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宁静】控城(小说)

编辑推荐 【宁静】控城(小说)


作者:洁子 童生,786.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98发表时间:2021-03-15 10:51:35
摘要:写疫情疫情期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


   夜很静,以往的车声和遛弯人的喧嚣声都不见了。只有天上的星星在眨着吃惊的大眼睛疑惑地看着这个安静的世界。也许它们也想问问人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他对志愿者小伙子说:“你累了一天回家休息吧!咱们小区安全我一个人就行了。”志愿者说:“让二十四小时不漏岗我不能回去。”张大伯说门卫没有床,你在这儿没地方睡,另外我最近失眠不会漏岗的。志愿者看得出张大伯是个实在人也就回去了。长大伯安排好孙子,自己又回到门卫,他要值班不能漏岗,这是责任。他每天睡不着都要听上一段小说,他特别爱听紫金讲的悬疑之类的小说。他明知道都是胡编乱造的,可为了打发时间还是戴上耳机听的津津有味,不戴耳机怕影响孙子学习。他也会常常想起老伴,在儿子十四岁的时候他的老伴就得了心脏病去世了。因为他勤劳肯干在农村来讲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家像家院像院的,还真有人为他介绍过两个女人,他死活也不娶了,他怕孩子受委屈,他想等孩子上完学再说吧。没想到儿子大勇挺争气竟然考上了大学,他就一门心思供养孩子念大学,孩子毕业去大城市工作了,他又给儿子拿了首付在城里买了房,儿子媳妇要还房贷,为了减少儿子开销孙子一直都是他带着,他并不觉得苦,就是没事儿的时候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所以,孙子教会了他上网玩斗音,常常关注社区发的一些消息,有时候还觉得挺幸福赶上了好时代,觉得日子也一天比一天更好了。
   人们宅在家里,一些年轻人有的玩游戏,学生上网课,也有部分不自律的学生,父母过来看他的时候似乎是在写作业学习,等父母离开了就开始玩游戏,弄得考试成绩一落千丈。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家长陪着上网课。一些小学生有一部分得爷爷、奶奶、或者父母学会了再教孩子,把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家长弄得是焦头烂额,最后考试成绩还是远远不如那些努力奋进的学生。
   大多数成年人一般都在关注疫情,特别是一些老大妈,在抖音上看到战斗在一线的英雄们有牺牲的,她们就会伤心的痛哭流涕,看到有解封的地方,她们也跟着激动不已。此时的孙格长忙的是不亦乐乎,有外地回来要报备的得找她。明天还要做全民核酸检测。咋能忙得过来,她急忙在群里发消息招募志愿者帮忙贪黑把要做核酸使用的表格发下去,提前把个人信息填完明天拿着去工作人员就不用挨个问了,这样会节省时间,明天要做完小区内一千多人呢。
   招募志愿者信息: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为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居民的健康安全,明日全民做核酸检测,今晚有填个人信息表格要送达,目前急需招募志愿者,明天还要协助帮管单位维持秩序,最好是在家的大学生,有意者请与我联系。消息一发出就有个网名叫更夫的第一个说:“我家有个孩子报上名。”孙格长一看知道这个人是谁了,是张大伯,可他的孙子才十六岁,还是个孩子呀,咋能让他去冒这个险,那是要挨家挨户上门去送的,还是晚上一旦有啥事儿让大伯可怎么跟他的儿子媳妇交代呀!孙格长回信息说:“你家孩子不行太小了。”也许是在张大伯的带动下,有的大学生自告奋勇在报名,有的是父母替孩子报名,张大伯硬是把自己的孙子送来了,还有不少年龄老、中、青的人也陆续跑过来了。他们分组开始挨家挨户的敲门送表格,并叮嘱都把信息填清楚,配合明天的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工作。
   第二天,凌晨五点多,东北的天才蒙蒙亮,天空零星地飘着雪花,小区的院落里又像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纱。工作人员早就到了,物业门前已经有人排队等待检测,将近六点的时候检测工作已经开始了。出来一个,再进去一个,不久后面就排起了长龙。天老爷竟然吹起了冷风,薄雪被吹起又落在了纷杂的脚印上,人们棉大衣的衣角被卷了起来,有的人用一只手把衣领捏住,怕往衣服里面灌风,清雪染白了人们的黑发,衣服上也像沾满了飞舞的棉花,可人们仍是在静静地等待着。这时,一个拄着拐杖的老汉向队列前走去,工作人员把他先让进去了,又有两个带小孩的也先进去了,人们扔是静静地等待着。穿着防护服的志愿者来来回回地忙活着,听到有不满的声音就会去劝说几句。把门的孙格长一回头见有位大妈向这边走来,她急忙老远就迎上去客气地说:“您先进去做吧!这队排的也太长了。”来人笑笑并没有要进去的意思,她额头上飘散着几缕白发,人们所熟悉微胖的身材现在变得有些枯瘦,原来透着光泽胖乎乎的圆脸儿,现在看上去不但瘦瘪无光还爬上了道道皱纹,显得脸就不那么圆润了。整个人看上去比一年前苍老了许多。她正想张嘴说什么,上次闹事被警察抓走的女人从队伍的后面跑上来,冲着格长就推了一把,好像要把上次被警察抓走的气一下子都撒在格长的身上,并豪横地说:“我早就忍无可忍了,你让小孩、病残进去也就算了,我们没说什么吧!我问你她是太老啊?还是太小啊?她残疾啊?对了,要不就是你家八辈子老姑亲吧。”格长气的脸都变了色,她用手指着那女人说不出一句话来。只听那位大妈说:“我不是来做核酸的,小宝还在家呢,一会儿我们一起过来再做吧!家近不急。我看现在都一点多了,我问下你们也该吃饭了吧!我包好了饺子,你们要是现在吃我就回去给你们煮去!再忙也得吃饭啊!”格长急忙说:“不用了大妈,怎么好麻烦您呢,我们一会儿叫餐就行了。”“不许叫啊!饺子我早就包好了这就回去煮啊。”孙格长默默地点了点头,眼里却噙满了泪水。她回过头向那个找她的女人喊了句:“你知道她是谁吗?给我回去排队。”那个女人见格长真的怒了有点发蒙,嘴里嘟囔了句,:“我管她谁呢?跟我有啥关系,给你们饺子吃就能插队,就不行。”说完见那位妇人也已走远就又回去排队了。女人心里嘀咕着,这刚刚来的女人究竟有什么来头呢?格长让她先进去,又为什么为她而怒呢?女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三
   说起这位妇人都叫她郑大妈,她也没什么来头,提起郑大妈还得从2019年12月29日说起,当时湖北省和武汉市卫生部门接到当地一家医院报告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4名患者均为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从业人员;30日湖北省和武汉市卫生部门启动调查和病例搜索工作;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国疾控中心介入调查应对工作,同日,武汉市政府向社会各界发布疾病暴发信息。一月八日确认新型冠状病毒第一次拉响警报,疫情真正地爆发了。这次的病毒不同于鼠疫,非典,它以发病率高,传播速度之快震惊了全世界。
   1月18日,李兰娟同钟南山等人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前往武汉。83岁的钟南山院士出发时间为1月18日,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广州南站至武汉站。那天是星期六,他从深圳抢救完相关病例回到广州,当天下午开会时接到通知赶去武汉——航班已无机票,高铁票也非常紧张,临时上车的他被安顿在了餐车的一角。两天之后,“肯定存在人传人”“14名医务人员感染”“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这是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时的回答,再次真正拉响警报,为此也改变了日后的局面。
   2月1日,我们都非常熟悉的,73岁李兰娟院士再次主动请缨,乘坐晚9时的火车,率领树兰(杭州)医院紧急医疗队驰援武汉,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李兰娟院士表示:“这次去打算长期奋斗,自己也没有考虑什么时候回来。”就是这位院士率先提出武汉“封城”武汉疫情爆发后,李兰娟在疫情一线不停奔波。这也是继2003年非典、2013年H7N9后,她再次战斗在防疫最前线。(材料来自网络)
   亲人们,他们都到了该享天年的年龄了,可他们仍要像《杨家将》里的佘太君一样挂帅出征,可能我们到了这个年龄走路都费劲,也有可能不能自理了。可他们仍要披甲上阵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而战。曾记得当时看过的一个火山小视频,就因为钟南山院士的儿子扎了一条贵重的皮带,有的人竟然在评论区里喷人家。我想问问这些人,你们凭什么喷他?难道那些明星用的就没有比他儿子用的腰带更贵重的嘛?难道那些土豪们挥金如土你没有见过吧!他们一家人冲在了抗疫第一线,他们面对的是无形的病毒,难道不比能看得见的敌人更可怕么?他们在奋不顾身地在前线战斗着,可你们却宅在家里无聊地喷人家,你们的良心都被狗吃了么?每当我看到这样的视频心里都会愤愤不平。
   给做核酸医护们送饺子的郑大妈,就是这次疫情中去了武汉第一线护士李小璐的母亲。她的心里装满苦辣酸甜。
   2020年2月2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103例(其中:武汉市1033例、黄石市82例、十堰市44例、襄阳市107例、宜昌市39例、荆州市166例、荆门市16例、鄂州市28例、孝感市169例、黄冈市244例、咸宁市50例、随州市74例、恩施州6例、仙桃市29例、天门市16例)。全省新增死亡56例(其中:武汉市41例、荆州市2例、荆门市4例、鄂州市2例、黄冈市2例、随州市2例、天门市3例)。新增出院80例(其中:武汉市53例、黄石市8例、十堰市2例、宜昌市1例、荆州市2例、荆门市3例、鄂州市2例、黄冈市5例、恩施州4例)。湖北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累计11177例。(来自网络)
   这个期间人们最关注的一件事就是,每天看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新增病例多少,确诊病例多少,疑似病例多少。随着疫情病毒感染人数的攀升,速度之快,让人感到惶恐不安。真有一种如临大敌的感觉
   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在央视直播中,首次肯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人传人。此时的武汉医院已经人满为患似乎到了求医无门的状态。于是政府决定迅速建造了火神山和雷神山两所医院。在数以千万“云监工”的在线督战下,仅用10天的时间,万众瞩目的火神山医院从一片荒芜中拔地而起。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2020年2月3日正式收治病人。雷神山仅用了18天建成,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1500张床位,2月6日正式收治病人。两所医院的火速建成为战胜疫情增添了新的利器,开辟了新的战场。惊人的一幕让世界见证了什么是“中国速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工人和中国人民的力量。
   1月25日(大年初一)杭州13位医护随省援鄂第一批医疗队抵达武汉,3月18日医疗队接管的武汉第四医院三个病区全部封舱,他们已经持续战斗57天。他们所在的浙江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进驻武汉第四医院,累计管理床位111张,收治患者293人,其中重症156人、危重症65人,累计治愈出院252人,为目前我省援鄂医疗队中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最多且出院人数最多的队伍。
   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患者人数逐渐增多,战斗在一线的战士们压力也越来越大。有的由于过度疲劳倒下了,也有的医护感染了病毒牺牲在抗战第一线。武汉主战场虽然看不到战火纷飞却是硝烟弥漫。
   据国家卫健委2月29日最新公布,截止目前,全国共派4.2万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护士2.86万,中国疾控中心2月17日报告显示全国医护人员感染数超过3000多例,其中确诊病例1716名。全网疫情报道统计到因公殉职的医护人数已达28位。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有生死的战斗,这28位抗疫英雄的陨落,都化作了14亿中国人民的守护神,让我们一起铭记!缅怀!殉职的28位医护人员中,男性23人,女性5人。医生18人,护士1人,院长5人,疾控工作人员3人,卫健办工作人员1人,最年轻的年纪只有26岁,最年长的68岁。(就不一一写出他们的名字了)他们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数字来自网络)
   这并没有吓倒中国人民,在全国掀起了援鄂浪潮,第二批,第三批,一批批的援鄂队伍前赴后继冲向生与死的战斗中。278支国家医疗队超32000人驰援湖北武汉。
   此时的冰城小县也不甘示弱,两所大医院共十几名医护都主动请缨驰援武汉。郑大妈的女儿李晓璐是一家医院传染科护士长,她已经报名,她回到家开始准备衣物,郑大妈见女儿收拾东西就凑过去问:“收拾东西干啥去呀?”“去……去……武汉。”郑大妈听了武汉两个字好一会儿也没缓过神来,她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阻拦女儿,看了女儿一会儿才弱弱地问:“什么时候?”“明早三点出发。”郑大妈的泪水在眼眶里转着,她往前凑了两步,两只手扶住女儿的肩头手微微地颤抖着,她的话在嗓子眼里咕噜着,她摸着女儿的脸看了女儿好一会儿才无力地说:“你忙吧!别落下什么东西,带点药啊!好应应急用。我出去买菜做点我闺女爱吃的啊!”小璐不敢正视母亲的眼神轻轻地转过头去,晓璐感觉到母亲即将滴落的泪水,她没敢再回头去看母亲,只是一只手轻轻地拍了拍母亲搭在肩头扔在发抖的手,苦笑着说了句:“看您,用不了几天就回来了,去买菜吧!你闺女最爱吃老妈做的锅包肉了,去吧啊!”母亲的双手慢慢从女儿的身上滑落,她迟疑着低着头慢慢地走向厨房,她拿起一个塑料袋,也许是觉得有点小吧又换了一个大点的,她用手捋了捋朔料袋看看结不结实,也许是看看能不能撑住她要买的东西吧!她换了一个又一个,看得出她心乱如麻已不知所措。晓璐拿起一件棉服让母亲穿上,母亲走出屋去。小璐回头看了母亲走出去的背影,泪水向开闸的洪水瞬间溢满面颊。

共 25997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过去的一年,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战胜了疫情,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党的伟大。作者选取了这一题材,以极其深情的笔触表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热情歌颂了为战胜疫情而作出积极贡献的社会各方各界各层次英雄的人民。小说聚焦因地大物博而著名的北大仓和因黑龙传说而无人不知的冰城黑龙江,并将文学视野投向武汉并祖国其他各地,从微观到宏观,由家庭到社会,全景式反映这一场空前伟大的全民战役。作品以“控城”为题,简洁凝练,立意集中,内蕴丰赡。小说环境典型,故事情节大开大合,场面宏大,人物各具形象,让读者恍若置身其中,如见其人,若闻其声。光荣牺牲的驰援武汉冰城某医院传染科护士长李晓璐、晓璐的爱人关旭、晓璐的母亲郑大妈及其老伴、兴盛豪城小区的保安张大伯、小区干部志愿者包括居民孙格长宋大侠郑大妈一干人等,无不各具情态,呼之欲出,给人印象深刻。【编辑:郭永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永涤        2021-03-15 10:55:40
  大作拜读,感谢赐稿,顺颂雅安!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1 楼        文友:洁子        2021-03-15 14:43:19
  感谢郭老师编辑,辛苦了,
2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1-03-15 11:29:20
  欢迎洁子来到宁静。洁子的小说,总是那么自然,取材来源于生活之中,意义又超出于生活之上。问安祝好
浩渺若尘
回复2 楼        文友:洁子        2021-03-15 14:40:18
  感谢若尘老师鼓励,
3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1-03-16 13:01:16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回复3 楼        文友:洁子        2021-03-16 17:56:39
  谢谢!奉茶一盏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