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河•秋】回忆我的绿色生活(随笔))

编辑推荐 【山河•秋】回忆我的绿色生活(随笔)) ————上篇: 我为什么倡导绿色生活


作者:石中元 白丁,7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37发表时间:2020-10-09 13:39:37
摘要:秋高气爽,收获锦绣。“回忆我的绿色生活”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我为什么倡导绿色生活。中篇: 我的绿色生活著述。下篇: 我是怎样实行绿色生活。全文过长,分三次发表。今天先发上篇:我为什么倡导绿色生活……

【山河•秋】回忆我的绿色生活(随笔))
   我一边流着汗,一边翻地拔草,闻着地气特有的味道,心里踏实、舒坦。自得其乐的农耕生活,给人心灵的悠闲。数十年来,工作的重荷,思想的压力,常常让我思绪飘浮、心志迷乱。如今,卸掉了出版社编辑室主任这一职责,我感受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爱山水、喜诗文的心志渐成;不慕荣利、安之若素的生活渐行。
   亲近自然,从而身体力行地爱惜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是绿色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这两三年,我差不多的时间待在延庆县城。一边读书写作,一边到农家院春耘夏耨。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真是抚慰了我多年来的焦虑不安的心情,宣泻了愤愤不平之气;与清闲生活为伴,与清风明月为友,可以颐养性灵。
   农耕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除了种植,便是安心地在延庆县城的淡泊湾书斋看书写作。穿着简单而宽大的布衣,坐在电脑桌前。累了便浇花弄草,打扫屋子,看着窗外的绿树红花,山色空濛雨亦奇的韵味自在其中,用简单的慢生活排解心中郁积的纷乱和不安。我觉得乡下生活的最大好处是安静、开阔、空气新鲜,能听到鸟叫,看到花草,而不是高楼大厦和拥挤的人流车流──是的,一个城市有责任给生活在其中的人提供优雅环境,而不是为有钱有势的人建造物欲横流的卖场。
   风吹浪打六十年,苦尽甘来晴和天。如今,没有辛酸和焦躁,没有疲惫和彷徨,没有激昂与绝望,沉淀下来的是从容不迫,心地的坦荡。正如唐朝布袋和尚所写的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人生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每日,以情趣的心态生活之,减少了诸多戾气;每时,以顺其自然的心态处之,增添了几许温馨。学会欣赏生活中的小改善,使自己的日子鲜活而有趣。让忙乱成为过去,让悠闲成为现在,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我成为绿色生活中的艺术家。
   是书生总怀意气,知天命任重道远。退休后的第二件事便想写一本视角独特的自述体作品──因为,我与文字打了了一辈子交道,该“定论”了。我曾将曹丕《典论.论文》上的一段话抄在我的日记本上──“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此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为此,我的写作目的是“文以载道”,学古人立功、立德,立言;如同一位诗人的吟唱,“万里长风吹过眼,飞毫力透纸千张。纵横天地春秋笔,留得人间翰墨香”──而今想来,多少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张狂。
   如今我已过天命之年,到了“六十耳顺”,生命之树开始了倒计时。回想过去的人生历程,我曾领略到荣耀,亦曾蒙受过羞辱。当你面对那些专横跋扈的恶人、冷漠无情的小人,你就知道正直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我如同词人辛弃疾,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如今,我坎坷忧郁到头,成功可圈可点;繁华阅尽之日,便是大彻大悟之时。人越是成功,越是需要站在沉静之处看待内心深处的归宿。对于我而言,“知天命”就是要明白“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六十耳顺”,就是要超越自我,回归自然与安宁。
   我经历了长期的奋斗,现在退了下来不能无所作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中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的想法,我的人生,均浸润《文苑撷趣》一书中。
   《文苑撷趣》我断断续续的写了五六年,是我一生的学问积累,“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是我十余年来的厚积薄发。此书的主旨──为“重建社会文化价值观”做出一个读书人应做的事情。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不是落后守旧,恰恰在于“坚守文化传统,保持心灵自由”──这亦是“多元、包容、守成、创新”,老北京的时代精神。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文章应有情趣。他在《物色》篇中说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的春天的树林才更显得富有生机,这才是美丽的景象。情趣就是情感的意趣所在。为此,我力求使本书“中国文化、现代理念”,古韵有新风,趣味有品位──故本书的书名定为“文苑撷趣”二字。
   我对此书的构想是:1.长效,具有稳定长久的文化价值,不因时代的转换而消失。2.典范,辨识善恶,获取正义感和生活经验。3.美学,升华精神境界,使人优雅而有教养,过有意义的生活。
   在一个金钱至上的电视与网络的喧扰社会,我感觉到:宁静、安详与悠闲,似乎离我们愈来愈远(离人性越来越远)。我在撰写此书时,深感文化与文化人的危机,忧虑与悲壮时常撞击心头。此书的副书名“打捞我的笔墨生涯”,正是我写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在撰写中我是“吾心写我口”的,努力的使此书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气度,即“立足现实,继承传统;放眼世界、走向未来”。努力的朝着──当代必需,后代必备,具有传世文化价值的方向前行──但,能否让此书成为传世经典,只能说──在今后的岁月中,让历史去检验,让大浪去淘沙,让读者去评说……注:《文苑撷趣──打捞我的笔墨生涯》全书十二章,分为上下册,200万字,同心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
  
   3.记者专访石中元(两篇)
   记者专访第一篇(节选):绿色生活、始于足下
   乐活就是维系环保的健康生活方式,就是在消费时,考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心。乐活这种爱自己、爱家人、爱地球的生活方式,在欧美洲四分之一以上的人群中风行,乐活正在渗透到中国。
   如无数个早晨一样,石中元骑自行车去12公里外的单位上班。十八年如一日,石中元选择这样的方式上下班,无论寒风凛冽的冬季,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骑车身体好,我好多年没去医院看过病了。”石中元不无自豪地对《第一财经日报》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像石中元这样自觉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的人群正在日益壮大。
   10年前,英国哲学教授巴列特这样定义绿色生活:“绿色生活是大自然的生活形态,而不是细节的追求。”石中元的解释是:“绿色生活是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的生活融入一体的新文明、新风尚的生活。”
   绿色生活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包括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涵盖了生产行为,又包括了消费行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下称“北京地球村”)主任廖晓义女士将绿色生活概括为5个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即通过个人的努力,过一种安全健康、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生活。
   如今,绿色生活早已不是一种定义,它已经在都市中衍生出一个个族群,成为绿色生活的忠实拥趸——比如乐活一族,比如绿领。乐活概念由保罗•雷在1998年提出的,乐活就是维系环保的健康生活方式,就是在消费时,考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心。
   石中元倡导大家过简朴、适度的绿色生活,来减轻生存空间、生活环境对人生的压力。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他从衣食住行四方面简单举例说明,吃:提倡节约生活,少荦多素;住:反对豪华装修,越简单,污染越少,浪费越少;衣:提倡棉质衣服,回归自然;行:选择绿色交通,尽可能坐装载量大的公共汽车、地铁。2公里左右走路上班,4公里左右骑车上班,10公里以上选择公共汽车。家在12楼,如果不是赶时间或者手提重物,石中元一般步行上下楼梯,“既锻炼身体,又节约能源,何乐而不为?”到了夏天,他还坚持少开空调,多用电风扇,或者是手摇的芭蕉扇。任绍敏.文、节选《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6月5日。
  
   记者专访第二篇(节选):石中元和他的环保学著述
   自工业革命以来,创造了高度的技术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现代人,又用自己的双手筑成了自身的生存困境。生态灾难、环境危机实质是人类的“失足”所致。现代文明危机症结在于:缺少一种与科技发展相应的悟性,一种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文化;忽视了个人的道德内心修养,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只一味地贪图物质享受,羡慕虚荣。
   真正的学术需要有自强不息的传统人文精神,不盲目赶时髦,不随波逐流,不附和众说。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现实生活,对文化进行创造性地转化。正是凭着对高境界的追求,对人生意义执着的寻找,石中元将在生态环保方面的研究继续地坚定地走下去。“我保证尽全力为今世后代把地球建成一个安全而舒适的家园。”──各国代表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期间,在“地球誓言”木板墙上的签字,亦是石中元的座右铭。我预祝他步入辉煌,为我们这个“地球村”做出更大的贡献。节选<<北京日报>>1997年8月10日、北京市委《前线》杂志记者胡素娟撰写。
   2020年9月11日改写于北京延庆淡泊湾书斋
  
   注:此文大部分内容载石中元著作《文苑撷趣——打捞我的笔墨生涯》、同心出版社、2014年7月版;《绿色生活手册》、青岛出版社2000年8月版;《绿色生活面面观──衣食住行除污染》、金盾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等书。
  
  

共 19249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回忆我的绿色生活》【上篇】是石中元老师的讲稿整理文字。集中讲了三个问题: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需要我们改变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2,新的生活方式──绿色文明的兴起。3,倡导绿色生活、实践绿色生活。【中篇】著述的是石中元老师,撰写“绿色文章”,为绿色生活鼓与呼。写到中日在长城下,种植的第100万株纪念树,“我”想到最多的是4个字:“合作交流”。理解是友好的前提,交流是理解的前提。在和而不同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相得益彰。写到中元老师的绿色文章,获得“绿化首都”征文二等奖。还有相继在《未来与发展》《中国化工报》《中国林业》上刊登的文章,真是硕果累累;淡泊湾夜话两篇:《来自地球村的报告》后记、《绿色生活手册》后记。1982年,“我”从北京某部转业回到故乡湖北省随州市,1984年又调到北京远郊延庆县,1989年年底“破釜沉舟”般地闯到首都人文圈内,折腾了好几处,直到1992年年初调到中国人事出版社才算有了稳定的工作。“我”写作了《来自地球村的报告》后记,还有淡泊湾夜话续篇——《绿色生活手册》后记,并出版了丛书一套3本:①《衣食住行指南针》、②《防病祛病避风港》、③《养生长寿加油站》;读者对石中元著作评价两篇,摘录一;维护生物多样化、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摘录二,中国的著名环保作家石中元;【下篇】阐述的是我是怎样实行绿色生活;分三个方面阐述;1,为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撰写视角独特的《文苑撷趣——打捞我的笔墨生涯》,3,记者专访石中元(两篇)节选。这篇随笔分上、中、下篇阐述,信息量大,还有摘录,节选别人的专访文章,收集起来实属不易。建议赏读!【编辑:极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极冰        2020-10-09 14:01:37
  感谢石中元老师赐稿山河如画!o(* ̄︶ ̄*)o
极冰
2 楼        文友:极冰        2020-10-09 14:04:32
  精神可嘉!写这么长的随笔,还分了上、中、下篇,还分别有细分明目,佩服!o(* ̄︶ ̄*)o
  
   感谢您支持山河征文。敬茶!远握!o(* ̄︶ ̄*)o
极冰
3 楼        文友:石中元        2020-11-03 17:08:30
  近期忙于他事,今日上网,方见此文已刊发,致歉!谢谢极冰老师的编发,您几位辛苦了!
北京人文学者、环境保护作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