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采飞扬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文采】《红楼梦》第三回文本细读(鉴赏)

编辑推荐 【文采】《红楼梦》第三回文本细读(鉴赏)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0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53发表时间:2021-05-25 09:56:12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贾母坐在正面,因为身份辈分的关系,没有人跟贾母坐在一起。“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因为黛玉是远客,而且王熙凤知道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所以林黛玉是第一个入坐的。在古代,小姐地位很高,媳妇地位却非常低。
   “黛玉十分推让”,贾母就笑了说:“你舅母和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王夫人、邢夫人、李纨、王熙凤,她们有丈夫,把贾母伺候好,回去再伺候丈夫吃饭,然后自己才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这就是在讲家里的规矩了。
   “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环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环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规矩虽多,却不忙乱。
   “寂然饭毕,各有丫环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完,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接了茶以后以为是要喝的,结果发现不是喝的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然后,盥guàn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才是喝的茶。
   正是这些生活细节使《红楼梦》变得特别丰富,豪门贵族生活完全复现在我们眼前。
  
   第三回 第十一讲
   贾雨村夤yín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0311
   上一讲说到黛玉吃饭,吃完饭了,贾母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王夫人跟李纨、凤姐都走了,剩下的是几位小姐,贾母觉得比较放松,就随意问黛玉念什么书,黛玉说只刚看了《四书》。
   “一语未了,只听院外一阵脚步响。”
   宝玉要出场了。
   男孩子走路快,脚步重。王熙凤出场时是话先出来。宝玉出场,是脚步声先来了。这时丫环进来报说:“宝玉来了!”
   黛玉心里一直有个悬念,就是宝玉。所以当说宝玉来了,作者又立刻跳着写黛玉,她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怎生个惫懒人物?”丫头话音未落,宝玉已经进来了。这里在说一个十三岁男孩子的急躁,动作很快。
   下面就开始描绘宝玉了。他装束繁杂:“头上戴着束发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着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cuán花结长穗宫绦tāo,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wō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又写他的容貌:“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脸如桃瓣,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宝玉的漂亮不只在于他的衣服,他的生命情境也被描绘出来。他连生气的时候都有一点像在笑的样子,发怒的时候看起来都是有情的。
   后面写到最重要的:“项上金螭chī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这个玉就是他生下来时含在嘴里带出来的那块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有时候和一个人第一次见面会觉得面熟,其实就是有好感。佛教中常常把这叫做宿慧,就是你前世曾经接触过的东西,在这一世里它的记忆还没有断。
   男主角贾宝玉出场,如果从作者的眼光,一个全知叙述者,可能客观地写贾宝玉怎样怎样,曹雪芹高明地选择了从林黛玉的眼光下笔,林黛玉如何看贾宝玉,意义不同。
   书中有两句,我个人觉得有点不妥,庚辰本说宝玉“面如桃瓣,目若秋波”。前面已经讲过,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颜色是春晓之花,没有讲哪一种花,是春天最美的初开的花,是秋天最亮的时候的月,足够了!再形容“面如桃瓣”,有些多余,拿桃花来比喻男子,也不妥。程乙本没有这两句,而是讲他的鼻子: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黛玉一见大吃一惊,并不因他一身的贵公子穿戴,而是在哪里见过,怎么觉得眼熟。的确,他们三生缘定,老早就见过了。在天上,他是神瑛侍者,黛玉是绛珠仙草,他拿灵河的水来灌溉,黛玉下来是报他的恩的。中国人都相信缘分,相信今生的相遇,一定是前世的因缘相凑,黛玉见宝玉,一见若有所思。
   曹雪芹用工笔画的笔式一笔一笔写宝玉,而且写两次。一次是刚从外面回来的盛装,一次是回家后已换了冠带……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最后说他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转盼多情的“情”字要紧,前面也讲他“瞋视而有情”,发怒的眼睛,瞪一瞪也是有情的。这个人是玉,这个人是贾宝玉,他就是“情”的化身,这块石头到红尘来,它的任务就是补这里的情天,在这个世界上他有多少的情债要还。他是情根,青埂峰那边早已生了情根,他到世上来,成了多情贾宝玉。
   黛玉心中的宝玉不像个凡人!
   宝玉的确不是个凡人,其象征意义大过实在的人。当今社会找这么一个人不容易,现在好多花美男也长得漂亮,可是没有一个真正的贾宝玉。
   到这里,宝玉讲完了,才来正式讲黛玉。曹雪芹的手法,前面三言两语提一点,因为前面的人怎么看黛玉不重要,谁的观点最重要?当然是——宝玉!
   三生石畔神瑛侍者看到黛玉,黛玉才显真形。
   宝玉眼里的黛玉是怎样的?
   我们下回分解。
  
   第三回 第十二讲
   贾雨村夤yín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0312
   宝玉眼里的黛玉是怎样的呢?
   书中说:两弯似蹙非蹙罥juàn烟眉。
   庚辰本用了个怪字“罥juàn”,程乙本用了“笼lǒng”,笼烟眉,我个人觉得“笼烟”两个字用的好。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黛玉是病美人!
   这个林黛玉,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不同寻常的漂亮!弱柳扶风,好像柳树随风而飘,像个仙子。姣花照水,她是绛珠仙草,倒影映在水里,清澈透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传说纣zhòu王的比干心有七个窍,这里是说林姑娘好多心,一点点事就敏感,小心眼。我前面讲过,黛玉的敏感是有道理的,她的身世,使得她对宝玉的情感没有安全感。贾府那么多女孩子在宝玉旁边,个个都美,黛玉对宝玉的情讲不出来,又怕宝玉给人家抢走,她非常不安。不过这两人互看一眼,都觉得前世见过,两人的缘是“仙缘”,早在三生石畔灵河旁边已经定下,这一世黛玉要用泪还债。
   仙缘的情感是动人的,他们互为知己,他就是我,我就是她,这是他们的情“根”。
   宝玉看宝钗就不一样,他看到宝钗露了个膀子,白白粉嫩的,他想去摸一下,而跟林黛玉,从小同床而眠,却从来没有动过邪念,宝玉、黛玉,他们完全是一种灵的结合。然而婚姻一定要有肉体结合的,这是世俗婚姻的第一要件,所以宝黛爱情在尘世婚姻制度下,注定是一个悲剧。
   接下来,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对他说,去见你娘来。这样就错开了黛玉跟宝玉之间的衔接。一个好作家懂得怎么隔断,让读者在读的时候急着想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
   书中说: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
   刚才看到的是出去进香还愿的宝玉,现在是回家后穿便服的宝玉。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了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脚。宝玉还是小孩子,可以束一个大辫子,可是旁边还有很多短发,他的短发全部被编成一个个小辫子,用红色丝带绑起来,一起聚到头中间从出娘胎以后一直留下来的长发,一根辫子拉到后面去。辫子上有四颗珍珠编进去,辫子后面有一个把辫子拉下来的坠脚,是用黄金做的。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色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宝玉的袜子非常讲究,是用丝绣出来的锦缎袜子。弹墨是古代做纺织品时,把剪纸贴在东西上染色,拿掉纸后会出现图样,这个图样叫做弹墨,有点像现在的蜡染。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騷,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宝玉出场,作者对他做了这么多描述。他写这本书的时候,一方面是讲自己当年过过多么好的日子;另一方面又有一点自责。后面一阕《西江月》,其实是在批评自己。所以说“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说:“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意思是说宝玉不爱读书。“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这其实是作者晚年潦倒时,回想自己一生时的自责。“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红楼梦》是一本批判性很强的书,作者批判儒家道统,也批判自己。他不认为人活着只有忠和孝这件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自我实现,活出一个独特的自我。
   曹雪芹说自己“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作者在那个时代受到很大的压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作者的自责,反而是对人性的另一种解读。“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作者劝慰家里很有钱的那些男孩子说,千万不要学这个孩子。
   《西江月》是作者对自己的描述和谴责。作者在这里写宝玉,其实又是在写自己。
   第三回 第十三讲
   贾雨村夤yín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0313
   黛玉看宝玉,层层叠进,宝玉看黛玉也是如此。书中说:
   “宝玉早已看见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母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作者是非常用心的,必须要描绘宝玉眼中的黛玉,因为黛玉的存在,对所有人可能没有意义,可是对宝玉有意义。两弯似蹙非蹙罥juàn烟眉,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蹙”皱眉头的意思,“罥”挂的意思。黛玉的眉间有一点淡淡的像烟一样的东西笼罩着,她的姿态很美,两腮上满是愁容。所以宝玉看到的林黛玉不是一个物质性的存在,表示宝玉对她有很多的疼惜,这是一个主观的描绘。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完全是宝玉对黛玉心疼的描绘,而不是实际的描绘。
   文学中有一种写法叫做全知观点,我们活在人世间,对所有事情的判断都带有某种主观色彩,可是曹雪芹常常让我们感受到,能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才是真正的宽容。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非常有趣。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两个人见面时心里是一样的。贾母笑了说: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宝玉笑着说,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认,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宝玉走近黛玉身边,又重新仔细地打量她。宝玉喜欢黛玉,所以才看了又看。他问黛玉有没有读书,黛玉说不曾读,只是上了一年学,认识几个字而已。宝玉又说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黛玉告诉了他。宝玉又问表字,黛玉说无字。宝玉就笑道:我送妹妹一个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探春问他典出何处?宝玉说:《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他又说: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探春笑他说,恐怕又是你杜撰的。
   宝玉辩驳说: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接下来,宝玉问黛玉有没有玉,黛玉便回答说: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亦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听了这话,宝玉马上发起痴狂病了。
   从中国传统来讲,玉代表一种莹润的东西,石头经过人的爱惜、触摸,经过人的血汗浸润,最后就变成了玉,所谓美石为玉。孔子说,切磋琢磨以后变成玉。人跟人怎么相处都处不好,就是顽石相见;如果越处越好,最后达到完全融洽,就是玉跟玉的关系。
   书中说,宝玉听了黛玉的话: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地下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哭起来,急得把宝玉搂在怀中说: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你看,祖母对宝玉的溺爱在这里完全体现出来了。
   贾宝玉表面淘气顽皮,可内心却深情到惊人的地步。他哭得满面泪痕:家里姊姊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
   宝玉表面看起来非常滥情,几乎无人不爱。而同时他又非常深情,人世间美好的事物如果只有他一个人拥有,这个美好对他来说就成了最大的折磨和惩罚。
   宝玉摔玉时像小孩在胡闹,可是他的话很动人。知道宝玉有呆病,贾母就骗他说,林黛玉原来也有玉的,因为妈妈过世了,太想念妈妈,就把玉代替她陪葬了。这显然是大人哄小孩的话。宝玉听了才好一些,把玉又戴起来。
   结尾的部分,贾母开始交代任务了:“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碧纱橱里。等过了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宝玉就说:“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他就是要跟黛玉挤在一起,贾母同意了。这说明宝玉还是小孩子,家里才会让他们两个住在一起。所以宝玉和黛玉两个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共 22726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红楼梦》第三回文本细读,讲到贾雨村遇到冷子兴之后,冷子兴冷眼旁观,察觉到贾雨村想做官,他就说,这么好的机会你都没有把握住。什么机会?贾雨村当时是林黛玉的家教。贾雨村不知道,林黛玉的妈妈贾敏是荣国府贾母的女儿。对于他,这条线是绝好的机会,他可以攀附,重新做官。贾雨村第二次做官做得非常成功,因为他已经懂得为官之道。推荐阅读!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