幻光色的树叶与姿态摇曳的花朵,向古中国致敬,向先哲们的智慧致敬。于本文,作者伊蘭老师则因喜爱作家苇岸的为人及其沉郁诗意的文字而爱上了二十四节气,并像这二十四位散文家一样,向古老的节气文明迈出了探究的步履。于暑热极酣之时,在蝉鸣贯耳、微风拂面之际,伊蘭老师从“立春”篇开始,直至“大寒”篇结束,力求精读《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篇目,并随时摘抄,随时书写读书心得。之后,受各位散文家的启发和触动,往事汩汩而出,写下了这篇洋洋洒洒近两万字的大散文。这篇大散文,对《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各篇目的赏鉴与评析,内容有长有短,有伊蘭老师在场,也融合了伊蘭老师的合理想象,不仅对各篇目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得失做了较为客观中肯的评述,而且结合自身经历,“庄严回望”了故乡,回望了自己的童少年以及与亲人们之间的种种过往。恰如伊蘭老师所言:“遇见一本书,就有了与它的碰撞和解,每一个节气,都是过去时,在阅读中与过去的自己重逢,在不断回望中走向远方。”这篇散文立意厚重,纵横捭阖,将读书心得与个人情感体验紧密结合,大气磅礴又不失细腻柔婉。其中,既有对农耕文明的赞颂、对故乡的怀恋,也有对父母亲情、对生命脆弱的深刻体察与领悟。文章援引诗文典籍随手拈来,不仅增强了文字的历史纵深感,而且更具有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尤其语言,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精巧,新奇,优美,凝练,且金句多多,极具哲理意味。譬如,“其中的艰辛一旦成为往事就会变得甜蜜。”譬如,“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于每个人而言,寒是考验,也是淬炼……隐忍、坚强,以度世上的寒凉。经寒彻骨,得梅花香。抗得住寒冷,才有强健的身体,才能抵挡人生路上的寒凉之风。”再如,“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到大寒,亘古不变,以坚定的步伐走着,走成一部浩帙长卷,这部长卷没有结尾……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总能在每一年的每个节气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频频回首,都是时光的印记。感叹,时光已去,容颜渐老,幸而有一颗日渐丰盈的心,与岁月抗衡。”诸如种种,不一而足,显示了伊蘭老师极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好久没有读过这么内涵丰富、畅快淋漓的好作品了,感谢伊蘭老师,编者郑重推荐共赏!【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10030003】【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1003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18-09-28 20:34:02
  如果说,《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是二十四位当代散文家以自己深刻而富有意韵的文字向古中国的先哲致敬,那么,当编辑完这篇散文时,编者则要向热爱读书,且认真细致读书的伊蘭老师致敬,向这篇内涵丰富厚重的文字致敬!真心敬服伊蘭老师的坚韧精神与华彩文笔,问好!
思绪飞扬淡墨痕
回复1 楼        文友:伊蘭        2018-09-29 09:31:54
  谢墨痕先生的按语和留评,在文字中有您这样的益友,实在是我之幸矣。辛苦您了。奉茶。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09-28 21:11:28
  这个必须点赞回头。能读完一本书,能写出这样一篇文章,真棒!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伊蘭        2018-09-29 09:34:42
  谢谢雪,其实一直支撑我的,还是流年,我要坚持写出来,以此为七周年的献礼。投稿的时间也正是27号那天。
3 楼        文友:风逝        2018-09-29 08:43:43
  听到墨痕先生的推介,先在朋友圈分享,然后来此占下位置,尽管没了沙发,但是还是心情激动,为作者读书的毅力,更为作者文中深刻的思悟,厚重的意蕴。
   先为伊籣竖大拇指,等有时间来细细品味。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3 楼        文友:伊蘭        2018-09-29 09:35:49
  谢谢风的留评,感谢我们因文字相遇在这个社团,在编辑这个集体,一起拾字取暖。祝好。
4 楼        文友:江凤鸣        2018-09-29 12:37:53
  我的天,差不多两万字。二十四节气。这样的书评可以看做一篇前言了,作者一定是细细读了那本原作。这么长的文,却像是一首散文诗,作者的文字功底,令人赞叹。
江凤鸣
回复4 楼        文友:伊蘭        2018-09-29 12:45:08
  哪儿有二哥说得那么好,就是一些读书记录,有些是有感而发。只愿没浪费二哥的时间,愿您多提些意思,在写作上得好好向您学习。
5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8-09-30 11:23:28
  伊蘭,我真没想到,你对书评有这么高的造诣。无论语言叙事还是表达手法,无论领会原作的深意还是阐述自己独到的思想,你都是特别的。读得出你对文字的敬畏,你对作品的尊重,你是一个有温度的作者。向你学习!
回复5 楼        文友:伊蘭        2018-09-30 14:02:42
  得土地哥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尽管我知道还差得很远,我会努力的。山地哥,一起来吧。
6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8-09-30 23:12:48
  24节气,是中华民族写给大自然世界最美的情书,读懂了这情书,就找到了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金钥匙。如果说《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是对这份情书的深度解读,那么本文《节气时光书》就是对情书的最好注释。
   佳作阅读。不一样的赏析。赞。
回复6 楼        文友:伊蘭        2018-10-08 10:28:45
  感谢明月哥哥的阅读,关于文字,还比较幼稚,愿您多给我些批评和建议。祝好。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