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河•秋】回忆我的绿色生活(随笔))

编辑推荐 【山河•秋】回忆我的绿色生活(随笔)) ————上篇: 我为什么倡导绿色生活


作者:石中元 白丁,7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42发表时间:2020-10-09 13:39:37
摘要:秋高气爽,收获锦绣。“回忆我的绿色生活”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我为什么倡导绿色生活。中篇: 我的绿色生活著述。下篇: 我是怎样实行绿色生活。全文过长,分三次发表。今天先发上篇:我为什么倡导绿色生活……

【山河•秋】回忆我的绿色生活(随笔))
   最后,我想用几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发言: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共建共享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与天地万物互生、互利、互养,过一种自然、环保、节俭的生活。
  
   回忆我的绿色生活(中篇)——我的绿色生活著述
  
   1.撰写“绿色文章”,为绿色生活鼓与呼
   中日“友谊树”──在看不见的深处,他们把根须缠绵在一起
   建立友谊如像种树,因为友谊是一株树。如今,中日两国人士在八达岭长城脚下栽下的一棵棵树,已变成一片片树林,一道道风景,象征着中日友好万古长青。
   2010年4月24日是一个春光明媚、和风惠畅的日子。由北京市政府和日本永旺集团环境财团共同举办的“2010中日万里长城植树活动”在延庆县八达岭镇举行。两千余名中日志愿者为万里长城再添新绿。大家挥锹铲土、浇水扶苗,每一个植树动作一丝不苟。市长郭金龙与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日本永旺环境财团理事长冈田卓也,等双方嘉宾共同种植了“第100万株纪念树”。1500余名来自日本国内的志愿者、300名在京日籍志愿者和800余名中方志愿者参加植树活动。两国人士携手种下油松、侧柏、蒙古栎等2万余株中日“友谊树”。
   面对这“第100万株纪念树”,我想到最多的是4个字:“合作交流”。理解是友好的前提,交流是理解的前提。通过共同植树这一合作平台,加强了双方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友好的交流能够消除隔阂,真诚的沟通能够打动人心──在和而不同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相得益彰。中日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互助合作上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如果以邻为壑,相互为敌,彼此的伤害也甚于其它国家。两国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共同之处,佛教、儒家在两国影响深远,文化风俗习惯有许多相近之处。
   我们需要的是对话和合作,不是敌对和战争。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前日本国土交通大臣扇千景说,希望友谊林茁壮成长,深深扎根在长城脚下,愿两国友好关系取得更深更广的发展。面对这“第100万株纪念树”,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艾青的诗作《树》: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生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上面的几段话,摘自我撰写的:“同心植树、绿染长城;合作交流、化解冤仇──写在中日万里长城植树育树100万株之际”一文,2011年12月,获“纪念首都全民义务植树30周年”征文鼓励奖,后来《北京晚报》等报刊相继摘编刊发。
   33年前,我撰写的“延庆珍珠泉乡:育林造林脱贫有望”,在《北京晚报》1987年3月13日刊登,获1987年12月“绿化首都”征文二等奖。之后,我撰写“绿色文章”一发而不可收。“从太空看地球”(全球意识随想曲)(载《地球》1994年4期),“我们都是地球人”(载上海《国际市场》1994年6期),“全球化时代:相互依存与持续发展”(载《未来与发展》1995年6期)……几十年来,我在几十家报刊发表了几百篇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文章。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人与自然对话:生态十记”(《中国化工报》星期刊1994年8月28日始、连载半年);“生态意识与重建生态文明”(《北方园艺》1994年5期始、连载1年);“中国持续发展之路:重建生态文明”一文,继《中国林业》1996年6期刊发后,又获“中国改革与发展征文活动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央党校1996年12月举办)。“畅想天人合一新世纪”一文,继《21世纪》杂志刊发后,又获2000年全国第二届“新世纪之声”征文特等奖。
   撰:绿色书评;发:绿色之声
   《绿叶》杂志2015年第4期发表了我撰写的书评:“走向和美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的启示”,在本期《绿叶》杂志的开篇导读中,有如下提示:
   “著名环境保护作家石中元先生通过对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生态学家陈敏豪先生《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一书的解读,在客观分析还原论的功绩及局限性的基础上,向我们展现了生态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整体观。生态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生态文化是探讨人在推进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把握自己的思想、决策、行为和发展战略,使它们不要超过自然界所能承受的限度,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界给人类的制约性,不要超越这种制约性。当代社会缺损最严重的部分就是生态价值,当代世界的价值危机中,迫切需要的是生态价值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
   要待人力回天枝枝香满,留得春光驻世月月花开。《万物笔记》一书中,《一种精神》讲述了一个外号叫“二杆子”的农民,20年来,他种树不止,共种了10万亩2000万株。种树、种树、种树……生命不息、种树不止。作品不乏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在恢复生态环境方面给人以信心和力量。《薇甘菊》展示外来物种薇甘菊的入侵,揭示“生物入侵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呼吁人类节制欲望,与自然和谐相处。《从大开发到大禁伐》记录了一代林业人创业的荣耀,论述了大禁伐的意义。《文冠果》通过历史的检索,拯救了一个树种,救活了一个产业。
   千般救苦胸怀,一片慈悲心肠。书中《遥远的虎啸》一文,讲述了几十种动植物的有趣故事,谴责了滥杀野生动物的愚昧和残忍行为。作者在该文中写道:1988年6月,在哈尔滨召开的“中国虎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估计,我国野生华南虎仅存50只左右。50只,作为个体虎是凶猛的,但作为一个群体则是脆弱的。……生存个体离不开群体的群落,更不能离开环境生存。遗传学家认为,要保持大型动物种质特征,必须要在一定范围内能容纳参与繁殖的300个以上的个体。只有形成一定的种群,才能保存其遗传种质不会变。人类承担着拯救自然的使命。与自然为伍,与天地同行,作者李青松为拯救中国的华南虎,尽了自己最大的呐喊。
   每年,全球有数十亿只候鸟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飞翔迁徙。迁徙距离最远的可达两万公里,是地球上最壮观的景象。候鸟迁徙往往沿着一条固定的路线飞翔。那条固定的路线通常又被称为“候鸟迁徙通道”,简称“鸟道”。
   地球上共有8条鸟道,其中就有3条经过中国。一条为东线,来自西伯利亚的候鸟沿大陆海岸线南下,至菲律宾和澳大利亚,以躲过寒冷的冬天。一条为西线,候鸟穿越四川盆地、哀牢山山脉和青藏高原山口,进入南亚次大陆和云贵高原越冬。一条为中线,来自蒙古中东部草原的候鸟经内蒙克什克腾旗沿太行山、吕梁山越过秦岭,经罗霄山脉与雪峰山脉之间的天然通道,往南方或南半球越冬。
   令人悲哀的是,云南的“鸟道雄关”沿线就有“打雀山”、“打鹰山”、“鸟吊山”一类的地名。很早以前,就有了“打雾露雀”的习惯。如今,虽然政府已经严令禁止捕杀过路鸟类,但还是总有人偷猎。迁徙是候鸟关于回归的承诺,而他们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物种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为此,我们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尽可能恢复原有生态的面貌与功能。
   “鸟群高声的啼叫激活了漆黑的夜空,那震耳的歌声形成阵阵气流,我在薄雾渐消的黎明,听到了这种吟唱。”——如果说奥尔森从古朴的荒野中,找到一种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感觉,那么李青松在云南的哀牢山鸟鸣中,却感受到了某种复杂的无法言表的东西。人与自然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人该承担起怎样的使命和责任?
   ——以上书评,摘自我撰写的“从征服自然,到学习自然——评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万物笔记》”。此文原载《绿叶》杂志、2018年7期。
  
   2.淡泊湾夜话两篇:《来自地球村的报告》后记、《绿色生活手册》后记
   第一篇:淡泊湾夜话——《来自地球村的报告》后记
   1982年,我从北京某部转业回到故乡湖北省随州市,1984年又调到北京远郊延庆县,1989年年底“破釜沉舟”般地闯到首都人文圈内,折腾了好几处,直到1992年年初调到中国人事出版社才算有了稳定的工作。十年的坎坷曲折不能一言道尽,既有“大红大紫”的时候,又有遭白眼连饭碗都没有的时光。生活的动荡变迁,使我在不同的层次上领略了人生,感悟到社会的世态炎凉。遂决心写一部像样的书,对自己的一生做个交代。
   我所供职的出版社处于喧嚣的闹市,叫卖声、起哄声、车流声以及各式各样的噪音干扰使人浮躁而浅薄,很难静下心来做点学问。好在我的家仍在远郊延庆,那里远离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每当我乘长途公共汽车翻山越岭回到家中,每当我关起门来面对一摞摞书报杂志时,真有那种坐拥书城、富甲天下之自豪。一杯清茶,数沓稿纸,半墙书架,在寂寞中我享受到了读书的安详和写作的幸福,体会到了陶渊明自娱的极乐世界:“夏月虚闲,高枕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1993年6月~1994年6月,单位因人际纠纷显得无所事事,对我来说是“百年不遇”的好时机。在这一年里,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呆在家里写作,完成了这部书稿的绝大部分。淡泊以明志,宁静能致远。这部书稿的完成得益于我与世无争、不慕名利;得益于从容不迫的宁静——遂将卧室兼书房誉为“淡泊湾书斋”。
   当我写作《来自地球村的报告》后记时,手头正好有《读书》(1995年1期)韩少功先生“心想”:人类回归大自然的呼声——这正是笔者写作此书的初衷和主旨。
   工业技术正在染指革命,迈入“造自然”的邪途,将人异化成物。历史常常通过灾难才得以向前推进,人们常常在恶梦之后才回望自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蒸汽机在18世纪一声汽笛拉响的时候,欧洲弥漫着普遍的乐观情绪,竞相欢呼这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伟大杠杆,甚至相信这将使人们消除一切帝制和腐败,直到世界大战频频引爆,蒸汽机延伸成坦克和轰炸机,在硝烟中向生命扑来,人们又落入了失望的深渊。其实,技术无罪,技术至上才是盲目,对技术失去了道义和诗学的控制才是人间地狱。
   现在,摆在人们面前有两种技术:一种是能保持人性而顺应大自然:另一种是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人与自然严重对立,最终的结果是“天戕之”、“地埋之”。但愿我们的社会能放弃后者而选择前者,从工业文明顺利过渡到生态文明。倘若如此,我生足矣!——阿弥陀佛,幸甚至哉!
   注:此文为《来自地球村的报告》(青岛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一书的后记、后来发表于《北京日报》1999年4月21日。
  
   第二篇:淡泊湾夜话续篇——《绿色生活手册》后记
   真是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来自地球村的报告》已出版5年了!至今,我仍然在为环境保护鼓与呼;只不过,我比过去更加关注人类的生存行为,人们的生存质量。我发现,一些科普著作,缺乏科普意味,即缺少点“群众观点”;给人一种大而空,摸不着边际的感觉。《绿色生活手册》一书,我力求甩掉学者写论文的“雅态”,只想与读者平等交流、促膝谈心。
   社会上的大多数读者,并不具备某一专业的学问,购买一本书,或是想从中得到一点实用的东西,或是想了解社会上的某一个问题、或是想知悉某一学科的最新动态。如果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常识,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将社会可持续发展,落实到细小的平凡的事情上,我想这样的书是会受欢迎的。《绿色生活手册》一书,是在绿色生活方面的一种探索,是一家之言,没有一种固定的生活模式,更没有强制强求读者诸位去照我写的办,它不是生活准则,它仅供参考,它给你提供的是独立思考:一种新的思索、一种新的思路--仅此而已。
   近几年来,我先后在<<科技信息快报>>、<<科技致富向导>>、<<科技服务>>、<<科技日报>>等报刊,发表了一批有关“环保发财窍门谈”之类的文章,旨在提供环境保护信息,启发大脑、开发心智。然而,却常常收到来信,询问“秸秆发酵的配方、比例”、“建筑生态厕所的图纸、图样”、“垃圾焚烧、化废为宝的技巧”......我无法满足诸君技能上的要求,我又不得不答复来信,给双方的时间和精力造成了浪费。《绿色生活手册》一书中的“环保致富篇”,仍然只是提供利用环保致富的信息,海涵急于发财的读者莫再给我来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照了大量的资料。参看了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世界科技译报、健康时报、健康咨询报等二百余种报刊,在此致谢!

共 19249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回忆我的绿色生活》【上篇】是石中元老师的讲稿整理文字。集中讲了三个问题: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需要我们改变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2,新的生活方式──绿色文明的兴起。3,倡导绿色生活、实践绿色生活。【中篇】著述的是石中元老师,撰写“绿色文章”,为绿色生活鼓与呼。写到中日在长城下,种植的第100万株纪念树,“我”想到最多的是4个字:“合作交流”。理解是友好的前提,交流是理解的前提。在和而不同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相得益彰。写到中元老师的绿色文章,获得“绿化首都”征文二等奖。还有相继在《未来与发展》《中国化工报》《中国林业》上刊登的文章,真是硕果累累;淡泊湾夜话两篇:《来自地球村的报告》后记、《绿色生活手册》后记。1982年,“我”从北京某部转业回到故乡湖北省随州市,1984年又调到北京远郊延庆县,1989年年底“破釜沉舟”般地闯到首都人文圈内,折腾了好几处,直到1992年年初调到中国人事出版社才算有了稳定的工作。“我”写作了《来自地球村的报告》后记,还有淡泊湾夜话续篇——《绿色生活手册》后记,并出版了丛书一套3本:①《衣食住行指南针》、②《防病祛病避风港》、③《养生长寿加油站》;读者对石中元著作评价两篇,摘录一;维护生物多样化、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摘录二,中国的著名环保作家石中元;【下篇】阐述的是我是怎样实行绿色生活;分三个方面阐述;1,为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撰写视角独特的《文苑撷趣——打捞我的笔墨生涯》,3,记者专访石中元(两篇)节选。这篇随笔分上、中、下篇阐述,信息量大,还有摘录,节选别人的专访文章,收集起来实属不易。建议赏读!【编辑:极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极冰        2020-10-09 14:01:37
  感谢石中元老师赐稿山河如画!o(* ̄︶ ̄*)o
极冰
2 楼        文友:极冰        2020-10-09 14:04:32
  精神可嘉!写这么长的随笔,还分了上、中、下篇,还分别有细分明目,佩服!o(* ̄︶ ̄*)o
  
   感谢您支持山河征文。敬茶!远握!o(* ̄︶ ̄*)o
极冰
3 楼        文友:石中元        2020-11-03 17:08:30
  近期忙于他事,今日上网,方见此文已刊发,致歉!谢谢极冰老师的编发,您几位辛苦了!
北京人文学者、环境保护作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